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一凡)
|
|
1 楼: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读...
|
08年04月08日13点34分 |
昨天网购的一批侦探推理小说隆重驾到,先挑了《大笑的警察》来看,因为好奇北欧的这类小说会写成什么样子。我一向对北欧印象颇好,缘于诺基亚和宜家,总是惊叹北欧的冰天雪地与漫漫长夜反而能够造就他们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和产品思维,那么北欧作家写出来的侦探推理小说又有什么别致之处?值得期待。 从网上先copy过来一个内容梗概:“斯德哥尔摩发生一件集体谋杀案,九名乘客在公交车上遭到乱枪扫射,结果无人生还,新闻一曝光便造成社会震惊。奇怪的是,死者之一是一名年轻警察,传媒揣测他是在查案过程中遭到歹徒暗算。不过,他的上司马丁 贝克探长明白事情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探长知道他的手下在那个时间不应该出现在那辆公交车上面。他奉命展开一连串调查活动,不料却让贝克探长遭逢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危机,因为最大的困难是在于线索居然扯上一桩多年前未破的悬案……” 是不是很有耸动性和诱惑力?真正开始阅读才发现瑞典人还是有些特立独行,书中没有过分渲染的血腥,没有一连串的谋杀吊人胃口,没有追捕、打斗,句子短促有力,情节利落分明,甚至我们没有见到一个英勇无比料事如神的大侦探,而是一群性格各异,疲于奔忙的警察,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热衷并且坚信一定能有所突破的侦查方向,一日复一日地耐心琢磨破绽和线索,这就是朴素的真实。更不像日本推理那样,要么是密室中的连环杀人,要么是某个精心布置的超级复杂道具,要么是错综复杂的混乱人物关系。《大笑的警察》完全贴近了警察们步步探明,剥茧抽丝的侦查过程,把一幅画卷不徐不疾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你无需像读阿婆的书那样急速地转动大脑与罪犯斗智斗勇与波罗争抢谁最先揭开谜底,你就单纯地享受画卷描绘的过程好了。 死去的警察牵扯到多年前的悬案,这似乎是侦探推理小说经常使用的桥段,但作者的呈现却令人耳目一新。随着故事的推进,人们发现原来那个已经停止呼吸的警察却已经主导着整个案件的侦破,用生命来换取了多年前的真相。忽然就想起了这句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就是这样寂寥、淡淡伤感的情绪,还有似无还有的微妙。 最奇妙的是,作者干净的笔触能营造出让你失落的感受,也能三两笔便让你忍俊不禁,那些可爱又敬业的警察们常常会让人笑出声,他们独特鲜明的个性也让人禁不住回味。作者的刻画功力确实不凡。 很棒的阅读体验,一气呵成地读完书,不愧是一举夺得多项荣誉的经典之作(美国推理作家协会颁发的“爱伦坡奖”,被誉为一九七0年最佳推理小说.亦获得瑞典福尔摩斯奖之最佳悬疑小说奖及意大利的“天主教城推理小说首奖”。),有些侦探小说忙着故布疑阵挑战读者,谜底揭晓之时故事本身的意义也失了大半。这本书不同,值得一读再读。我也很喜欢它的装帧,暗红色硬皮本,烫银文字,简洁大方也不易折损。定价是颇有争议的贵,不过这种书肯定不会像畅销书一样风传,就让把这么好的著作推介到大陆的出版商多赚一点吧。呵呵。出版社一定喜欢我这样心甘情愿挨宰的读者。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