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魂(楚魂)
|
|
8 楼:
Re:Re:个人心得——如何在最短时...
|
04年02月28日22点27分 |
【无风起浪在大作中谈到:】 > >【工藤新一620在大作中谈到:】 >……> 福尔摩斯在听当事人陈述案情的时候,总是希望其用最简练和准确的……> 其实,推理就是这么简单。
个人认为以上的这种说法并没错,只是太“简化”了一点而已!呵呵,我也补充几点吧!除开楼上各位强调的调查收集本身也很重要的以外!在案件分析过程中,有一个程序非常重要,那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我们面对的信息多为不确定性的、真假相间的或支离破碎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原始的信息作一个有效地处理。要形成一种“判断”,而不只是意见!这里我很强调一种所谓的假说验证排除法,对整个案情先按照七何要素缕一遍,发现按以有线索难以解释的疑点,然后根据疑点对其形成的原因提出若干假说,然后根据假说的各种可能过程列出其必然具有本质性特征!如果在现场和其它线索中能排除或发现这些特征,即可对假说进行证实或证伪!在逻辑上这是很严密的一套程序的!
另外,这种方法在对抗性的活动,如军事决策中更为有用。比方说:在对抗性的活动中,由于敌我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意识的活人,有经验的行动者都明白:最困难的不是缺少情报信息,而是一般性的信息太多!因此如何掌握敌人的意图而不只是其行动时一些支离破碎的现象就尤显得重要——只有能先敌一步对形势、对对方的意图与部署作出判断,才有可能采取有效而及时的反制措施! 因此,在对抗性的活动中如何把已知的各种现象、疑点拼接起来,形成若干个有可靠依据、能对对方的意图与可能行动作出解释的假设性推断就成了“知彼”的关键。
其具体运用的要领是: 1、根据对方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与指挥员的个性特点,尽可能地对其可能的企图、行动方案作出假设,一般至少要估计三种情况,对方的上策、中策与下策。
2、有意识地收集对方可能采取的几种手段所必然具有的一些征兆与痕迹,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排除掉不合理的可能性,最后确定对手的意图。
呵呵,老兄现在真是越来越喜欢思辩性的问题了,弄得现在已不太发贴的我也忍不住了。简写几句,请多批评了!呵呵:);)
|
|

|
推理之门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