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原创推理 > 历史悬案   【版主】:375014083,earthmoon 字体大小:
[1] [2] [3]1页/共3页(总计21个回复) 下页
主 题: 今天,你误解了吗?——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人气:7548)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1 楼: 今天,你误解了吗?——中国人最易误解... 08年06月17日17点46分

本帖是精华帖,目前处于免费状态,点此开始收费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下葬的工具,忘记了碑最原始的功能。

  所以,后来有人开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开始刻字记录父辈的功绩,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墓碑。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的无字碑倒是歪打正着,有点符合古礼的要求。除此之外,其他人就显得有些东施效颦了。



“劳燕”最惯是“分飞”

  第一次见到“劳燕”这个词是多年之前,那时,高考在即的我们是如此惴惴不安而又忧郁感伤。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每一个少年心里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一天,教室的黑板上突兀出现的“劳燕纷飞”四个字,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我。该毕业了,我们这群“辛劳的燕子”将被高考惊起,纷纷飞去,落下一地羽毛。

  后来我飞到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当读到“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的诗句时,我才知道了自己从前的误读。

  原来,“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劳”是伯劳的简称,和“辛劳”无关。“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因此,它们的姿势是“分飞”而不是“纷飞”。

  伯劳俗称胡不拉,是食虫鸟类,大多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为我国较为常见的鸟类。因为较常见,所以也就被写进了诗里。和伯劳一起走进诗里的还有燕子。譬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

  当伯劳遇见了燕子,二者就相互完成了身份的指认,共同构成了全新的意思,在传统诗歌的天空下,伯劳匆匆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瞬息的相遇无法改变飞行的姿态,因此,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疾。东飞的伯劳和西飞的燕子,合在一起构成了感伤的分离,成为了不再聚首的象征。

  因此,“分飞”是“劳燕”最常见的姿态,天空没有留下劳燕的影子,但“劳”和“燕”曾经飞过,曾经朝着不同的方向飞过。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五毒”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五种药性猛烈之药。《周礼.天官》说:“凡疗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就是石胆、丹砂、雄黄、礐石、慈石。在这五种药材中,石胆主金创、诸邪毒气,丹砂主身体五脏百病,雄黄主鼠瘘,慈石主周痹风湿。一般认为,所谓的“五毒”并不是每种药材都有剧毒,譬如丹砂、慈石并无太大毒性,但是五种药材通过加工之后合成,其药性就极其酷烈。具体的做法是:将这五种药材放置在坩埚之中,连续加热三天三夜,之后产生的粉末,即是五毒的成药。此药共涂抹患处,据说有相当的疗效。

  很显然,“五毒”之名虽然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但却有救人性命的效能。说是“五毒”,却可以毒攻毒,最后却成了五味良药。



“七月流火”非天热

  2005年7月,在一次欢迎仪式上,某大学校长致辞道:“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此言一出,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网友们纷纷议论。

  的确,公历7月正是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的日子。这句“七月流火”猛一看上去确实像是在形容盛夏炽热的气温,再比作迎客的热情,也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然而,致辞的校长恐怕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让很多人的脸热得发烫。因为,此“七月”并非盛夏的七月,“流火”也不是在说似火的骄阳。

  那么,“七月流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七月并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当于八九月份。“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大火星则是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边落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也就是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乱说“哇塞”伤风雅

  “哇塞,你今天打扮得真漂亮 ”,“哇塞,姚明又扣篮了 ”,“哇塞,今天可真热啊 ”……这些经常挂在年轻人嘴边的话,说者没有觉得什么,但是听者还是感到很刺耳。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个词的来历,估计会感到羞愧的。

  “哇塞”原是闽南方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地区流行开了。最早传入大陆应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首先流行于开放的沿海地区。其中,“哇”就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而“塞”则是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是很不文雅的词。这样一个主谓词组,它的宾语省略了,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这样一句很难听的话本来是不应当流行开来的,但是现在却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先是在台湾的影视传媒上出现,后来大陆的一些影视明星又刻意模仿,现在连省级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嘴里也经常说,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跟着学了起来。

  造成这个不文明的口语传播开来的原因在于,一些影视传媒机构的不负责任,一些影视明星的刻意模仿和一些年轻人的盲目跟风。他们根本不知道“哇塞”是什么意思,只是主观地认为“塞”是一个叹词,跟“哇呀”、“哦哟”、“呜呼”差不多,仅仅是表示惊叹而已。所以,不管男的女的,也不论老的少的,赶时髦般地抢着用,开口闭口就是一个“哇塞”。

  还有一些人,看到别人不说这个词,就嘲笑人家“土得掉渣儿”、“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实在是不应该。更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的是,一些女孩子在大街上打招呼也会大呼小叫地用“哇塞”,真让人觉得难为情。


“呆若木鸡”是境界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10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它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的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跳槽”本是青楼语

  你“跳槽”了吗?在眼下,这是一句很平常、很普通的话。其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你炒没炒老板的“鱿鱼”?你是不是还在原来的地方工作?但在明清时代,这句问话却含有狎邪之意,相当不雅。

  随便翻翻明清的小说或者笔记,“跳槽”一词不时可映入眼帘。徐珂的《清稗类钞》对“跳槽”给出了非常确定的解释:“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意思说得很明白,最早这个词是说妓女的。一个妓女和一个嫖客缠绵了一段之后,又发现了更有钱的主,于是丢弃旧爱,另就新欢,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了另外一个槽吃草,因此,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跳槽”。后来这个词也被用到了嫖客身上。一个嫖客对一个妓女厌倦了,又另外找了一个,这种行为也可称为“跳槽”。是啊,同样一个词,妓女用得,为什么嫖客用不得?与此相佐证,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就有一首名叫《跳槽》的歌,歌中的青楼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妓女与嫖客互诉衷肠,最终达成的协议就是“再不去跳槽”。至此,“跳槽”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那就是专指风月场中男女另寻新欢的行为。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被大家拿来当成变换工作的代语。也许是因为人们已经忘了这个词本来的用法,只是根据这种形象而又通俗的比喻,把它当作了更换工作的大众通行语。尽管如此,我们知道这个词的来历也不是一件坏事。


“朕”也曾是老百姓

  中国古代的皇帝有一个变态的习惯,那就是凡是与自己有关的东西都不许别人染指,包括名字,包括人称代词。譬如“朕”这个第一人称代词,在秦朝之前,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自从秦始皇以来,这个词就和普通人无缘了。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对“朕”作出了如此的解释:“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朕”才由寻常百姓家飞入了皇宫之中,—去不回头。

  秦始皇之前的统治者,相对还比较谦虚。那时的诸侯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者,谓自己不能得众也;“寡人”者,“寡德之人也”;“不谷”,谷为食物,可以养人,乃善物,“不谷”即“不善”。由此可见,在秦始皇之前,统治者至少在表面上远远没有那么高傲自大。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统治者才开始感觉到不需要再如往常那么谦卑了,于是,“朕”也就应运走上了“唯我独尊”的不归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朕”虽然是皇帝的自称,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并不等同于其他第一人称代词“余”、“吾”、“我”等词,“朕”的意思更接近于“我的”。譬如在《离骚》中,屈原就这样说过:“朕皇考曰伯庸。”显然这里“朕”的意思就是“我的”。

  因此,在正常使用“朕”的场合,虽然有时也可以是第一人称的代指,但更多时候这个词倾向于“我的”,譬如,“勿废朕令”说得通,“勿废朕之令”就说不通


夜色如何算“阑珊”

  如今,媒体常常误解误用成语,造成了不良影响,其直接后果是混淆大众的判断。“阑珊”一词的错用,是一个典型。

  前年春节,为了烘托气氛,某省一家地市级电视台就拿城市夜景来做节目,并且把文字报道贴到网上。网页上,展示了该市灯光璀璨、雍容华美的除夕夜景,的确很美。报道的标题为《灯火阑珊不夜城》。作者怀着美好的意愿,原本想更深地感染读者,却把“灯火阑珊”这个经典词语用错在了标题中。除此之外,还曾经在报纸上见过诸如“五一长假期间,游客们意兴阑珊”之类的句子,在电视上听那些主持人说“现在整个城市夜色阑珊,市民们在广场上尽兴地游玩”等话语。

  实际上,这些句子都误用了“阑珊”一词。

  “阑珊”共有五种含义。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是表示“残、将尽”,如“春意阑珊”,意思指春天渐去渐远。四是指“凌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表达的意思是字迹凌乱。五是指“困窘、艰难”,如“近况阑珊”,意思指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从这些解释来看:“阑珊”没有一种义项可以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

  尤为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阑珊”二字为零落之意,辛弃疾词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元夕灯会的高潮已过,灯火零落,游人稀疏,而相约的人还在等着他,可有些人聚会时偏偏要拿“灯火阑珊”来形容聚会气氛很好,实在是错得离谱。





顾悦未老先衰,自嘲“蒲柳之姿”

  说到“蒲柳之姿”,不得不提到东晋时期的顾悦。

  顾悦性情爽朗,为人重义守信。扬州刺史殷浩请他做官,让他全权处理州内大小事务。感激于殷浩的知遇之恩,顾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起早贪黑,兢兢业业。长期劳累,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健康,才30多岁就显得很老,满头白发。

  有一次,顾悦因故谒见简文帝。简文帝得知他与自己年龄差不多大小,就问:“我们年纪相仿,你的头发为什么比我先白呢?”顾悦回答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意思是说,水边柳树的资质差,一到秋天就凋零了;而松柏质地坚实,经历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顾悦的回答,既没有直接谈到自己未老先衰的外貌,又趁机拍了皇上的马屁;再没有比顾悦更好的回答了,简直把马屁拍绝了,既明白晓畅,又比喻贴切。简文帝是什么人?他是皇上,同时他又是一个文人。顾悦投其所好,他的回答首先在文辞上博得了简文帝的好感,典雅得如同诗赋一般的语言,让简文帝感到飘飘欲仙。如果顾悦没有这么高的水平,或者直接回答:“臣日夜工作,操劳过度,以致华发早生。”皇上虽然会同情,但绝对不会开心———你顾悦累,我难道就不累了?若是顾悦打哈哈,随便说:“谁知道呢,它就白了。”虽然实话实说,但没有一点新意,说也是白说。

  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居然让那些妙龄少女说什么“贱妾蒲柳之姿,愿以身相许”之类的,实在是滑稽。未老先衰的模样,还敢拿出来自荐,岂不是吓倒一大片么?


“滥觞”到底是何意

  最近看到两句话,就记在了笔记本上。一是“梁静茹的《Fly Away》优美而不滥觞的旋律知道吧?”二是“她文思滥觞,写了很多东西。”上述两句话,都用了“滥觞”一词,但是都用错了。那么,“滥觞”到底是何意?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荀子曰:“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孔子家语.三恕》中也有类似的话:“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滥觞”一词,出现于此。水源所出,其始甚小,只能浮起酒杯,因此后来就把“滥觞”比喻为事之开始。“滥觞”,不但古代文献中较为多见,现代书籍、报刊中也较为多见。

  结合文献,概括“滥觞”有如下义项:

  1,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2,指小水。例如:南朝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觞逶迤,周流兰殿。”

  3,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例如:郭沫若在《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指出:“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4,波及,影响。这是“滥觞”的动词用法。例如: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沧浪诗评》中评价盛唐诗时这样写道:“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唐者。”

  5,泛滥;过分。例如:《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觞,自后宜慎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一句话:“前者自王昌龄等始用,滥觞于晚唐五代。”该文作者认为,将初始、起源之意的“滥觞”,当作了其后的发展、普遍来用是不对的。如果看了“滥觞”的第四种义项,该文作者就会知道是自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不耻下问向谁问

  在听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突然听到他说:“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勤思好学、不耻下问。因为没有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很难理解。”猛一听没什么,可一想问题就出来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因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其中,“耻”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可耻”;而“不耻”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在“不耻下问”中使用。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上述那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就是要“多问老师”。但是作为学生,无论成绩再好,问老师也不能算是“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这段话有个背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用错了也不知道。

  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曾几何时为几时

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诗中说:“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

  “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王安石《祭盛侍郎文》)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赵彦端《新荷叶》)

  如今,“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是也容易用错。如下面两句话就误用了“曾几何时”。

  1,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2,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播放萨达姆被捕的电视画面促使伊拉克抵抗武装放下武器,曾几何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指责伊拉克方面播放被俘美军士兵的电视画面违反了《日内瓦公约》。

  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2 楼: Re:今天,你误解了吗?——中国人最... 08年06月17日17点47分


如何算空穴来风

  有些成语,往往会让人产生误解。比如“空穴来风”,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应该是事情没有根据的意思,但这个成语在词典上的解释却是事出有因。这到底该怎么解释呢?

  我们需要从这个词的来源来谈起。宋玉《风赋》中这样写道:“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大意是枳树因为枝丫弯曲,能够招引鸟儿来筑巢;山中由于存在孔洞,所以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另外,白居易也有诗云:“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由此可见,“空穴来风”可以比喻为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如此而言,似乎大多数人对“空穴来风”的意思都有些误解,可是2004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对此成语的解释已成为:“原比喻出现的传言都有一定原因或者根据,现指传言没有根据。”这又是为何?

  事实上,这个成语含义的变化是很有意思的,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语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按照成语来源来讲,这个成语应当解释为事情有一定原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词词义也随之有了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把它解释为“事出无因”或者“没这回事”,已经与原来的词义完全相反。但是因为这种解释已经被普遍接受,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所以最后在词典中的释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就日常运用而言,一个词竟然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解释并存,在古今中外的语义学史上的确是极其罕见的。这种现象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否则,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造成混乱,在学生中的影响也不会小。

  综上,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来由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连用。比如,“说她准备退出剧组,大概不是乱讲。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她已经好长时间不在片场,也是事实”。


因何故炙手可热

  曾经见到过一篇题为《“汉钞”收藏炙手可热》的新闻,里面有句话是这样的:“湖北省钱币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湖北地方的货币,尤以‘汉钞’最具代表性,如今它是炙手可热的收藏品。”这句话中,“炙手可热”是明显用错了。

  “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关于这个成语,也有历史渊源。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公元753年,杨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诗人杜甫对杨家兄妹这种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写出了著名的《丽人行》一诗,诗中说:“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意思是,杨家权重位高,没有人能与之相比;千万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发怒。

  宋代李清照《逸句》诗:“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现代作家沙汀在《淘金记》中说:“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所用“炙手可热”含义都与杜甫诗中表达的意思相同。

  因而,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





古今差别话“中国”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那么,在中国古代,“中国”一词又该怎么理解呢?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扩张,“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从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严格地说,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将“中国”作为“中 华 民 国”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就成了“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的简称。





律诗不叫古体诗

  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开始,诗歌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两千多年来,作诗几乎是每一个中国读书人必须具备的修养,就连引车卖浆者也能说几句“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来。

  但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中国人与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已经相当隔膜了。不仅如此,就连一些基本概念,人们也很难分得清了:譬如“古体诗”和“近体诗”。很多人认为清朝之前所有的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民国以来的诗则应该称为“近体诗”。此乃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从大处说,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另一类叫近体诗。古体诗的称呼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于是,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近体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所以,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以唐朝为时间参照的一对概念,如果把时间参照点错误地移到现在来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万卷”该有多少书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用“读书破万卷”这句成语,意思是,万卷书都被翻破,足见读书之多。那么古人的“万卷”究竟又该有多少书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出自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自己年轻时便读了很多书,文采很好,下笔如神。杜甫这样说自己不是自吹自擂,他从小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七岁就写过歌颂凤凰的诗,九岁就能写很好的大字,十四五岁时就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二十岁时,杜甫的学问已经很渊博了。

  “读书破万卷”中的“卷”字指书籍的册本或篇章。如果仅仅以数量而言,这个数目的确不少,而实际上万卷书并没多少内容,因为卷本指串起来的竹简。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一个人从七岁起每天读三卷书,到不了二十岁就能读万卷书。至于读书的种类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大概除了四书五经等基本的书目外,可看的书的种类得视家中藏书情况了。中国古代能读过百种书以上的读书人,就算是很博学了。

  不过,这句经典名句依旧起着作用。如果要成为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的人,而不学古人“读书破万卷”的精神,恐怕是没门吧。


“仁者”为何要“乐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当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其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

  在儒家看来,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处。作为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因此,人的品质也会受自然山水、自然万物的无形影响。自然山水的品质、自然山水的特点也会反映在人的气质、修养之中。在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因此说“仁者乐山”。

  水是外表最柔弱、最平静的东西:本质上水却最有力量。水滴石穿,最坚硬的东西,都可以被水磨平、被水击穿。水含有了一种智慧,水拥有一种力量。所以,“智者乐水”。


烟视媚行

原指女子娟好娴静。
吕氏春秋:“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中国成语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微微一看,慢慢行走。形容女子娴雅秀色。烟视,眯着眼睛看,媚行,缓步徐行。





“登堂入室”臻佳境

  “登堂入室”一词出自《论语.先进》,其原文为:“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还是先解释一下上面那几句话。子路姓仲名由,又称季路,是孔门弟子之一。子路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轻率粗莽,性情真挚,事亲至孝,长于政治。先后在鲁、卫二国为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孔子对子路十分喜爱,常责之以正其行。

  一日,子路弹瑟,孔子闻其琴音,满含肃杀之气,颇不祥和,遂责怪他:“子由弹瑟,不合雅颂,怎么会出自我的门下?”其他学徒听到孔子这样训子路,都误认为孔子不喜欢子路,就对子路很不恭敬。孔子得知这情况后说:“子路的学问已经大有所成,但是未臻佳境。就像人们从外面进来,登上厅堂,但是还没有入内室一样。”

  “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用了这个词:“乘其爱看之时,急觅传奇之有情节、小说之无破绽者,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登堂入室’之明师也。”

  现在,“登堂入室”经常见诸报刊和网络,不过误用错用的情况也很多。首先,“登堂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例如,“‘挂靠’经营:让大批假药‘登堂入室’”一句中,“药品”是不能够登堂入室的。

  其次,人们往往会把“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例如,“他接到导师的电话,驱车赶往导师家里,登堂入室。”这种用法,也是欠妥的。


究竟如何“平”天下

  儒家认为只有完成了以下八道人生工序的人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成功,这八道工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七道工序的意思没有什么争议,但何为“平天下”,很多人都存在误解。

  问题出在“平天下”的“平”字身上,后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平天下”就是平定天下,用赫赫武功荡平狼烟,靠威武之师扫平敌寇……总之,“平”总是和武力联系在一起的,总是和沙场联系在一起的。但这是误解。

  “平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平定”,但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天下平定这一伟大理想呢?儒家给出他们理解的方式:“修身及家,平均天下。”这是《礼记.乐记》中的话。“平”即无上下之偏,“均”即无远近之异,“平均天下”即是让上下各安其分,对华夏与四夷一视同仁,很显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平天下”之“平”更接近于一种治国之道,它的基本诉求就是无上下远近之异。各安其分,各就其位,于是天下太平,天下大治。很显然,“平天下”和武力无缘,和战功无缘。

  所以,“平天下”才是儒家的最高人生理想,它也因此被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排在了最后。“平天下”理想如不能实现,前七道工序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平天下”规定着前七道程序的走向,因此,对于“平天下”的理解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当“平天下”之“平”被理解成“荡平”、“扫平”之时,这种直接诉求于“武功”的“平天下”理想,必然要求前七道工序能与之配套,从“格物”开始,整个走向需要全部调整,以满足最后靠武功“平天下”的目的。这样的理解,最终必将彻底颠覆儒家的理想。

  因此,对于“平天下”必须有正确的理解,才能真正理解儒家理想,才能真正做好儒家所说的八件事。


“阿堵物”是啥东西

  “阿堵”,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世说新语.巧艺》载: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画人像,有时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意思是说,四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眼睛里头。

  《晋书.王衍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王衍标榜清高,讨厌其妻“贪浊”,从来不说“钱”字。有一天晚上,郭氏趁王衍睡熟时,叫婢女悄悄把一串串的铜钱,围绕着床,堆放在地下,让王衍醒来,无法下床行走。她以为这样一定能逼得他说出“钱”字来。不料第二天早晨,王衍见此情景,口里仍不说“钱”字,就把婢女唤来,让她“举却阿堵物”。随着这个故事越传越广,“阿堵物”这个词也渐渐被作为钱的代称了。

  不管王衍是不是在作秀,但口里不说“钱”,自然是一种态度,一种对钱极端蔑视的态度。对钱持如此态度的,还有东汉的管宁。管宁与华歆一齐在园中锄草,见地中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之去”。

  敢如此待钱,是要具备两个条件的:一是思想上的清高,一是生活上的保障。以世俗之心看,生活上的保障比思想上的清高又要来得更为重要。王衍、管宁都是官宦之家,有钱;而且管宁既然有地可锄,在那个时代,地里长出的五谷也可以保证他的生活了。至于生活不能自保者,没有钱是行不通的。清金埴《不下带编》载有某人对杜、韩行为的评论:“少陵之投诗京兆,邻于饿死;昌黎之上书宰相,迫于饥寒。两公当时不得已而姑为权宜之计,后世宜谅其苦心,不可以宋儒出处,深责唐人也。”

  如此,“阿堵物”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看谁还不言“阿堵物”。

“刀笔吏”是什么人

  曾经在《大河报》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讲述了“刀笔吏”的由来,阐述得很好,但是却忽略了“刀笔吏”的特殊用法。因为,在古代人们还往往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清稗类钞》“狱讼类”有数篇关于刀笔吏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刀笔之锋芒。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苏州有位名叫陈社甫的讼师,善写状子。他的同乡王某曾借钱给一个寡妇,但是寡妇好久没有还钱,王某就数落了她一顿。寡妇十分羞愧,回到家里后越想越不是味,于是在雨夜来到王家门口上吊自杀。陈社甫听了王某的叙说后,索取五百两银子;并让王某给寡妇换双干净鞋,然后写了一张状纸,其中有这么一句:“八尺门高,一女焉能独缢;三更雨甚,双足何以无泥?”意思是说,一个弱女子,如何能一个人在那么高的地方自尽?更何况,夜里本来下着雨,为何这个女子的鞋子上却没有泥巴?当地官员看后,觉得状纸中所说的事情根本不可能,于是仅仅判王某买副棺材了事。

  刀笔吏的刀笔之功不仅在于其文笔之犀利,更是在于其对于事情的解析有过人之处,“刀笔吏”的此种作用在相互倾轧的官场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虽然也有一些刀笔吏既能坚守自己道德底线又通晓律例,但是更多的刀笔吏为了谋求胜诉及一字千金的效果又不惜教唆当事人弄虚作假、伪造证据,所以“刀笔吏”的名声并不是很好。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3 楼: Re:今天,你误解了吗?——中国人最... 08年06月17日17点48分


“长袖善舞”不跳舞

  水袖是演员戏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衬衣的衣袖。一般戏曲服装上的水袖,长度仅为五十多厘米。作为主要表演手段时所运用的,是特制的长袖,一般长约一米,宽六十余厘米。在欣赏戏剧时,往往看到演员们常运用以大幅度的形体动作,配合着冲袖、甩袖、翻袖、转袖等功法,完成了一个个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借以表达愤怒、忙乱和激动等不同的感情。在戏曲中的许多剧种里,不管是京剧、豫剧、越剧等等,演员水袖功夫如何,往往代表着其表演水平。

  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戏曲演员精湛的水袖表演称之为“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范雎、蔡泽两人的传记时曾引用过这个词语。

  因为两人都是极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所以他们取得了秦王的信任。在战国时代,辩士并不少,但像这两人一样能相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卿、相的也不多见。所以,司马迁评论道,韩非子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确是有理!意思是说,范雎和蔡泽两人就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辩才。对这两人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的行为有所讽刺。

  而在一些报刊上,很多文章运用“长袖善舞”,都忽略了其中包含的贬义。比如:“问题是,纵使石油外交长袖善舞,在诸多地区取得合作开发等方面的突破,在国际石油政治的挤压之下总量也依然有限。”(《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0月13日)另外还有“货币政策如何长袖善舞”等标题,都是误用。

“捉刀”“捉笔”意不同

  现实生活中,时常有人为了考试能顺利通过,就找人替考。这种现象是严重的作弊行为,当然会引起大众批评。有人评论:“自己考不过,就找别人捉笔,实在可耻!”批评得很对,但是,这里的“捉笔”却用错了,这是不清楚“捉刀”和“捉笔”的意思,把两者弄混了。

  “捉刀”一词出自《世说新语.容止》。说的是曹操有个名叫崔琰的武官,字季,长得仪表堂堂,胸前长须飘飘,更显威武不凡,连曹操都常认为自己相貌远不如他。有一次,匈奴派来的使者要见曹操。曹操为了让外国使者见而敬畏,就叫崔琰冒充他代为接见。接见时,崔琰穿戴魏王的衣帽,比平时更有精神。曹操自己却持着刀,毕恭毕敬地站在崔琰的坐榻旁,扮作侍卫,一旁观察匈奴使者。接见过后,曹操想知道匈奴使者的反应,便派人去暗暗打听。使者说:“魏王固然仪表出众,可是那个床头捉刀人,看来倒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这个故事后经演变,人们便称代人作文为“捉刀”。如请人代写文章,就叫“请人捉刀”;而替人作文的人,叫“捉刀人”。

  而“捉笔”一词就很常见了。“捉”即“握住”、“拿住”之意;“捉笔”的意思就是提笔、执笔了,并没有“替别人写作”的意思。(如果要想表达找人替写文章的话,可以改为“找人捉笔”。)例如:“崔永元:匆匆走上长征路,捉笔题词频出错。”再如:“美国国会法律顾问办公室是众议院起草议案的重要工作机构,担负着众议院绝大部分议案的起草工作,因而被称为‘议案的捉笔人’。”

  这两个词其实很好区分,只要记住“捉刀”有“替”的意思,而“捉笔”则没有此意,就可以了。


春风夏雨教化人

  春秋时期的管仲不仅以其思想成为众多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对象,而且他的日常言行也成为中国成语宝库中的经典,并世世代代影响着后人。其中,“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词别有深意。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这个典故。梁国宰相孟简子因罪逃亡到了齐国,受到了管仲的热情接待。当管仲看到跟随孟简子的只有三个人时,就问:“难道你在梁国时候就只有这三位门客?”孟简子说:“岂止是三人,共有三千多人。”管仲感到很迷惑:“你现在逃亡,那他们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离开你呢?”孟简子就介绍了三个门客:其一是父亲死后,是孟简子帮助安葬的;其二是母亲死后,孟简子安葬的;其三是兄长被抓进监狱后,孟简子设法营救了出来。因为孟简子对他们都有恩德,所以他们才追随着他同患难。

  管仲闻言感慨万千,想自己辅佐齐主变法革新,虽然让齐国国力强盛,但是也得罪了很多人。安顿好孟简子后,管仲说:“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意思是说,我不能像春风一样吹拂人心,也不能像夏雨一样滋润人们,以后一定会穷困潦倒的。

  管仲发出这样的感叹不是没有道理的。古语有云:“己欲利,先利人;己欲达,先达人。”帮助了人,人家自然也会给回报的;而在别人困难的时候袖手旁观,自然是会失去人心的。后来,这句话就比喻为及时地给予人帮助和教益,也作“春风夏雨”、“春风化雨”。

  但是,也有人把这个词用错,比如:“喝罢酒,他摇摇晃晃地走在路上,春风风人,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



切勿乱抛“橄榄枝”

  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葡萄牙国家队教练斯科拉里因为辉煌的执教经历,吸引了很多国家足协的青睐。有些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用上了“辉煌纪录晃人眼,四国足协争相伸出橄榄枝”的标题。无独有偶,还有媒体对荷兰前锋范尼世界杯结束后的去向给予广泛关注,报道是这样说的:“就在比赛取胜后不久,德甲豪门拜仁俱乐部总经理鲁梅尼格就向范尼伸出橄榄枝,希望范尼能够在下赛季转会拜仁。”

  有关“橄榄枝”的典故,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的第八章。为了摸清洪水泛滥的情况,诺亚放出鸽子去试探。当时世界上一片汪洋,鸽子无法落地,便又飞回方舟。七天以后,诺亚再次放飞了鸽子。等到晚上,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还叼着一片橄榄叶,诺亚由此获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来,人们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双方交战,一方求和,便可说伸出橄榄枝。比如,去年《新民晚报》有则题为“美国向伊朗伸出橄榄枝是作秀”的报道,便揭露了美国对伊朗政策改变的虚伪性。

  上文所引的例子中,四国足协显然是向斯科拉里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出任主教练一职,而不可能是和他讲和,更不可能是在绿茵场上停止比赛。而鲁梅尼格邀请范尼转会拜仁俱乐部,也绝对不是想让范尼不射门得分。所以,不如直接说是邀请加盟,少“伸出橄榄枝”。

  另外,还有一种用法。比如,前不久在俄罗斯召开了八国峰会,中国也应邀参加了峰会。媒体报道时,所用的题目是《八国集团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同样是用“橄榄枝”,意思是说其余七国希望同中国加强合作,建立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战略关系。所以,这里的“橄榄枝”倒没有用错,可“抛出”一词,却是不太礼貌。


古时已有“走后门”

  “走后门”一词据说出自北宋年间。宋徽宗即位后,以蔡京为相。蔡京上任后,拼命贬斥哲宗朝的旧吏,规定其子女不得为官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蔡京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民间对此多有讥嘲。

  在一次朝廷宴会上,聪明的艺人们借机演出了这样一幕戏:一个大官坐在公堂上,传判各事。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可是由于其所持的戒牒是哲宗年间的,结果被判令还俗;一个道士遗失了度牒请求补发,但是由于他是哲宗年间出家的,所以立即被剥下道袍,复为百姓。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问道:“今国库发下的俸钱一千贯,皆为旧时钱文,如何处置?”这个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说:“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

  在上述语境中,“走后门”一词既是对蔡京所作所为的一种嘲弄,也是对官家牟取私利的一种讽刺。后来,这个词比喻为通过托熟人、拉关系、送礼行贿等不正当手段,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私下获取某种利益。

  对照中国特定的观念,在汉语语境中,前门喻指正规的法定的规则,而后门则喻指各种各样的非正规途径,特别是指人情关系。


问鼎没有拿第一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是一项全球关注的赛事,精彩的比赛不仅让全球观众看得过瘾,更吸引了无数媒体参与报道。一时间,有关世界杯的报道不计其数。

  7月10日,新浪网体育频道刊发了一篇文章,对世界杯决赛进行了报道,题目是《决战柏林:意大利问鼎 成也齐祖败也齐祖》。先不说文章写得怎么样,单从这个标题来讲,已经让人很失望了。本来意大利已经夺冠,偏偏用了“问鼎”一词,显然这是错误的。要是按照作者写的那样,很容易让人犯嘀咕:莫非意大利和法国的决赛还没有结束?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等特殊意义。

  “问鼎”的典故出《左传.宣公三年》,说的是楚庄王率军来到洛阳,在周天子眼皮底下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遭到王孙满的斥责。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而代之的意思。

  随着词义的发展,“问鼎”已经扩大了它的意义范围。本来“问鼎”是指“图谋夺取政权”,只限用于政治斗争中,现在则可以用在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在体育比赛中使用频率更高,一般表示运动员或者运动队“力争夺取冠军或第一名”。





梧桐何以引凤凰

  现在人们在招纳人才时,往往会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就像用梧桐树来吸引金凤凰一样,很多用人单位希望用优厚的待遇来延揽人才。那么,为什么梧桐树会吸引金凤凰呢?它又有什么来历呢?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是人们普遍崇拜的象征祥瑞的神鸟。“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凤凰的华贵和祥瑞之气使得龙的传人们争相附凤,还成为俊杰之士的代名词。

  如此高贵的神鸟,为何对梧桐“青眼有加”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梧桐乃古之嘉木,凤凰非梧桐不栖,非梧实不食。《庄子.秋水》说:“雏(凤凰)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宋代邹博的《见闻录》说:“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由此可见梧桐是多么的高贵了。

  由于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所以人才也往往归于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写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与以前殷实之家在院子里栽种梧桐表达祥瑞之意不同的是,如今的“梧桐树”已经有了更多的物质载体。


“乱七八糟”两战乱

  “乱七八糟”是一个很常见的成语,在现实生活中也被频繁使用。在解释这个成语的时候,“乱”解释为“无序、无条理”,而“糟”原意为“酒糟”,后来引申为“把事情办坏”。即便是在词典上,“乱七八糟”也是被解释为“很无序,乱糟糟的”。

  一般认为,“乱七八糟”这个成语同历史上两个重大的事件有关。“乱七”,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但是,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到汉景帝时诸王势力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天下之半。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激起诸王强烈反对。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取得了胜利。

  “八糟”,同晋朝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有关。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把皇室子弟分别封为诸侯王。司马炎死后,即位的惠帝司马衷为人庸愚弱智,朝权落入他外祖父杨骏的手里。这引起司马炎的妻子贾后的不满,她便暗中用计,杀掉了杨骏及其同党,又设计杀死了司马玮。后来,为独霸朝野,贾后又将皇太子司马废为庶人后毒死。赵王伦趁机发动兵变,进攻洛阳。因为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所以这次战乱史称“八王之乱”。


“大传”和传记无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凡是名人的传记都开始称“大传”了:《秦始皇大传》、《孙子大传》、《吴三桂大传》、《宋美龄大传》……好像只有“大传”才能配得上名人,不在“传”之前加个“大”字似乎就对不起传主。这样的思维之下,“大传”满天飞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样跟着感觉走,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名词都有其固定的意思,譬如内传、外传、内篇、外篇、大传等。如果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往往会南辕北辙。

  一般来说,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内传”,如《韩诗内传》。有时人物传记也可称内传。“外传”的意思相当于外编。《国语》一直就被当成“外传”来看待,因为它作为《春秋》的外传,补上了《左传》之不足,而《左传》一直被称为《春秋》的“内传”。有时,为史书所不载的人物立传,或者于正史之外另为一个人物作传,以记录其轶闻趣事,也可称为“外传”,如《汉武帝外传》、《赵飞燕外传》等。“内篇”、“外篇”的区别如下:一般来说,表达全书宗旨的列为内篇,有所发挥的列为外篇。唐代的成玄英在《庄子序》中这样说:“所言内篇者:内以待外之立名,内则言于理本。”古书如《庄子》、《晏子春秋》、《淮南子》等都分内外篇。与以上诸词相比,“大传”的意思则相对单一。“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的篇名,孔颖达对“大传”的解释是:“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礼记.大传》通引《仪礼.丧服传》中的条文以推而广之,没有对“经”进行解释而只是转录,这样的情况就被称为“大传”。另外,到汉朝初年,《尚书大传》有时也被简称为“大传”。

  由此可见,“大传”和“伟大的传记”根本搭不上边,动辄来个某某“大传”,只能说明作者对于“大传”的真正意思并不理解,只是望文生义。


“乌纱”为何那样“乌”

  因是做官的象征,“乌纱帽”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自是非比寻常。因此,探讨一下乌纱帽的来历,考证一下“乌纱帽”又是怎样和做官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东晋成帝一时兴起,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统一戴一种用黑纱做成的帽子,是为最早的乌纱帽。到了南朝刘宋时,有个叫刘休仁的名士别出心裁,制造了一顶用黑纱抽扎边沿的帽子,也叫乌纱帽。因为样式独特,这种帽子很受民间追捧,很快风行一时,不分贵贱、不分官民皆得而戴之。隋朝时,乌纱帽成了等级的标志,乌纱帽上的玉饰数量有严格的级别限制,一品官纱帽上的玉饰可以有九块,而六品之下的纱帽则不允许有任何玉饰。到了唐朝,乌纱帽更是摇身一变,身价倍增;据《唐书.舆服制》:“乌纱帽者,视朝及燕见宾客之服也。”《唐书》说得很清楚,乌纱帽是重要场合———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所必须戴的,是正规场合礼仪所必需。在这一刻,乌纱帽完成了从灰姑娘到白天鹅的转变。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为防止大臣在朝廷之上交头接耳,就下了一道变态的诏书。命令所有的官员都要在乌纱帽两边各加一只尺余长的翅子,并装饰以不同的花纹以示官阶。这样,在朝堂之上,如果有人交头接耳,两只帽翅自然摆来摆去,有时甚至可能会把对方的纱帽碰掉,出于礼仪的考虑,朝廷之上,交头接耳的自然也就少了起来。

  乌纱帽最后一统天下是明朝的事情。1370年,明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必须要戴乌纱帽,穿团领衫。并且规定,官阶越高,纱帽的双翅就越窄,反之就越宽。从此之后,乌纱帽成为了官员的专利品,普通百姓不许染指。从明朝开始,乌纱帽正式成为做官的代称。

  乌纱帽由最早的百姓服饰,后来走向了庙堂,而后来又被作为限制官员交头接耳的道具,最后终于成为了当官的标志性物品,其中间的发展轨迹真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4 楼: Re:今天,你误解了吗?——中国人最... 08年06月17日17点49分


“贰臣”该是什么“臣”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一部电视剧《天下粮仓》。在第五集中,苗宗舒指着刘统勋大骂:“你……你简直是大清的‘不齿贰臣’!”本来,苗宗舒要骂刘统勋不守臣规,辱骂先帝,但说他是“不齿贰臣”,就有些过分了。

  那么,“贰臣”究竟该是什么“臣”?《现代汉语辞典》这样解释:“贰”意为“变节、背叛”;“贰臣”就是“在前一朝代做了官,投降后一朝代又做官的人”。所以,要想成为“贰臣”,至少要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个“臣”要身处王朝易代之际,因为各种政治原因先后服务于不同的王朝。

  《天下粮仓》描述的是乾隆年间的事情,此时,清朝已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约一百年。刘统勋若是“贰臣”,那么他需要先在明代当官,然后跨一百年后为乾隆皇帝服务。若是这样,刘统勋活的时间也实在是够长了。事实上,刘统勋生于康熙年间,雍正时期为进士,乾隆年间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不过,说到“贰臣”一词,就不得不想起清朝的《贰臣传》。乾隆时期,清政权已经建立百年,其统治已经非常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缓和民族矛盾,瓦解民族意识,达成统一思想,乾隆皇帝在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的同时,下令编纂《贰臣传》。

  乾隆以忠君为标准,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使“贰臣”成为一个典型的政治术语。乾隆指出,这些“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乾隆为了自家统治,把这些曾经投靠满族统治者的汉臣称为“贰臣”,的确有“过河拆桥”的嫌疑。这些“贰臣”们恐怕也会生出“何必当初”的感叹。


大象把门待商榷

  在一些富丽堂皇建筑的大门两侧,不时可以见到有大象巍然挺立。这似乎与传统习俗并不吻合。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各得其所,重视名正言顺,包括用什么动物的造型来把守大门也自有其明确的要求。

  传统建筑中,狮子是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尤其是重要建筑的大门两旁,狮子出现的频率最高。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

  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在周代铜器中,已有狮子的形象出现。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相传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狮子随之开始出现在重要建筑物的正门两侧。

  狮子又是兽中之王,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狮子在民间又有辟邪的功能,因此常用来守门。按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脚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是雌狮。

  而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认为,大象善于吸水,水为财,因此,凡家居大窗见海或水池者,均可称之为“明堂聚水”,这时可以摆放一只大象,以求吸纳外界的财源。同时,传统文化认为,大象禀性驯良,放在家中吉祥如意,放置时应该放在室内,以求得全家的平安。

  所以,狮子是用来把门的动物,一般放置在大门两侧,而大象则是聚财的动物,一般放置在院内或室内。狮子和大象各有各的用场,让大象去当“门卫”是不太合适的。


何物才可来“填房”

  《华西都市报》有篇题为《填房费用几何?》的报道,报道这样说:

  近日,位于成都市城东川锋苑小区的一位何女士来电反映,她购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住房,采用的是一次性付款,现在产权证还没有办下来,她想把名字更换成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但是当她到开发商那里要求更换名字时,开发商却要求她支付两千元的更名费。何女士觉得这太不公平了,她觉得现在她的产权证还没有办下来,开发商只需要派人去把名字更改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要涉及一定的程序,适当地收取点费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收取两千元更名费确实太贵了。

  几家开发商在记者调查时都表示,他们把房屋更名称之为填房现象,他们非常不欢迎购房者更名,所以迫不得已把更名费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有些开发商甚至认为,不少客户以“更名”为由,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退房”或“炒房”。

  该报道标题和正文中出现的“填房”显然是误用。

  填房的意思其实非常明确,那就是,填房指的是古时丈夫原配的妻子亡故后续娶的妻子。很显然,“填房”指的是人,并且是女人。而且成为“填房”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原配妻子必须已经亡故,否则就称不上“填房”。在上面的报道中,无非是将房产的主人由一个人换成另外一个人,仅仅是个产权变更问题,不知怎么,在开发商的口中却弄出来个“填房”的词语。该词用在这里,不仅十分不妥,而且显得十分不尊重客户。

  《重庆晚报》上一条新闻的标题更显得不伦不类:《姐姐退婚妹妹填房,13岁少女当了半月新娘》。“姐姐”是和那个人退了婚,并没有死,即使她的妹妹和那个人结了婚,也和“填房”搭不上边。因此,这样的错误就显得莫名其妙了。


“蛛丝马迹”非“蚂迹”

  某侦破片里有这样的字幕:“难道就没有一点蛛丝蚂迹了吗?”看到后,觉得很奇怪。这个词看起来怎么有点别扭?难道不是“蛛丝马迹”吗?翻开字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查看一番,明明就是“蛛丝马迹”。那么,电视剧中的对白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

  想了一会儿,觉得错误应当就在这个“马”字上。“蛛丝马迹”是常用的成语,一般的辞典对“马迹”的解释都是“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蹄印”。蛛丝马迹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如果真是这样,办案人员估计很容易找到线索。因为马是体型很大的动物,经过后的痕迹应该是很明显的。那么,“马迹”怎么能和“蛛丝”并列起来呢?

  如果生活在农村,在一些老式厨房中可以经常看到蜘蛛。这些蜘蛛在厨房顶上结了很多蜘蛛网,这自然就是蛛丝了。在这老式厨房中还有一种小虫子,叫做“灶马”。灶马爬过的地方留下很多不很明显的痕迹,这就是“马迹”。灶马爬过的痕迹与蜘蛛网经常在一起出现,两者又都是不很明显的,所以说“蛛丝马迹”的“马”应该是灶马的“马”,而不是作为家畜的“马”。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所以,灶马又可简称为“马”。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那么,既然是厨房里的虫子,为什么不清除掉呢?原来人们相信灶台上有灶马,是丰衣足食的吉兆,甚至把它叫做“灶爷马”,把它当作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的坐骑。如此说来,这倒是很有趣了。



“弄璋”“弄瓦”莫混淆

  “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是一对经常出现的词语,稍不留神,就可能会被“弄璋”和“弄瓦”给“弄”糊涂。简单地说,生男孩子一般被称为“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就是“弄瓦之喜”。

  “弄璋”与“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原文如下:“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意思是说,生下来个男孩,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好看的衣裳,让他拿着玉璋玩。生下女孩则是另外一个样子:“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意即,生下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穿上小裼衣,让她玩纺具(瓦)。让女孩生下来就弄纺具,是希望她日后能纺纱织布,操持家务。璋是上等的玉石;瓦则是纺车上的零部件。璋为玉质,瓦为陶制,两者质地截然不同。璋为礼器,瓦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样。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凸显了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由此可见,即使早在《诗经》时代,重男轻女也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流风所致,后世就习惯于用“弄璋之喜”、“弄瓦之喜”代指生男孩和生女孩,虽然里面暗含了男尊女卑的意识在,但也已为历史和受众所接受。时至今日,这两个词也会在不同场合被人偶尔用到,只是其中的男尊女卑的意思已经越来越淡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

  俗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继承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关系。通俗些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当然就是三宝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休息的“禅房”。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进出的都是佛门弟子,俗人不可随意乱闯。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魏晋至隋唐始臻极盛。最初的信奉者多为上层人士,但随着佛教传播的深入和佛教影响的扩展,佛教信仰向社会的中下阶层渗透,逐渐成为大众的信仰。在战乱的时代,人们通过信仰佛教来表达对黑暗统治的不满,表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那么,发生了什么事善男信女们才应去三宝殿呢?按照规矩,初一、十五拜佛诵经当然要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法事、仪式、招魂必要拜佛上香、请僧人出庙,也必然要去;躯体康复、考试中举、生儿育女因许愿还愿也要去宝殿……可见,无事的话,谁会去“三宝殿”骚扰呢?

  当然,现实生活中,有事相求当然要登“三宝殿”的。遇到棘手的问题不好办,找人托关系,请客送礼时笑着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实在是有点对不住佛门了。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苏和尚何尚书
5 楼: Re:今天,你误解了吗?——中国人最... 08年06月17日18点12分


要是把这些都能记住,估计参加开心词典闯关是不成问题了。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网。
神甫隐于教堂,和尚隐于庙宇,道士隐于道观。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6 楼: Re:Re:今天,你误解了吗?——中... 08年06月17日18点30分


【苏和尚在大作中谈到:】

>要是把这些都能记住,估计参加开心词典闯关是不成问题了。

其实古文化里面的悬案是很多的,有不少现在也没有定论。这个帖子也要批判的看,不可尽信,否则以后有新说法了改不过来。
举个例子,床前明月光这句话,就曾经有卧榻——井栏——马扎几种不同的说法,以后会不会再变呢,不好说。因为任何历史都是当下的历史啊。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夜云夜云打开夜云的博客
7 楼: Re:Re:今天,你误解了吗?——中... 08年06月17日18点38分


记得高考前是看过一些的,关于成语的






新QQ:1619665404   phenix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潇湘散仙马甲
8 楼: Re:Re:今天,你误解了吗?——中... 08年06月17日20点15分


空穴来风,经常考的,不过现在基本已经接受了






灌水无罪!灌水万岁!——立志成为推门灌水王的人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暗夜花儿开新参者打开暗夜花儿开的博客
9 楼: Re:Re:今天,你误解了吗?——中... 08年06月17日21点05分


很好,受教了。






有你的天空没有风/有你的湖水露笑容
有你的草地真舒坦/有你的夜晚出星星
你是我的好朋友/有你的冬天不会冷
你是我的好朋友/有你的梦境不愿醒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蓝冰晶我是叔控打开蓝冰晶的博客
10 楼: Re:Re:Re:今天,你误解了吗?... 08年06月17日23点46分


【潇湘散仙在大作中谈到:】

>空穴来风,经常考的,不过现在基本已经接受了
恩,高考之前经常见到的.
还有一个就是"七月流火",不应该弄错的






 

 
 推门神器组之——引魂冰   魂行之荫然,月下冰为盏。
 推门笑看鸳鸳相抱中心会员
 推门恶意诋毁、暗黑邪恶势力
 推门色狼协会资深残余爪牙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 [2] [3]1页/共3页(总计21个回复) 下页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