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pu99(普璞)
|
|
1 楼:
断案手法不够科学 刑侦专家说《大宋提...
|
05年06月29日12点29分 |
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在收视率不断高涨的同时,还引起了刑侦专家的重视。 前天晚上,国际顶级刑侦专家李昌钰从美国飞抵北京后,会同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乌国 庆,就宋慈的断案手法与该剧主创进行了会谈。两位专家在全面肯定宋慈历史地位的同 时指出,他的一些断案手法并不科学,也不合常理。 身为世界顶级侦探的美籍华人李昌钰称,他小时就读过宋慈撰写的《洗冤集录》。 母亲怕影响他的学习没收了书籍,李昌钰索性又偷偷买了一本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 “白天我猫在厕所里看,母亲是发现不了的”。 李昌钰说,宋慈的事迹和断案手法对他影响很大,“他是最早推行‘重证据实’的人, 他提倡办案人员要亲临现场取证研究的做法颇具积极意义。”李昌钰甚至在自己撰写的 第一部专业书籍中,还将宋慈的生平和画像放在了重要位置,“他在法医学界的鼻祖地 位无人可以撼动”。谈及电视剧中宋慈的断案手法,李昌钰提出,在李府连环案中使用 的“滴骨辨亲法”(将血滴在骨头上,看血是否会渗入骨头)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 结果不一定准确,因为人的血型多种多样,难免会有误差。“不过,700年前宋慈就能想 到使用此法可谓够先进了,这种方法是现代血清经验法的萌芽。” 乌国庆老先生每天都坚持收看《大宋提刑官》,他觉得剧情基本上看得过去。从专 业角度上说,宋慈重证据、跑现场、走群众路线的行为是可取的,只是其个别推断手法 值得商榷。“像太平县冤案中用‘泥沙入颅法’来推断人是生前入水还是死后入水,我 认为不科学,很多刑侦专家和学者也从未听说过、采用过。”乌老指出,活人如果溺水 认为不科学,很多刑侦专家和学者也从未听说过、采用过。”乌老指出,活人如果溺水 而亡,死后其食道、气管和肺里必然有水藻类生物,这是喘气呼吸时回沁进去的,是生 理上的常识。死人被抛尸入水后,由于其呼吸器官已经紧闭,故解剖肺部后看不到泥沙 、水藻。因此,以头颅内是否进泥沙来判断不合常理、不科学,是缺陷。“剧中一共表 现了15个断案手法,我只对这一个有较大异议。” 对于专家的质疑,编剧钱林森承认自己的作品有缺陷。他说:“故事的出处完全依 据《洗冤集录》,宋慈的一些推断手法的确有着明显的缺陷和唯心主义色彩。但为了保 持原著的原汁原味,我还是摘取了一些有争议的东西进来。我也曾忐忑不安过,但想到 这是影视剧,要突出娱乐性和可看性,就没有做出修改。”(王铮) ■专家简介 李昌钰 一位从台湾走向全球的传奇人物,以精湛独到的刑事侦查与鉴识技术享誉国际,因 屡破奇案而被新闻媒体冠上“当代福尔摩斯”“物证鉴识大师”等封号。曾出任美国康 乃狄克州警政厅厅长,是美国警界职位最高的亚裔人士。在破获“克林顿绯闻案”“辛 普森杀妻案”“陈水扁遭枪击案”等案件上担任了重要角色。 乌国庆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刑侦专家,曾担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大要案处处长,全国著名 爆炸案件侦破专家,成功破获过200多起特大疑难案件。退休后,在五七空难、沈阳1·1 8持枪爆炸抢劫运钞车案、石家庄特大爆炸案和四川南部县高考试卷被盗案等重大案件的 成功破获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http://tuili.com/bbs/bbsShowDetail.asp?act=search&bid=123&fid=192979
|

|
双手骨折,无法签名
★俱乐部秘密基地(10362244):百年老字号,只加编辑和写手,加群请注明“编辑”or“写手”(现333人)。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
|
傻瓜哈希(创品牌拍马)
|
|
2 楼:
Re:断案手法不够科学 刑侦专家说《...
|
05年06月29日15点04分 |
用现代科学评判几百年前的刑侦是不是“科学”,总觉得不够宽容 这就有一个问题 拍古装断案是应该尊重人物和时代背景,还是尊重所谓手法 毕竟科学技术在发展ing 让宋慈搞点滴血认亲还可以,用DNA就有点儿过分了
|
|

|
[img src="http://www.tuili.com/bbsshowimg.asp?userid=傻瓜哈希"]
Blog: [url]hash.yculblog.com[/url]
Email: [email]wangwang1982ren@163.com[/email]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
|
jimmycool(沐義暘)
|
|
3 楼:
Re:Re:断案手法不够科学 刑侦专...
|
05年06月29日15点41分 |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 由现在的观点看古代 估计每几件科学的事 毕竟时代在发展嘛~
|
|

|

..............沙沙啊.............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
|
陇首云(陇首云)
|
|
4 楼:
Re:断案手法不够科学 刑侦专家说《...
|
05年06月30日00点44分 |
这两位都是大神探啊!呵呵……
不过,给李神探也挑个刺,嘿嘿……,滴骨辨亲,并不是宋慈700年前想出来的,其实史书上记载,早在1500年前的梁武帝(公元502~550年)时期,就已经有这个“传说”,并且有人亲自做过实验。;)
【pupu99在大作中谈到:】 > >的“滴骨辨亲法”(将血滴在骨头上,看血是否会渗入骨头)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 >结果不一定准确,因为人的血型多种多样,难免会有误差。“不过,700年前宋慈就能想 >到使用此法可谓够先进了,这种方法是现代血清经验法的萌芽。”
|
|

|
欢迎光临下列版块:
看《福尔摩斯》:一切以福迷为中心。(在本站“主题版区”中),品《原创推理》,评《中国侦探》:发掘历史,体验发展。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
|
H.Z.A.(余索)
|
|
5 楼:
Re:断案手法不够科学 刑侦专家说《...
|
05年06月30日11点46分 |
【pupu99在大作中谈到:】 >
> 乌国庆老先生每天都坚持收看《大宋提刑官》,他觉得剧情基本上看得过去。从专 >业角度上说,宋慈重证据、跑现场、走群众路线的行为是可取的,只是其个别推断手法 >值得商榷。“像太平县冤案中用‘泥沙入颅法’来推断人是生前入水还是死后入水,我 >认为不科学,很多刑侦专家和学者也从未听说过、采用过。”乌老指出,活人如果溺水 >认为不科学,很多刑侦专家和学者也从未听说过、采用过。”乌老指出,活人如果溺水 >而亡,死后其食道、气管和肺里必然有水藻类生物,这是喘气呼吸时回沁进去的,是生 >理上的常识。死人被抛尸入水后,由于其呼吸器官已经紧闭,故解剖肺部后看不到泥沙 >、水藻。因此,以头颅内是否进泥沙来判断不合常理、不科学,是缺陷。“剧中一共表 >现了15个断案手法,我只对这一个有较大异议。 这一点本人不太明白…… 乌老的意思是不是说应看气管和肺部? 或者说应看头颅里是否有水藻类生物? 或者是头颅里根本就不可能有泥沙?
|
|

|
寒月惊梦
寒水清高月,
暗涌静边霆。
原乡血长流,
故土语犹悲。
飘零无长风,
分秒飓波背。
平地一声雷,
顿作无言泪。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
|
蝴蝶(蝴蝶)
|
|
6 楼:
Re:断案手法不够科学 刑侦专家说《...
|
05年07月16日22点09分 |
【pupu99在大作中谈到:】 > 乌国庆老先生每天都坚持收看《大宋提刑官》,他觉得剧情基本上看得过去。从专 >业角度上说,宋慈重证据、跑现场、走群众路线的行为是可取的,只是其个别推断手法 >值得商榷。“像太平县冤案中用‘泥沙入颅法’来推断人是生前入水还是死后入水,我 >认为不科学,很多刑侦专家和学者也从未听说过、采用过。”乌老指出,活人如果溺水 >认为不科学,很多刑侦专家和学者也从未听说过、采用过。”乌老指出,活人如果溺水 >而亡,死后其食道、气管和肺里必然有水藻类生物,这是喘气呼吸时回沁进去的,是生 >理上的常识。死人被抛尸入水后,由于其呼吸器官已经紧闭,故解剖肺部后看不到泥沙 >、水藻。因此,以头颅内是否进泥沙来判断不合常理、不科学,是缺陷。“剧中一共表 >现了15个断案手法,我只对这一个有较大异议。”
这个典故倒是在古代智破疑案的故事中读到过,似乎是说活人溺水后因为在水中还要吸气,会把水中的藻类泥沙吸入鼻腔,死后泥沙还是留存在鼻腔内,注入清水后如有泥沙流出则说明是活着入水的.
|
|

|
蝶恋花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