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中国侦探   【版主】:推理之露,迷案纪实,吴谁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2个回复)
主 题: 十麻子兄,你发后记,我也来个自序,赐教赐教(人气:668)
 vast轩弦打开vast的博客
1 楼: 十麻子兄,你发后记,我也来个自序,赐... 04年11月04日10点33分


自序


我爱读课外书,尤其是小说。
读小说时,我常不自觉地将自己跟书中的角色结合起来,把自己当做是书里的人物。这似乎并非我的个人情况。金庸先生在“三联版”序中也说过:“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因为在书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你会在心中把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而别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
正因为这份投入,我常为书中角色的经历或悲伤或欢喜。在读《倚天屠龙记》的时候,周芷若、赵敏、殷离、韩小昭四位女子中,我最喜爱的是小昭,然而最终她却没能跟张无忌在一起,其时我心中颇感难受,哪怕是好长一段日子以后,每每想到这情节,心底总有些惆怅。我甚至想过,如果我是张无忌,我会如此轻易放弃小昭么?
但我不是张无忌,也不是小说的作者,自然没有改变这一情节的能力。我隐隐约约地想道,为什么读者一定要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一定要接受作者早就安排好的情节呢?
只是这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我再没怎么想下去。读者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难以改变小说的情节,这好像是天经地意的事。
高中时我开始创作小说,掌握小说人物的命运,让读者遵循我的思路、接受我安排好的情节。心里总依稀觉得我在创作时能采用一种新的写法,却又说不清其中的大概。直到几年以后,有一次跟一位友人闲聊,他对我说:“你常写小说,是否有想过一部小说能同时有两个结局?”当时我听了这句话,心头一震,多年来脑中一个若隐若现、似乎就在眼前却总捉摸不透的想法,脱缰之马一般被打开了。
一部小说难道只能有一个结局?不光是结局,即使是小说的情节,有且只能有固定的一段?读者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小说人物的命运、小说情节的发展么?
这样一个异想天开的怪念头,却足让我莫名地兴奋了一整天。我在想:“如果我写下这样一部小说,小说中读者能根据各自不同的决定来选择阅读不同的情节,从而改变人物的命运、引出不同的结局,那可是十分新颖、有趣的事。”于是我有了“支线互动小说”的构思。三个月后,“支线互动小说”——《德恒高中谋杀档案》初稿完成。
所谓“支线”,是指小说情节的分支。而所谓“互动”,是指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小说中数次出现了情节的分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决定,阅读相应的情节,而不同的情节发展将会引出不同的结局。
譬如说,在第二章末,首次出现了供读者选择的支线情节,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决定,选择阅读A线或B线。如果选择了A线,会出现“第三章A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A篇”的提示,也就是说,读者接着必须读第三章A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A篇,到了第六章A篇末,自然会出现另一次供读者选择的支线;同样道理,如果选择了B线,会出现“第三章B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B篇——第七章C篇——第八章B篇”的提示,读者必须依次阅读第三章B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B篇、第七章C篇、第八章B篇,而在第八章B篇末,则会出现新的供读者选择的支线。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二章末选择了A线,在读完第五章以后,不能去读第六章B篇,而只能根据提示,阅读第六章A篇,否则情节就衔接不上了。
整部小说中,不同的决定,能引出六段不尽相同的情节和四个完全不同的结局,换句话说,六个人同时读这部小说,如果他们在分支情节中都选择了完全不相同的支线,那么他们能读出六段不尽相同的情节、四个完全不相同的结局。这也是作者所以为这部小说的新颖之处。至少之前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写法。


这是我写的第四部长篇小说、第一部侦探小说。
我常尝试写不同类型的小说。我写过校园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等。写校园小说是受我十多年学校生涯的影响,写武侠小说是受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侠作品影响,写科幻小说是受倪匡先生的卫斯理系列影响,写侦探小说则是受日本的侦探漫画《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名侦探柯南》的影响(尤其是前者)。
不可否认,《金》是一套十分值得阅读的推理漫画,国内和香港的一些电视连续剧曾不止一次抄袭《金》中的故事情节,可见其欣赏价值之高。诡异神秘的气氛,精彩巧妙的布局,扑朔迷离的情节,令人拍案叫绝的作案手法,以及表面冷血的凶手背后那充满悲哀的戏剧性故事,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独立档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隐藏在人群中的凶手,凶手“不可能”的犯罪手法(一般是密室杀人和不在场证明),以及隐藏在凶手背后的杀人动机,这些似乎成为金田一系列的一个公式,虽然不断重复,但却让人百看不厌。《金》不仅使人性中自私、丑恶、卑鄙的一面展露无遗,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弊病。
在写这部《德恒高中谋杀档案》的时候,我不自觉地模仿了《金》的风格。模仿的是风格,而不是情节。模仿,类似于借鉴,却绝不等同于抄袭。小说中凶手的作案手法,都是作者经过苦心思考的。
《德恒高中谋杀档案》仅是“亦天侦探系列”的第一部。


我阅历极浅,写作底子薄,小说中的不足之处,自然十分希望众学者和广大读者向我提出。




2003年8月底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轩弦微博:weibo.com/zsvast
 慕容思炫QQ群:71877933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vast轩弦打开vast的博客
2 楼: Re:十麻子兄,你发后记,我也来个自... 04年11月04日10点42分



试贴图
[此贴被vast于2004-11-4 10:41:50修改过]

[此贴被vast于2004-11-13 19:13:12修改过]






 轩弦微博:weibo.com/zsvast
 慕容思炫QQ群:71877933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983阿YEN
3 楼: Re:十麻子兄,你发后记,我也来个自... 04年11月16日15点59分


:f支线小说,挺有趣






 

 我是YEN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2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