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fan)
|
|
1 楼:
《谋杀启事》评及等等
|
01年09月01日02点18分 |
尽管一直想避免评那些阿婆最出色的作品--实在是因为怕自已水平不到家,无法言传其中的细微精妙之处。但在婆婆月的最后一天,也顾不了这许多了,得好好地提一下这位玛普尔小姐,毕竟她与波洛老爹齐名啊,呵呵。 如果没有看过玛普尔小姐在《谋杀启事》中的精彩表演,你就根本无法理解这位老太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名声。可以说,在所有关于她的故事中,就数本案最为出彩!当初买来华文版增补本时,第一个捧起来读的也是这本书,阅毕是心悦诚服,摸摸已空空如也的钱囊,亦是喜乐多于苦恼!:e 奇平克里格霍恩村的本地信息报上登了一则怪消息:“启事:一桩谋杀将于十月二十九日星期五晚六点三十分在小围场发生。朋友们务请接受此邀请,不再另行通知。”打开报纸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叹之声,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取乐子闹着玩的游戏,还是单纯的恶作剧?然而,在预告的时间,伴随着报时的钟声,却是令人心惊的枪响!没有人再相信那启事是一场恶作剧,这实在是世间最胆大包天、最可怕的杀人预告!与波洛齐名的“名侦探”,以饶舌著称的玛普尔小姐,却以其惊人的智慧揭开了全部真相! 不错,我用了“智慧”一词!在我们的印象中,玛普尔小姐总是喜欢用以前发生在自已身边的人和事去匹配那些罪案。可以说她是一个“经验主义者”,靠着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去揭露真相。但是,在本案中,玛普尔小姐真正体现出了一个大侦探的素质,应该说最后能破案,完全是靠着细心的观察和严密的推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第一处是玛普尔小姐对第二个死者的一句临终遗言所做的“三种语气”分析,真是道尽了语音语调的妙处!第二处便是她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连串意义几乎毫不相关的单词,其中包含了破解此案的全部线索!这在阿婆作品中是极为罕见的,众所周知,阿婆惯于混淆视听、扰乱读者的思路、把重要的线索隐藏在各个角落,以求“蒙骗”观众。但在本书中,她居然敢列出所有的线索,这不辄是对读者的直接挑战,阿婆对自已真是充满信心啊!尽管不服,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朋友会和看到纸条的那位警督一样--傻乎乎地怔在当场!:) 那张纸条可称得上全文最精彩之处,我喜欢这部作品的一半理由也在于此。当初读时真的是惊喜交加!很奇怪,尽管与阿婆斗智从来就是输多胜无,但心里却是高兴的。而且输得越惨,心中的那一份喜悦就越强烈,有时真的按捺不住想与人分享的冲动,但往往已是深夜,只得适当遵守一下社会公德!不知阿迷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本书有改写的戏剧,于1977年9月21日,首次在伦敦Vaudeville戏院上演。1956年,美国拍摄了电视,这也是阿加莎作品第一次被拍成彩色片。1985年英国BBC(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台)再次拍摄,片长150分钟。 值此活动结束之际,再多说两句废话,呵呵。如果说福尔摩斯是牵我走近侦探文学的入门书,那阿加莎则是把我彻底推入侦探推理世界的引路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对其他的作家如此眷恋了。打完了这篇文章,想起了以前的种种趣事,比如:天天都会数一遍还有几本书没看过,到最后,每抽出一本书都要下很大的勇气;为了一本《命运之门》(被朋友遗失),买了两套华文版的增补本;从地摊上淘回很旧很旧的老版本,放在火上烘烤消毒;从图书馆借来《零时》,居然后面几页脱失,直到后来自已买了书后才明白了真相,就是那几张纸让我憋得好难受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我想每一个阿婆迷肯定都有各自阅读过程中的趣闻轶事和小插曲的吧!什么时候我们能像婆婆书中所写的,在一个优雅的午后,沐着温暖的阳光,品尝着醇厚的香茶、嚼着精致的小点心,畅所欲言,互相诉说衷肠、一起怀念我们的婆婆呢……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请允许一个不够格的朋友为你寄上一份迟到的哀思。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