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achi41(罗修——坑王之王)
|
|
1 楼:
读《艳星杀人案件》和“凡迪恩侦探小说...
|
03年04月14日19点30分 |
读《艳星杀人案件》和“凡迪恩侦探小说二十准则”有感 这本小说是我看完以上五篇后,感觉最妙的。呵呵……根据现实中的案件写成小说能写的这样,难怪当时的范迪恩凭着构思就赚了做几年主编都赚不到的钱。 一位被媒体誉为“金丝雀”的女明星,有一天忽然被人发现谋杀在了屋里面,现场显出被抢掠过的混乱现状。但是在精明的范斯的调查下,却对了这个“太过完美抢劫杀人现场”提出疑问,接着发现这个案子有是有人精心策划的谋杀的,而这个凶手就是我们这位生活不检点的艳星众多追求者的一个:撞球场老板,汽车配件商,皮货商,心理医生……凶手就在这些人之间。但是即使如此,我想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这四选一的过程中顺利的找到目标。那些个不在场证明,呵呵……太有意思了。 我一向比较喜欢这类嫌疑人确定,但仍需要一个个进行排查的案子,就像婆婆的《五只小猪》、《底牌》,本篇最后范斯对嫌疑人进行赌博心态的测试,简直就是和婆婆的《底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以前对范迪恩先生说过什么不敬的话,就凭此篇,我觉得他当之无愧的可以称之为美国古典侦探小说之父了。 我一向喜欢把婆婆的书和范的书进行比较,虽然从文笔和构思上,我觉得婆婆的小说应该更胜一筹。但我不得不承认,婆婆的许多小说的灵感很可能都得起于范迪恩。《无人生还》,这个根据童谣谋杀的经典之作自不必说。我甚至觉得婆婆的《罗杰疑案》中的不在场证明也有可能起源于这部小说,当然因为现在不能上网,所以这个推论也没有办法去调查取证。不过,我在这想说的就是一个推理小说中的好点子,不一定非要自己独创。许多前人用过的好点子,好手法,只要你有新的利用方法就也能写出好的故事。举个例子:比如西村京太郎的《双曲线杀人案》,以及金田一一中的众多案子:他们的起源不都是在仿照婆婆的《无人生还》模式吗? 侦探小说第十五条:罪案的真相,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应该都颇为明显,瞒不过特别聪明的读者。一般的读者假如在获悉真相之后把小说再看一遍,他会发觉真相原来一直都摆在他面前。一个尤如侦探一样精明的读者,不用把小说读到结局就能料到凶手的身份,这样的读者实在不乏人。我有关侦探小说的基本理论中有一条是这样的:一本构思得合情合理的侦探小说是无法将真相瞒过所有读者的,总有读者比作者更敏锐聪明。假若作者把案件和所有线索都交待都清清楚楚,读者凭着独立分析、淘汰排队和逻辑推理等思考方法,应该可以和侦探同时指出真凶的身份。这就是侦探小说动人之处,也就是那么多不屑看流行小说的人会毫不脸红津津有味地看侦探小说的原因。 我觉得这是范迪恩所有二十条中最最精彩的一条,而《艳星杀人案件》正是对这一条的精妙注解。看完本文后,我喜欢上了他的小说,哈哈……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北邻有精,其名为狐;化而为女,其名为艾。艾之魅,不知其几万迷。喜而笑,其貌倾千城之国也。东坑小骡子
有关原创小说的作者专栏开通因本人机器问题,时常无法登陆后台,暂时无法受理。
罗修的群魔乱舞http://blog.sina.com.cn/u/1417662535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