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心灵本格讲义6:文笔功力之文学体裁与流派(上古篇)
 作者:莫思明打开莫思明的博客  人气: 3763  发表于: 11年05月30日21点58分
    将此文分享到: 更多

    大家看了题目或者还不一定能明白究竟我这篇讲义主要讲的是什么,所以在开始之前先向大家说明一下,我写这篇讲义纯粹就是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东西方的文学发展史,通过说史的形式着重分析一下在文学发展各个时期里的各种文学体裁和流派的创作技巧特征。当然,在这里只谈技巧层面的事情,非必要时我会尽量不提大家都不感兴趣的经济、政治或是社会制度等因素。
    嘿嘿,别以为要看这样的介绍网上大把,我这篇讲义是多此一举。我将要谈的都经过精心的整理,网上绝对找不到,不信的可以试试。不说废话了,现在就开始吧。


    欲谈文学的发展史,首先要弄清楚文学是怎样产生的。
    简单来说,文学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审美与思辨,这两个特征实际上源自于人类最早的社会两种意识形态——艺术与哲学。
    虽然,艺术和哲学的真实起源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是人类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实践活动和把握世界的最初方式。
    艺术的雏形出现在原始时期,因为当时人类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只能采用粗浅、简单、直接和机械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和描述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例如图腾崇拜。后来,随着人类的头脑慢慢开化,我们的祖先们开始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当然,人类在这时的思辨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形成系统的思想观念的地步,不过在这原始艺术与人类理性思辨的第一次交媾之中,生成了文学的原始形式——神话。
   “每个民族的文学都是由神话开始的。”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而神话正是原始艺术和人类的初始思辨(或者说是感性和理性)的结晶。
    那么文学究竟是何时真正成型的呢?学术界对此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不过就个人愚见,最早也要等到“哲学”出现之后。那现在我们姑且先把这个观点当作是对的,从这个观点出发去看看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哲学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知道何为哲学?一般来说,学过哲学的人如果要对哲学的门外汉解释哲学的定义,通常都会这样说:


   “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类藉以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


    如果觉得太理论化,接受不了的话,可以听一下这句。以下这句是纯粹的个人观点——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追求。


    这句可能更抽象,没事,看下去会明白的。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过这样的说法:
   


    公元前八世纪——公元前二世纪之间,尤其是公元前六世纪——前三世纪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三十度上下,就是北纬二十五度至三十五度这样一个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大文明都出现了自己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犹太先知,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孟老庄等等。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明白没有?
    就在“轴心时代”,各大文明的初始思辨能力都形成了各自的一个稳定的思想系统。以中国为例一说你就明白了,“轴心时代”的时间正是我国历史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儒墨道法等各家学说就是哲学,它们以稳定的形式流传了几千年,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塑造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照我看,这样推断还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古希腊文学源泉——口头文学之祖《荷马史诗》正是成书于“轴心时代”的。与此同时,形成书面文学的还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文学以原始神话的形式经历了整个上古时代一直流传到人类的初始思辨能力形成思想系统的轴心时代,终于完全成型。其实就单从轴心时代出现的文学种类看来就能证明我的推断是大致上符合历史逻辑的,就在当时那个人类刚刚踏入文明的时候除了神话之外已经出现了史诗、寓言、戏剧等文学体裁了。


    至此,起源问题基本解决,关于文学发展史的讲义六即将开始。——代前言


 


                                                 心灵本格讲义之六
                                                            ——文笔功力之文学体裁与流派(上古篇)


    讲义从“轴心时代”开始,分为东西方文学发展史两大部分。


                                                             中国



    东方的主要古代文明就是中国和古印度,而在前面也已经说过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那么这个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自然是能阐述各家学说的说理性散文了。但是要注意,在我们中国的古代,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称作散文,不同于现代那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散文。   
    古代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按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说理散文:往往借助于简述事例,描绘形象和抒发感情等方法来进行说理。基本上不用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这种散文其实和当时古希腊所盛行的寓言非常相似,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式的寓言,而我国战国时期的大圣哲庄周正是深谙此道的好手,其笔下的《庄子》正是充满了这种中国式的寓言。
   2、抒情散文:通过记叙描写人事和景物,达到托物咏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常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导人们去追思和联想,现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就直接继承于此。
   3、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和写景为主,是后世小说的前身。   


    另外,除了散文之外,还有几种在当时不可忽视的文体:


    1、由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开创了许多后世文学创作一路沿袭的艺术规则:
  ① 紧紧地围绕着人的存在这个主题,这也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② 神话中的主人公都是都充满着斗志激扬、气盖山河的英雄人物。
  ③ 熔铸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
  2、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诗经》,其中收录的作品上起西周,下至春秋中叶,共三百零五篇,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新的修辞手法“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3、开创了古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先河的经典之作——《楚辞》,是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古印度


    说完中国,再看看我们的邻居——古印度的文学在诞生期是个什么情况的。
    古印度的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在公元前十五世纪——公元四世纪之间,前期最古老的作品是《吠陀》,它是一部诗歌总集,共有一千余首诗歌,以颂神为主,也有世俗诗歌。其中共分成四大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以及《阿闼婆吠陀》。
    不过,在学术界对这样一个问题一直有着不小的争议:


    古印度大型的祭礼都由婆罗门的祭司主持,在仪式上吟唱诗句和经文。《吠陀》就是由于职务的需要,祭司们将自古流传下来的诗歌和他们自己的一些作品编订起来的一部圣典。它是祭祀中工具,而且是用秘密且严格的方法保存下来的,直到十九世纪才印成书籍面世。


    所以根据以上说法,严格地说,我个人认为《吠陀》应该不算是文学作品。理由有三:


    1、编订完整的目的只是为了祭礼和仪式服务,虽然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但却被人为地剥夺了。
  2、一直没能面世,直到十九世纪才成书。
  3、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作品诞生于轴心时代之前,当时人们的思辨能力还很低,作品的内容只是想原始艺术一样机械地反映和描述外在事物而缺少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这样顶多只能算是是文学的前身,因为文学是艺术和哲学交媾的结晶,具有稳定的审美功能和思辨功能。


    这样说并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找借口,而是我在后面的历史上找到了证据:
  
    古印度最高的文学成就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前者长达十万颂,后者约有两万四千颂(颂是一种印度诗体,一颂两行诗,每行十六个音),相当于希腊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八倍,是古代世界绝无仅有的长诗。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大收获,这两大史诗不仅在印度本土,而且对亚洲各国,特别是对东南亚地区有非常大影响。而它们的诞生时间正是公元前四世纪——“轴心时代”的中期。


    当然,和中国一样。古印度除了产生了诗歌和史诗之外还有寓言故事、戏剧和文论等文体,不过对于古印度的文学发展史影响不大,也没有什么代表性的成就,在此就不再提及了。


                                                          古希腊


    东方的文学初生期说完了,接下来——说说西方文学的源泉:
    同样是轴心时代,西方文学的诞生与东方的不同,有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希伯来-基督教文学(PS:基督教文化是由西亚以色列一带起源,但随着传教传到了欧洲而在西方形成出了文学的源头,因此放在西方文学史上讨论。)。在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它们在欧洲文学的历史流变中一直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就主要继承自这两大传统。
    按照时间上的顺序应该先从“古希腊-罗马文学”讲起。
    古希腊文学中蕴含着原始形态的“人”的观念,它经由古罗马文学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同东方的中国和古印度,古希腊的文学雏形也是出现在上古时代神话传说,公元前十二世纪——公元前八世纪在古希腊史称“英雄时代”。这个时期是神话的时代,这个时期的神话基本都是口头创作和流传,这时期的神话创作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个:


    1、想象力极强,它把自然界的万物拟人化和神话化,也把人类的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加以拟人化和神话化。
   2、故事逻辑性极强,普遍具有完整的来龙去脉,而且情节曲折离奇,起伏跌宕,起承转合都入情入理,合乎逻辑。这些特征对今后的叙述文学影响极大。
   3、哲理性极强,古希腊的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意义深刻,体现了早期人类对世界的初始思辨。


    在这个时代,最著名的莫过于那位双目失明的行吟诗人——荷马。
    进入轴心时代后,荷马的口头行吟作品终于在公元前六世纪被后人编订成书,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称“荷马史诗”。它最终完成了从神话传说向文学体裁的转变,成为西方最早的文体——历史叙事诗。
    另外古希腊除了史诗之外,还出现了抒情诗、寓言和戏剧并且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抒情诗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城邦演变的过程中,人们的个体意识较之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强化,人的情感世界也变得更加丰富。所以,抒情诗渐渐地取代了侧重于表现集体意识的史诗而迅速流行起来。
    与此同时,在古希腊的民间还出现了一种以动物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寓言相传作者是一个名叫伊索的奴隶,所以后来整理出来的这些寓言就被称为《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的主要艺术特征就是拟人化,把动物赋予了人性,这对后世的寓言影响非常深远。
    接下来古希腊进入了奴隶制城邦制发展的全盛时期——雅典时期,这时期在文学史上又称为古希腊文学的“古典时期”。在这个时期,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是主要的文学成就,而戏剧更是这时期整个古希腊文学的代表。
    古希腊戏剧衍生自抒情诗并独立生长成熟,当时是以吟唱的形式而流行起来的,它的创作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与传说,荷马史诗和史诗系列的作品是悲剧家们最大的创作源泉。创作类型主要包括有悲剧、喜剧、洋人剧和模拟剧四种,不过因为后两者影响远比不上前两者,后来慢慢地就淡出了历史舞台,从而迎来了以悲剧和喜剧为代表的古希腊戏剧的辉煌时期。



    当时非常有名的悲剧家主要有三个: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分别著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这三部悲剧在古希腊文学之中是唯一可以与《荷马史诗》媲美的集大成之作。而比它们稍逊一筹却又不失为经典的还有当时的喜剧代表人物阿里斯托芬的力作《阿卡奈人》。



    除了戏剧,古希腊的散文和文艺理论也是各领风骚的。不过二者并不是单独的文学形式,而是包括了一些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的作品,就不在此赘述了。


                                                          古罗马


    接下来谈接过古希腊文学大旗的古罗马文学,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八世纪也就是轴心时代初期,之后大约在轴心时代中期也就是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前后开始接触了古希腊文明。
    随后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罗马人民全面接受古希腊文明的熏陶,以从古希腊文明吸收来的精髓为文化基础,从编译入手,从照搬向借鉴乃至创作过渡,而且兼顾本国国情的特点,建立了属于本民族的古罗马文学体系。
    这样,古罗马在当时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然而,古罗马人崇尚武力。追求国家、法律和权力的强盛和完美,富于牺牲精神和责任观念。
  这种文化性格就使得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具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因而也具有更强的庄严崇高的气质,但却缺失了古希腊文学那种生动活泼的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天真烂漫,相比之下显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相对贫乏。
  与之相应,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和严整,重视修辞语句法。在技巧上偏于雕琢和矫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自然质朴。



    这个恐怕也是古希腊文学比古罗马文学流传更广的原因之一。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共和时期、黄金时期和白银时期。不过要指出一点,共和时期只是一个政治概念,而黄金时期和白银时期才是真正文学上发展史上的名称。



   “共和时期”是古罗马文学的初生期,主要的文学作品都是翻译自古希腊,加上当时国家内外矛盾处于尖锐阶段,环境不容许文学有很大的进展。所以这段时期没有罗马自己的代表作品,若非要找出一个成就的话,就是古罗马文学的奠基人利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翻译了《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和古希腊的抒情诗而引起了罗马人对古希腊文明的向往。
   “黄金时期”是第一个真正属于古罗马人自己的文学时期,出现了拉丁文学的雏形。但是因为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原因,
真正能流行起来的文学体裁很单一,主要的是史诗和抒情诗。所以,这个时期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仅仅只在于文学家们强调了修辞的艺术作用,注重突出了作品的文采,推动了拉丁语的正规化、学术化和文学化。
    不过,尽管这个时期在文学的发展上建树不多,但还是
产生了两个在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修辞学家西塞罗,古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屋大维,拉丁语又称奥古斯都。
   “白银时代”又被称为“白银拉丁时期”,这一时期文学体裁明显增多,散文和格言警句流行起来了,而文学的创作理论也越来越富丰和完善。本来照理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在文学上会有质的飞跃的时期,但可惜的是,这时候的
文人仍在继续着黄金时代传下来的花哨文风和修辞滥用,过多的使用对称和警句点缀等修辞手段,使作品显得挤逼和臃肿,给人过渡雕琢、华而不实的感觉。
    这个时期的文学成就还是诗歌,但已经开始打破古罗马人旧有的文化意识,有了出现浪漫主义的倾向。


    本讲义暂告一段落,感谢所有对本篇讲义感兴趣的阅读者,更加感谢不感兴趣的阅读者,如果有的话。


 


                                                            后记


    不是说西方文学有两大源头吗?怎么只说了一个“古希腊-罗马文学”啊?
    因为这篇讲义讲的是上古时期的文学发展历程,西方文学的另一个源泉——“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出现在中世纪,那是下一篇讲义(中古篇)的任务了。再说,我这篇东东要是再写下去的话,不是大家看到吐也是没有人看了,何苦呢!

[此贴被莫思明于2011-5-30 22:02:48修改过]
[此贴被莫思明于2011-5-31 8:44:33修改过]
  • 上一篇文章:【血迹分析】

  • 下一篇文章:揭秘尸检全过程:尸体解剖可获大量细微线索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 关枫』于2011-5-31 19:47:00发表评论:
  • 不得不说,楼主很牛逼!
  • 癫癫』于2011-5-31 16:57:00发表评论:
  • 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 姚小猫』于2011-5-31 10:15:00发表评论:
  • 友情帮顶..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完整版本
  • 反扒神探介绍扒手15种偷窃方法和…[4951]

  • 【第二届推门暑期考试,正式上线…[4137]

  • 【技术交流,近期章程】[2767]

  • 揭秘侦探推理小说衰落之必然[7818]

  • 技术交流版规---[2011.11.07][2819]

  • 【技术交流大全】[4127]

  • 【春季活动】几本推理有用的专业…[5475]

  • 笔迹分析学完全教程[4728]

  • 调查实战:一次成功的目标人员调…[4196]

  • 笔迹分析学完全教程★完结篇★[3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