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主题版区 > 推理影视   【版主】:银隼,284727151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0个回复)
主 题: “警察侦探”和当代的“侦探故事”(人气:450)
 jcyjcy
1 楼: “警察侦探”和当代的“侦探故事” 02年04月21日21点44分


   随着黑色电影的逐渐退潮,“硬汉”式的私人侦探的光芒开始逐渐被一 种“国家侦探”──警察侦探所代替。这些好莱坞银幕上的“警探”形象一直以更加严守法律和具有明确的道德立场为传统,从而成为社会和道德秩序的一道防波堤。但他们显然不具有“硬汉侦探”或是早期的“传奇侦探”那种更加个人化的魅力。不过,这一时期的“警探片”也开始创造出一种更加接近生活的模式。它们常常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以“文献式”的方式详细地展示破案的过程,并通过这一过程揭示出社会的弊端和司法的冷酷。从40年代末的《不夜城》一直50年代末的《对一件谋杀案的剖析》,这种“文献式”的侦破片成为侦探片的主流形式。

  60年代,尽管在“邦德片”的影响下,好莱坞的银幕上不断制造出日益被“神化”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警探”形象,但对于这一电影类型来说,更有意义的还是与社会相联系的侦探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炎热的夜晚》 第一次讲述了一个以黑人侦探为主人公的故事。由著名黑人演员西德尼·波蒂埃扮演的侦破专家蒂斯比在路过一南方小城时被当做杀人嫌疑犯抓了起来,但最后是他在白人警察傲慢的眼神中侦破了那起使他们束手无策的凶杀案。影片通过破案的过程与当时美国正蓬勃兴起的黑人民权运动相呼应,反映了种族歧视的社会问题,成为好莱坞侦探片中一块引人注目的里程碑。
  
  70年代,尽管警探片依然是好莱坞侦探片中的主流,但此时警察侦探和私人侦探越来越走到了一起。在西格尔开创的《肮脏的哈里》系列片中,克林特伍德扮演的超级警探似乎也变成一个孤独的个人,并屡屡使用暴力;阿尔特曼的《漫长的告别》(1973)继承了黑色侦探片的传统,描绘了一个不起眼的侦探和现代城市的异化。

  此外著名的还有波兰斯基的《唐人街》,西德尼·波拉克的《秃鹰三日》 (1975)和帕库拉的“精神分裂三部曲”《克鲁特》(1971)、《视差》(1974)及 《总统班底》(1976)。其中特别一提的还应是大腕级导演科波拉的《谈话》。 这部描写一名窃听专家最后陷入被窃听的尴尬境地的影片,描绘出无孔不入的现代技早期电影中的“侦探家族”与当代人类的的迷茫和不安,荣获了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80年代以来,随着好莱坞的日益复兴,一方面以梅尔·吉布森与格洛弗主演的《致命的武器》为代表的传统式喜剧侦探又回到银幕上,另一方面,许多著名的导演也不断以侦探片形式探索着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和人类心理方面的主题。如大卫·林奇的《蓝丝绒》(1986)和艾伦·帕克的侦探恐怖片《安格尔的心》(1987)。近年来,最著名的警探式侦探片当属“新黑色电影”的代表《洛杉矶机密》。这部囊括了美国三大奖的影片展示了洛杉矶警匪勾结重重黑幕。那些作为社会秩序维护者的警探们或与黑社会势力沆瀣一气,或在相互的倾诈中奋力自保,甚至连那些警界英雄的勋章上也不免沾染上暴力和以黑治黑的色调。这些与黑暗相斗争的人最终也难免被黑暗所遮盖。它似乎向人们暗示着,那些与犯罪打交道的人最终也难免要与黑暗同行。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0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