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欧美名家   【版主】:ellry,dsky,东风无影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2个回复)
主 题: “硬汉侦探”和“黑色侦探片”(人气:427)
 bcbulang边城不浪
1 楼: “硬汉侦探”和“黑色侦探片” 03年11月07日17点49分


1941年,一部对于侦探片来说可谓划时代的影片《马尔它之鹰》的 问世使银幕上的“侦探家族”终于得以迈进经典电影的行列。这部改编自美国 侦探小说家达希尔·哈米特同名作品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名叫萨姆·斯派德的 私人侦探在接受了一个神秘女人关于寻找姐姐的委托后,逐渐卷入了一伙歹徒 追寻一件稀世珍宝--“马尔它之鹰”的阴谋活动之中的故事。在此之前,小 说曾两次被搬上银幕。而由约翰·休斯顿导演的这一新版本却为美国电影创造 了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侦探电影──“黑色的”和“硬汉”侦探片。亨弗莱·鲍嘉扮演的主人公斯派德一改昔日电影 的侦探们喜剧的或睿智的形象:他不但以一种冷竣的外表示人,更以一 种含混的道德立场成为周旋于黑色的罪恶之间的“反英雄”式的人物。片中所 渲染的那种虚无、黑色的社会氛围使这部影片当之无愧地成为“老式侦探片死 亡的见证人”。

实际上,《马尔它之鹰》不但成为新型侦探片的开创者,它也是其 后好莱坞银幕上的一种重要流派--“黑色电影”的先驱。在短短几年后,随 着这种“黑色电影”的泛起,一大批“黑色侦探片”更是成为这一电影流派的 一个重要支柱。其中著名者包括比利·怀尔德的《双重赔偿》,狄米特立克的 《杀死我的亲爱的》,奥托·弗莱明格的《劳拉》(均为1944),以及《杀人者》、《湖上鲜尸》和霍华德·霍克斯的《酣睡》(均为1946)等。

  这些影片均以充满腐败、堕落气氛的城市生活为背景,其故事中充满了被各种欲望诱惑着的主人公(包括各种身份的侦探们),汇聚着谋杀、欺诈、 粉红的或黑色的圈套等种种现代都市生活的罪恶,并常常以昏暗的路灯照射下 的湿漉漉的街道,倾斜、失衡的摄影构图和形成强烈对比的黑白影调极力渲染 着其时弥漫在美国社会中的一种低调的黑色气氛。而其中最令观众和评论家们 震惊的是这些影片中差不多都有一位作为“诱惑天使”的“危险女性”。她们 不但一改在以往此类影片中“被犯罪所威胁”的形象,而且其作为新的罪恶的 渊薮,彻底打破了好莱坞电影中反复宣扬的美国“核心家庭”之梦。

例如《双重赔偿》描写了一个女人诱使一位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谋杀了她 的丈夫以骗取双重赔偿,最后又企图杀情人灭口的故事,被公认为“黑色电影” 真正的开山之作。同时,在这些黑色侦探片中很容易找到许多堪称当时好莱坞 银幕上的“标新立异”的代表。像《湖上艳尸》完全以一名侦探的主观叙事展 开故事,成为美国“主观电影”的代表。而霍克斯的的《酣睡》竟请来美国著 名作家福克纳担任剧本改编。他写出的出色的画外音叙述和尖利的对白,使这 部影片更是在众多的好莱坞类型片中独竖一帜。

(转载自银海网,作者不祥。)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bcbulang边城不浪
2 楼: Re:“硬汉侦探”和“黑色侦探片” 03年11月07日17点54分


再来一篇《形形色色的侦探和侦探片》,亦转载自银海网,作者不祥。

  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电影的习惯划分中,侦探片被看作是神秘片中的一种类型。它以具有一位身份明确的中心人物与这一类型中的其它影片相区别。此外,它非常依赖于情节和情节的复杂性。它们通过建立起一个神秘的事件,把观众卷入其中,然后派遣侦探主人公前去发现结果──观众既与主人公相联 系,又与他们进行着智慧竞赛,参与和悬疑常常是这一电影类型的最大魅力。

  不过,综观电影史上的侦探片这一庞大家族,“破案”并不是这类影片 的唯一因素。它在逐渐发展出来的各种类型的侦探故事中,也塑造着各种风格 迥异的侦探人物──而后者常常倒是构成侦探电影经典的真正支柱。

破案大师和侦探喜剧

  早期的侦探片主要是以欧洲小说中的著名侦探为模本。那些出自欧 洲作家笔下的侦探们大多属于那种满腹经伦、擅长分析推理的贵族式的人物。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柯南·道尔爵士笔下的福尔摩斯。根据他改编的侦探片大都 遵循着一种“神秘破案片”的模式。它们以一个神秘的犯罪或事件为开端,随 后是侦探大师的出山-发现某些蛛丝马迹-调查推理-最后真相大白。在这类 影片中,除了情节的朴朔迷离之外,每一个细节对故事的发展和观众的参与都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种“推理型破案片”中,除了福尔摩斯,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人 物就要属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赫库尔·波罗了。虽然从问世的 时间上他属于“晚生后代”,但不论在小说还是银幕上,他与福尔摩斯相比都 同样威名盖世,光芒四射。我国观众最为熟悉的波罗的形象见之于1974年美国 著名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另一部拍摄于1978年的《尼罗河上的惨案》。这两部影片都属于当代的推理式侦探片。他们以精妙的构思 和离奇谲情节布下团团迷雾,之后又以缜密的分析、推理,为观众解开疑团, 直至一种水落石出的快感。在前者中,发生在东方快车上的神秘谋杀牵连出一 段几十年前的恩怨,称得上是一段“奇情迷案”;后者则以接二连三的血淋淋 的谋杀为观众构筑起一连串令人焦虑的悬念,同时又不断以“误导法”将观众 引入歧途,并铺以画面影像的直接演示做出种种假设,最后由“大师”现场解 说迷团。在这两部影片中,情节的曲折迷漓并没有淹没人物形象的塑造。从一 开始就以一个普通旅客的身份置身于事件之中的大侦探波罗的机智、深沉和幽 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也以一个普通旅客的身份使观众始终和他 站在同一视角,获得直接参与“破案”的快感。

  除了这类侦探大师之外,另一类侦探片则是以喜剧的样式出现的。它包括早期电影中法国著名的芳·托马斯系列片以及美国的“瘦子”、“陈查 理”、“埃勒里皇后”等系列侦探片。

  这些侦探片往往以出人意料的情节和神秘的案件为依托,其中心人物 --侦探则不但以破案见长,而且时时为观众制造着喜剧式的幽默场面。像犯 罪式侦探片中的芳·托马斯是个千面人物,他时而以江洋大盗的真实面目示人, 时而又化装成记者、警察总督,在把世界搅得一片混乱之际而创造出一系列令 人夷非所思的场面,既充满悬念,又使人捧腹。而以华裔侦探“陈查理”为主 人公的系列片则是三四十年代美国最家喻户晓的喜剧侦探片之一。在其中的一 集中,大名鼎鼎的陈查理前往夏威夷处理一个家庭中发生的谋杀案,正在调查 之中,另一桩谋杀案件又发生了。尽管这一连环案是构成这部侦探片的主要情 节,但片中真正的高潮场面却是陈查理和妻子以及他的10个孩子一起吃早饭的 情景。这种中国式的多子多福的观念显然被好莱坞当成了笑料。在下一部影片 中,陈查理在马戏团遇到了另一桩谋杀案,而此时他身边竟然带着他的12个孩子。尽管从意识形态上来看,这套影片充斥着美国主流意识对华人的偏见,但就喜剧式侦探片而言,“陈查理”却是在好莱坞银幕上影响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系列片侦探片之一。

“私人的眼睛”

  除了欧美共同流行的“搞笑”式侦探片之外,与主要由欧洲侦探小说所 奠定的“侦探大师型”侦探片截然相对的另一侦探片的重要流派则是由好莱坞 独家创造的“黑色侦探片”。这类侦探片与以往侦探片的区别首先在于其独特 的侦探形象,他们一反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式的“贵族”和“绅士型”的侦探 大师的形象,而代之以一种孤独、硬朗、愤世嫉俗和反社会的形象类型。这些影片中的侦探属于地道的“无产者阶层”。他们大都蜗居于只 有一两个人的城市私人事务所中,就像是生活于都市中的西部牛仔,坚韧、果 敢,特立独行,同时又忧郁、冷酷,有时甚至不择手段。他们似乎并不擅长于 缜密的推理,但却毫不缺少精明强干,并勇于行动。他们代表着一种标榜独立 的品质和价值,这一点使他们同样成为具有偶像价值而被社会所崇拜。而他们 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含混的道德立场和经常采用的暴力化的行为方式又使观众时 时把他们混同于他们的对手。

  这类侦探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黑色侦探片的开山之作《马尔它之鹰》 中的萨姆·斯派德。他对同伴之死的冷酷,与同事之妻之间的暧昧之情以及在 那个神秘女人奥肖西内诱惑下的意乱神迷,使他成为第一个“美国式的”的“反英雄”的侦探形象。然而,也正是靠着他们的这种品质,才使他们总是能够在一个充满黑暗的世界上克敌致胜。

这些美国的私人侦探与他们的“福尔摩斯”前辈的另一个不同之处 是,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明亮的世界”中“明亮”的犯罪,他们所面对 的是一个充满黑暗和混乱的世界。这使他们的胜利经常变得毫无意义。正像 《马尔它之鹰》的结局中所表现的,最后主人公们发现他们拼命追逐的那只 “马尔它之鹰”不过是件毫无价值的赝品。而尼科尔森在《中国城》中扮演的著名私人侦探纪特斯在百般努力,揭穿了一连串的阴谋与罪恶之后却发现是自己被带上了手铐,而面对真正的罪犯却有口难言!人们常常称这类把侦探的视 角与对社会的感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侦探片为“私人的眼睛”侦探电影,但正 如好莱坞著名编剧保罗·施莱德曾指出的:这些侦探“居住在一个黑暗混乱的 世界上,他仅靠他那支烟卷上的亮光来引导他,并且他完全意识到,靠任何一 个个人都无法照亮那个世界。”而即便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些影片中的侦探们也再难以回到文明的社会中。

对于这一点,《马尔它之鹰》用最后的镜头做出了一个经典的诠释:在那里,当被带走的奥肖内西随着电梯下降之时,斯派德也慢慢走下了黑暗中的楼梯,这意味着他将重新回到那个黑暗的世界之中。

侦探和明星
  
侦探作为与罪犯做斗争的人,自然属于正面的好人形象。其扮演者 也自然多出于扮演正面人物的演员。像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扮演波罗的乌 斯蒂诺夫就曾在舞台和银幕上扮演过多位正面角色。但令人奇怪的是,至少在 好莱坞的银幕上,扮演侦探的演员通常是从“强盗”中挑选或转行而来的。有 声片时代最早的侦探形象之一菲洛·万斯的扮演者威廉姆·鲍威尔在默片时代 就是以演犯罪片中的强盗而著名。而到了有声电影时代,从《主教谋杀案》开 始到“瘦人”系列的中的主人公,他开始塑造了自己的好人形象。特别是他后 来主演的瘦人系列片,已成为他在银幕上的标记,并因此在1934年获得了奥斯 卡金像奖的提名。只是在最后惜败给了在《一夜风流》中表现出色的克拉克· 盖博。

而主演了著名侦探片《马尔它之鹰》和《酣睡》的亨弗莱·鲍嘉在 此之前也一直是以扮演强盗片中的邪恶人物而著称。因而,尽管他那副严峻的 外表和几乎没有笑容的表情使人们很容易把他与黑色侦探片中的侦探联系在一 起,但没拍之前,人们很难想到这位银幕上的“坏蛋”。最初这个角色是准备 派给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拉夫特的。但已经功成名就的拉夫特显然没有看上山 姆·斯派德这个躲在旧金山的小事务所中、与自己搭档的妻子勾勾搭搭的私人 侦探。于是,鲍嘉作为替代者一举成名。鲍嘉自然不会忘记拉夫特的“让贤之功”。因为事实上,早在这部影片之前,拉夫特就已经两次以他的挑剔把功成 名就的角色“让给”了候选的亨弗莱·鲍嘉。于是当时好莱坞的杂志上曾广泛 流传着一个出自鲍嘉自己之口的玩笑:他对记者说,他后来什么都不干,专等 着拣拉夫特不演的角色来演,自然就会获得成功。而拉夫特所成就的绝不仅仅 是鲍嘉。在1944年拍摄《双重赔偿》时,导演比利·怀尔德又一次看中了拉夫 特,打算请他扮演片中的保险公司的调查员。但拉夫特却问怀尔德,他将要演 的是不是那种一出场便会得到个“碰头彩”的明星警察形象。当他得知他将扮 演的只是一个小小的保险公司的调查员时,便断然拒绝了。结果由迈克默里出 演了那位调查员,并成为后者最成功的角色之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dskydsky
3 楼: Re:Re:“硬汉侦探”和“黑色侦探... 03年11月07日18点18分


private eye翻译的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侦探推理版访问方法:
A.登陆方式:
1.web方式
http://bbs.fudan.sh.cn
2.telnet方式
在上述web方式首页,左上角常用软件选择Fterm或cterm,下载安装完毕后,选择
连接-快速连接,地址栏内键入bbs.fudan.sh.cn
这种方式浏览文章以及发表评论较为方便.
B.登陆后,选择分类讨论区,侦探推理版位于5区(文学艺术)
C.无论关税拍砖,欢迎推门朋友捧场
D.没有id的我可以帮忙注册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2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