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欧美名家   【版主】:ellry,dsky,东风无影 字体大小:
[1] [2]1页/共2页(总计16个回复) 下页
主 题: 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剧(人气:1705)
 dskydsky
1 楼: 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剧 03年10月07日13点28分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有很大的压力那,众多推理爱好者将这本书列为古典推理史上的第一,我一个没写好就要对不住奎因老前辈了。
第一次写书评的时候犯了个错误,把一些不该交待的线索透露了出来,从而严重影响了未曾阅读X之悲剧的读者,在这里向大家道歉。
言归正传,全书一共发生四个事件,第一次投毒,第二次投毒以及杀人,实验室的火灾,还有最后的投毒。
  这次的故事从一开始就让人容易产生自己动脑的冲动,对于第一次的谋杀我也的确分析得比较准确,可是很遗憾,就像证明一个公式,我列出了必要的条件却没有继续深入。更为恰当的说,我证明了1+2=3,却不知道怎样得到或者可以得到1+1=2。这里的原因是雷恩自己的一段极为精彩的推理(恕我不能多说了)
接下来,我的思路就渐渐远离了正确方向,因为一些更加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随着剧情逐渐显露,随之而来的遗产继承之类的动机多样化更加令我失去了辨别问题的能力。我发现奎恩总能用一句话把本来明显的线索化作漫不经心的描写,而这就需要有心的读者自己甄别。
为什么Y之悲剧在古典推理世上有如此地位?
我试着归纳了一下:
首先,公平性的极度体现。看完解说之后,你会发现所有推理依据绝对是前文当中有过交待的,我再一次佩服奎恩的文字功夫(红鲱鱼的障眼法和这是两回事)。
第二点,并不是纯粹为了隐藏线索而增加支线情节,支线无论从推理角度还是对气氛的烘托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使人觉得不是可有可无。难得一见淡淡的暧昧情感还有家族冲突的细致刻画都是亮点。
第三点,对人物角色的设计看得出来也是动了脑筋。这里只列举一个不影响大家阅读的例子:证人是一位聋盲哑的女子,这就极为自然的避免了过于直白的证词,相反的,正是这样信息量少得可怜的证人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雷恩的脑细胞!
关于另一个我不能多说的角色,引用一段原文:“似乎整个世界都静止不动了。微风突然消逝,眼前唯一移动的事物,是缓缓游走的天鹅,然后,从他们背后远远某处,传来老奎西在亚利欧喷水池追捕金鱼的欢呼,咒语才顿时破解。”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当时怔住了好一会儿,哎,还是太笨亚!
结局没有点明某些东西,但我想来的那个真相无论如何是悲伤的,这也是queen为数不多的反映一定程度社会现状的作品吧,不知道后期是不是有所增加呢?
欢迎大家对我的书评提意见,新手上路中:)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侦探推理版访问方法:
A.登陆方式:
1.web方式
http://bbs.fudan.sh.cn
2.telnet方式
在上述web方式首页,左上角常用软件选择Fterm或cterm,下载安装完毕后,选择
连接-快速连接,地址栏内键入bbs.fudan.sh.cn
这种方式浏览文章以及发表评论较为方便.
B.登陆后,选择分类讨论区,侦探推理版位于5区(文学艺术)
C.无论关税拍砖,欢迎推门朋友捧场
D.没有id的我可以帮忙注册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bcbulang边城不浪
2 楼: Re: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剧 03年10月07日13点36分


呵呵,这么快第二篇就出来了,顶一下。

说到那个把《Y》排第一的排行榜,只是日本一个推理爱好团体的选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威性,不必太在意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ellryellry打开ellry的博客
3 楼: Re: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剧 03年10月07日16点54分


谢谢
蛮不错的评论






谜斗篷推理计划
推广、品评、研究、收藏侦探小说
http://www.douban.com/group/murderpen/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罗塞帝月黑风高
4 楼: Re: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剧 03年10月10日16点24分


<Y之悲剧>绝对是经典!
我怀疑了所有人,偏偏漏掉了凶手!!!
所以谜题揭开时我的震撼可想而知了!
犯罪大纲都摆在面前了
我却推理不出来
5555....可恶!想撞死的心都有...

再看奎因其他书都拿纸笔记录的,甚至画图..
当年读书那会没这么认真过...汗~~~~~






月黑风高罗塞帝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陈查理陈查理
5 楼: Re: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剧 03年10月10日16点46分


我个人倒不是很欣赏这部作品。奎因和阿加莎等欧美名家的小说,我比较反感的模式就是书中人物一个接一个地被杀,而比较偏好整部小说里只死一两个人的模式(《无人生还》是一个例外),我认为以他们高超的写作水平,是不需要靠叠加死亡的场面来吸引读者的。






大凡名侦探,最后都要变成凶手的。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罗塞帝月黑风高
6 楼: Re:Re: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剧 03年10月10日16点52分


【陈查理在大作中谈到:】

>我个人倒不是很欣赏这部作品。奎因和阿加莎等欧美名家的小说,我比较反感的模式就是书中人物一个接一个地被杀,而比较偏好整部小说里只死一两个人的模式(《无人生还》是一个例外),我认为以他们高超的写作水平,是不需要靠叠加死亡的场面来吸引读者的。

说得很有道理!!!
但...每次我怀疑的对象几乎一个一个死掉了
痛惜之余反而看得很爽
享受那种受骗的感觉
(分明是欠扁嘛...^_^)






月黑风高罗塞帝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服部平次only Queen
7 楼: Re:Re:Re: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 03年10月10日17点02分


评论的不错
日本的某个排行榜的首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案件、推理确实经典
只可惜,我是知道凶手是谁之后再看这篇经典的
55555






和埃勒里·奎因相比,他们都是学生和孩子,仅此而已。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kyceng香港的路人甲
8 楼: Re:Re: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剧 03年10月10日19点09分


【陈查理在大作中谈到:】

>我个人倒不是很欣赏这部作品。奎因和阿加莎等欧美名家的小说,我比较反感的模式就是书中人物一个接一个地被杀,而比较偏好整部小说里只死一两个人的模式(《无人生还》是一个例外),我认为以他们高超的写作水平,是不需要靠叠加死亡的场面来吸引读者的。

假如使用"拟似杀人"或"失去的环"这两个诡计类型,那么出现连续杀人事件是必要(或比较好)的吧。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dskydsky
9 楼: Re:Re:Re:再与大家探讨Y之悲... 03年10月11日20点40分


路人兄能否解释一下你提到道的这两种诡计类型?
我不是很明白
【kyceng在大作中谈到:】

>【陈查理在大作中谈到:】
>>
>>我个人倒不是很欣赏这部作品。奎因和阿加莎等欧美名家的小说,我比较反感的模式就是书中人物一个接一个地被杀,而比较偏好整部小说里只死一两个人的模式(《无人生还》是一个例外),我认为以他们高超的写作水平,是不需要靠叠加死亡的场面来吸引读者的。

>假如使用"拟似杀人"或"失去的环"这两个诡计类型,那么出现连续杀人事件是必要(或比较好)的吧。







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侦探推理版访问方法:
A.登陆方式:
1.web方式
http://bbs.fudan.sh.cn
2.telnet方式
在上述web方式首页,左上角常用软件选择Fterm或cterm,下载安装完毕后,选择
连接-快速连接,地址栏内键入bbs.fudan.sh.cn
这种方式浏览文章以及发表评论较为方便.
B.登陆后,选择分类讨论区,侦探推理版位于5区(文学艺术)
C.无论关税拍砖,欢迎推门朋友捧场
D.没有id的我可以帮忙注册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kyceng香港的路人甲
10 楼: Re:Re:Re:Re:再与大家探讨... 03年10月11日22点32分


【dsky在大作中谈到:】

>路人兄能否解释一下你提到道的这两种诡计类型?
>我不是很明白

我说的"拟似"杀人可能并不是标准的名称,我不知道英文原来的叫法,日文叫"见立",有人译做"模仿"或"比拟",童谣谋杀便是其中一例,但其实并不限于童谣,只是"杀人手法、现场布置"等与某些无关的事物如诗词、传说等有着某种关联或相似性。

"失去的环"的英文原来叫法应该是"missing ring",当有很多被害者出现,但他们"表面上"好像没有任何共通点,但其实真相却是有的。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 [2]1页/共2页(总计16个回复) 下页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