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中国侦探   【版主】:推理之露,迷案纪实,吴谁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3个回复)
主 题: 关于叙述性诡计影像化的可行性报告(人气:513)
 海蚀我心蓝色的卡戎
1 楼: 关于叙述性诡计影像化的可行性报告 13年06月10日12点11分

在撰写此文之前,我提前拜读过驾笼真太郎老师的世界另类推理获奖作《fraction》与漫画《失真的冥兽》,此外,《抽象》从某些方面来看,亦展现了老师推理架构的非凡能力。老师的功绩是在漫画里成功的表现了小说里常见的叙述性诡计,单从能量来看,十分惊人。不过由于漫画的体裁受制,大量使用了分镜、对话框等特定的手法以及视觉现象,来巧妙的隐瞒某些事实,无形中削弱了临了揭晓真相时心理错觉产生的落差感及结束故事的满足感。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漫画每个图框更类似于一段文字,可没有文字营造的安定感,继而造成打破貌似稳如泰山的眼前现实的崩坏感,这的确不是漫画能够轻易达到的。不过,将老师的漫画推到另一种极致,动态的视频用每一帧形式的必然,一连串必然构筑的坚实证明,一道道证明组成的庞大矩阵,光凶暴的样貌就威势十足,打倒庞然怪物堪堪一击,誓必比文字的魔力还要迅猛数倍。对此,我有强烈的预感。


进行更深一层的讨论之前,我们有一些准备工作得做,首先必须厘清几点误区。第一,想要在视频里实现叙述性诡计,不可能像小说一样安排文章结构,运用文字技巧,但利用读者(观众)先入为主的认知,使之确认某种状态,直到最后令人大吃一惊的手法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视频会较多的涉及声音,图像,来制造和小说玩弄文字近似的效果;第二,读者可能对叙述性诡计与心理诡计产生某种程度的混淆,小说里,考虑最佳结果,心理诡计欺骗书中人物,叙述性诡计欺骗书外人物(即读者),同理观众可以将其作为参考系对比得到区别影像中两种诡计的方法。不管在哪,设置心理诡计并不会特意用来对付读者,即使有时候确实起到了误导读者的作用。而叙述性诡计同时可以欺骗剧中人物,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存在作中作的小说里,所以并不算是违反欺骗剧外人物(换成作中作外的出场角色,其实还是一样的)的原则;第三,影像里的叙述性诡计不代表单一的视觉奇观,如果半步未踏出就踟蹰不前,你便永远的错过了。无可置疑,错视原理在视频里经常见到,而特摄片中出现的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及特定角度的摄影技巧单单是剪辑运镜中很少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宝藏有待开采。只有如此,才能暂且抛掉“叙诡不能用在影像里”的陈词滥调。

根据之前的大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究竟叙诡怎样才能影像化?我们来分析一些现成的例子,如电影《小岛惊魂》(借鉴于《第六感》)里鬼怪传说与幽灵管家的气氛渲染,迷雾庄园和不回家丈夫的重重谜团,对母亲及两个孩子视角的多层解读,共同把结尾的反转吊到一个诡异的高点,激情之后,观众静下心来体味到母子间浓厚的亲情,又重新认识了剧情。《无懈可击》用大学教授恐怖主义的老师在实施一场恐怖袭击之前的所有行动,勾画出茫然的荒诞情节,尤其在片尾的一段采访片段里,将观众狠狠的耍了一把。相对于众所周知的前一部电影,我更喜欢后一部电影,完整的将整个剧情翻个面,至今未见做到如此完美的。举这两部电影是想说明,叙述性诡计影像化的最大难点是:①连续观察错误的对象;②以错误的方式观察;③间接得出错误的结论。接下来,我会顺序分别探讨这三种状况。

①持续观察错误的对象:观察,错误的对象都不难,难的是持续的观察,把观众的视线从阴影之地移走。
i.表里不一:两只眼睛决定了我们能看到立体的事物,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里,可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视频是平面的,3D电视电影的技术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发达,许多看起来立体的东西都是经过大脑重新组织整理的。老师的漫画《失真的冥兽》是最好的例子,人们把怪物和大楼想象成在同一个平面内,不论诡计是否可行,老师敢这么用是非常胆大而且心细的。推理漫画《fraction》里分割的真正含义就很好的隐藏在衣服之下。有一张关于新闻真实的漫画,镜头里的阴影和实际状况截然相反,谁是无辜者颠倒黑白,可惜一时找不到原图。
ii.内外不分:空间状态上的上下左右可以随着身体的状态而改变,老师在《fraction》里举了有趣的例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实际运用的比较好的,可以看看有妖气上菊叔漫画《菊叔五岁画的》里《菊叔看鸡》《菊叔祭河神》两篇,衍祺门漫画《衍祺门短篇集》中《闪烁》,妙到豪颠,而且叙诡实际产生的效果却略有不同,前者搞笑,后者恐怖。
PS:既然谈到有妖气,有一部漫画《你什么都不知道》特别神,短篇神展开,可惜最近不更新,恨!
iii.难辨是非:和内外不分有小小的区别,
a.镜头是圆形,四周是一片漆黑,可以看到圆形里有许多透明杆形物体仿佛在游动,以为用显微镜在看大肠杆菌,其实是一边抖桌子,一边卷了一卷报纸看桌面上画好的不规则图形。
b.没用到声音,蛮遗憾的,一段对话的镜头里最重要的对话通常只有几句而已,如果把对话依次错开一组对话的时间差,和岛田庄司《眩晕》手记里分段叙诡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小说难以使用的叙述性诡计。影音不同步的创意在《怒霸飞鹰救公主》里看到了,觉得能用用。
c.强制性的把镜头移到错误的方向,班里有两个人说话,一个人开口另一个就闭嘴,只要镜头一直停在闭嘴的那个人那里,就弄不清到底有没有人说话了。视频中的立体声另算。
iiii.其他。

②以错误的方式观察:用眼去看,用耳去听,一般情况下,不会出错。但是,当透过影像做一样的事,存在被误导的可能性。
i.假设我们的视听完全被视频替代,无隐形人的第三人称视角和有隐形人的第一人称视角难以分辨;
a.视角转换时,第三假性转为第一:白日青空下的孤飞雁群,由雁头到雁身逐渐增大了画面中的比例,突然镜头一转,可以看见雁尾,同时传来距离很近的雁鸣和振翅声(明显是第三转为第一)。一段时间悠游飞行,晃动,急转直下,可以看见大片的农田迎面扑来,瞬时黑屏,闪烁,看见半个屏幕的泥土,掺杂着机器的噪音(之前的第三视角实际转为机器的第三视角,这里可知是鸟类学家为雁群佩戴的跟踪拍摄装置)。
b.视角转换时,第一假性转换为第三:电影《人性的证明》最后的射击场景简直是神来之笔,实际上是第三视角转化为能看到主角的第三视角;
PS:第一人称视角除了照镜子,是无法看到主角的样貌的,自拍除外。“只能存在于galgame的诡计”和这个有很大的关联。至于什么游戏,不方便告知,以防泄底。
PSS:第一人称视角的电影并不少,关注的人不多,如《蝴蝶与潜水钟》,大部分的伪纪录片——《女巫布莱尔》、《死亡录像》之类。GAL里的那个诡计应该可以用在电影里,可是难以想象通篇第一人称视角,成功率不高。
c.隐藏第一视角:由于第一视角连续、抖动、能够看到身体的附着物,伪装成第三视角比反过来要难。电影《剪刀男》不同于小说的地方在于医生完全是以第三视角的状态出现在观众面前,小说中另外一个叙诡则消失无踪。小说《剪刀男》能够影像化称得上个奇迹了,即使差强人意,医生沦为幽灵,丧失了叙诡的意义。令人在意的是,行人的短篇小说集《咚咚吊桥坠落》里的一篇可以照搬到短片里,风格近似伪纪录片。第一视角的部分接下来还要详谈。
ii.幽灵视角,凶手视角,你的视角。
a.你的视角的缺失:小说里你的视角是客观存在,但影像中,不会自称你我,你的视角等同于我的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排除“你”的存在,心理诡计上的人称依旧有其意义,动画金田一少年《电脑山庄杀人事件》是旧系列里唯一不被吐槽作案手法,非常良心的案件;
b.刻意隐瞒的凶手视角:眼前赫然出现一具尸体,手上拿着一柄染血的斧子,随意的扔到一边,转身急退,“砰”的一声关上门。视角的高度是不是被确定了?手上的动作有没有漏掉?真的是作为凶手的第一视角么?后两问在推理小说里可以找到答案,女王的《罗杰疑案》是叙述性诡计殿堂级的教科书,告诉你凶手想让你看到什么,不想让你看到什么。第一问有些奇怪,与视线平齐的高度就是眼睛的高度,假设视点很高呢,会不会是穿着高跟鞋的女人呢,小腿装了假肢的老人,叠罗汉的两个孩子呢?当然有可能!而这偏偏又是小说不敢描写的,而影像可以大胆的表现出来。小说或许会堂而皇之的描写这个女人平常不喜欢穿高跟鞋,但我们心中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个线索会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小说里又无法准确描述凶手的身高,没有比目击更直接的证据了。影像则不然,通过第三视角,我们不断的确认:这个女人很矮,不可能是视角很高的凶手。
ps:稍微分析一下,影像和小说的最大不同点,小说对于景物需要繁琐细致的描写,影像则不需要,导游词里不会见到“绿色的草儿,红色的花”的无聊词汇,用眼睛就能看到的东西何必浪费口舌。
c.幽灵视角:剧中剧,打个比方,梦境、回忆、剧中的人物在拍电影,乃至透过水晶球看到的未来,我们是透过主角的视角来观察的,导演没有暗示,加入色差,更换bgm,十有八九观众是意识不到的。
ps:啰嗦两句,曾经在日记七个问题里提到过叙述性诡计可以用来杀了“作者”,至今难以表述,小说要理解太困难了,影像或许会简单一些。我们看屏幕里的角色,我们本身有没有被监视的感觉呢?点到为止。
iii.其他。
(抛砖引玉)

③间接得出错误的结论:推荐电影《双宝大战恶魔》,对于行为的不同解读,两方交流不畅产生的敌意。值得一提的是,片尾彩蛋前置简直是绝了。
既然结论是间接得到的,那么就和空间时间状态无关,只和某些未知的情报有关,像我某篇短篇小说所言,一个人屈身站在椅子上,到底是要坐下去还是刚站起来呢,镜头不给沙发塌下来的镜头,我们是无法得到明确的结论的,此时导演加进其他干扰,剧情发展让我们必须做出判断,由于是从二次证据中间接推理出结果的,难免离事实相差甚远。《死寂》无疑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
还有一种可能的状况,游戏视频里巨大的怪物我们想当然以为是boss级别,哈哈,回到一开始的比喻上来了,游戏视频作者转了老大一圈,放了几个大招都弄不死,我们更加确认是boss,然后,然后然后,游戏视频作者一个普通攻击就把“boss”秒了,兴许设定就是如此呢?视屏的标题就开始误导:“谁能打过去就是高手”之类。

总而言之,我着重探讨了图像的部分,文字声音亦是视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点点提醒应该足够聪明的读者们设计出骗死大家的影像里的叙述性诡计,我拭目以待。
PS:第二个部分我写的最认真,最后一个部分实施起来需要巧思,解释的比较粗疏,第一个部分和视觉特效牵扯太多,我不爱写(这句话有叙诡)。
PSS:电影里剪辑的技巧很多,长镜头神马的,劝各位增加一些了解,再说“叙述性诡计很难在视频里运用”要靠谱的多。
PSSS:我还会改么?。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ヽ∠  
ヽㄊノ とス ゝ╱ヽ ヽレ  ノこ ヽ/   、│/  
 ㄖ  ごエ ン ㄗ  ンめ’ヌ│キ  /ろ フ│ゝ  
         )      │ ̄  ー フ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癫癫Dian打开癫癫的博客
2 楼: Re:关于叙述性诡计影像化的可行性报... 13年06月10日13点00分

镜头的划分还是比较容易懂的。长镜头基本上来说算是比较艰苦的,一气呵成。






【啊!推门闲聊区!】(199264556)


请注明推门,一定要注明


【啊!推门闲聊区!】一直在你身边


QQ:920697193



Revenge is a dish best served cold.复仇就要冷血。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夜晚夜来后行打开夜晚的博客
3 楼: Re:关于叙述性诡计影像化的可行性报... 13年06月10日18点04分

...以下内容为该用户使用手机推门【Wap版】发送...

一提叙诡影像化我首先想到了《替身》的动漫…
也可以用影像结构架构叙诡吧,就像文章结构,将过去事件与现在发生的事件实现无缝对接,直到最后揭示这是发生在两个时空的事件






  我活着已经死了
  我死了未曾活过
  我害怕挣扎在这条路上看不到未来的自己
  我害怕看到未来的自己依然挣扎在这条路上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kenshin宁微君打开kenshin的博客
4 楼: Re:关于叙述性诡计影像化的可行性报... 13年06月10日18点49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于叙述性诡计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我不再认为,推理小说的疆域需要依靠叙述性诡计如此执着于纸上游戏的博弈性难题才能开拓。并且,过于执着的研究叙述性诡计对推理小说的本身没有太大好处,尤其是对需要厚积薄发,休养生息的中国推理圈而言。

但是,我并不反对因为个人兴趣而去做此类尝试。不过单从叙述性诡计的影像化而言,我认为现阶段的剪辑或者是其它制片技巧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叙述性诡计需要依靠作者或者导演利用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刻意隐瞒某种读者或者观众密切注意的印象中的真实,然后在结尾出其不意的制造完美落差,最终让读者或者观众感到坠落的眩晕快感。那么,我们知道,文字对于读者而言是摒弃了感官的功能艺术,也就是说所有的感官效果全部都需要读者自己借助作者的文字去营造,这个是叙述性诡计能够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请注意,电影本身就是以展现感官功能存在的艺术,导演若是对这种真实的艺术形式加以刻意的隐瞒,就可能失去电影的独特魅力。电影交由观众单独思考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60秒,紧凑的剪辑效果会让画面更加流畅自然,如此一来,导演想要制造完美思维落差的机会可以说要比小说还要得天独厚,那么为什么还要想尽办法去实现叙述性诡计的影像化呢?

其实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与魅力,展现自我就很好,当然,有兴趣的话,能够亲身尝试一下会更好。








梦醒人间看微雨,江山还似旧温柔
缪斯的花园:http://blog.sina.com.cn/freekenshin

新浪微博:http://www.weibo/freekenshin

宁微君
QQ:176261449
E-mail: cutthink@163.com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3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