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想到一个三重叙诡的例子,懒得写文,简述如下:(1)是夜,医院四层,护士听到尖叫,走近查看,一人委地痛哭:“我的孙子被人抢走了。”于是护士马上朝老奶奶手指的方向追去,走廊上的电梯门恰好关闭,指示灯显示三层、二层和一层皆亮。(2)护士喘了一口气,直接冲进电梯旁的楼道,一路上顶楼,搜寻一番无果。下楼,三至四层的楼梯平台现一人影,护士一跃而抱,女孩挣扎:“护士哥哥,你抱的太紧啦!”这里我用了时间、空间、以及人物的三重叙诡。1和2描述的并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此谓混淆发生时间;2的护士性别为男,是1中被抱走的孙子,此谓混淆人物身份;1中的电梯指示灯亮并非人贩随电梯同下,而是人贩进入电梯内,按好数字趁电梯门未关走楼道遁入相反的楼层,此谓空间动人不动。由此故事可以继续展开,能够提出如下问题:2中的女孩和1中的护士是否有什么关系?2中的护士后来怎么从人贩手中逃走的?2中的护士后来和2中女孩发生了什么故事?等等。经过这次简单的构思,我越发感觉到小说的成分在推理小说中占得重要地位。一:小说正像一个框,只有框做好了,才能确定如何放置诡计、推理的位置才是合适的,而不是一开始想好诡计,然后再去到处找框。尤其是小说的框在作者笔力增长以后,升级成箱,可以装入更多更妙的东西。否则诡计再好,也怕框承受不了诡计之重。推理如石,情节如沙,人物如水,将框做好,打好小说的基础,自然事半功倍。二:推理故事,尤其是本格推理,读者对推理尤为看重,但推理的质量很大程度上要看诡计的质量,诡计又从情节推进中铺垫伏笔,情节又由两三人物描绘完成,人物最终是小说各个方面如世界观、正义观以及金钱观等孕育而成。你很难想象石头记的贾宝玉活在冰与火之歌的狼家,是一样的道理。但小说是推理作者所写,纵使推理再不堪,那也是作者为了用小说的形式演绎推理的核心而做的努力,因此作为读者,你又很难指责。这种无罪推定着实荒谬,一个读者,尤其是较真的推理读者,跟作者作对就是和自己作对,烂书何必浪费口舌评论,落一个不痛快。三:时代发展,新的诡计花样翻新,深究一番,却给人一种老套过时的感觉,我认为诡计就像孤岛,故事就像孤岛上的花鸟,孤岛相似,而风景不同,将孤岛放在不同时空,就能产生奇特的效果,这或许才是诡计无穷无尽的秘诀。一些读过很多作品的老读者,觉得读推理小说增长逻辑能力实在有限的紧,恰是因为推理无非演绎归纳以及其他,关注的点又在推理之内,视野受阻,遇到其他未知的事件反而不能举一反三。这正是缺乏实践的推理的桎梏。归根结底,推理小说的推理就是如何解决问题,小说方面则是如何提出问题,那么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哪个更重要呢?我拿前面的三重叙诡来说,每一重的材料都前人用过的,但是组合在一起就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解决问题使人疲劳,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旦人抓住其中的窍门,就很难获得新的东西。提出问题是对应于解决问题而言,一旦有现成的答案,将答案改动,套一个新的问题也不是很难的事,很多人正是这么做的。难的是不知道问题的解答,又想提出新的问题。我把这种情况称为“怎样提出‘提出问题’的问题”,犹如二维生物想象三维世界,打通小说和推理之间的桥梁,但是如何做到我之前思考良久,现在灵光乍现,初步得到一个结论:模糊的将推理放置在远处,然后用人物、情节来不断的逼近目标。不要把诡计想的过于详细,因为诡计就像未琢磨的玉石,就算你有不错的主意,仍然要用一套专业的磨具来打磨,到头来反而伤害了推理的质量。正因如此,我现在尤其在意小说中的味道,比如说武侠推理的推理味,科幻推理的科幻味,为了推理而写设定系的武侠和科幻,反倒是入了相。我希望每一个想写推理小说的新手作者都能用适合自己的工具,写出一个出挑的作品来,而不是对着一个金刚石般的诡计挠头苦恼。所以,我只能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意见:不忘初心,不改本色,让人物润滑油自己行动,让情节的齿轮机械咬合,让诡计的火花点燃推理的柴油,让你我的本格之心熊熊燃烧。不要再被诡计绑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