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谜题解析 > 字谜灯谜   【版主】:kenshin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3个回复)
主 题: --[转帖]对联基础知识1(人气:596)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1 楼: --[转帖]对联基础知识1 05年11月08日13点10分



格律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基础要素)
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语法要素)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声律要素)]

对联格律最重要的,为两条联律,分别是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句中平仄,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
公式如下:   (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此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至七言,最为常用,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

字数相等 内容相关 —— 格律六要素之基础要素 [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基础要素) 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语法要素)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声律要素)]

字数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特例:绝情对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此联被称为“绝情对”。类似这种字数不相等的对联十分罕见,只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运用,初为联者不必刻意模仿。

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应、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幅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上下联内容的关系大致分为两种:
  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如: 觉行圆满  功德庄严
  反对:即上下联立意相反,如: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另外,上下联内容之间还存在各种逻辑关系,常见的有并列、连贯、递进、假设、条件、转折、选择、因果、目的等。具体内容参见有关文献。
  内容相关特例之一:无情对
  "无情对"的基本规则是: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
  有关"无情对"的更多知识,另见《关于无情对》,此处仅举数例,供联友玩味。
  树已半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纵”、“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 定”皆虚字;“休”、“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黑灯跳舞好揩油 同观日月  异想天开
  因春倦鸟独啼处 宁夏回族自治区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可见,"无情对"几乎完全在内容相关的范围之外,因其诙谐有趣,且自古有之,早为大众喜闻乐见,姑且纳入"特例"。  内容相关特例之二:分咏格诗钟
  分咏格诗钟的基本规则: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逐字逐词对仗工整;通过联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
  有关诗钟的专门知识另见《闲话诗钟》和《诗钟与对联》。本文仅举数例:
  霜·扬州:   红树板桥茅店月   绿杨城郭酒旗风
  杨贵妃·近视眼: 面前但觉乾坤小   掌上犹嫌体态肥
  杨贵妃·煤:   秋宵牛女长生殿   故国君王万岁山
  感冒·排队:   但有后先无少长   最难调理是炎凉

  分咏格诗钟有些类似无情对,还类似谜语,但不同点也很多,有兴趣的联友可作进一步研习。
  内容相关禁忌:同义相对(合掌)
  同义相对又称“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生意兴隆通四海”对“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就属合掌。
  当然,个别非中心词语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
  某些情况下,使用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如:
  心色皆空成正道  根尘俱彻证圆通
  此联上下联联义颇为接近,但终究不是同义。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看这些难联绝对:
(古)铁瓮城西 金玉银山三宝地 (今)华夏国中 孔孟墨子一圣人(古)烟沿艳檐烟燕眼 (今)雾捂鸟屋雾物无
(古)寂寞寒窗空守寡(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古)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今)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古)南通前 北通前 南北通前通南北(今)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古)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今)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



  




[此贴被第六感于2005-11-8 13:20:06修改过]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2 楼: Re:--[转帖]对联基础知识1 05年11月08日13点12分


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 ―― 对联格律六要素之语法要素[ 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基础要素) 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语法要素)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声律要素)]

词性相当
一、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二、词性相当的规则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以下规则宽严有别,对联写作及评选中应以联意为主活用规则。
(一)"实对实,虚对虚"规则   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二)词类对应规则   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三)义类对应规则   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
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风江河等)   4.官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 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10.器物(盆杯壶盏等)11.文具(笔墨纸砚等) 12.衣饰(衣冠巾带等)
13.形体(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15.人伦(父子兄弟等)   16.珍宝(金银玉珠等)
17.军事(弓箭刀剑等) 18.文艺(诗词书画等)19.文史(经典史册等) 20.精神(智愚苦乐等)
(四)邻类对应规则   邻类对应,指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   
1.天文与时令 2.天文与地理3.地理与宫室   4.宫室与器物
5.器物与文具 6.器物与衣饰   7.衣饰与饮食 8.文具与文学
9.植物与动物10.形体与人事 11.人伦与代名12.疑问代词与副词   
13.方位与数目 14.数目与颜色 15.人名与地名   16.同义与反义
17.同义与连绵 18.反义与连绵  19.副词与介词20.连词与助词
21.介词与助词 22.叹词与助词

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又如:   
软首妙光,威名显赫  雄狮利剑,宝相庄严   
“软首妙光”对“雄狮利剑”,皆为并列结构;“威名显赫”对“宝相庄严”,皆为主谓结构;“软首”对“雄狮”、“妙光”对“利剑”、“威名”对“宝相”,皆为偏正结构;“显赫”对“庄严”,皆为并列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例如,
“还我山”对“逐胡韬略”,前者为动宾结构(双宾语),后者为偏正结构,作为结构上之宽对,未尝不可。又如:   
观美女华瓶盛粪  叹凡夫甘愿投泥   
其中,“华瓶盛粪”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甘愿投泥”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宾结构(状谓宾结构),从整体看,此联结构应属工整。   
总之,上下联的用词造句,在词性和结构这两个语法要求上,应尽量相当或相称(也就是保持对仗),以使上下联在形式上显得协调与工整。但这些要求在实践中根据联意需要允许适当放宽,有时还可以有所变通(如义对、借对等)。   
词性及结构规则特例:当句对   "当句对"也称"句中自对",因和以上规则似有冲突,故可作为对联格律的特例。这是初为联者也应该知晓的规则。   
先看一例(取自昆明大观楼长联):   
喜茫茫空阔无边   叹滚滚英雄谁在   
"英雄"与"空阔",一是名词,一是形容词,前者"实",后者"虚",论词性有如南辕北辙。须知这是句中自对的最小单位――联锦词自对:空对阔,英对雄。如此上联"空阔"与下联"英雄"形成联锦词对应,属于对联格律之当然。   
联锦词当句对再例(1991年悉尼华埠的建德大厦征联之冠军联):   
建始楼台,经营有道;   德昭远近,童叟无欺。   
此联以"楼台""远近""经营""童叟"四个联绵词作反常的实对虚、虚对实,互相匹配,既灵活,亦工致。   
(说明:此两例摘自梁羽生《楹联的各自为对格》,例中所说"虚实"乃不同词类相对而言,如形容词相对名词为虚,并非词性大类之"虚实"。)   
"当句对"除联锦词外,还有词组当句对及各分句之间的当句对。
如民初一副著名的讽骂袁世凯的挽联:   
总统府,新华宫,生于是,死于是;   拥戴书,劝进表,民意耶?帝意耶?   
上联的"总统府"与"新华宫"成对,"生于是"与"死于是"成对;下联的"拥戴书"与"劝进表"成对,"民意耶"与"帝意耶"成对,而不是用"总统府"来对"拥戴书"。   
杨度挽梁启超联:   世事亦何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  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   
上联"成固欣然"与"败亦可喜"成对,下联"人皆欲杀"与"我独怜才"成对。如果严格讲究词性,"成固欣然"与"败亦可喜","人皆欲杀"与"我独怜才"也不能算是对得工整,但因句子的架构相同,在对联艺术中称为"宽对",这个对称也是可以成立的。   

词性及结构规则禁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
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都属于重字相对。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住   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若将下联的“不”改为“无”,就与上联的“无”同位重字,即属犯忌。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异位重字,即属犯忌。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又如: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  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联中的“一”与“万”、“心”与“法”、“空”与“色”,便是异位互重。又如: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门生天子  天子门生(孙家鼎自题门联)   
联中的四个字都是“异位互重”。   
词性及结构规则的例外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艺术家每有出格之作,往往是在精通该类艺术创作规则的基础上升华而成。楹联艺术同样如此。以下两例出格之作,实乃九牛一毛。本站并不提倡依样画葫芦,初为联者,学好"正格"是当然。   
例1,郑板桥联:   
二三星斗胸前落;  万花飞舞圣人书。   
这是所谓的"依稀对",追求上下联字面的联系恰在对与不对之间的境界。
"星斗"与"花"、 "二三"与"万"、"落"与"飞舞",隐约调和在一起,构成完整而和谐的意境。   
例2,彭元瑞题北固山联:   两点金焦,到山时不如望;  一庵海岳,怀古者见其人。   
这是所谓的"字底对","望"与"人"字面不对,但"望"是"望山"的隐略,于是字底的"山"与"人"终于对应。   
楹联艺术达到如此境界,实非一般人所能效仿!

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 ―― 对联格律六要素之声律要素 [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基础要素)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语法要素)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声律要素) ]

节奏相应 和平仄相谐密不可分,以下主要从平仄相谐规则的角度进行说明,平仄相谐规则中即包含了节奏相应的概念。

平仄相谐
一、平仄归类标准   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本站提倡以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为平仄归类标准。   但是,前人作品中某些字古韵、今韵读音差异较大,为充分体会其意境和韵味,应该掌握古四声(平、上、去、入)。参见《平水韵部》。   允许用古四声创作对联,但应加以注明;如果出句注明“使用古韵”,对句也应遵循古韵,不应在一副对联中古今声韵混用。   普通话平仄归类,简言之,阴、阳为平,上、去为仄。(古四声:上、去、入为仄。)
二、平仄相谐规则   相谐――相互谐调(协调),和谐一致,配合得当。   
平仄相谐规则包括三个方面:(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二)句内平仄交替;(三)长联句脚规则。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的规则   历史上曾有要求字字相反的严格规则,本站根据当代部分学者的建议,规定下述3条:   
1、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2、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例:   (以下○表示平声,●表示仄声)   
常见的格言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  ○ ●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 ○   
同治年间广东的何淡如为当地放焰火鞭炮的亭子所写的趣联:   
四面花果然好样  ○ ●   一肚草格外大声  ● ○   
3、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句内平仄交替的规则    以下3种规则,灵活掌握,允许只顾其一。   
1、"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两平两仄交替,参见《马蹄韵》)。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   
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意即"第1、3、5位置上的字可平可仄,第2、4、6位置上的字当平则平,当仄则仄"。学界对此规则争议较多,本站暂不作更多解析例证。请接着看第3条规则。   
3、词组或节奏点平仄交替规则。此规则容易掌握,且较为科学。
例:   书山 / 有路 / 勤 / 为径 ("山、路、勤、径"交替)  学海 / 无涯 / 苦 / 作舟 ("海、涯、苦、舟"交替)   
四面花 / 果然好样 ("花、样"交替即可)  一肚草 / 格外大声 ("草、声"交替即可)   
与 / 有肝胆人 / 共事 ("与、人、事"交替)  从 / 无字句处 / 读书 ("从、处、书"交替)   
本站认为,此规则涵盖并拓展了第1、2种规则的内容。其一,汉语中双音节词占大部分,故大多数对联的节奏点是符合马蹄韵的。其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正是注重了节奏点上的平仄搭配。其三,"马蹄韵"规则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均无法处理三个字的固定词组、四个字的成语以及其他不宜拆分的词组入联后的平仄问题。例如上述后两个例子,只能用"节奏点规则"来解析。
↑   关于平仄交替规则的活用问题:   "马蹄韵"规则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都有死板的一面;"节奏点规则"也必须灵活运用。真正需要掌握的是原理,而不是规则本身!   什么是平仄交替的原理?
本站理解:要让一幅对联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应使词组末字(或节奏点字眼)平仄有所交替。
  "有所交替"就是活用规则,意即"允许部分不作交替"。   
试读以下例子,并结合上述3种规则作体会:   (词义搭配不当,仅作体会节奏点音律用)
  学海 无涯 苦 为 径  书山 有路 勤 作 舟   “学”字按入声来读,普通话可试读作去声   学海有路 勤 为径  书山无涯 苦 作舟   
本站认为,如此平仄搭配并没有失去整副对联的音韵美。其中"学"字可照普通话读为阳平,再尝试将其读作普通话去声(即按古韵处理),整体音韵更具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美感!
(三)长联句脚规则,在参考"马蹄韵"规则的基础上,可将每个分句尾字(句脚)当作节奏点,灵活处理平仄交替。
三、关于平仄相谐规则的例外   以上规则均允许有条件的例外。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特殊联格中允许例外,例如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   坐,请坐,请上坐;  茶,喝茶,请喝茶。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国事 家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2、因联意需要时可以例外。
例:   臧克家先生题李白纪念馆联:   酒胆海样大  诗才天比高   
上联五字连仄而具矫健之美,下联四平一仄而有清朗之风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马萧萧先生题杨妃墓的一联:   花开三章清平调   叶落一曲长恨歌   
上联前五字皆为高调(阴平),第六字为升调(阳平),末字为降调(去声),整句先直后曲,于后半句形成升降摇曳之变化,颇富韵味;下联前二字为降调,第三字"一"字变读后仍为降调,第四字顺势变为低调字,第五字急转为升,接下去又转而先降后高,音调变化更见灵动;且上下联之全句调势一降一升,又构成明显对比,整副联语因此具备了音乐美。
  最后说明一点:对于初学者,多写声律严格的对联有好处。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艺术家每有出格之作,往往是在精通该类艺术创作规则的基础上升华而成。楹联艺术同样如此。

对联的基本格律,通常可概括成六要素,即: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此外,对联在格律上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禁忌,即六种应尽量避免的情况。现分别简述如下:
1.忌同声落脚 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所谓马蹄韵,指的是句脚平仄安排如马之走步,后脚踏着前脚印走。其平仄格式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认为,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其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
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 (1)、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
(2)、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
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又能包容在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不同意见。以每边五分句长联之上联为例,按“马蹄韵”的规则,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两种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变格,共三种格式。
按“忌同声落脚”的规则,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种格式皆为合格,且无须分正格与变格(严格按规则的标准格式可称正格,相对正格有所变化者可称变格)。 当然,采用特殊手法的对联,其句脚安排可以不依常规。如这副据称是已知最早的押韵联就是同声落脚: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
2.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
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个字(联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
(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所谓忌三平尾或三仄尾,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变成了三仄尾。又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变成了三平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所谓忌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个字以上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只有一个平声字, 或只有一个仄声字(严格而言,还要除句脚外)。如“大日心光遍照”,若改为 “大日智光遍照”,就是“孤平”。
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
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槃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拙著《触闻集——佛教对联八百副》一书,下同。)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都属于重字相对。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如“法界”对“世界”、“成道” 对“成魔”。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住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异位重字。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
又如: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联中的“一”与“万”、“心”与“法”、“空”与“色”,便是异位互重。
又如: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联中的四个字都是“异位互重”。
6.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通常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
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
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
如: 心色皆空成正道 根尘俱彻证圆通 此联上下联联义颇为接近,但终究不是同义。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3 楼: Re:--[转帖]对联基础知识1 05年11月08日13点34分


也谈对联



金庸




百剑堂主在《吟诗作对之类》一文中提到了杭州的两副对联,因为我是杭州人,他问我在杭州的无数对联之中,对哪几联印象最深。我首先想到的,是月下老人祠那一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联的上联原出《续西厢》,金圣叹批《续西厢》从头骂到底,只对最后这两句赞赏备至。我想这一联人人看了都会高兴,文 辞亦佳(月下老人祠有签词九十九条,全部引自经书诗文,雅俗与此间黄大仙签词不可同日而语)。还有阮元为杭州贡院所撰的那一联:"下笔千言,正槐子黄时,桂花香里;出门一 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这联我是在小时候记得的,以后每次学校大考或升学考试,紧张一番而缴卷出场时,心头轻松之余总会想到它。

百剑堂主所提到岳坟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那一联,出自一个姓徐的女子手笔(陆放翁有“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联,亦颇见风骨)。抗战时我在重庆念书,那时国民党政府时时有向日本求和之想,有些御用教授们就经常宣传“岳飞不懂政治、秦桧能顾大局”的思想。有一次陶希圣(他奉敌伪之命来重庆活动)到学校里演讲, 语气间又宣传这套理论,我们一些同学们听得很气愤,在他第二次演讲之前:先在黑板上写了“青山白铁”这副对联,他见了心里有数。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

旧时家中有一小轩,是祖父与客人奕棋处,轩里挂了一副对联:“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当时不懂当中妙处,现在想来,这里面实在颇有哲理。

百剑堂主曾撰一联:“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情真不侮痴。”我见了很喜欢,他用宣纸 给我写好,请荷里活道某店裱起,挂在斗室之中,不觉雅气骤增。

我写《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回目全不考究,信手挥写,不去调叶平厌,所以称不上对联,只是一个题目而已。梁羽生兄甚称赏我“盈盈红烛三生约,霍霍青霜万里行”两句(上句写徐天宏与周绮婚事,下旬写李沅芷仗剑追赶余鱼同),但比之百剑堂主的每回皆工,那是颇为不及了。

前几天《大公园》中登载文怀沙先生一篇《韩愈与贾岛》的文章,认为“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两句中,“敲”字确比“推”字好,因为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鸟鸣山更幽”本来是宋王籍的诗。《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 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王籍原联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意思一样,王安石这一联集对却是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比原句更工。旧诗律诗中必有对偶,所以好对不胜枚举。古人因对成妙对而发达做官的事,笔记小说中也记载得很多。如宋时宰相词人晏元献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数年不能得到好对,一天晚上与一个小官王琪一起散步,谈起这事,王应声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大为赏识,从此王琪做官就一帆风顺了。

我从前在江南故乡时很爱听说书,在听说《三笑》时就曾听到许多妙对。唱弹词的人说文徵明在追求爱人时,那位小姐出对道:“因荷(何)而得藕(偶)?”文徵明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于是好事得谐。又据说金圣叹被杀头时他儿子吟道:“莲(连)子心中苦。”金老先生对曰:“梨(离)儿腹内酸!”两对一喜一悲,虽都未必真有其事, 但对偶双关,确不容易。

对对子既要工,又要快,不比其他文章可以慢慢琢磨。有一本笔记中记载一个故事:陆文量在浙江做官,有一天与管教育事务的陈震一起饮酒,见陈是个光头佬,就出对嘲他: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髻)可施。”陈震立即对道:“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以成语对成语,很有本事,陆大为叹赏,笑道:“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 (句)。”陈震笑道:“我也要不客气了,幸勿见怪。”于是对道:“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两人抚掌大笑竟日。

据说从前有个人名叫李廷彦,曾献百韵诗给一位大官,中间有一对云:“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那位大官看了很同情他,道:“想不到你家里竟接连遭到不幸。”李廷彦忙 道:“实无此事,那是为了对仗工整才这样写的。”作对至此,可说形式主义到了极点。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云豹云豹打开云豹的博客
4 楼: Re:Re:--[转帖]对联基础知识... 05年11月08日14点30分


说到金庸和对联我就想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了~






 推门观光团团长
推门外貌协会秘书长
推门色狼协会副会长
谜诡推门恶意抹黑流氓集团成员
——云豹 


每谜答题请另开新帖,并在题目注明答XXX期谜题,请勿将答案邮给老蔡,谜题小组,wert或云豹

请勿将谜题投稿发至谜题小组邮箱,投稿直接给老蔡

对每谜有何建议请直接站邮云豹

每周谜题群:70888771 欢迎谜题写手加入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3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