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版主】:癫癫,残雨画桥,夜云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0个回复)
主 题: 【转载文章】智者的思维工具(人气:316)
 三滴水毕业啦变回鼹鼠~!!
1 楼: 【转载文章】智者的思维工具 04年07月08日12点37分

本文被【三滴水】转载於【小屋论坛】版
原文由【59444069】发表:

在地中海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岩石半岛,人称希腊半岛。早在奴隶制时代,古希腊就出现了一批哲学大师智者,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创立了一种叫逻辑的思维方式。它的原理及形式直到今天仍是现代逻辑学的支柱,以至18世纪的德国学者康德曾断言: 形式逻辑已经是十分完善的科学,因为从亚里士多德 时代以来,连一步进展也没有过。

  在古希腊时代由于当时的奴隶主民主制,使许多 奴隶主和"自由民"能有机会自由地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讨论城邦的大事,参与法庭的审判活动。这些活 动要求他们具备讲演和辩论的才能,于是献出现了一批以专门从事传授修辞学和辩论术为职业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形式逻辑的出现是人 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它大大减少了思维的弯路。

  同时由于推理形式和证明形式的发明和应用,也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比如,古代及现代学者最常用的推理范例是: 凡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设想,假若没有逻辑推理,要断定苏格拉底会不 会死,那只有等他死了以后,这个认识过程才能完成。 又若对柏拉图,或对每一个个体,也这样地从经验上 去研究他会不会死,那不仅对每个简单真理的认识都 要有无限的认识过程,而且人的认识将永远只能跟在 过程发生后把它记录下来,不可能有理性思维和预见。

  喜马拉雅山从来就是"世界屋脊"吗?多数人认为这不是个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使人往往不自觉地存在一种假设:事物今天如此,以前也应该如此。而科学家凭借逻辑推理却告诉我们:27亿年前,那里是茫茫 一片的汪洋大海!怎么会呢?因为地质学常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百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古海洋地区。按逻辑学术语,这叫大前提。科学考察发现,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地层遍布了珊瑚、苔藓、鱼龙、海百合等动植物化石,这是小前提。于是按推理规则 "会得出结论:喜马拉雅山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这样,任何人都会对这一结论深信不疑。得出这个结论与其说是相信科学考察,不如说更 相信它所依赖的思维工具——逻辑推理的有效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当时绝对没有料到,他所创立的逻辑推理体系,会成为人类揭开客观世界的本质及规律的极其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几乎渗透到人 类获取所有新理论和新知识的每一个过程。他更没有预料到,近代科学家伽利略正是用这套逻辑推理,推 翻了他"蒙蔽"世界长达近千年的关于"物体落下的 速度与重量成比例"的科学错误。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一书中讲道:"重的 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

  如果让鸡毛与石块同 时下落,那么应该拓块落地快,鸡毛落地慢。" 当时没有人对这一"科学"论断产生过怀疑。而伽利略却第一个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挑战。他巧妙地 提出:如果把一个重物与一个轻物绑在一起,结果将怎样呢?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重物下落快,轻物下落慢",那么轻重两物绑在一起后,原先下落快的要被拖着变得慢一些,而下落慢的将被拉着变得快一些。这样,轻重两物绑在一起后,其下落速度应比 原先单个重物下落慢而比原先单个轻物下落快。另一方面,按亚里士多德的重物下落快的"逻辑",那么轻物与重物绑在一起,比原先单个重物还要重,下落速度也应该更快。这样,亚里士多德原来"重的物体下 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科学"论断就自相矛盾, 滑洞百出了。

  伽利略指出了这一逻辑矛盾后,触怒了许多学者、教授,他们纷纷要他拿出实验证据,于是才有了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那个著名实验。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也得益于严密的逻辑推理。他的思路是: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以水平方向抛射一块石头,由于重力作用,石块不是直线飞出,而是沿曲线落到地面。如果抛射石块的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石块将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而月球不也与"石块" 一样正在做环绕地球的圆周运动吗?那么在这些圆周运动中,同抛射力起平衡作用的力就是地球的引力。所以,地球对石块以及对月亮具有同样性质的引力。

  20世纪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的 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其中之一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我靠,北京的气候怎么那么不是人啊!!
同情长住北京的各位推友……
以及同情未来的自己,5555……






欢迎光临
南冰洋:http://highlandw.blogchina.com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0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