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猎人 副标题: 夏哀 ∙ 哈特巴尔致敬系列之一作者: 文泽尔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出版年: 2010年1月
看这本书时是怀有一些不服气的心理的。最近读了几本东野圭吾的小说,对这位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的造诣十分佩服,再想到日本推理小说界的繁荣,内心羡慕的同时,也生出一些不服气,难道我们中国作家就没有写出过什么精彩的推理小说吗?于是在网上搜索时,就发现了文泽尔的这本《荒野猎人》。对文泽尔其人我只是略有耳闻,没有读到他的作品,而看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应该还算是一本新书,于是决定找来读读。 凭心而论,书中写到的那些诡计与机关的设计都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毕竟推理小说发展了那么多年,阳光下可以算是没有新鲜事了。不过作者将各种不同机关设计在同一个场景内实现,并且和各种巫术结合起来,虽然有的设计显得大同小异、有些地方显得故弄玄虚,但是没有一些想象力和设计上的功力,也是很难能想到的。只是这些诡计并不是什么天衣无缝的设计,我也曾想到过某些破解的方法,甚至包括一些笨办法,而且也许还会很有效,那是因为看着书中那些智者千虑式的算计,让我想到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天下惟有至拙能胜至巧。只不过看来书中的智者们都漏掉了些什么,所幸这只是小说,又没有人因此丧命,就不必较真了。 我十分喜爱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塑造的大侦探波洛,尤其是他的洞察力,尤其让我敬佩,他总能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看穿事情的真相,比如在那本《罗杰疑案》中的表现。只不过本书中的男主人公——作家先生,所处的环境要比波洛恶劣得多。 其实,在读这本书,尤其是读到后面的时候,我越发怀疑这本书写的究竟是不是一个推理故事,甚至怀疑这本书写的究竟是不是一个故事。书中描写记录的更像是一种可能,又或者是几种可能,在想象中产生的可能:这样设计可不可能实现目的、那样联系可不可能达到目的、如此诱导可不可能被引入歧途等等等等,一切似乎都是在假想中,一切的条件和结果都几乎完美地符合预期,困难一定会出现办法克服,麻烦一定是能迎刃而解的。就是这样,太像一份计划书中对各种可能的预判了。而作者将这些可能性按照某种顺序组合,于是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故事就此诞生了。 也许是本书作者特殊的写作手法,使我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又也许这就是作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一种全新的对于推理小说写作手法的尝试。所幸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到本书的可读性,由此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力。 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我对于书中“挑战读者”这个环节的看法,说实话在某些欧美大师的作品中,我也看到过相同设置,只是我对于这一点始终无法苟同。在我看来,这种挑战应该算是一种竞赛邀请。既已向读者发出了挑战,从某种角度来看,作者应该和读者的位置应该是平等的,同是一场竞赛的参与者,理应公平竞赛,fair play!可惜很遗憾,这一点也许很难达到。因为作者总是不自觉或者不得不同时担当规则的制定者、出题人和裁判等角色。面对拥有对规则和条件的解释权和对胜负的裁判权的作者,“手无寸铁”的读者也就落于天然的劣势了,如果作者又不能百分之百的客观公正——这几乎是可以肯定——那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挑战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只有勾起读者胃口这么一点正当理由吧?只不过不太厚道罢了。 以上对于本书挑了不少毛病,没有举例,也许显得比较空洞,但是没辙,对于推理小说的评论只能这样谨小慎微。抱怨了这么多,如果满分是五颗星的话,我还是要为本书打四颗星。一颗星给作者的写作功力,作者采用了比较特殊叙事手法,又加以倒叙和大量的独白,这很容易使文章陷于混乱,作者成功地避免了这一危险,还保证了文章的可读性。第二颗星给这个奇妙的故事设计,其中大多数的细节作者处理得都比较圆满。第三颗星给予作者的用功和努力,看得出作者为了这本书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其中有些资料还是一般渠道不容易看到的,尤其对于巫术方面的描写与介绍,可见作者用功之勤。 而第四颗星则要想给我那狭隘的爱国心,说实话中国自己的推理小说始终很萧条,到各大书店去看看,推理小说满架摆放的都是外国作家的作品,而中国本土作家的作品少之又少,甚至几乎都已绝迹了。其实我以前也看过一些很不错的中国推理小说,不过都是少有后续,难以为继。也许基于某些现实原因,在中国创作推理小说有限制,尤其是创作现代背景下的推理故事限制更多,但我还是很希望中国的推理小说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毕竟中国有那么多的推理小说爱好者;作者们也应该多多努力,即使是戴着镣铐跳舞也要比不跳强啊!比如本书,虽然并不完美,但与那些外国大师的作品相比,已然毫不逊色了。值得这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