您当前的位置: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有关手机窃听请大家说说。
 作者:60984444  人气: 4152  发表于: 05年03月09日16点52分
    将此文分享到: 更多

前些时间我发了一个关于手机窃听的帖子,这些时间我一直在想为个事情,据我的了解,只有破译了通信公司的密码才能实现手机的窃听,那么我个密码一半在手机里面,一半在公司系统里面,并且通话的时候还加了一道干扰码,据说要破译这种密码是很困难的事,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外,还因为这个密码在不断的变化,不破译密码听到的只是杂音。
想到市面上的什么手机信号拦载器,八万多元,或是什么骇客芯片,放入手机就能窃听说话。
那么不是说手机的窃听是不可能的,国家力量是可以进行窃的,但是想想那么没有这个背景的人是不是就听不上了?
想想也真是觉得什么,窃听是可行的,这个还得注意,但是真的有说的那么可怕吗???
对于移动通信,电子信号方面了解的里手是不是能说说呀?
想了解这个的人肯定多!
  • 上一篇文章: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1979年4月修订)

  • 下一篇文章:警种的设置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 60984444』于2005-3-16 23:42:00发表评论:

  • 在电影手机里面有关手机窃听的事,可我看了一回也没有弄明白是如何实施的,另外有些手机也有什么私人侦探的功能,不知是什么手机,谁知道说说?
    那么电影手机里面是如何实施的呢?
    据报道说现实中有个小男孩儿根据手机里面的办法就成功的实行了窃听,我真是愣没看明白,真是的。:(

    [此贴被60984444于2005-3-16 23:43:45修改过]
  • 古畑任三郎』于2005-3-12 13:20:00发表评论:

  • 听狐狸姐姐上课很是受益啊。
  • 60984444』于2005-3-11 17:32:00发表评论:

  • 楼上这位姐姐说的对,说什么都不能不注意基本的东西嘛。
    呵呵呵。。。
  • cissyfox』于2005-3-11 16:17:00发表评论:

  • 理论是理论,实际操作的时候问题不一样了。
    涉及到一些技术的细节问题,私下讨论比较好吧。如果是公开地帖子,也只能是泛泛地说而已。
  • 60984444』于2005-3-11 15:53:00发表评论:

  • 我在网上找了些东西供大家参考一下:

    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手机或车载电话、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以及与市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等组成。我们平日用手机进行通话时,表面上是直接呼叫对方,其实是把信息传到一个基站,再由基站向空间中的无数个点传播出去,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都可以收到基站发出的手机信息。由于被呼叫者与呼叫者之间有一个协议,可以了解传输信息的内容,从而完成一次通话。但对于其他接收者来说,这些信息完全是公开的,只要了解其协议内容,换句话说就是破译了传输密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窃听。手机窃听器一旦泛滥开来,将严重影响人们的隐私安全。
    我们所处的公共信息网是一个技术级别非常低的信息网络。窃听者用高级别的窃听器来窃听低级别的网络,密码很容易就被破译。如果想从提高服务运营商的技术水平下手,对信息进行加密,不仅从成本上考虑不大实际,而且从理论的意义上说再复杂的密码也是会被破译的。

      目前公众普遍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GSM和CDMA。与GSM相比,CDMA系统在安全保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CDMA本来就是起源军事保密技术,在战争期间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具有抗干扰、安全通信、保密性好的特性。所谓手机窃听器一般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达到窃听的目的。首先,“听”到通信信号。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充满了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手机信号就混杂在其中。要想窃听某一个用户的通话,首先必须“听到”这个用户手机发出的特定的电磁波。由于CDMA采用扩频技术,经过扩频后,有用信号的频谱被大大地展宽了,用户的信号被隐蔽在不相干的信号之中,要想听到有用信号变得非常困难。所以,窃听器“听不见”也无法识别出哪些是CDMA手机用户的通信信号,哪些是噪音。其次,窃听器必须锁定用户通信的信号,继而才能分析和破解信息。而CDMA采用快速切换功率控制技术,即便是窃听设备找到了用户手机通信信号,也“锁不住”快速功率切换下的有用信号,所以,快速功率切换让CDMA“锁不住”。第三,分析破解用户信息编码。而CDMA采用伪随机码技术,用长达42位的伪随机码来标识区分用户,每次通话都有4.4万亿种可能的排列,窃听器根本“猜不着”CDMA的编码,更谈不到窃听有用信息了。“锁不住”、“猜不着”、“听不见”形成了CDMA技术对抗窃听的三重天然屏障。

    来自硅谷动力。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完整版本
  • FBI询问术————文献小组第一次…[4031]

  • 。。。。。。。。。。。[4623]

  • 网络入侵常用手段[5351]

  • 法医知识及相关案例(三)——强…[9955]

  • 【转移】很久没来,说说体会[5649]

  • 你与东野的差距在哪儿——浅谈写…[5740]

  • 夏季面对猥琐大叔,女性该如何防…[5154]

  • 【数学卷】答案兼分数兼奖励![4027]

  • 女性安全—美国警方的提醒[6398]

  • 技术交流第一弹《枪弹痕迹检测》…[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