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有点小纠结呢,怎么说呢,我答答看吧。清理柜子上指纹的人就是凶手。
假设只考虑线索,不考虑动机。
小偷是老三的朋友吧。
情况1:假设邮票都是在玻璃柜子里陈列着,不用打开柜子就能看到邮票(总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小时候我也集邮,邮票都是插在册子里的,只有翻开册子才能看到邮票)。那么小偷是老三的朋友。
原因:是因为玻璃柜子上没有检查到指纹。因为三兄弟都用这个柜子放邮票,钥匙也放在一个公共地方,如果小偷是三兄弟之中的一个,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清理掉自己的指纹。所以只能是老三的朋友偷的。
情况2:假设邮票都是放到册子里的,只有打开柜子,翻开册子,才能看到邮票。并且老三在发现邮票丢失报警后一直在现场保证没有人靠近柜子,则小偷是老三自己。
原因:玻璃柜子上没有检查的任何指纹,这说明最后一个触碰柜子的人做了彻底的清理,但是老三只有打开柜子,才可能发现邮票丢失,所以在柜子上至少应该有老三的指纹,什么都没有,那只能是老三自己清理的了,贼喊捉贼。
情况3:假设邮票都是放到册子里的,只有打开柜子,翻开册子,才能看到邮票。并且老三在发现邮票丢失报警后离开的现场。则小偷是老三(见情况1)或者是老大或老二。
原因:如果是老三清理完柜子离开的话见情况2;如果是老三没有清理柜子,发现邮票丢失后报警并离开现场,那么清理柜子应该是发生在老三离开现场到警察来调查之间,有机会清理柜子的就是老大或老二了。文中没有提到当时他们在不在场,所以都有嫌疑。
但之所以觉得这道题纠结是因为,无论哪种可能都不太合乎逻辑:
咱们先看情况1:一般人在透过玻璃柜子发现邮票不见后,大多会打开柜子仔细找找,不会直接就报警吧。这样的话至少会留有老三的指纹,但柜子上什么指纹都没有,就不太符合常理了。
再看情况2:从线索、逻辑上是能说得通的,但是动机就说不通了,他没有理由这么做呀。
最后看情况3:理论上也是可以讲得通的,但是老大和老二是没有必要清理指纹的啊,理由在情况1中已经陈述。
所以,纠结了半天总决定都不太说得通,如果非要选得话,就选情况1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