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qiya(月游)
|
|
1 楼:
谁打的敲诈电话——声纹鉴定辨真假
|
02年08月22日16点36分 |
摘自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网站
当人们享受着现代化电话通讯、录音的便利和舒适时,违法犯罪分子的黑手也抓起了电话话筒,实施着罪恶的勾当。他们以为,利用电话和摸不着、看不见的声音所干的勾当是谁也发现不了的。 1992年4月中旬,北京市公安局收到美国某公司驻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杨先生的报案,有人打电话对他说“你是想交出一只手,还是交出3万美金”,是恐吓还是敲诈?杨先生匆匆飞回了美国。有意思的是,敲诈电话不断打来,该公司的职员与其“反复商量交钱事宜”,并用录音电话作了录音。在按约定的时间、地点交钱时,公安人员擒获了取钱人。经审讯,取钱人是受海淀区某公司的丁某的指使而来的。丁某是否打过敲诈电话?为什么要干这种事?传讯的结果无法得出结论。丁某到底是不是敲诈人?敲诈电话录音和传讯录音送到了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用90年代中国法庭科学的新技术一用声纹鉴定来检验真假。 利用人说话的声音进行话者鉴别是司法工作的古老话题,在西方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那时完全依赖于人的听觉分辨语音特征。194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的“音响光谱图像显示器”使人类看见了声音,导致了新的法庭技术一一声纹鉴定的出现。 声纹,是通过电声学仪器显示的、携带言语信息的各种声波图谱的通称,声纹与指纹相似,也有“人各不一”的个体特征,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生理特征、生长环境、文化修养。及语言习惯密切相关,通过它可以分析言语者的年龄、性别、体态等个人特征。但是声纹又具有变异性,易受时间、年龄、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易受发音人主观意志的影响,例如伪装、摹仿等;声音在记录、传输过程中还可能发生一定的畸变。 1983年8月21日,菲律宾前反对党领袖阿基诺乘坐的飞机在马尼拉国际机场降落,一队士兵护送他下飞机时发生了枪战,阿基诺和一位身着航空公司运货员制服的名叫卡尔曼的人被打死。事后,菲军方称:阿基诺是被避过警卫、混人飞机的卡尔曼用手枪打死的。正好当时日本TBS电视台和美国ABC在录像,一位日本记者还录下了现场的声音。日本音响研究所所长铃木松美在他研制的计算机声纹鉴定系统中对此录音进行了分析,在一片嘈杂声中分辨出带阿基诺下飞机的四名士兵的对话,认定叫喊“开枪”、“让我来干吧”的人来自护卫队内部,此结论对查明阿基诺被害真相起了重要作用。 声纹鉴定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听、看、测”三个字。 “听”,就是听辨检材的样本的全部语音材料,对有关方言、语音速度、言语习惯、鼻音轻重、音高、变音、变调、节奏、声源谱特性〈声音的厚薄、余音的强弱)、清晰度、流畅度、口头语、赘语、虚词、言语缺陷(口吃、大舌头等)以及是否伪装等进行辨别。另外,还要听辨语义、词汇、语法及其表达方式的异同,最后得出相似或差异程度的评价。 “看”,就是视谱鉴别,观察、分析检材样本的相同语音材料(语句、语词、音节、音素)的声学模式,作出相似或差异程度的定性评价。这可是个非常复杂的技术过程,因为声纹是言语的多种声学特征图谱,因此声纹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带状(宽带、窄带)谱、曲线谱、线状谱和连续谱等,声纹鉴定一般至少要对8种图谱进行观察和定量检测。这8种图谱是: 波形图,即声波的图形,它表征振幅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振幅曲线,是语音波的振幅包,是一条高低起伏的曲线,表示语音强弱。 基频曲线,是表征声音的基础频率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曲线,又称声调曲线。 三维声谱,表征声音的频率、强度和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它又包括两种形式:宽带语谱,其特点是时间分辨能力较强、但频率分辨能力较弱;窄带语谱,其特点与前者相反。 过零率曲线,表征声音波形通过横坐标的比率与时间的关系,用于分析某个音是嗓音还是噪音,或者是辅音的浊化现象。 二维声谱,是声音的振幅随时间变化形成的,包括瞬时频谱、光标间功率谱、长时平均功率谱三种频谱。 “测”,是在听辨和视谱的基础上,对检材和样本的相同语音材料的主要声学特征参量的数值,包括共振晦参量、振幅曲线参量、基频曲线参量、音节时长、长时平均功率谱参量、长时平均声调参量等进行统计对比,得出是否同一的定量评价。 所以,读者可以想象,当鉴定人员接到检察院送检材料,要做多少的工作!当然,所有的一切都难不倒我们的专家,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民财产高度的责任感,激励着他们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超越一个又一个困惑,对检材作出科学的结论。经过听辨和用KAY DSP Sona一Graph 5500语图仪进行检验发现:尽管传讯录音中声音低沉且说话不连贯,但两种录音的发音习惯相同,对话中间,总出现“哼”的鼻音,特征很为明显;更重要的是视谱分析结果表明,电话录音和传讯录音中相同字词在共振峰模式、基频、振幅、音强等特征参量上符合较好,反映了同一个人的语音特征,可以认定:丁某就是敲诈人。 在科学的鉴定、分析结果面前,丁某的百般抵赖和态度恶劣均无济于事。原来,当丁某得知女友曾经和杨先生“有染”后,便萌生了用恐吓手段进行敲诈的念头。未曾想,我们公安机关有对付利用电话进行绑架、敲诈、恐吓等案件的克星一一声纹鉴定。 《科技日报》系列报道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只要是犯罪,无论用什么理由都无法让它名正言顺!
自己犯下的罪,必须要自己来偿还!无论怎样遮掩,甚至是替人受过,也不能解决问题。情理永远不能大于法!!
我有时在想是罪犯们发明了卫生学,还是卫生学的改革派发明了犯罪?哼,他们中的一些人看起的确像这么一回事。大家都在谈论那些污秽的地下室和罪犯猖獗的平民区。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称那些地方罪犯猖獗并不仅仅因为有人犯了罪,而是因为犯罪被大量的发现了。而在那些整整洁洁、一尘不染的地方,地上没有脚印,杯中没有含毒的残酒,善良的招待员洗去了所有可能留下的凶杀的痕迹,在这里,罪恶才能真正的无法无天。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