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欧美名家
阿拉伯之夜的中国人——《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浅见
 作者:谢忱打开谢忱的博客  人气: 3551  发表于: 10年08月24日19点44分
    将此文分享到: 更多

卡尔的这本小说一直是漏网之鱼,终于在出版了这么久之后将它读完了。相对于书中的导读和推门曾经出现过的评论,我个人的理解也许太过肤浅,但还是贴了出来,欢迎指正和拍砖。 


-----正文分割线-----


 


不知道从何时起,诡计成为了推理小说中最受关注的部分,小说家们为了写出与众不同的惊天诡计而绞尽脑汁。在诡计漫天的黄金时代,特别是对醉心于不可能犯罪的卡尔来说,《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成为别具一格的一部小说已成必然。因为它保留了卡尔所钟爱的不可能犯罪、错综复杂的情节和绝妙的描写与渲染,同时又添加了趣味性与荒诞性兼备的情境、风格各异的三种叙述方式。这些无疑让《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成为了卡尔诸多小说中独特的存在。


 


坦白地说,我自己很少能一口气读完卡尔的作品。而这本《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是唯一一本虽然在阅读期间中断过但带给我一气呵成之感的作品。在致敬和膜拜已然泛滥的今天,将这部小说细读至最后一页并给出它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也许就是最佳的纪念方式。


 


―――简介―――


 


全书主体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采用《阿拉伯之夜的爱尔兰人(巡官约翰·卡鲁瑟陈述)》、《阿拉伯之夜的英格兰人(助理警务署长赫伯·阿姆斯特朗爵士陈述)》和《阿拉伯之夜的苏格兰人(总探长大卫·海德雷陈述)》作为标题,进行了视角转换但相互衔接的案件描述和解答。三位主人公和基甸·菲尔博士围坐桌边,在酒杯溢满中度过了思维碰撞的一夜,下面就让我们——阿拉伯之夜的中国人们,一起走入这起趣味十足的案件中吧。


 


故事开始于桌上的6件完全不搭调的呈堂物证。一本食谱、黑白各一对假络腮胡、一把弯曲的刀子、一排足迹的照片、一张墙面上带有黑色污迹的照片。“我的第一个预感,是有些事不太对劲”,卡鲁瑟巡官如此开启了阿拉伯之夜的大门。就在这一夜,他的手下霍斯金巡佐,在韦德博物馆门外遭遇了一位坐在墙上的留着长长白色络腮胡的男人,这个装扮奇特的男人是个对霍斯金巡佐充满敌意的急性子,以至于巡佐不得不将他打晕,可是这个男人竟然在没有藏身之处的路中央消失的无影无踪。当卡鲁瑟巡官在检查中无意进入博物馆大厅时,先是看到了围绕着棺材跳舞的博物馆夜间管家,后又在博物馆展出的马车中发现了身份未知的男人的尸体!同时,在博物馆附近发现的可疑男子身上找到的充满犯罪信息的纸条、博物馆中出现的一系列奇特的证据,将整个案子的奇异与特殊在读者的面前铺陈开来。随着卡鲁瑟巡官的深入调查,嫌疑人们集体浮出了水面,可更多的谜团也随之出现。


 


在案件的不断转手与接手之中,三位叙述的主人公不断解决着前者留下来的疑问,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形成了关于案件的环环相扣的推进。十一项疑点,十一个嫌疑人。当海德雷总探长将最后的审判之箭指向他推理出的嫌疑人时,却遭到了权势阻挠终至失败。当我们认为案件将会在这里画上句号,菲尔博士却在安乐椅中觉醒了:真相,真的如海德雷总探长所言吗?


 


―――核心与情节―――


 


读完此书,不得不承认,论诡计,《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和卡尔的其他巅峰之作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个人认为,《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并不是挑战诡计的作品,而是挑战情节的作品。


 


卡尔将一件简单的谋杀铺陈开来变成了一场宏大的演出,每个人都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打造了那一幕幕看似荒诞不经的场景。而在这之间,卡尔为了将读者引入错误的方向熟练地玩转着自己的误导技巧。事实证明,他是成功的。


 


虽然这本书中,卡尔并未经常使用的诡异气氛渲染到极致(个人意见),但环环相扣的叙述、层层拨开的谜团、步步为营的解答,使故事的情节本身充满了吸引力,显得紧凑、周密、严谨。个人认为《阿拉伯之夜谋杀案》的情节,是卡尔作品中的翘楚,它就是有着那样一种吸引力,即使你将它完全当作普通的小说,也必定会愿意看到最后一行。


 


这本书的情节,就是我个人为何如此看重它的原因所在。我相信,《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因为情节而绽放光彩。


 


―――文笔与叙述方式―――


 


卡尔的文字风格和其他的西方作家有相似之处。看似多余的长篇大论之中,细读之下往往能发现精细的描写。而采取视角转换这样突破自己的叙述方式,让卡尔的文字力量充分展现了出来。采用导读中所提到的说法:外表英俊、内心细腻、不放过一丝一毫细节的卡鲁瑟巡官,脾气粗暴、颇有大男子气概的警察署长赫伯·阿姆斯特朗,经验老到、沉着冷静的海德雷探长,这三个不同的警方角色,以自己的视角和理解,分别以不同的“我”的口吻,将整个故事还原出来。


 


诚然,有时视角的转换很难避免性格与形象上的同质化,而卡尔似乎无需为了这个问题而烦恼。三部分不同主人公的陈述,做到了个性而生动鲜明,为故事本身增添了很多亮点,也展现了卡尔作为一个作家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在结语处菲尔博士的第二重解答,为卡尔个性的笔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综述―――


 


如果说推理小说大多遵循“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套路,《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可以说是不完美的,因为不论结果如何,犯人终将逍遥法外。如果深入探讨,这里似乎可以看出卡尔在创作的当时对现实的某些感触。但最后一刻朋友四人展现出的释然,毕竟带给了这个故事一个沉重之下的轻松结局。


 


废话说了这么多,其实无非是要推荐《阿拉伯之夜谋杀案》这部小说堪称经典的情节和卡尔挑战自我的全新叙述方式。这正是《阿拉伯之夜谋杀案》能够在精品辈出的推理小说海洋中屹立于一角而非随波逐流的两只桨。也正是因为它们,才出现了安东尼·布彻“卡尔的一流作品”这样的评价。


 


[此贴被谢忱于2010-8-24 19:45:36修改过]
  • 上一篇文章:《被书谋杀》——名字很吸引人,内容比较闷人

  • 下一篇文章:英国网晒名人遗产,柯南道尔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