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ar520(Ado)
|
|
1 楼:
这才是人间绝对
|
06年08月29日21点39分 |
求下联:
冰比冰水冰
我倒不一定想有人对出下联来,但关于此联有个故事,却不能不说:
[转贴]
民国以来,有个脍炙人口、号称无人对得出来的绝联,那就是「冰比冰水冰」。据说,是金庸、古龙与倪匡一起提出来的,三人还约定好,有谁对得出来,将要致赠一套三人的亲笔签名著作。
原本这是一段对联的佳话,但谁知最先提出辩驳的,却是当事人之一的金庸。他于「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序提到∶
「有些翻版本中,还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征对,真正是大开玩笑了。汉语的对联有一定规律,上联的末一字通常是仄声,以便下联以平声结尾,但『冰』字属蒸韵,是平声。我们不会出这样的上联征对。大陆地区有许许多多读者寄了下联给我,大家浪费时间心力。为了使得读者易于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长、中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写第一部小说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写第二部时,也完全没有想到第三部小说会用什么题材,更加不知道会用什么书名。所以这副对联当然说不上工整,『飞雪』不能对『笑书』,『白』与『碧』都是仄声。但如出一个上联征对,用字完全自由,总会选几个比较有意义而合规律的字。」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出联的人反而否认这件事。于是我们找到了这段绝联的出处,原来是出在古龙身上!最先提出这个对联的,是古龙于《神剑一笑》〈第二章 超级杀手云峰见 〉写下的内容∶
「近十馀年,西门吹雪几乎已经完全没有机会看到自己。 因为他的心与眼久已被一层血所蒙蔽,当然还有一层。 冰比冰水冰,雪更冰甚冰水。」
古龙特地在这章内容后写下注,内容如下∶
「有一天深夜,我和倪匡喝酒,也不知道是喝第几千几百次酒了,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鸟不生蛋让人哭笑不得的话。 不同的是,那一天我还是提出了一个连母鸡都不生蛋的上联要倪匡对下联。 这个上联是∶"冰比冰水冰。" 冰一定比冰水冰的,冰溶为水之后,温度已经升高了。 水一走要在达到冰点之后,才会结为冰,所以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水,都不会比"冰"更冰。 这个上联是非常有学问的,六个字里居然有三个冰字,第一个"冰"字,是名词,第二个冰字是形容词,第三个也是。 我和很多位有学问的朋友研究,世界上绝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文字能用这么少的字写出类似的词句来。 对联本来就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字形态,并不十分困难,却十分有趣。 无趣的是,上联虽然有了,下联却不知在何处。 我想不出,倪匡也想不出。 倪匡虽然比我聪明得多,也比我好玩得多,甚至连最挑剔的女人看到他,对他的批语也都是∶ "这个人真好玩极了。"可是一个这么好玩的人也有不好玩的时候,这么好玩的一个上联,他就对不出。 这一点一点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金庸听到这个上联之后,也像他平常思考很多别的问题一样,思考了很久,然后只说了四个字∶"此联不通。" 听到这四个字,我开心极了,因为我知道"此联不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也对不出。" 金庸先生深思睿智,倪匡先生敏锐捷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一个人对得出"冰比冰水冰"这个下联来,而且对得妥切,金庸、倪匡和我都愿意致赠我们的亲笔著作一部。作为我们对此君的敬意。」
原来,这个故事是古龙自己自问自答写出来的!当时三人酒酣耳热,有没有约定好要致赠亲笔著作一部?我们并不知道,但是金庸同样坚持「此联不通」的立场,倒是并不相违背。如果金庸否定自己要送一套亲笔著作,我们可以解释是古龙自个儿一厢情愿,并把这段缘由写在书中,而盗版翻印金庸著作的人好事,又把这段出处有意无意误植到翻印的小说中〈加些人所不知的情节,号称这才是正确的版本,就像古代再版小说的人都会说自己的版本才是真本。〉,于是形成这段看似自相矛盾的公案。
实则,并不相违背,是不?〈一笑〉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孜孜不倦的研究这个对联,期盼能对出这个无解之联!不过,一如金庸所言,这个对联本身就有缺陷,想要循对联的规则去对下联,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不以对联的规则去对下联,那对出来的对子,也不会受到大家的认同。由此看来,无论人们花多少心思却对对子,这个上联注定是无解的。
话虽这么说,但这个结果并不影响这段佳话的价值。喜欢对联的朋友,依然会在茶馀饭后,继续研究这个可堪玩味的绝联......
[此贴被florar520于2006-8-29 21:42:12修改过]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树若无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