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All
1
2
3
4
5
10
30
天
BUG保修
站务讨论
调查报告
会客大厅
新手上路
推门之声
书籍交易
资源下载
每周谜题
谜题大全
字谜灯谜
原创小说
历史悬案
媒体征稿
中国侦探
欧美名家
日本推理
出版书讯
作品列表
法律案例
技术交流
推理游戏
推理影视
推理动漫
福尔摩斯
本格沙龙
原创俱乐部
作者:
主题:
内容: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谜题解析 >
谜题大全
【版主】:tl,艾米,popodian
字体大小:
较小
默认
普通
较大
很大
超大
[1]
[2]
第
1
页/共
2
页(总计
17
个回复)
下页
主 题: 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望推门高手指教(人气:2528)
xinyixiu
(
新一休
)
1
楼: 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望推门高手指...
02年05月10日09点13分
(转载推理天堂)
再不需要侦探了吗?
团侦探常常应母校W大学的推理小说研究会之邀,去做《侦探学》的特别讲座。
“今天,我要讲的是歇洛克·福尔摩斯的一个故事。从《苏阿桥》这部有名的短篇中,取其中的作案手段做一个介绍……
某豪宅的太太死在池塘的石桥上。是被手枪击中头部当即死亡的。因尸体旁边没留下凶器手枪,所以警察断定是他杀。
可是,大侦探福尔摩斯发现石桥的扶手上有一块伤痕,便断定此案为自杀。
‘这位太太是伪装成他杀的自杀。她将手枪藏起来就是证据。因为如果尸体旁没有凶器,就会被认作是他杀。’
‘那麽,她是怎样把手枪藏起来的呢?头部中弹一瞬间就会死的,她是不可能自己再将手枪藏起来的。’助手华生感到很纳闷。 ‘喂,你瞧瞧这石桥护栏上的痕迹,是被什麽硬物碰撞过,护栏边被碰掉了一块角。是太太将手枪拴上一根长长的绳子,另一端拴上一块比手枪重得多的大石头,挂在石桥护栏上,这样扣动扳机后,从手中脱开的手枪就会被石头拉着沉入池塘底部,这时手枪撞击到石桥护栏边留下了痕迹。’福尔摩斯回答说。
潜入池塘水底一找,果然不出福尔摩斯所料,发现了一个长长的绳子拴着手枪沉在池塘水底,另一端拴着一块大石头。
以上就是《苏阿桥》中的作案手段。然而在科学搜查日趋发达的今天,这种手段已不再适用。即使尸体旁边没留下凶器手枪,桥护栏上也没留下撞击的伤痕,也会判明这个太太是自杀的。
那麽,各位,你们知道理由吗?”
最后,团侦探向听讲座的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麽你知道吗?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holmos
(
大力
)
2
楼: Re: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望推门...
02年05月03日14点02分
【xinyixiu在大作中谈到:】
>
>最后,团侦探向听讲座的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麽你知道吗?
死者手上的硝烟反应。
没有完美的犯罪......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clesun
(
啥玩意儿
)
3
楼: Re: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望推门...
02年05月03日14点08分
硝烟反应~:)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xinyixiu
(
新一休
)
4
楼: Re:Re: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
02年05月03日15点21分
【clesun在大作中谈到:】
>
>硝烟反应~:)
谢了,一直没想到:D
原来硝烟反应还是新科技!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冰之枫~
(
い雾影寒流い
)
5
楼: Re: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望推门...
02年05月03日16点55分
【xinyixiu在大作中谈到:】
>
>(转载推理天堂)
>
>再不需要侦探了吗?
>
> 团侦探常常应母校W大学的推理小说研究会之邀,去做《侦探学》的特别讲座。
>“今天,我要讲的是歇洛克·福尔摩斯的一个故事。从《苏阿桥》这部有名的短篇中,取其中的作案手段做一个介绍……
>
>某豪宅的太太死在池塘的石桥上。是被手枪击中头部当即死亡的。因尸体旁边没留下凶器手枪,所以警察断定是他杀。
>
>可是,大侦探福尔摩斯发现石桥的扶手上有一块伤痕,便断定此案为自杀。
>
>‘这位太太是伪装成他杀的自杀。她将手枪藏起来就是证据。因为如果尸体旁没有凶器,就会被认作是他杀。’
>
>‘那麽,她是怎样把手枪藏起来的呢?头部中弹一瞬间就会死的,她是不可能自己再将手枪藏起来的。’助手华生感到很纳闷。 ‘喂,你瞧瞧这石桥护栏上的痕迹,是被什麽硬物碰撞过,护栏边被碰掉了一块角。是太太将手枪拴上一根长长的绳子,另一端拴上一块比手枪重得多的大石头,挂在石桥护栏上,这样扣动扳机后,从手中脱开的手枪就会被石头拉着沉入池塘底部,这时手枪撞击到石桥护栏边留下了痕迹。’福尔摩斯回答说。
>
>潜入池塘水底一找,果然不出福尔摩斯所料,发现了一个长长的绳子拴着手枪沉在池塘水底,另一端拴着一块大石头。
>
>以上就是《苏阿桥》中的作案手段。然而在科学搜查日趋发达的今天,这种手段已不再适用。即使尸体旁边没留下凶器手枪,桥护栏上也没留下撞击的伤痕,也会判明这个太太是自杀的。
>
>那麽,各位,你们知道理由吗?”
>
>最后,团侦探向听讲座的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麽你知道吗?
1.硝烟反应 2.该装后的远距离攻击枪 AND SO ON
潜龙无悔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sun7023
(
匿名
)
6
楼: Re: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望推门...
02年05月04日01点39分
【xinyixiu在大作中谈到:】
>
>(转载推理天堂)
>
>再不需要侦探了吗?
>
> 团侦探常常应母校W大学的推理小说研究会之邀,去做《侦探学》的特别讲座。
>“今天,我要讲的是歇洛克·福尔摩斯的一个故事。从《苏阿桥》这部有名的短篇中,取其中的作案手段做一个介绍……
>
>某豪宅的太太死在池塘的石桥上。是被手枪击中头部当即死亡的。因尸体旁边没留下凶器手枪,所以警察断定是他杀。
>
>可是,大侦探福尔摩斯发现石桥的扶手上有一块伤痕,便断定此案为自杀。
>
>‘这位太太是伪装成他杀的自杀。她将手枪藏起来就是证据。因为如果尸体旁没有凶器,就会被认作是他杀。’
>
>‘那麽,她是怎样把手枪藏起来的呢?头部中弹一瞬间就会死的,她是不可能自己再将手枪藏起来的。’助手华生感到很纳闷。 ‘喂,你瞧瞧这石桥护栏上的痕迹,是被什麽硬物碰撞过,护栏边被碰掉了一块角。是太太将手枪拴上一根长长的绳子,另一端拴上一块比手枪重得多的大石头,挂在石桥护栏上,这样扣动扳机后,从手中脱开的手枪就会被石头拉着沉入池塘底部,这时手枪撞击到石桥护栏边留下了痕迹。’福尔摩斯回答说。
>
>潜入池塘水底一找,果然不出福尔摩斯所料,发现了一个长长的绳子拴着手枪沉在池塘水底,另一端拴着一块大石头。
>
>以上就是《苏阿桥》中的作案手段。然而在科学搜查日趋发达的今天,这种手段已不再适用。即使尸体旁边没留下凶器手枪,桥护栏上也没留下撞击的伤痕,也会判明这个太太是自杀的。
>
>那麽,各位,你们知道理由吗?”
>
>最后,团侦探向听讲座的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麽你知道吗?
不是手有硝烟!~而是头不!因为自杀者通常都是把枪对准头的!~在他开枪的一刹那头上会留下一些黑色痕迹!~~~~~~~~~~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Laylar
(
Laylar
)
7
楼: Re: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望推门...
02年05月04日09点41分
在美国之类的会检查手部的硝烟痕迹,通过子弹的入射位置与弹痕推断子弹的入射角度与距离.但是一般来说凶器是一定要找到的.
我不相信绝对的善恶黑白
我相信无所不在的灰色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magicgirl
(
中森青子
)
8
楼: Re:Re: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
02年05月04日11点06分
【sun7023在大作中谈到:】
>
>不是手有硝烟!~而是头不!因为自杀者通常都是把枪对准头的!~在他开枪的一刹那头上会留下一些黑色痕迹!~~~~~~~~~~
头部的应该是烧伤吧
疯狂只能存在于艺术
若是存于科学则为假设
而存于现实生命则是悲剧
----- Salvador Dali
我们何其幸运
无法确知
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 W.Szymborska
他是个真正的魔术师...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hoon
(
CAH
)
9
楼: Re:Re:Re:转载谜题,一直无法...
02年05月04日16点34分
是灼伤,而且在Holmes里也有提到,所以原文中所指的应该不是这个,荏然是硝烟反应
【magicgirl在大作中谈到:】
>
>【sun7023在大作中谈到:】
>>
>
>>不是手有硝烟!~而是头不!因为自杀者通常都是把枪对准头的!~在他开枪的一刹那头上会留下一些黑色痕迹!~~~~~~~~~~
>
>头部的应该是烧伤吧
Finally, we said good bye......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hua-hua
(
华安
)
10
楼: Re:转载谜题,一直无法求解,望推门...
02年05月04日17点42分
近距离开枪自杀会使伤口有烧焦的痕迹,死者的手上会有细小的火药灰尘。这已经不是新技术了,尼罗河上的惨案上就有这样的技术了。
小弟读过两年书,尘世中一个迷途小书僮,华安!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
[2]
第
1
页/共
2
页(总计
17
个回复)
下页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
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