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蚀我心(蓝色的卡戎)
|
|
1 楼:
浅谈推理之核在推理作品中的运用
|
14年04月19日23点29分 |
我相信一种我愿意称之为推理之核的东西,拿我来说,便是某件事实际发生的顺序将影响到它未来的走向【反向】。举个例子,一个人撞见另一个人捡起地上的纸张,而纸张上写着恐吓的言辞。可想而知,假使是天作之合,那个人会被这个人当成被第三者勒索的对象。虽然有微小的碰巧弄掉桌上剪报的可能性,第三者和第二人的身份无形中重合了。所以,或许有趣罢了。 我为了达到这种混淆认知的效果,默默地做了许多努力。却从中愈来愈体会到一种叫推理之核的力量冥冥中左右了我。于是,思维跳脱出去,行动暂时停止。一个理论在我胸中成型:任何推理作品,皆是推理之核的附属品。 我不是在讨论老梗,而是在讨论一种诡计的构成方式,叙述的变换模式,情节的铺陈技巧,简而言之,是思维的惯性使然。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更喜欢写出离经叛道的作品,而有些人则轻易在法则的泥淖里越陷越深。无论多么奇葩的想法,受到推理之核的影响,慢慢的转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 不用对谁指名道姓,仅仅列举出近期找出的几个推理之核: i.两起事件很短时间内相继发生,至少两人分别目击并引起误解(当时间段被拉长到足够的长度时,即使是同一人目击也并没有多少不同)。相同的情况也会发生在近似的空间里,考虑到人是时间与空间的容器,请不要相信推理作品中的人类。(【两点】) ii.一起简单的事件因为雪球效应,逐渐发展成复杂的事件(相反,复杂的事件能用单一的简单事件解释,并不代表复杂事件就是由简单事件组成,有时候,复杂事件一开始就是难解的)。情节的发展往往靠的就是简洁明了又深入人心的动机,要使一颗灰色的心在白色世界里显得黑一点,没想象的那么难。(【正向】) iii.事件通过人的媒介传播到与之相关的人,继而引发了新的事件(我想,这是独属于京极夏彦的模式,写的实在太好,《涂佛之宴》前半本是杰作)。这颇有点像透过监视器的九宫格观看九个房间的日常与异常,平静中暗藏血腥。(【连面】) iiii.事件来源于妄想(精神病推理,脑补流,叙述性诡计)。如果人的意识不存在,世界究竟会如何?(【无】) 等等等等…… 上面的推理之核还体现在叙述的差异上,i需要隐藏两起事件的存在,主动消去了平行叙述;ii则会打破事件的连续性,进而采用多视角叙述乃至于打乱时间线;iii的叙述与众不同,正像魔方的结构,拆掉一角就无法还原。iiii不做介绍。诡计的用法上亦是同理,我现在基本不会认同诡计和情节脱离的作品,除非诡计特别出彩。【正向】用在诡计上就是小诡计的极限情况,岛田流在动房子上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推理之核说明了作者看问题的角度,仅仅与个人的位置和近视程度有关。我时常透过推理作品观察推理之核的光芒,尽管迷茫了我的眼,我的心更坚定了。 iiiii.站在作者的角度,试着自己跟自己下棋,写出非凡的故事【逆转】。要让故事活过来的不二法门,不能比作者的笔下的人物更早看破真相。所以要用【逆转】的门来阻挡视线。 然后,我最近懒得什么都写不出来。住嘴,借口!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ヽ∠
ヽㄊノ とス ゝ╱ヽ ヽレ ノこ ヽ/ 、│/
ㄖ ごエ ン ㄗ ンめ’ヌ│キ /ろ フ│ゝ
) │ ̄ ー フ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