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ast(匿名)
|
|
1 楼:
视角——水车初灌
|
04年01月14日16点12分 |
任何一部精彩的推理小说都会有一个闪光点,各个有所表现不同——福尔摩斯的演绎法,奎因的逻辑推理,以及近现代日本推理小说中的密室,等等都是各位名家赖以所长的“金刚钻”,粉墨登场,各有缤纷。阿嘉莎的闪光点在哪里?也许很多人会说是对于各个当事人心理的分析,的确,这似乎是阿嘉莎标志性铭牌,但——窃以为:这不过是对阿嘉莎几乎所有小说特征的一个简单概括,就如同说这个世界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一样概括方式(当然,实现我们排除了特定年代特定地点出现的特殊人种),可是这位女士到底长什么样?金发碧眼?中年离异?眼神深邃?举止高雅?谈吐不凡? 不敢说是遍观阿嘉莎的小说,但至少许许多多阿嘉莎的名作都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视角!是的,个人以为,阿嘉莎小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运用了视角上的差异! 在这里做一个不太恰当的对比吧:奎因——奎因先生总会在解答之前来个什么挑战读者,说所有的线索都已经告诉大家了,现在就可以定案了,类似的话。试问波洛敢这样挑战读者吗?不能,绝对不能!因为奎因很多小说都是限定在了一个相对较小的环境中(这里我绝对没有诋毁谁的意思,只是打个很不恰当的比如而已),比如说中国橘子,虽然死者身份一直没有明了,但判案分析全过程,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那个大家族;还比如说荷兰鞋,死者应该可以说是一个公众人物了吧?但调查始终没怎么脱离过医院;X悲剧,三个似乎不相关的人,最后发现其中联系,锁定凶手;甚至在王者已逝和孪生里,干脆就隔绝外界,把这种小环境推到极至!相比之下阿嘉莎的作品相对来说就宽泛和大气很多,她不会简简单单的把谁谁谁,什么什么什么锁定在一个特殊的位置,总会联系很多社会背景以及接触的人和事——不过说到这里,插句题外话吧:福尔摩斯的作品是最为大气的,想比之下,阿嘉莎的作品中凶手大多出现了,但福老小说中的凶手........ 比较了一下奎因,没别的意思,印证一下自己的观点而已:波洛是不可能挑战什么读者的,因为他玩的就是视角游戏,他往往也会给你所有的线索,但切入点却把握在自己手里——有人说阿嘉莎絮叨,很正常,就是这种催人入眠的絮絮叨叨中,把你慢慢的带入了她的圈套——明明一件事物,正反两方面都可以看,你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她的诱导,放弃自己冷静的思考,忘记了——原来:这,还有这个意思啊!答案总在最后揭晓的时候才让人觉得混身一震!甚至有人说阿嘉莎的小说只有最后几页才是可以看的,前面的都是废话——这斯不懂推理,至少是不懂阿嘉莎——从一开始的第一个字,她就开始把你往她的圈子里面带,只是看你有没有清醒的认知能力看清楚罢了! 相对于前面那种让人忘记另外一种合理视角的方法,阿嘉莎似乎还有一些其他的“花招”(当然,如果就这一招成名的话,阿嘉莎未免也太单调了)——有些视角完全就不会让人想得到!至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是很难清醒的考虑得到的——东方快车就是非常的典型!套用一句有名的广告词吧——一切皆有可能!是啊!没有什么不可能,那你为什么想不到呢?思维定式的封锁!试问有谁会去想象整车整车的杀人犯?!可是理论上不可能的事情就真的绝对不可能吗?当然不是,那里就是有一整车的杀人犯!而且还有几个boss级的对手! 世间百态,万物丛生,谁又敢说自己能每一个方面都考虑得非常的缜密?那时不现实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行为主体,又处在这么一个濒临火山口的界面,奋起勃发的那股能量先且不去讨论能不能改变什么,至少不是纯粹推理和常识思维可以全部推断得到的——所以说阿嘉莎小说结尾,无论多么经典的结案,其实都不过是一场骗局!至少是一场不公平的角力结果!作为作者,把握住了所有的主动权,貌似给你线索,却要么将你引向错误的切入点,要么更干脆一点,弄一个常人根本就无法想得到的——说到这里好象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明明是阿嘉莎的忠实fans却又开始抱怨起来了——当然,我刚才所说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成立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1,阿嘉莎有足够的文字驾御能力,完全有本事玩弄读者于股掌之间而又不漏半点痕迹;2,所有这些视角方面的trick都是符合起码逻辑条例的,阿嘉莎至少不会说了半天得出个鬼故事或者外星人的结论来(那是倪匡)——因此,如此一来,这就成了阿嘉莎最最经典的公式了:视角变换+心理描写=推理女皇! 波洛似乎除了海斯亭谁都不信任,很好,也很正常——因为他玩的就是视角!相信了其他人并不意味着他就玩不转视角了,仅仅意味着他能玩转的视角少了,比如罗***和云**** *_#*_#*_#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