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克•塔伯特《地狱之缘》读后(不泄底) Hake Talbot <<Rim of the Pit>> 在颠沛和寐憩所提挈的旅途之中,竟然在穿山隧道中和本书略有契合的哥特黑暗与萋萋峦嶂的间坳之中,把这本书看完了。之前也看过一些评论,这些评论的观点包括:本书散发着浓厚的哥特氛围;本书诡计众多;本书的诡计虽多但是并不是十分出彩;本书的大量诡计虽然不十分惊艳出彩,但是通过卓越的情节布置,让这些诡计引人入胜。其实,再想一下,情况不止如此。 --------------------- 哥特式的诡计 --------------------- 本书的诡计涉及通灵、死者的出现、传说中的恐怖之物等,无不散发出哥特式的神秘氛围。欧美的哥特传统让我联想到了日本的变格推理,两者似乎极为相似,比如恐怖的氛围、悚人的传说等,但是前者似乎只注重于感官的刺激,不管是异样的光线、引起神经反射的某些液体、还是其它视觉等感官元素,就算会让人心有余悸,但似乎也仅囿于让现代脑成像技术极易识别的范围之内,而后者似乎偏执地纠结于心理的扭曲。而同样如此,本书的诡计虽然无时不忘渲染哥特氛围,但是动机却是十分世俗的。因此,我才没有在车中阅读间隙掩卷瞭望窗外阳光灿烂的风景时依旧感到颈脖处寒风瑟瑟。 ---------------------- 诡计式的哥特, ---------------------- 其实诡计的使用本身就是倾向于营造神秘氛围,但是使用诡计的目的却未必如此。诡计可以是预谋性的,用于制造不在场证明、误导死亡时间和死亡地点等,也可以是临时性的,用于案件突发后进行掩饰和拖延等,当然也有些诡计是由于巧合造成的。本书中的诡计,有临时性的,而且目的明确,且与杀人事件之间相关。同样本书中的诡计也有预谋性的,但是这些预谋性的诡计的直接作用,似乎就是营造哥特式的神秘氛围,对于作案的完成不能说一点用也没有,但是似乎装饰性大于实用性,某些诡计纯粹是用来吓人的,当然,我这里指的是用来吓小说中的当事人,和主体杀人事件似乎有所剥离。 想起了岛田庄司同样是众多诡计集合的《奇想天恸》,里面的诡计其实原创性也未必很高,不过里面所使用的诡计,许多是与杀人以及杀人前后的行动密切相关的,然后再加上一些巧合作为佐料。 而这部《地狱之缘》的众多诡计中与杀人直接相关的似乎并不多,许多诡计或是纯粹是用于哥特神秘性的装饰,或是放长线式一厢情愿性的心理陷阱布置(当然也营造了哥特式的神秘氛围)。因此,在类似哥特式彩色玻璃碎片的众多诡计散落和扫除(解决)之后,主体的杀人诡计似乎也有点随之淡忘了。不过也正是这些彩色玻璃碎片,才拼缀起撩人追阅欲望的情节线。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相关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