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孩纸在qq上问我溺死的鉴别~……于是乎出于无聊就写了这个小科普~
为了让这篇科普不那么无聊,我们从看得见的磷虾说起。

←
就是这萌货
据说南极磷虾的个体数超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果全部捞出来大概有五亿吨,基本接近整个中国大陆的粮食总产量。而其繁殖量更是惊人,每年繁殖总量超过整个世界渔业总产量十倍以上。在南极洲周围海域,磷虾的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米三万只。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之一。
那么问题是:既然如此庞大数量的磷虾以硅藻为食,那硅藻数量又有多少呢。
于是我们对看不见的硅藻就有了第一个认识:多。
地球上的藻类无数,淡水中有蓝藻绿藻硅藻,海水有硅藻和甲藻等。硅藻普遍分布于地球表面,目前已发现的硅藻大约有15000余种,陆地海水基本各占一半。空气和土壤中也少量存在。那究竟有多多呢?硅藻的总量占地球总浮游生物的60%以上~全球大气有45%的氧气由硅藻的光合作用合成。顺便说一句,现在那种叫硅藻泥的装饰材料就是死后的浮游生物堆积而成的。

←硅藻们
↑好吧我故意的
这么说来在溺死的尸体里检出硅藻就不奇怪了。
但是在鉴别溺水死亡和死后抛尸的时候它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早期的法医发现肺内积水含有大量的浮游生物,于是就想到利用他们来鉴别溺死。但是死后抛尸的话水也有可能进入肺部。这可怎么办呢?
还好,硅藻还有另一个特点:小。
究竟有多小?
前面说过硅藻种类繁多~大小也不一~其中为数不少的硅藻在8到15μm~这部分对鉴定才有价值。这么说不太易理解,红细胞的直径在6到9μm,硅藻和它差不多。
大家都知道,即使溺水无法呼吸失去意识了,心脏也会持续的跳动一会的。这时候进入肺部的硅藻就会随血液一起进入身体循环,而最终分布在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
所以近年来法医界认为必须从身体各组织(心、肺、肝、骨髓和牙髓)检测出硅藻结果才有意义。
另外还要考虑硅藻的多样性,在尸体里检测出的如果和所处水域硅藻的种类不同,就有移尸的可能。
现在来看硅藻监测还是比较靠谱的一种鉴别生前溺水和死后抛尸的方式,但是总有些死得比较上档次的尸体……具体说来就是有些人入水以后由于冷水刺激迷走神经被抑制,于是心脏骤停了。这样的尸体和死后抛尸呈现的现象相同~所以总的来说硅藻监测还是一种辅助监测方法,世界上百分之百确定的事情果然是不存在的啊~
数据源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法医学。
[此贴被桔梗店老板于2012-3-1 16:26:41修改过]
[此贴被桔梗店老板于2012-3-1 16:29:40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