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凶手--评斯考特·杜罗《无罪的罪人》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斯考特·杜罗绝对算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同样,《无罪的罪人》(Presumed Innocent)在国内的知名度也不高。好莱坞著名影星哈里森·福特曾在1990年出演同名电影的男主人公,但由于公映年代较早,现在的人恐怕看过的也不多。该片1990年7月27日正式公映,由华纳兄弟公司出品,北美累计票房8600万美元,全球票房累计收入达到2亿2千万美元,是1990年排名第八的最高票房影片。 《无罪的罪人》小说版出版于1987年,是斯考特·杜罗的处女作。哦!不!应该说是小说处女作,因为他真正的处女作是1977年自传体作品《One L》。 斯考特·杜罗(Scott Turow),台译史考特·杜罗,生于1949年4月12日,美国作家、律师。到目前为止共创作有九部小说和两部非小说作品,其中有四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所有作品一共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销量逾2500万册。 斯考特·杜罗曾做过斯坦福大学的讲师,1975年他进入了哈佛大学法学院。1977年,他根据自己在法学院一年的经历创作了一本自传体作品《One L》。1978年杜罗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芝加哥做检察长助理。直到1986年,杜罗成为一名小说家,开始撰写法律惊悚小说。主要作品如《无罪的罪人》(Presumed Innocent)、《个人伤害》(Personal Injuries)等,其中《个人伤害》曾被“时代”杂志评为1999年最佳长篇小说。他的作品全部都是畅销书,并使他获得多个奖项,其中最知名的奖项是由英国犯罪作家协会(CWA)颁发的匕首奖。 法律惊悚小说(Legal Thrillers),也称法庭推理小说,是推理小说的一个子类,它是以法庭辩论为主轴,通常场景发生于法庭内或与案件相关的地点,围绕一个案件来进行质询或答辩;在法庭上的推理过程常常是控辩双方各自寻找对方的漏洞,来探出一些蛛丝马迹,也可能是利用高超的控辩技巧,揭示出案件的真相。法庭推理的主角常常是律师,也可能是检察官,这一类型最早就是在欧美硬汉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法庭推理比较尊重真实的法律程序,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于警察程序(Police procedural)小说。 《无罪的罪人》是以检察官拉斯迪第一人称视角撰写的小说。拉斯迪是一位老资格的首席检察官,平日里经常接触到一些社会的阴暗面以及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助理检察官卡洛琳引诱拉斯迪和她发生了性关系,她的主动出击当然不是为了爱情,而是要鼓动拉斯迪争取地检处处长的职位,而她自己就有机会升任首席检察官。但是拉斯迪并没有这样的打算,现实的卡洛琳便立刻离他而去。之后的某一天,卡洛琳被谋杀,现场遗留的一切证据都指向拉斯迪是杀人凶手,拉斯迪被推上了法庭,他如何在庭审中为自己脱罪? 按照美国的法律体系,控方和辩方都要竭力说服陪审团成员支持自己的观点,控方指控被告的罪名是否成立,辩方是否无罪,完全由陪审团来决定。而围绕着法庭案件审理的过程,控辩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对攻,正是法庭推理小说最吸引人的部分。 原作小说中,法庭推理部分主要集中在后半段八天庭审之中,前半段则多是案情的铺垫和讲述拉斯迪与卡洛琳、同事、政敌之间的轶事。支线剧情不少,人物也多,不过情节较为紧凑,发展也比较快,不拖沓。 在电影版《无罪的罪人》中,法庭的场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法庭辩论的部分也是重点刻画的场景。与小说不同的是,电影版去掉了小说版中的较多零碎的支线情节,只保留了与案情相关的主线剧情,虽然删去了不少零碎,但电影版《无罪的罪人》应该还是我看过所有改编电影中,最忠实于原著的电影了。这不光是剧情的忠实于原著,台词、场景、叙事的顺序也绝大多数与原著小说相同,甚至哈里森·福特那无辜而又含冤的眼神,我都能在原著中找到依据。 我不清楚到底是有多少人先看了电影,然后才看的小说,至少我是一个。 先看电影的坏处就是看小说时常会拿原作情节和电影镜头自动配对,缺少了一点想象的空间,好处则是人物都是那么熟悉,根本不用担心人物太多记不清。 原作小说是大部头的作品,三十三万字440多页的规模,不得不说这样的规模标价36元人民币(当当网还是半价18元)还算是相当厚道的。 《无罪的罪人》是法庭推理的好作品,在推理小说中也还可以把它归属为“Whodunit”(谁是凶手)类型,整书的前百分之95%都是围绕着卡洛琳之死和拉斯迪如何脱罪而展开的描写,法庭推理的部分到法官在庭上宣布此案终结的时候就算是结束了,法庭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其实只是“拉斯迪到底是不是凶手?”,而不是“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而本书的结局则属于真正的“谁是凶手”类型,此一部分是属于情节的逆转,而且是令人意外的逆转,看过电影的一定都知道。 但是即便你看过电影,也应该去领略一下原著的风采,因为那里有电影里看不到的东西。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呢?
为了省钱还是先去看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