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ohen(匿名)
|
|
3 楼:
Re:无聊发东西之犯罪心理学
|
05年04月24日11点37分 |
变态心理犯罪
1、什么是变态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区别的标准是什么? 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甚至表现为某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 2、什么叫人格障碍? 变态心理包括的范围很广,我们常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变态心理是指精神病、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狭义的变态心理指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叫变态人格,是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状态,是以性格为核心,包括素质、气质、智能等个人能力与心理特征,突出的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明显偏离正常,这类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社会生活。 3、人格障碍的成因和犯罪特点是什么? (一)成因可归为两类: (1)生物学因素。遗传是人格形成的物质基础。一些病理生理因素、生物器质性因素等对人格障碍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2)环境因素。家庭因素起重要作用,学校教育缺陷,朋友间的不良模仿、传媒的误导等,都容易造成儿童社会化的缺陷,从而形成人格障碍。 (二)犯罪特点:(1)一般带有偶然性;(2)违法目的不明显;(3)自我保护性差;(4)作案多是攻击型、爆发型;(5)性格非常顽固,持续、不断犯罪;(6)犯罪一般单独进行。 4、人格障碍犯罪有哪些类型 偏执型、分裂型、情感型、强迫型、癔症型、爆发型、孱弱型、社会疏隔型、幼稚型、怪癖型、轻佻型、反社会型。 (人格障碍犯罪,常是混合型人格障碍犯罪,就是说,几种类型兼有之。) 5、性变态的成因及犯罪的特点 (一)成因 性变态又叫性倒错,性偏离和性心理障碍,是指性心理和性行为严重偏离正常轨道,表现为性爱对象、性身份、性目的或满足性欲方式异常。 成因是:(1)生物学因素;(2)心理学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 (二)犯罪特点: (1)作案有预谋、计划,对侵害对象有选择; (2)有自我保护能力,常掩饰罪行,逃避打击; (3)作案模式较固定,并系列作案; (4)作案手段凶残,特别是性施虐狂更突出; (5)缺乏罪责感,焦虑感,往往被抓后容易供认交待问题。 6、性变态有哪些类型? 同性恋、恋童癖、近亲相奸癖、恋物癖、恋尸癖、异装癖、露阴窥阴癖、摩擦癖、口淫、性虐癖与受虐癖。 7、智能障碍犯罪有什么特点 (1)动机动稚、单纯、对后果缺乏考虑; (2)作案对象和目标有选择,作案条件选择不严格、多有冲动性、公开粗暴,易被当场抓获。 (3)单独作案多。 (4)案后对后果有所领会,多愿悔改,抵触情绪者少。 8、精神病的成因及其犯罪特点 (一)成因:(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病理、躯体等因素。(2)心理学因素,包括病前个性特征、精神因素等。 (二)犯罪特点: (1)动机不明或离奇; (2)危害行为往往极端残忍而不符合情理; (3)作案无预谋和计划,常常冲动性、单独作案,缺乏自我保护。 9、怎样评定精神病人犯罪的法律责任? 《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0、试述变态心理犯罪的预防 我们不能因为在刑罚上对变态心理者所施行的犯罪往往减轻处罚的处理,就不重视这类犯罪行为,事实上,这类人由于某些病理存在,犯罪手段极恶劣,后果严重,所以对这类病态人要更注意进行预防和治疗。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发病的预防,(2)犯罪的预防。
|
|

|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