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中国侦探   【版主】:推理之露,迷案纪实,吴谁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4个回复)
主 题: [转]全国著名反黑作家朱维坚谈创作(人气:1242)
 罗塞帝月黑风高
1 楼: [转]全国著名反黑作家朱维坚谈创作 03年11月20日16点40分


自吹自擂
                朱 维 坚
  我一向觉得,作家是靠作品说话,读者是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因此,尽管连续出版了几部长篇小说,且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却从来没有写过什么后记之类的文章。如今,群众出版社推出了我的文集,我觉得应该对那些关注我的读者说点什么了。

  文如其人,看过我作品的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真实。我做人也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总是爱说实话,为此没少得罪人。可现在仍然要说几句实话:无论如何掩饰、解释,其实,作者写后记大多有自鸣得意甚至自我吹嘘之意。在这篇文章中,我恐怕也难以避免,因此才用了自吹自擂的标题。

   一、我是一个普通的基层警察

  不止一个读者在来信和电话中问我:“你就是一个县里的警察吗?”问这话的还有一些较有名气的影视制片单位并有一定名气的制片负责人,其中一个人就反复问我到底真的是不是一个基层警察,当核实之后还很感叹地说了句“不可思议”,不知是什么意思。还有朋友好心地告诉我,以后对外联系最好不要再提自己是一个县级公安局的普通警察,那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削弱自己的影响力,也影响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我也觉得这意见很有道理,可做起来却别别扭扭的。就象我平常做人作文似的,不会或者不善于说假话,所以现在我还得直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基层警察,黑龙江省嫩江县公安局的一个普通警察。

  当然,说普通也不完全普通,我的党政职务最高时达到了嫩江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工委主任、办公室主任职务,括号:正科级。可干了不到三年就一份辞职报告交上去,于是又回到了起点,成了一名普通警察。

  不过,读者千万不要瞎猜,我辞去官职绝非什么境遇不顺等原因,也不是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其实,我非常热爱公安工作,我的创作也得到当地党政领导乃至县公安局领导的大力支持。我辞职完全是因为读者的原因,自出了几本书之后,经常接到读者来信和电话,希望多看到我的作品,我也觉得自己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多给读者贡献几部好看的作品。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好象有很多人可以当,而写出几部长篇小说的作家却好象不是谁都可以当的,因此,我不得不从公安生活的最前沿退后一步。但是,我也不隐瞒,辞职后,我还是有几分怀恋过去的岁月,那时,我可真是把身心全扑在工作啊,就好象嫩江县公安局的工作是自家的事情一样,上窜下跳,出谋划策,大事小情,该管不该管的都要管上一管。工作受了损失,象局长一样着急,工作取得了成绩,也由衷的高兴,要听到社会上谁说警察不好,顿时就忍耐不住,要和人家理论一番。为了干好工作,我曾经有五年时间与文学创作绝缘,基本上没写一个字,可是,却为公安局每年写出几十万字的各种公文材料。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分工,只要是嫩江县公安局的材料,别人写不好的,都由我来完成。当然,也因此立过功受过奖。回首这些往事,我感到自豪,因为我不象一些作家去体验生活,我就在生活之中,这大概也是我能写出较受读者欢迎的公安题材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吧。一些读者曾问我,做为一个普通的基层公安民警,何以写出有如此深度的作品,我的回答是:学习和思想是不受空间限制的,尽管我生活工作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北方县城,可是这不影响我学习和思考,无论工作如何忙,我也总是抽时间看书学习,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有益的知识,包括当代最新的思想成果,而这种学习又促进了思考,这种思考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再加上有一定的文学创作才能,写出比较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也就是自然的了。其实,我觉得,比我有才华的作家很多,但是,长期扎根生活在基层的并不多,而我是这些不多人中的一个。相反,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作家虽然相对较多,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基层生活的亲身体验,思想感情也远离了普通人民群众,再加上思想浮燥,急功近利,受各种现实利益的诱惑,所以,也难以写出好的、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大概,这也是当前文学创作萧条的原因之一吧。

  二、《黑白道》在我的创作生涯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说起来,《黑白道》应该是我的成名作,也可能是我的几部作品中目前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据个人掌握,作品出版后,长时间在汉网图书销售排行榜上位居三甲,曾连续多周排在首位。全国近二十家报纸转载,两家电台进行了小说连播,影视版权还在连载时即被拍摄商买断,不知是哪位仁兄,也没告诉本人一声,还在互联网上搞了连载。盗版书更是遍地,有位本地街头书贩得意地告诉我:“你都不知道自己的书多受欢迎,我一个人就卖了盗版《黑白道》几百本。”天哪,他一个人卖几百本,全国的街头书贩总计得卖多少本,要是都出正版,我得挣多少稿费?真是亏大了。最近,又有读者告诉我,他们买了一部小说叫《黑影》,作者是张成功,由云南出版社出版,可打开一看,除了几个主人公的姓名,其它地方完全与《黑白道》相同,把我也闹糊涂了。经向出版部门了解,才知道这类作品被称为黑书,无论出版社还是作者,都是假冒的。

  其实,读者能看到《黑白道》,首先应该感谢《啄木鸟》杂志社,感谢易孟林社长和当时任编辑室副主任的张西同志。要是没有他们二人,真不知道这部书会是什么结局。稿子寄到编辑部后,引起很大的争议,甚至有人认为应该“枪毙”。正是易孟林社长和张西同志力排众议,说服了反对者,并进行了精心的编辑修改,使《黑白道》得以在《啄木鸟》上连载,紧接着,被作家出版社编辑王宝生同志发现,迅速推出单行本,在短时间内连续印刷了三次。使该书成为2001年一部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长篇小说,并被评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版图书。

  《黑白道》的成功给了我自信,也奠定了我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但是,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推出使我认识到,一个作者、一部作品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出版单位、结识一个什么样的编辑是何等重要。也许,没有《啄木鸟》及易孟林社长和张西,就没有《黑白道》。同样,没有群众出版社和社长吴晓鸣,我的文集也不会这么顺利的推出。我将永远感激他们。

二、我更看重《使命》

  《黑白道》成功后,我完全可以按既定的路子走下去,我也相信自己在写侦破小说上的才能。有读者来信称我为“侦破小说大家”。我也觉得,接着写几部惊险曲折、可读性强的侦破小说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我紧接着写出的却是一部另外风格的《使命》。因为,我必须写那些来自生活、拨动我心弦的东西。多年的基层公安生活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感触,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困境使我心潮难平,特别是近年来打黑除恶斗争的艰巨性更使我感触很深。就象《使命》开篇那段告白中写的那样:队伍不纯的困扰、工作经费的匮乏、执法环境的恶劣、腐败分子的高压、刑事犯罪的升级、黑恶势力的挑战……这一切,使身处维护社会治安第一线的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却往往却得不到正确理解。我在切身的工作生活中体验到,我们基层公安机关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正为此,我冷却了再写一部侦破小说的冲动,转而写出了《使命》,寄给了《啄木鸟》。
我要再次感谢易社长和张西,因为,《使命》在《啄木鸟》杂志社再次引发了争论,有的人认为作品文学性不强,还有的提出,要把它改成一部单纯的公安机关与黑社会斗争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易社长和张西又站出来坚持了自己的主张。易社长后来对我说:“他们没有真正认识作品的意义,如果按他们的意图改就不是这部作品了。作品可以改,但一定要保持原来的创作意图。”后来,《使命》终于以它本来的面目问世了,作家出版社再次推出单行本。当然,盗版作品也再次大量涌现出来。

  一个正直心灵的呼声,会引起千百万正直心灵的共鸣。《使命》出版后同样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我再次接到很多读者的来信和电话,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长刘一凡看完小说后心情难以平静,立刻通过电话与我取得了联系,感谢我写出这样的好作品,并非常惊讶地说,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非常象他,甚至很多细节都与他的遭遇相同,并说一定要向书中的人物学习,做一个正直的公安局长。更出乎意料的是,这部书居然出现在加拿大多伦多图书馆中,在当地华人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一位旅居海外十年、年近六十的老大姐给我写来长信谈读后感想,说她为读这部作品废寝忘食,通过读这部作品,使她对祖国的警察有了重新认识,知道了公安机关原来这样不容易。她认为,我的作品比图书馆中那些港台作家的作品好得多。另外,楚天电台对作品进行了连播,上海文学报专门用一个整版向读者进行了推介,影视版权也早早被拍摄单位买断。在一段时间里,我的手机连续接到多家影视单位的电话,提出购买《使命》的拍摄版权。总之,在已经出版的四部长篇小说中,我更看重的是《使命》

  三、难忘《终极罪恶》

  《终极罪恶》是我写得最早的一部公安题材长篇小说。明眼的读者可能看出,这部小说有点象电影剧本,其实,它就是根据我的一个电视剧本改编的。这个剧本是根据我一次协助刑警外出办案的经历体会写出的,写完后所有看了的人都报好,在黑龙江省影视作品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三百部作品参赛,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好几家拍摄单位要拍,可弄来弄去到底也没拍成,我个人也缺乏影视方面的运作经验,就利用三周的时间把它改成了长篇小说,通过一个老朋友--河南作协的老作家张斌交给了中原农民出版社,这才得以面世。

  说实在的,我对《终极罪恶》情有独钟。因为,它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公安题材作品,而且,来自我亲身的生活感受。我感到自豪的是,写这部作品时是九七年,当时,打黑除恶斗争并没有提上公安机关的重要日程,而我却已经在生活中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出来。也正为此,河南称我为“反黑作家”。因为这部书出版时我还不太出名,印刷量也不大,很多读者知道有这本书却买不到,就给我打电话索取,可我手中也只有一本。好在2002年出版社推出了第二版,印量也不小,满足了一些读者的需要。可是,相应的是,盗版也一下子冒了出来,很快就充斥在街头巷尾,真是没有办法。去年“五一”期间我还应邀赴郑州售书中心签名售书,当时我还怯生生的,因为事前没有宣传组织,我在当地也没有熟人捧场,很可能会冷场。可是想不到却大受欢迎,两个小时就签出二百多本,忙得我满身是汗。下午到登封书店时,有的读者从早晨就来到书店等我,有位读者朋友居然把当地报纸上连载我作品的每一期都剪裁下来装订到一起,拿给我看。总之,《终极罪恶》在我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写得最苦的《绝境》

  回首接连出版的四部长篇,我不敢说《绝境》是最好的,但是我敢说,它绝对是写得最艰苦的一部。这部书其实犯了创作大忌,那就是,作者不熟悉煤矿生活。它完全是愤怒的产物。当我在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上得知近年来各种矿难频发、几十几百的生命消失在井下、一些黑心矿主及当地党政领导又联手掩盖真相、封锁消息甚至威胁知情群众乃至记者的情况时,愤怒和痛苦的心情实在难以控制,但是,我对此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文学创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决定以此为题材写一部长篇小说。可是,我没有在矿山生活的经历,新闻媒体披露的消息代替不了鲜活的第一手生活,为此,我几次深入到当地的煤矿去体验生活,并拒绝劝阻,象那些打工者一样,冒着危险下到井底,亲临他们工作的现场。《绝境》中主人公在井下的活动和感受就来自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是,走马观花式的生活体验并不足以写好一部长篇,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有时,连创作激情都失去了,对写出的东西也失去了自信,几次灰心地停下来不想写了。可是,我没有半途而废的习惯,加之一种责任感的驱使,终于把作品写完了。不想,再次受到《啄木鸟》同仁的好评,而且,本局的一名同事看了初稿后激动不已,说受到了强烈震撼,看到结尾时泪如雨下,认为比前几部作品还要好。我这才知道自己没有白写,没有白受苦。

  看来,这部作品又取得了成功。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部书的写作过程,实在太艰苦了。一般来说,我写作的速度较快,一部《黑白道》包括修改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而《绝境》却写了小半年。今后,没有特殊情况,我是再也不会写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了。可是,我也不敢保证,因为,我写作往往听从心灵的呼唤。《绝境》这部书就是如此,是我的心灵、我的良知逼着我写出来的,我把它献给我的刑警弟兄,献给广大读者,更献给那些我认识和不认识的、被人忽视的受苦受难的打工者们。我知道,自己描写煤矿的某些细节可能不准确,不内行,可是,我的创作态度却是严肃的,我相信,我的这部《绝境》和其它作品都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是广大读者需要的。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为我们社会的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六、我努力说真话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受到各种诱惑,也时常产生各种困惑,我在写作上也同样如此。不止一家影视拍摄单位和制片人看了我的作品后,和我取得了联系,建议我能给他们写一些作品,而且答应给较高的报酬。但是,他们或者要我写回避社会矛盾的单纯警匪片,或者要我以警察生活为背景来写爱情故事,认为这样收视率高,而且保险,容易通过审查。甚至有朋友告诫我,尽管我的作品很受欢迎,但总是干预生活,题材也太过尖锐,有可能带来风险。我也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而且也觉得,写他们所说那种作品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我想来想去却难以那样去做。就象我前面谈过的那样,我的创作听从心灵的呼唤,我只能写那些打动了自己的东西,写那些生活给予我的东西,绝不会为了多赚稿费或所谓的保险安全,蒙蔽自己的良知,无视真实的生活,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去写一些风花雪月的作品。如果那样,莫不如不写。

  我不敢说我的作品如何好,但有一点我却敢说:我在努力说真话。我相信,广大读者一定也注意到这一点。在创作中,无论是对全书总体内容还是每一个细节及人物,我都要反复掂量,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即使塑造正面主要人物,我也总是尽力把他们写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尽管他们心灵高尚,身上具备很多美德,可是,他们也是一个平凡的人,让读者感到这个人是真实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也正因此,作品出版后经常有读者问我,我写的是谁,是哪件事。有一次我在街上行走时被一个读者拉住,说看到《使命》中的高翔牺牲后哭了很久,问高翔的父母住在哪里,他想认识他们,我只好解释说,《使命》是小说,里边的人物都都是艺术形象。他听后还有些不信,连说写得太真实了。我觉得,这是对我作品的肯定。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一部文学作品假如是不真实的,还谈得上其它价值吗?当然,人所共知的原因,有时候说真话挺不容易的,所以,尽管我不能做到时时刻刻都说真话,可我努力在说真话。《上海文学报》女记者李凌俊在对我电话采访时曾说,通过我的作品可以感受到我是个性情中人,我觉得她说得很准确。真的这样,我已经五十岁了,可热血仍然激荡在我的心头,我仍然时常表现出不象应有的那样成熟,仍然时常拍案而起,时常为那些和自己无关的事情怒不可遏或兴奋不已。这一点,在我们嫩江县公安局是人所共知的。

  七、我将永远为千百万普通的读者写作

  人贵在自知之明。尽管我出了几部书,可是,我深知自己的文学修养还很有限,我的作品也比较粗,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这不是谦虚,而是真实的想法。我也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崇敬他们的才华和在文学上的探索贡献,青年时代,我也曾尝试过用比较先锋的手法写作,也曾在语言风格、韵味上下过功夫,可是,我最终走到如今这条创作道路上,就象这部文集里的作品现在这样,只会用笨拙平实的语言写这种现实主义的东西,而且,为增强可读性,多采取侦破小说的形式,把可读性和深刻的思想性结合起来。可是,我却发现,有很多读者喜欢我的作品,有影视制片人,有公安局长,有海外华人,有普通警察,也有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年长的有六七十岁的老者(哈尔滨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师就给我打来长途电话,感谢我写出这样的作品),年幼的有尚在中学读书的学生(接到好几封中学生的来信,其中浙江的一位中学生还专门指出几处错别字)。外出时,我曾在火车上被读者认出,曾在书店里被书店的服务员认出。我买西瓜时,被瓜农认出,因为他读了并喜欢我的作品,乘出租车时,被出租车司机认出,他同样读了并喜欢我的作品。这一切使我明白了是谁花钱买我的作品,明白了我在为谁写作,今后,我将仍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曾经在底层生活过,我知道,这些普通读者大多生活并不富裕,我的书较长,每部都二十几元,可他们却从有限的收入中拿出钱来,一部又一部买我的作品,想到这些我的心底不由泛出感激的热浪:亲爱的读者,请你们监督我吧,我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做人,认认真真的写作,写出无愧于良知的作品,使你们用血汗挣来的钱没有白花。

  不知不觉,拉拉扎扎的写了这么长,就此打住吧。还是回到开头,作家是用作品说话的,我将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创作中,用更多的好作品向读者汇报。

  最后,向推出我这部文集的群众出版社及社长吴晓鸣致以真诚的谢意。我深知,当今出书难,出版文集更难,搞不好出版社要赔钱的。可是,群众出版社却毅然决然地全力扶植我这个基层的普通警察,足见决策领导的魄力和胆识,也体现了对基层民警关心。我与吴社长及其他出版社的领导素昧平生,从没见过面,仅在这里表示谢意吧!

                            朱 维 坚
                         二00三年三月一日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月黑风高罗塞帝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罗塞帝月黑风高
2 楼: Re:[转]全国著名反黑作家朱维坚谈... 03年11月20日16点41分


附上作家介绍:

全国著名反黑作家朱维坚
  近一个时期,一位普通的基层警官、业余作者成了文坛、新闻界和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他就是嫩江县公安局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朱维坚。10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书苑>节目及北京电视台对他进行了专访,向全国观众介绍了他本人和他新问世的长篇小说《黑白道》,全国十几家报刊转载了作品,同名电视连续剧正在筹拍,唐山广播电台将其改为评书播放,黑龙江广播电台将在近期进行连播,互联网上也充斥着有关信息,网上图书馆正在连载作品,全国各地十几家报纸对朱维坚及作品进行评介。《黑白道》在大洋图书网排行榜上位居前三名,在郑州等地曾连续多周名列榜首。与此同时,他的另一部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终极罪恶》也开始发行。2002年4月《使命》发行并破买断版权。
  正为此,无论是新闻界、警界和我省作协都不约而同地称朱维坚是小说创作领域出现的一匹黑马。
  然而,据我这个和他朝夕相处的朋友看来,这个评价并不准确。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朱维坚今天的收获绝非偶然,因此也绝不是什么黑马。这是他严肃地面对生活、长期的思考和不懈追求的必然结果。
                  1
  朱维坚1953年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少年时即读了大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可是,那时候他的理想并不是当作家,甚至和多数中小学生一样,对写作文很是头痛。如果不是“文革”那充满挫折和磨难的阴郁日子,如果青少年时期社会正常、生活之路一帆风顺的话,很难说朱维坚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人是社会的产物。从60年代开始,“左”的思想路线越来越严重,1970年,17岁的朱维坚由于受家庭成份影响,在饱受岐视的压抑和痛苦中煎熬到中学毕业,回到下放务农的父母身旁,也就是笔者曾经任教的嫩江县海江镇所属的长华村。此后的6年时间里,他陷入生命的低谷。他就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整年忙碌在田间地头,春种秋收,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心灵的苦闷不堪回首。后来,停办几年的大学好歹恢复招生,却要凭“贫下中农推荐”,对象必须是根红苗壮,这自然轮不到家庭成份不好的朱维坚身上。青春的岁月就这样在田梗和山野间流逝,在那些日子里,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前途,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他的双眉间就烙下了苦闷和思考的印痕。

  逆境会摧毁人才,也会磨练人才。就在那灰色的日子里,朱维坚的文学萌芽破土而出了。既然外面的世界如此艰难,年轻的他只能把热血和生命转向内心,把希望和生命寄托到书中。可是,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被查禁,他只能偷偷地到处借书看。有一天,他到街里的姑姑家串门,无意间发现,在一个破旧的木箱里全是文学书籍。那是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姑姑当年的课本及一些文学名著。朱维坚见了,象发现宝藏一样扑上去,一箱子书都被他偷偷看完了。鲁迅、曹禺、田汉、巴金等人的作品就是他那时候读到的。在6年漫长的农民生涯中,和他一起下乡的同学很多都变成了文盲,他却读完了大学本科文学专业的全部课本及相关作品,因此,文化不但没扔,反而大为精进。农闲时节,他还悄悄地拿起笔来,写起了习作。十九岁那年冬季,他居然写了一部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虽然没有发表,却悄悄在心中种下了文学的种子。

  命运的转机发生在1975年,黑河师范学校艺术班招生,因为需要有艺术专长的人才,对家庭出身要求得稍稍松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朱维坚脱颖而出,音乐美术测试都成绩突出,被学校破格录取。在学校里,朱维坚学画画,学音乐,还经常创作一些歌词谱曲演唱。就是在黑河师范那段时间里,他又暗中从一些上海同学手中接触到了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打开了文学的另一只眼睛。

  黑师毕业后,他当过中学教师,教过音乐美术,也教过生物、生理等学科,后来学校见他文学修养好,又让他教语文,当班主任。1980年,他的文学才能被县文化馆发现,将他调入任创作辅导员。他就是从那年开始发表作品,短篇小说、剧本、曲艺、歌词等散见于一些报刊或舞台上。当时地区文联主办的文学刊物《黑水》曾经发过他几篇作品,其中的短篇小说《摔跤》和微型小说《幻灭》曾引起较大反响,前者通过农民在田间地头摔跤的故事,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后者虽然还不到一千字,但构思十分精巧,受到一些作者和读者的喜爱,有人甚至把小说通篇背诵下来。有一年,黑河地区举行专业剧团汇演,他应邀为嫩江县评剧团写出了评剧剧本《阿弥山》参加演出,剧本内容借用了《西游记》中的人物,但故事完全是作者独创,写的是孙悟空等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半路为两个女妖所阻,其中一个女妖是王母娘娘孙女下凡,天兵天将也不敢惹,孙悟空好不容易战胜妖魔,却只能惩罚另一个女妖,而王母娘娘的孙女却要交王母处理,连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也要搞折衷。演出后,省里来的戏剧专家评价说:从来没有人从这样的角度和深度来改编《西游记》,为此该剧获探索奖和创作奖。那时,我区几个年长的作者就私下预言,朱维坚将来必成大器。

  但是,那时人们还很难料到朱维坚后来会当上警察,并成为警界作家。事实上,80年代的朱维坚文学创作之路并不平坦,收获也并不大。1985年,他从文化馆调到文化局任秘书,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加之其它原因,不得不辍笔数年,反倒是调入公安机关后,他的创作才进入了一个新领域,上升到一个新水平,结出丰硕的果实。

                2


  朱维坚1990年调入嫩江县公安局,立刻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他从工作中切身感受到警察这个职业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因此,尽管比原来的工作忙上许多倍,累上许多倍,他仍充满热情。他调到公安局后,使该局的文字材料撰写水平提高一大截,仅半年就被任命为秘书科副科长,主持全科工作,后来又提为科长,办公室主任、工会主任(党委委员)。他不但倾注大量精力做好本职工作,还密切关注着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对刑侦破案尤为关心,和很多年轻的侦查员交上了朋友。两年过去,压抑着的创作欲望再次迸发出来。有一天,当几个同志议论文学现状时,他说:“你们瞧着,等不忙的时候我一定要写出点象样作品。先写两部武侠小说,再写两部公安题材的电视剧,保证比现在流行的东西要强!”当时,大伙都以为他随便说说。没想到,93年,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诡密的镖车》出版了,95年,又一部60多万字的三卷本长篇武侠小说《江湖行》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虽是武侠小说,可凡看过朱维坚这两部作品的读者都说写得不同凡响,思想的深刻性和对人性的揭示及悬念伏笔的设置,都让人拍案叫绝。但,这只是小试牛刀,他随后就把精力转移到公安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上,连续写出长篇电视剧文学剧本《刑警》和《生死存亡》,很多影视专家内行看后,都给予高度评价,但由于运作问题,迟迟未能开拍。1999年,黑龙江省首届影视文字剧本征文大赛开始,他在文友的提示下,漫不经心地把剧本《生死存亡》捎到评委会,参赛作品有三百多部,其中不乏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影视剧作家的作品,总计才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就被朱维坚轻轻松松的蒙上一名。

  两本剧本鼓捣来鼓捣去,谁都说好,却迟迟不能开拍。这时,河南的一个作家朋友看了他的作品,赞叹之余,对他讲了影视拍摄的复杂性,劝他把作品改成小说。于是,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生死存亡》改成36万字的长篇小说,命名为《终极罪恶》寄给朋友,朋友交给中原农民出版社,很快就有出版合同寄来。他马上又写出另一部40多万字的长篇侦破小说《你死我活》,公安部主办的大型公安文学期刊《啄木鸟》接到后,编辑第二天晚上即把电话打到他家中,对作品大加赞赏,随后改名为《黑白道》于2001年6月连载。就在作品连载期间,有多家影视拍摄单位联系购买影视拍摄版权,经过竞争,被上海一家影视公司买断,海口、西安、北京、郑州、广州、兰州、湖南等地十多家报刊予以转载。随后,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单行本,并在内容介绍中特别说明,该书是继张平《十面埋伏》之后,出版社推出的又一部反映司法战线反腐打黑的长篇小说,第一版即发行了5万册。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和北京电视台都对作者进行了专访。近日,黑龙江广播电台又请求作者授权给他们进行小说连播。

                3

  朱维坚的两部公安题材作品从表面上看,都是侦破小说,悬念、伏笔、推理、凶杀、追逐、枪战,极具可读性,但是,他的过人之处是将侦破小说与深刻地反映社会矛盾紧密结合起来,把深刻的思想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两部小说都以公安机关与黑社会势力做斗争为主线,在反映黑社会猖狂的同时,深刻地揭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准确地表现出公安机关肩负的沉重压力,令人震惊,引人思考。需要说明的是,《终极罪恶》写出时还是九七年,那时,打黑除恶还没有摆上重要日程,可是,朱维坚却敏感地发现了这一严重的社会现象,并通过文学形式表现出来。他不象有的作家,坐在客厅里借用警察生活为背景,凭空“创作”或者说编造出一个曲折的故事来,或者充满卿卿我我的情调,而是直面生活,直面社会矛盾,充满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深重的忧患意识,把自己的心灵敞开给读者,因此读他的小说感到特别真实,与生活的距离特别近,也使作品显得大气。他也不刻意玩弄文学技巧,而是大巧若拙,特别在人物塑造、悬念伏笔的设置,具有独到之处。《黑白道》就集中地表现出他这方面的才华,作品扑朔迷离又真实可信,复杂的案情和背后隐藏的事件及深藏的内奸,只有到最后才会恍然大悟,既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也使读者得到审美上的高度满足。为此,有评论家认为是我国侦破小说的重大突破、啄木鸟杂志社和作家出版社都对朱维坚同志寄于厚望。啄木鸟杂志社长易孟林特别欣赏朱维坚的作品,说他为公安文学创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甚至称他为中国的森村诚一。现在,朱维坚无论在家和在办公室,经常接到出版社和影视制片人、导演的电话,或者是约稿,或者出合作意向。但是,朱维坚却不因此飘然起来,也不轻易应允。他说,绝不能因此粗制滥造,一定要对得起读者和观众,一定要写出有质量的作品。

                4

  文如其人。熟悉朱维坚的人不难从小说正面主人公的身上看出他的品格:正直、嫉恶如仇又富于同情心。他特别痛恨腐败现象,痛恨社会不公,在作品中予以无情的鞭挞,对那些正直和善良的普通民警及人民群众充满同情并大力讴歌。生活中的他也是如此,坦率正直,看到不公正的事,即使和自己一点关系没有,也往往忍不住说出来甚至拍案而起,为此经常得罪人。他天生具有警察的秉赋,爱管闲事,打抱不平。还是在文化馆时,他就为解救他人与一歹徒进行过殊死搏斗。据知情人讲,事件发生在夜间,两人整整打了半个多小时也没人过问,双方都打得头破血流,最后累得朱维坚手臂都抬不起来了,被救者早跑得不知去向了。从警后更是如此,多次一个人挺身而出制止流血事件。有一次,他与当时还未从警的笔者在饭店吃饭,忽然看到大街上两个男子大打出手,大石块抓在手中往脑袋上砸,都已经头破血流。朱维坚当时身着便衣,可他把饭碗一推就冲出去,大吼一声:“我是警察,谁敢再动手?!”一手一个揪住二人,两个凶汉被震住,手抓着石块比量比量想往他头上招呼终于没敢,被他双双押解回局。同情心就更不用说了,凡是群众遇到困难,只要他知道,总要多少帮上一把。笔者曾亲眼看到,去年春节,他给一个没人照管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几十元钱。就在不久前,两名河南民工到嫩江打工,陷入困境,无法返回,到公安局求助,朱维坚又自掏腰包给二人买了返程车票。要说明的是,这一切都是朱维坚在自己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做出的,和同龄人比较起来,他几乎是本局经济最为困难的一个,为买住房,他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直到最近才用稿费完全还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尽力帮助他人。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朱维坚写出这么多作品,是在工作极为繁忙的情况下完成的。我亲眼看到,他承担着多么繁重琐碎的日常工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的作品。他每年要亲自撰写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嫩江县公安局凡份量重一点的材料几乎都出自他手,同时,还要负责大量其它行政事务工作。公安机关开展的严打斗争,也总是离不开他。去冬今春4个月里,他是本局冬季严打办主任,从今年4月开始,他又是历时两年的严打整治办副主任兼综合组长,从制定方案,量化打分到信息综合,出谋划策,督促检查,没有他不干的,为嫩江县公安局工作的长足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常常用投笔从戎形容投身于军警生涯的文士才子,而朱维坚从戎却没有投笔,他是文武并举,枪笔并用,一面与战友们和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进行直接斗争,一面用笔来抒写自己和战友们的情怀,鞭挞黑暗罪恶势力,进行着另一场斗争。

  正因为工作太忙,朱维坚在享受创作成果的同时,也常常为每一部作品都是匆匆忙忙完成、没时间精雕细刻而遗憾。尽管作品可能粗糙一些,但其饱满的激情及强大的思想震撼力足以弥补一切。朱维坚非常自信地说:“不写便罢,写就不能一般化!”最近,他又有一部四十多万字的长篇公安题材小说《艰难使命》杀青,《啄木鸟》杂志社看后,立刻给予高度评价,决定明年一月开始连载。至此,朱维坚已经出版各类长篇小说5部,加之其它出版和获奖作品,总字数已达200余万字。做为他的属下和战友,我清晰地感觉到,朱维坚创作的丰收期已经来临,他绝不仅仅是一匹黑马,在未来的一些年里,他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为我国的公安文学创作做出独有的贡献。

                                       楚宏志 /文







月黑风高罗塞帝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西瓜头See
3 楼: Re:[转]全国著名反黑作家朱维坚谈... 03年11月23日01点25分


这篇是好东西。







     It is better to risk saving a guilty man than to condemn an innocent one. 

     --与其将一个无辜的人判罪,不如错救一个有罪的人---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WAITSNOW上班好无聊
4 楼: Re:Re:[转]全国著名反黑作家朱... 04年04月01日11点55分


看过《使命》,写的确实不错,非常真实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你的心里
水对鱼说:再唧唧歪歪就把你淹死.........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金田哲阿哲
5 楼: Re:[转]全国著名反黑作家朱维坚谈... 04年04月21日22点50分


果然是专家.






大家一起来推理啊~~~!!!!!
QQ:16974687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4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