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版主】:癫癫,残雨画桥,夜云 字体大小:
[1] [2]1页/共2页(总计13个回复) 下页
主 题: 溺水的相关知识(人气:2688)
 shbt8274玉藻打开shbt8274的博客
1 楼: 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7月31日23点57分


先整理了这些。给夜云捣点小乱,就当抛砖引玉了。呵呵。

水或其他液体堵塞呼吸道,引起呼吸障碍而发生窒息性死亡者称为溺死。溺死绝大部分是全身浸人水中,造成窒息死亡。少部分只需头面部甚至仅口腔鼻孔同时淹没水中也能溺死。如酒醉或癫痫病人突然发作跌倒后而不能转动身躯体位又无人在身旁时,仅其口鼻部浸人水注,水潭或水盆内,也能溺死。溺液进入呼吸器官,引起气体交换严重障碍,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的,为典型性溺死。
溺死的机制至今尚未最后阐明。过去认为淡水与海水溺死的机制不同。淡水溺死者水被大量吸收人血,使血液大大稀释,血容量增加,释放出大量的钾离子,心脏负担增加,很快出现肺水肿,心律不规则,室性心律加快并发展为心室颤动,心力衰竭死亡。海水中溺死者吸入肺泡中的海水由于渗透压较高,不但不进人血液,相反地可从肺泡壁毛细血管内吸出水分,而造成肺水肿,但血液则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浓缩。因此,海水溺死者常不发生心律失常,主要由于血液浓缩,粘滞度增高,最后发生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而死亡。但目前认为,无论淡水溺死或海水溺死,水或电解质的转运均极小,故血容量之改变均不明显,不至于构成上述改变而造成死亡。实验一再证明,溺液被吸人呼吸道和肺泡内,妨碍呼吸运动,影响气体交换,导致体内氧气缺乏和二氧化碳的储留,PaO2下降,PaCO2升高,高碳酸血症。因此,不论是淡水或海水溺死,死因都是缺氧窒息和酸中毒所致。有时在溺水过程中,可吸入细沙、水草等物质或发生呕吐吸人呼吸道,因而加剧了窒息或加速了窒息死亡。
除了上述主要死因外,少数人可死于人水后一刹那间,由于冷水刺激上呼吸道粘膜引起喉痉挛,窒息,休克死亡;或导致急性反射性心跳停止而死亡。有人将溺死依呼吸道内有无溺液而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类。前者是溺液浸人并阻塞呼吸道和肺泡,影响气体交换,引起典型的外窒息而死亡;后者是因反射性引起的窒息,休克或心跳停止而死亡,呼吸道中并无溺液,所以称为干性溺死,约占落水溺死的15%。

溺死的过程
我们认为分为六期:
(1)前驱期:落水并全身淹没后,因冷水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吸气,水即进入口腔内,并常被咽下,然后本能地发生呼吸暂停。此时期约持续0.5~1.5分钟。
(2)呼吸困难期:接着,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刺激呼吸中枢,又开始吸气,水同时被吸入气道而出现剧烈呛咳。先是吸气性呼吸苦难,继之痉挛性吸气。呼出泡沫状液体。同样此时期约持续1~2.5分钟。
(3)失神期:此时意识逐渐丧失,反射功能也逐步消失,即有大量溺液吸入呼吸道深部,乃发生惊厥性呼吸运动,同时伴随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此时期约持续几秒钟乃至几十秒钟。
(4)呼吸道暂停期:此时期呼吸运动暂时停止,意识完全丧失。瞳孔高度散大,约持续1分钟。
(5)终末呼吸期:此期呼吸运动暂时恢复,可发生数次呼吸,溺液被继续吸入。约持续1分钟。
(6)呼吸停止期:最后,呼吸完全停止,但仍能检测到心脏微弱搏动,约数分钟。
典型性溺死过程平均约4~5分钟或6~7分钟,老话,随个体差异存在着数值飘移。

溺死者乃是窒息性死亡,所以新鲜尸体呈一般窒息死亡的征象,即:全身血液不凝固;内脏淤血;睑结膜、粘膜、浆膜点状出血。此外尚见下述溺死尸体的征象。

(一)新鲜尸体的尸体检查
1,尸体外表所见
(1)尸体温度较低:由于水温较地面温度低,因此从水中捞出的尸体的尸温比陆地上死亡的尸体温度低。若溺死后很快即捞起者,可见尸体皮肤寒冷,粘稠感,颜色苍白,这是皮肤血管收缩之故。
(2)尸斑浅淡,尸僵较早:由于水中尸体体位多变,难以在固定部位形成尸斑。尸斑出现后,由于水温较低,血液中HbCO2不易解离,故呈淡红色,有时也可暗红。尸斑部位以外的皮肤为苍白色。由于水温低,且死亡过程中发生挣扎抽搐,肌肉剧烈运动,因此尸僵发生一般较早。
(3)鸡皮样皮肤:全身皮肤竖毛肌呈早期尸僵而出现所谓鸡皮疙瘩。此种改变尤以大腿、臂、肩部为甚。但死后抛尸入水亦可发生。
(4)口鼻部泡沫:口鼻有泡沫,即所谓蟹沫,抹去后仍可发生,此种情况可持续数小时。此种泡沫来自肺中支气管,系由溺液刺激呼吸道分泌的粘液随着剧烈呼吸运动与空气和水混合而形成。通常呈自色,混有血液时呈浅红色,因富含粘液故极其稳定不易破灭。是一种生活反应,对确认生前溺死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亦偶可见于其他原因死亡的尸体,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勒死、癫痫、电击死等,应注意鉴别。
(5)手中抓有异物:溺水者挣扎时,两手可抓到水中的水草、树枝、泥沙等,如死后发生尸体痉挛,则紧握异物不放。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前溺水的证据,但并不多见。
(6)其他变化:阴囊、阴茎皱缩或者勃起。面部青紫,但也可不明显。结膜显著疲血,可见少数结膜下疲点。当尸体转动时可有水自口鼻流出。

2,尸体解剖所见
(1)肺及呼吸道:解剖发现自鼻腔至支气管内可有泥沙、水草或海藻等。肺膨胀而变重。由于肺内充以水和空气,故肺膜常显示不规则灰绿色或暗红色,间以淡红色充气区。由于肺膨大,有时表面可见肋骨压痕而高低不平,切面可流出多量的水。肺表面可见淡红色的出血斑块,边界不明显,此系肺泡壁破裂出血并溶血所形成的溺死斑,多见于肺叶之间及肺下叶。
(2)胃肠道:部分溺死者的胃或十二指肠内可见多量溺液。十二指肠内溺液的存在可作为溺死的证据,因死后抛尸人水者溺液最多只能进人胃内。
(3)心血管:心脏扩张,右心淤血,心腔内含有暗红色流动性血液。大多数内脏淤血。
(4)有的颞骨乳突或筛窦内也可发生出血,这可能由于溺液刺激,或水压直接作用所致。
(5)肌肉出血:由于伴随剧烈挣扎和惊厥,可致呼吸辅助肌出血,如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大肌,背阔肌等出现出血,往往呈双侧性,有时口腔底也发生出血。


(二)水中腐败尸体的检查
1,皮肤膨胀脱落
溺死尸体若在水中浸渍数天或更长时间后始被发现者,可见手脚皮肤,尤其是掌部分皮肤皱缩、苍白,呈浸渍状。这种情况于人水后数小时开始出现,24h后即趋明显。时间更久者(夏季1周,冬季2一3周),由于腐败作用,尸体的手或足的皮肤表皮可与真皮脱离,形成手套或袜套样脱皮。但此种变化并非溺死所独有,可见于任何在水中长期浸泡的尸体。
2.腐败
在夏天一般经过两天左右即出现,冬天则常发生在一周以上。溺死尸体在水中一般男性尸体多呈俯卧状态,女性浮尸多呈仰卧状态,但系有重物例外。腐败气体常首先出现于头部及上胸部,该处皮肤首先变绿。以后腐败可发展到全身。尸体全身皮下,消化管充满腐败气体,舌外突,眼张开,呈巨人观。在水中浸渍时间更长者,由于水流冲击或浮游物体的碰撞,肌肉也可自手、前臂、小腿及面部等处剥落。在流水中的尸体甚至可长出水草,栖息鱼及甲壳类动物。在阴沟附近者.尸体可被水老鼠咬去耳朵、眼、鼻而留下被咬啮的痕迹。浸没时间更长者,可形成尸蜡。
腐败尸体内部检查可见肺和气管内气体和水分消失,肺泡破坏消失,肺脏缩小而呈污秽红色。胸腔内有血性积液,这是由于肺内吸人之水漏人胸腔。部分则由于血液坠积所致。


那个溺亡的死亡时间推定,相对比较复杂,这里牵涉到的东西也比较多,我这里资料太过繁杂,就辛苦夜云了。有什么不对的,还请指教咯。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如果不能打开黑箱的话,真相未必只有一个
当推理不再有效的时候,科学将替代神探的位置
QQ:272599813


妖狐玉藻,技术型推理迷,喜欢植物,欢迎骚扰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夜云fox打开夜云的博客
2 楼: Re: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8月01日08点44分


不愧是玉藻兄,很详细的论述,关于其他,我尽我所能补充一点,希望可以一起把溺水的知识完善起来。






物是人非事事不休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癫癫Dian打开癫癫的博客
3 楼: Re: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8月01日10点16分





以后不去河边了.

游泳池,从来没去过,只看过.

溺水,感觉生不如死.








【啊!推门闲聊区!】(199264556)


请注明推门,一定要注明


【啊!推门闲聊区!】一直在你身边


QQ:920697193



Revenge is a dish best served cold.复仇就要冷血。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金田一根柱推门特色
4 楼: Re:Re: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8月01日16点51分


【癫癫在大作中谈到:】




> 以后不去河边了.

> 游泳池,从来没去过,只看过.

> 溺水,感觉生不如死.



我有幸溺过一次。感觉嘛……大概比死好一点。






Memento Mori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西界之灵西西大少打开西界之灵的博客
5 楼: Re: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8月01日21点22分


溺水--长期在推门只看帖不回帖,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潜水,
长期潜水者我们称其人已经溺水死了。:e:e:e
--摘自《推门字典》






凶手有时不只一个但真相只有一个!!!
巴黎,LOVE FOREVER。
最近越来越没写作灵感了╮(╯_╰)╭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苏和尚何尚书
6 楼: Re: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8月01日21点34分


和尚小时,差点被溺死,亏得那时处处有雷锋。要是放现在就难说了。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网。
神甫隐于教堂,和尚隐于庙宇,道士隐于道观。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西界之灵西西大少打开西界之灵的博客
7 楼: Re:Re: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8月01日21点39分


【苏和尚在大作中谈到:】

>和尚小时,差点被溺死,亏得那时处处有雷锋。要是放现在就难说了。

我要看到和尚一定会救的……
前提是我要会游泳……
小西现在的水平,能不淹死已经万幸了……






凶手有时不只一个但真相只有一个!!!
巴黎,LOVE FOREVER。
最近越来越没写作灵感了╮(╯_╰)╭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夜云fox打开夜云的博客
8 楼: Re: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8月02日21点49分


(接玉藻文)

关于溺死死亡时间的推定

溺死死亡时间推测的主要依据有:1,尸体现象的发展程度;2,尸体解剖所见。
另外,水温、水深、尸体位置深浅等都对死亡时间的推测有所影响。

沉于深水底部(40m以下),水温常年维持在4℃左右,尸体不易腐败,故推测落水时间较难。

溺水尸体的死后变化及时间列表如下,作为推断时间的标准



注:1,h=小时、d=天、w=周、m=月;
2,气温及水温分别为昼夜值;
3,尸蜡: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肥胖的尸体长期停留水中或埋在不通风的潮湿地方里,腐败进展缓慢。约经3—6个月,尸体的皮下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氨结合,形成脂肪酸铵,再和水中的钙、镁形成灰白色蜡状物质,使部分或全部尸体得以保存,称为尸蜡。

推友相关问题答疑

1,溺水而亡的人是先沉下去后浮上来的吗?(见习魔导师)

答:是。人体的比重在呼气后为1.057,比淡水稍重,吸气后为0.967,比淡水稍轻。吸入溺夜后,比重超过水,故先沉入水底。发生腐败后产生气体,导致尸体比重减轻,尸体上浮。如无重物于身相连,由于男女性自身重心位置不同,男性浮尸多呈俯卧状态,女性多呈仰卧状态。

2,硅藻检验有什么意义?(死亡灵异师)

答:硅藻的检验是诊断溺死的一种重要依据,对于鉴别因高度腐败而丧失内外征象的尸体属于生前或死后溺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的,只要在水体中有硅藻的存在,生前或死后溺水均可在肺内检测出来,但是由于体循环的缘故,生前入水者硅藻会运输至各内脏器官,因此只有在心肺部、肝肾、牙齿等处均有硅藻检出,才有诊断溺死价值。

3,怎样区别生前溺水和死入溺水?(沉睡的潘多拉)

答:主要从尸体内外征象及硅藻检验方面进行区分。例如生前溺水者口鼻部会出现白色泡沫团而死后入水者则无,生前溺水者左心液较右心液稀薄而死后溺入者则相一致,生前溺水者手中可见水草或泥沙而死后入水者则无,生前溺水在各内脏器官可见硅藻存在而死后入水者仅在肺部可见等等。

4,在现实生活中,溺死的案例多数是自杀么?(龙琦)

答:现实生活中,溺死的案例是非常普遍的,多见于意外和自杀。意外发生者层出不穷, 多为游泳不慎、沉船、失足落水等。自杀者多见于女性,且常见自我束缚,悬挂重物后跳水的。他杀的溺死案例较为少见,但也偶有发生,多数为犯罪嫌疑人先施用暴力或者药物手段使被害者丧失活动及意识能力后推落水中致其死亡。

5,化成尸水要多久呢?(艾米)

答:医学上并没有“尸水”这种说法,但在一些武侠故事中(记得《鹿鼎记》里有“化尸”的叙述)较为常见,指的是连同皮肤、肌肉、骨骼在内的组织全部溶解消失后形成的液体,在现实中除了涉及到浓硫酸、王水、高氯酸等强酸浸泡可以造成类似现象外,则不会出现所谓的“尸水”。尸体在水中,如果空气较少则随着腐败的蔓延,最终形成部分尸蜡的可能性较大,不会出现全部组织及器官溶解的过程。


[此贴被夜云于2008-8-3 8:18:40修改过]






物是人非事事不休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艾米艾米打开艾米的博客
9 楼: Re:Re: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8月02日23点11分


化成尸水要多久呢?

[此贴被艾米于2008-8-2 23:31:42修改过]






【推门闲聊群】2,3:199 264 556,142 325 081

YY语音『推门之声』:551706  

我们执着什么,往往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常常就会被谁所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牵挂,不计较,是是非非无所谓。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把握住自己的心,让心境清净,洁白,安静。—— 放下不等于放弃,执着不等于坚持。
 
无爱则无忧,无欲则无求,无怒则无敌,无怨才是佛.

所有烦恼都是放不下的执着.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夜云fox打开夜云的博客
10 楼: Re:Re:Re:溺水的相关知识 08年08月03日08点17分


偶写完了。。。

PS:写的匆忙,有遗漏处请玉藻兄多多指教






物是人非事事不休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 [2]1页/共2页(总计13个回复) 下页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