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版主】:癫癫,残雨画桥,夜云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3个回复)
主 题: 儿童期的冲动(个人观点)(人气:311)
 双飞侦探双飞侦探打开双飞侦探的博客
1 楼: 儿童期的冲动(个人观点) 05年04月16日11点40分


我并不热衷于将自已的隐私公开,而且是一种完全毫无掩饰地公开,但是当我看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为了科学,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甘愿将自已的隐私公开的举动时,不由地(我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也希望能够成为或是能够成为超越他们的科学研究者)对他们起敬,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在这里,我将对我所支持的观点加以肯定,并将我个人的经历、分析与感受公开,以此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当然,不同的观点我想一定会存在,并且会给予我否定的证词,但是我仍对我个人目前的个人感受持以肯定,除非我也有与之相同的感受,我想这种固执是建立在科学的态度上。
儿童期的“俄狄浦斯”情节
为了使更多的人可以理解我以下所要说明的观点,在此之前我想将以下一篇故事做为开始。
俄狄浦斯情结
  古老的希腊传奇里,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鳏死。但是有个游牧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王和后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了以后,他创下许多英雄事迹,而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不久,有场可怕的瘟疫降临底比斯,然后他才知道自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那是很久以前死在他手下的一个旅行者。他也发现原来与他共事王位的女人是他的亲生母亲。预言-一实现了。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以上是俄狄浦斯王故事的大略。弗洛伊德认为它是各种心理症的基本故事。
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满足性歌,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严厉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对于日渐上升的同性恋,我认为这其中有一种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即:儿童期角色认同时出现了障碍,而这种障碍的造成又很有可能与他们儿童时期父母双亲对待子女的方式与态度有关。)如:父亲给予儿子如母亲一般的呵护(即:扮演了本该母亲所该扮演的角色),而母亲也给予了相反的性格特征(或并未引起儿子的注意)。
再次回到弗洛伊德的观点上,他认为因为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引起了他(她)对父(母)的敌对意识(有潜在与外显两种表现形式,多数以前者居多。注:弗洛伊德著《梦的解析》一书中的“典型的梦”中也有详细介绍过“梦到父亲、母亲或其中之一死亡”),在这里我不再去谈论俄狄浦斯情结在人的择偶中的作用,也不去谈它更深层的意义,我将以我个人的感受与梦中情节进一步的说明它对我们在儿童时期如何在与父母关系之间所起的作用和对我们成长所起的影响。
我非常肯定的记得我对母亲的“性冲动”发生在人生将早的时期,从我记事以来最早这种“需要”大概发生在小学二、三年级(8岁到9岁之间)在这之前可能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因记忆的关系暂且将其忽略。这种现象在刚发生时我只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但未加以足够多的重视(我是指就原理的认识方面)只是抑制其更多的出现于我的脑子里。而我对母亲会有如此的感情我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因为当时我的父亲因工作关系并没有多少时间来理我,更多的是我的母亲照顾我的生活和学习。第二、也是因为我父亲的原因,他当时是一个酗酒者,而且动不动就会打我和我母亲,我与母亲当时就是相互保护着对方。而这两种原因也同时造成了我对父亲这种角色的一种矛盾心理“又害怕又希望拥有这样的权威力量”(而在这我可能又得加一条,我个头一直不高常受同学的欺负。)我承认我在当时那个时期我有希望父亲的离开(这也包括了他死亡)
(直到目前为止我仍会有离开父母与母亲生活的愿望,只是现在并不是出于与儿童期相同的原因,至少我可以告诉大家不再是与性行为有关的了。)
写到这里我不太愿意接着再去揭自已过去的伤口,但是我想说儿童时期的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对我现在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作用。也许我不得不有违我这前所说的,我想在这里简短的说明一下我现在的择偶标准中已经明确的有了这样一条:“能很好地照顾我,像我的母亲那样。”
为了不使自已被“伦理道德主义”支持者有更多的机会讥笑我,我想我还是先在此停笔,等待大家的各自的观点出炉之后再进一步的分析这种情结对我们各自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

作者:蔡菲菲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上善若水

知识是一扇窗,理智是一面镜。
勇气是一把剑,宽容是一池水。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小风小风
2 楼: Re:儿童期的冲动(个人观点) 05年04月17日13点18分


很有科学态度的帖子,怎么没有人回呢?
也许能这么勇敢剖析自己的人还是太少了。






五花马,千金裘。。。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歇洛克·罗平我心与推门同在打开歇洛克·罗平的博客
3 楼: Re:儿童期的冲动(个人观点) 05年04月17日13点49分


二楼的说的对,以前总是有人要学术方面的帖子,或问一写问题,但是到了真正有这样的帖子的时候那帮人却不知道那里去了






    好的侦探就象好的魔术师,从不泄露他们的绝活,……谦卑使那些资身老道或初学乍练的侦探能够渗透到我们的私生活中来,突破我们的心房,窥探到我们的秘密。

    
         
      QQ:117135973    
       
      E—mail:XLKLP@163.COM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双飞侦探双飞侦探打开双飞侦探的博客
4 楼: Re:Re:儿童期的冲动(个人观点)... 05年04月17日17点06分


我非常感谢二位对此帖的关注,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上善若水

知识是一扇窗,理智是一面镜。
勇气是一把剑,宽容是一池水。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3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