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欧美名家   【版主】:ellry,dsky,东风无影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2个回复)
主 题: 侦探的故事(3)(人气:3863)
 ellryellry打开ellry的博客
1 楼: 侦探的故事(3) 02年01月29日21点33分

本帖是精华帖,目前处于免费状态,点此开始收费


第三章 侦探小说产生背景

直到18世纪中期现代侦探小说才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如此晚的起步显示出侦探小说的产生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国家机器逐步完善其机能之后的产物。
翻开历史,我们会找到以下一些条目: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
到19世纪早期,欧洲主要国家都由资产阶级掌权。资产阶级的行政、司法、检察、审判、警察等体系基本形成并运作。但是,当时的警察与我们现在的理解不太一样。警察几乎是统治者或当权者手中的工具。法律常常按照法官和官员们的利益来解释,法律很严酷,有时毫无意义。人们的理念常常与混乱的旧法律发生冲突,所以对警察没有什么好感。
早先的警察局并没有专门的侦探机构,英国到1753年弓街推事(1748-54)亨利·费尔汀才在伦敦组建了类似侦探性质的弓街跑腿(Bow Street Runners, or Officers)。来看看这些早期的“侦探”吧:
“弓街跑腿对侦探术而言可能是一种奇迹,在十九世纪初,弓街跑腿为了侦查犯罪而形成时,其组成分子很可能会令现代警方发笑,而事实上他们却成功了。弓街跑腿在侦查、追踪、逮捕犯人的过程中只依赖少数几个人来完成,通常人数不会超过八人。而每位弓街跑腿的成员经由实地训练来强化他们的侦探技巧,再加上强纳森·怀德(此人相当于当时的警察局长)的特殊训练方式,所以弓街跑腿在当时成为小偷与强盗最害怕的人物,他们身着的红色背心也因此成为正义的标志。” ——《弓街巡警大事纪》(Chronicles of Bow Street Police-Office,1888)
“敲门的弓街干探身材中等,体格魁梧,年约五十,发亮的黑发修剪得非常整齐,半落腮胡,圆脸,目光锐利;另一名干探有着红发,骨瘦如柴,穿著马靴,容貌丑陋,有着向上弯曲感觉十分邪恶的鼻子。”——查尔斯·狄更斯《奥利弗·退斯特》
直到1829年,伦敦首都警察厅才正式成立,不过这要比欧洲其他首都晚得多。警察维持街道秩序,但是犯罪却没有停止过——罪犯们只是退缩到城市的黑暗角落。1842年,刑事侦缉部成立,一些警察脱下制服成为侦探。
相比较而言,法国则走在了欧洲的前列。
1810年的某天,巴黎警察局长巴斯克耶男爵听到侍者报告说有人求见,希望为警察局效力。男爵打开“志愿者”的卷宗,他看到以下的令人惊讶至极的履历:
弗朗索瓦·维多克(François Eugène Vidocq),1775年7月24日出生在法国阿拉斯市,是个面包铺老板的二儿子。15岁时他就放弃了学业,投生于冒险的活动中,是个十足的唐璜式人物,他成为这个平静城市的不安定因素。一次,他把手伸进了父亲的钱箱,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儿子送进了警察局。维多克被关了几天,然后当众忏悔,父亲原谅了他。不久他又离家出走,还带走了钱箱里所有的钱。最后,维多克满身伤痕的回到家,他扑到在父亲的脚下,父亲郑重的宽恕了回头浪子。这以后,维多克果然老实了很多。但是他又发现阿拉斯的天地对他来说太狭小了,于是他报名参军了。
维多克因为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被提拔为军士。提升后仅三天,他与中尉吵了一架,还把中尉揍了顿。除了逃跑外,他别无选择。但他还不想彻底脱离军队。过了一段时间,利用前线的混乱状况,维多克参加了另外的团队。不久因为女人而放弃了军旅生活。
这时他发现了一样十分有趣的事情——伪装术,还乐此不疲。1795年,他伪装成一个上尉到布鲁塞尔行骗。他不幸被捕——为了不让人知道真实身份,他逃走了。后来,他为了一个情妇把一位上尉揍了顿。上尉提出控告,于是维多克真真正正的被关进牢里。
在监狱里,维多克对一个农民深感同情。那个农民为了在饥饿的年代养活四个孩子偷了一袋米而被关进了监狱。维多克劝他逃跑,还给他准备了监狱释放证明书。显然,证明书不够逼真,农民又被抓了起来,还把维多克招了出来。由于害怕去服苦役,维多克从监狱里逃了出来。他被抓,再次越狱,再次被抓。第三次逃跑之后,他被判刑八年苦役。
此时的维多克有了“越狱之王”的称号。在布加勒斯特服刑两星期后,他又逃跑了。几个月后他再次被捕,被押到了土伦。那时人们给维多克围上一层神秘的光环——没有任何门闩和锁能够阻挡他。维多克没有使他的“名声”蒙黑,他又越狱了,开始在良心和犯罪的罅缝里过着复杂而艰苦的日子。
维多克也在考虑自己的境况。当他拒绝加入一伙里昂的强盗帮之后,强盗们把他出卖给了警察。他面临着极其冷酷的未来。幸运的是里昂警察局的局长吉恩-皮埃尔·迪布瓦意识到维多克的才能对他们很有用。迪布瓦给维多克两条路选择:是回到苦役地还是留在这里成为警察局密探过着自由的生活。维多克无路可走,他成为了一名密探,因为黑社会都认为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不过由于要在公开的法庭指证,维多克不可避免的暴露了身份。迪布瓦为维多克准备了新的身份文件,维多克便离开了里昂。
在流浪过程中,他不断地受到来自罪犯们的勒索,最后他来到巴黎请求成为执法者中的一员。
巴斯克耶男爵并没有被这些履历吓倒,他却从中发现了更有价值的信息。首先,和他打交道的是一位具有不可思议的创造力的天才,他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其次,维多克的罪行并不严重,除了不断地越狱之外,他没有杀人放火。并且他帮助过警察局,许多年来的生活使他了解法国的整个犯罪界。
于是维多克组织了自己的秘密警察机构——Brigade de la Sûreté。最初只有一人,几次成功的行动之后发展到数十名成员。维多克对于警察局的价值是巨大的。他熟知黑社会所有的头面人物、所有的活动场所、所有的销赃渠道。他开始率领手下清洗巴黎的犯罪界。被他逮捕并送上法庭的小偷和杀人犯大约有两千多名,应该说是相当巨大的数字。
但是,因为和当权官僚们的关系不好,1827年维多克被建议撤消机构,退休回家。退休后他开始整理出版自己的回忆录,显然他的写作才能比侦探才能要差的多,于是他把原始材料卖给了出版社,并获得了相当丰厚的稿酬——两万四千法郎。出版社再约请一些人把资料转变成略带小说性质的四卷本《回忆录》(Mémoires,1828-29)。第二年就被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里广为流传。
这本书的出版和维多克本身的传奇经历对侦探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著名侦探小说研究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这样说过:“他(指爱德加·爱伦·坡)之前读过维多克的书,也就是说如果《回忆录》不出版坡就不可能创造出他那位业余侦探。”当然还不局限于侦探文学领域,我们可以在诸如巴尔扎克《高老头》(1834-35)中的沃特林、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1847)中的冉阿让身上很明显的看到维多克的影子。
坡在《莫格街谋杀案》中对维多克有这样一段评价:“例如维多克这个人既善于猜想又不屈不挠,但因为缺乏受过教育的思想,所以他不断因过细的调查而发生错误。他因过于接近对象而缩小了他的眼界。他也许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一两点,但这样做时必然失去对整个事件的把握,因此有陷得过深之说。”鉴于同样的有些轻视的句子也出现在福尔摩斯对杜宾的评价中,所以与其说这是轻视不如说是致敬。坡还把杜宾所有的案件都设置在他不熟悉的法国巴黎,虽然杜宾没有从维多克身上继承什么特性,但却接下了维多克的世界,我想不应该仅仅是偶然吧!法国的另一位早期侦探小说家埃米尔·加博里奥则将坡和维多克结合起来写出了《勒鲁菊事件》(L’Affaire Lerouge,1866)。他塑造的侦探勒考克警探(Lecoq)不仅在名字上和维克多很相似,而且也是一个改过自新的罪犯。
如坡所说,教育和数学式的分析并没有在《回忆录》中扮演什么重要的角色,维多克更像是一个华丽的冒险家而不是一个理性的大侦探。会有这样的情节,维多克在夜晚充满好奇的注视着一间屋子,伸长脖子在垃圾堆上渡过漫漫长夜。他把他的天才归功于戏剧性,或者说“善于猜想又不屈不挠”。维克多是无数擅长伪装和陷阱的侦探们的先驱,也许不是第一位但却是早期最著名的大师:他甚至可以随意的将身高改变4-5英寸。这在早期的侦探文学如查尔斯·狄更斯、威尔基·柯林斯等人的作品中是最常用的伎俩。维多克对于黑社会的描述也被众多作家发扬光大,还跨过英吉利海峡影响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柯林斯、狄更斯、哈代等人不止一次的引用这位大师的第一手资料。维多克还是盗贼变英雄的先驱。你可以在勒布朗的亚森·罗平、修墨(Hornung)的拉夫斯(Raffles)、查达里斯(Charteris)的西门·谭波拉(Simon Templar)等等盗贼侦探的身上看到维克多的影响。
再回来关注一下我们这位大师后半生。他开办了一家造纸厂,主要接收原苦役犯做工,只有一个条件——做一个诚实的人。1831年在内务部部长的坚决要求下,维多克又被请来担当秘密警察的头。在此期间维克多派手下到各地的监狱收集罪犯的资料做成类似现在的前科记录卡片,这项创造对于犯罪侦查学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好日子不长,1833年他又被对手拉下台,彻底退休了。这次他更为大胆,在1834年1月组建了自己的私家侦探机构——Le Bureau des Renseignements。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私人侦探社,顾客主要是商人,大约有4000名客户,每人每年只要交20法郎就可以在非常时期得到帮助。不过由于对头们的嫉妒、捣乱,他的工厂和侦探社都没有长久下去。1857年维多克在贫困中去世。
再回到英国,在1827年英国出版了一本无名氏的《里奇蒙:或一个弓街跑腿的生活》(Richmond: or, Scenes in the Life of A Bow Street Officer),作者一般认为可能是托马斯·加斯佩(Thomas Gaspey)。这本书以虚构为主,受到维多克传奇式经历的影响,是现存当代对弓街跑腿描述最完整的著作,可以归为廉价小说,但谈到对侦探小说的贡献上价值不是很大。
早期侦探小说的发展与侦查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社会的进步也使得犯罪越来越猖狂,越来越职业化、技术化,如果没有一套好的侦查学体系那么警察局很难维持下去。侦探小说虽然不太使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如DNA技术等,但是无一例外的遵循早期的也是最基本的侦查学,如指纹术、测量法等,所以不妨再看看这些早期侦查学成就的发展,也许有些因为太迟了而没有在坡或者柯林斯的作品中使用过。
在维多克的时代,侦探们主要利用情报和生活经验破案。人类学派的创始人龙勃罗梭在1864年出版了关于犯罪类型的书,虽然知名度不小但是纸上谈兵的理论没有给侦探们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
工作在Sûreté的贝蒂荣是一个小小的书记员,整天坐在那里研究罪犯的资料卡片。现在可不像维多克的时代,卡片数以万计,他尽量想把卡片按系统的整理好以方便查找。出生在人类学世家的他想到通过对人体测量,记录下耳垂长度、头颅大小、手臂长度等11个特征,凭此可以方便的,至少可以缩小范围,在卡片中找到罪犯。但是警察局长认为这个想法非常荒谬。直到1882年末,新任局长才勉强同意让他试验。终于贝蒂荣通过分类体系查处了一名罪犯的真实身份,他的体系终于获得批准。贝蒂荣的方法还算奏效,不久就声名大震。但是显而易见,他的方法过于笨拙,精确到毫米的测量仍然会发生很多不必要的错误。于是贝蒂荣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包括引入照片。
再谈谈指纹术。1887年英属印度的一名警务人员威廉·赫尔希给孟加拉监狱总监察长写信声称他发现人的指纹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所有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可是回信却建议他去休假。另外,一位在日本的英国医生亨利·弗格斯也注意到这点,他甚至还用指纹学说为一位无辜者洗清了罪名。后来他写了篇文章寄给《自然》杂志,发表于1880年。1891年,贝蒂荣的学生弗朗西斯·加尔通在指纹鉴别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根据纹线把指纹分为四个基本类型。不过奇怪的是贝蒂荣本人却不承认指纹鉴别。指纹术很快被各个国家的警察机构采用,并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一些细心的读者不禁要问,谈的怎么都是欧洲的事情呢,可第一篇现代侦探小说是美国人爱德加·爱伦·坡写的《莫格街谋杀案》啊!为什么不谈美国呢?我认为,19世纪早期的美国和当时的欧洲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略处下风,著名的平克顿侦探所到1850年才在美国芝加哥成立。坡的侦探小说应该说是超越时代的产物,产生的关键在坡本身而非美国,在下一章将会谈到这一点。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谜斗篷推理计划
推广、品评、研究、收藏侦探小说
http://www.douban.com/group/murderpen/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hitachi41罗修——坑王之王
2 楼: Re:侦探的故事(3) 02年01月29日21点18分


原来平克顿侦探所不是世界上第一所私人侦探所啊。
呵呵……
不过维多克这个人物似乎是亚森罗苹的原型呢。:e






北邻有精,其名为狐;化而为女,其名为艾。艾之魅,不知其几万迷。喜而笑,其貌倾千城之国也。东坑小骡子


有关原创小说的作者专栏开通因本人机器问题,时常无法登陆后台,暂时无法受理。

罗修的群魔乱舞http://blog.sina.com.cn/u/1417662535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HiStory成天打打杀杀的烦不烦打开HiStory的博客
3 楼: Re:侦探的故事(3) 02年01月29日21点33分


ELLRY我真是敬佩你啊!!
你做出了完全正确的决定,你的努力不会白白付出的。
你写的这段侦探史我都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大开眼界啊。
【ellry在大作中谈到:】

>第三章 侦探小说产生背景

>直到18世纪中期现代侦探小说才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如此晚的起步显示出侦探小说的产生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国家机器逐步完善其机能之后的产物。
>翻开历史,我们会找到以下一些条目:
干吗要翻开我啊??我招你惹你了?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
>到19世纪早期,欧洲主要国家都由资产阶级掌权。资产阶级的行政、司法、检察、审判、警察等体系基本形成并运作。但是,当时的警察与我们现在的理解不太一样。警察几乎是统治者或当权者手中的工具。法律常常按照法官和官员们的利益来解释,法律很严酷,有时毫无意义。人们的理念常常与混乱的旧法律发生冲突,所以对警察没有什么好感。
>早先的警察局并没有专门的侦探机构,英国到1753年弓街推事(1748-54)亨利·费尔汀才在伦敦组建了类似侦探性质的弓街跑腿(Bow Street Runners, or Officers)。来看看这些早期的“侦探”吧:
>“弓街跑腿对侦探术而言可能是一种奇迹,在十九世纪初,弓街跑腿为了侦查犯罪而形成时,其组成分子很可能会令现代警方发笑,而事实上他们却成功了。弓街跑腿在侦查、追踪、逮捕犯人的过程中只依赖少数几个人来完成,通常人数不会超过八人。而每位弓街跑腿的成员经由实地训练来强化他们的侦探技巧,再加上强纳森·怀德(此人相当于当时的警察局长)的特殊训练方式,所以弓街跑腿在当时成为小偷与强盗最害怕的人物,他们身着的红色背心也因此成为正义的标志。” ——《弓街巡警大事纪》(Chronicles of Bow Street Police-Office,1888)
>“敲门的弓街干探身材中等,体格魁梧,年约五十,发亮的黑发修剪得非常整齐,半落腮胡,圆脸,目光锐利;另一名干探有着红发,骨瘦如柴,穿著马靴,容貌丑陋,有着向上弯曲感觉十分邪恶的鼻子。”——查尔斯·狄更斯《奥利弗·退斯特》
>直到1829年,伦敦首都警察厅才正式成立,不过这要比欧洲其他首都晚得多。警察维持街道秩序,但是犯罪却没有停止过——罪犯们只是退缩到城市的黑暗角落。1842年,刑事侦缉部成立,一些警察脱下制服成为侦探。
>相比较而言,法国则走在了欧洲的前列。
>1810年的某天,巴黎警察局长巴斯克耶男爵听到侍者报告说有人求见,希望为警察局效力。男爵打开“志愿者”的卷宗,他看到以下的令人惊讶至极的履历:
>弗朗索瓦·维多克(François Eugène Vidocq),1775年7月24日出生在法国阿拉斯市,是个面包铺老板的二儿子。15岁时他就放弃了学业,投生于冒险的活动中,是个十足的唐璜式人物,他成为这个平静城市的不安定因素。一次,他把手伸进了父亲的钱箱,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儿子送进了警察局。维多克被关了几天,然后当众忏悔,父亲原谅了他。不久他又离家出走,还带走了钱箱里所有的钱。最后,维多克满身伤痕的回到家,他扑到在父亲的脚下,父亲郑重的宽恕了回头浪子。这以后,维多克果然老实了很多。但是他又发现阿拉斯的天地对他来说太狭小了,于是他报名参军了。
>维多克因为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被提拔为军士。提升后仅三天,他与中尉吵了一架,还把中尉揍了顿。除了逃跑外,他别无选择。但他还不想彻底脱离军队。过了一段时间,利用前线的混乱状况,维多克参加了另外的团队。不久因为女人而放弃了军旅生活。
>这时他发现了一样十分有趣的事情——伪装术,还乐此不疲。1795年,他伪装成一个上尉到布鲁塞尔行骗。他不幸被捕——为了不让人知道真实身份,他逃走了。后来,他为了一个情妇把一位上尉揍了顿。上尉提出控告,于是维多克真真正正的被关进牢里。
>在监狱里,维多克对一个农民深感同情。那个农民为了在饥饿的年代养活四个孩子偷了一袋米而被关进了监狱。维多克劝他逃跑,还给他准备了监狱释放证明书。显然,证明书不够逼真,农民又被抓了起来,还把维多克招了出来。由于害怕去服苦役,维多克从监狱里逃了出来。他被抓,再次越狱,再次被抓。第三次逃跑之后,他被判刑八年苦役。
>此时的维多克有了“越狱之王”的称号。在布加勒斯特服刑两星期后,他又逃跑了。几个月后他再次被捕,被押到了土伦。那时人们给维多克围上一层神秘的光环——没有任何门闩和锁能够阻挡他。维多克没有使他的“名声”蒙黑,他又越狱了,开始在良心和犯罪的罅缝里过着复杂而艰苦的日子。
>维多克也在考虑自己的境况。当他拒绝加入一伙里昂的强盗帮之后,强盗们把他出卖给了警察。他面临着极其冷酷的未来。幸运的是里昂警察局的局长吉恩-皮埃尔·迪布瓦意识到维多克的才能对他们很有用。迪布瓦给维多克两条路选择:是回到苦役地还是留在这里成为警察局密探过着自由的生活。维多克无路可走,他成为了一名密探,因为黑社会都认为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不过由于要在公开的法庭指证,维多克不可避免的暴露了身份。迪布瓦为维多克准备了新的身份文件,维多克便离开了里昂。
>在流浪过程中,他不断地受到来自罪犯们的勒索,最后他来到巴黎请求成为执法者中的一员。
>巴斯克耶男爵并没有被这些履历吓倒,他却从中发现了更有价值的信息。首先,和他打交道的是一位具有不可思议的创造力的天才,他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其次,维多克的罪行并不严重,除了不断地越狱之外,他没有杀人放火。并且他帮助过警察局,许多年来的生活使他了解法国的整个犯罪界。
>于是维多克组织了自己的秘密警察机构——Brigade de la Sûreté。最初只有一人,几次成功的行动之后发展到数十名成员。维多克对于警察局的价值是巨大的。他熟知黑社会所有的头面人物、所有的活动场所、所有的销赃渠道。他开始率领手下清洗巴黎的犯罪界。被他逮捕并送上法庭的小偷和杀人犯大约有两千多名,应该说是相当巨大的数字。
>但是,因为和当权官僚们的关系不好,1827年维多克被建议撤消机构,退休回家。退休后他开始整理出版自己的回忆录,显然他的写作才能比侦探才能要差的多,于是他把原始材料卖给了出版社,并获得了相当丰厚的稿酬——两万四千法郎。出版社再约请一些人把资料转变成略带小说性质的四卷本《回忆录》(Mémoires,1828-29)。第二年就被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里广为流传。
>这本书的出版和维多克本身的传奇经历对侦探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著名侦探小说研究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这样说过:“他(指爱德加·爱伦·坡)之前读过维多克的书,也就是说如果《回忆录》不出版坡就不可能创造出他那位业余侦探。”当然还不局限于侦探文学领域,我们可以在诸如巴尔扎克《高老头》(1834-35)中的沃特林、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1847)中的冉阿让身上很明显的看到维多克的影子。
的确,这些让人唾骂的警察就是侦探的雏形。
>坡在《莫格街谋杀案》中对维多克有这样一段评价:“例如维多克这个人既善于猜想又不屈不挠,但因为缺乏受过教育的思想,所以他不断因过细的调查而发生错误。他因过于接近对象而缩小了他的眼界。他也许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一两点,但这样做时必然失去对整个事件的把握,因此有陷得过深之说。”鉴于同样的有些轻视的句子也出现在福尔摩斯对杜宾的评价中,所以与其说这是轻视不如说是致敬。坡还把杜宾所有的案件都设置在他不熟悉的法国巴黎,虽然杜宾没有从维多克身上继承什么特性,但却接下了维多克的世界,我想不应该仅仅是偶然吧!法国的另一位早期侦探小说家埃米尔·加博里奥则将坡和维多克结合起来写出了《勒鲁菊事件》(L’Affaire Lerouge,1866)。他塑造的侦探勒考克警探(Lecoq)不仅在名字上和维克多很相似,而且也是一个改过自新的罪犯。
>如坡所说,教育和数学式的分析并没有在《回忆录》中扮演什么重要的角色,维多克更像是一个华丽的冒险家而不是一个理性的大侦探。会有这样的情节,维多克在夜晚充满好奇的注视着一间屋子,伸长脖子在垃圾堆上渡过漫漫长夜。他把他的天才归功于戏剧性,或者说“善于猜想又不屈不挠”。维克多是无数擅长伪装和陷阱的侦探们的先驱,也许不是第一位但却是早期最著名的大师:他甚至可以随意的将身高改变4-5英寸。这在早期的侦探文学如查尔斯·狄更斯、威尔基·柯林斯等人的作品中是最常用的伎俩。维多克对于黑社会的描述也被众多作家发扬光大,还跨过英吉利海峡影响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柯林斯、狄更斯、哈代等人不止一次的引用这位大师的第一手资料。维多克还是盗贼变英雄的先驱。你可以在勒布朗的亚森·罗平、修墨(Hornung)的拉夫斯(Raffles)、查达里斯(Charteris)的西门·谭波拉(Simon Templar)等等盗贼侦探的身上看到维克多的影响。
>再回来关注一下我们这位大师后半生。他开办了一家造纸厂,主要接收原苦役犯做工,只有一个条件——做一个诚实的人。1831年在内务部部长的坚决要求下,维多克又被请来担当秘密警察的头。在此期间维克多派手下到各地的监狱收集罪犯的资料做成类似现在的前科记录卡片,这项创造对于犯罪侦查学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好日子不长,1833年他又被对手拉下台,彻底退休了。这次他更为大胆,在1834年1月组建了自己的私家侦探机构——Le Bureau des Renseignements。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私人侦探社,顾客主要是商人,大约有4000名客户,每人每年只要交20法郎就可以在非常时期得到帮助。不过由于对头们的嫉妒、捣乱,他的工厂和侦探社都没有长久下去。1857年维多克在贫困中去世。
你这段历史一定费了不少力气吧?
>再回到英国,在1827年英国出版了一本无名氏的《里奇蒙:或一个弓街跑腿的生活》(Richmond: or, Scenes in the Life of A Bow Street Officer),作者一般认为可能是托马斯·加斯佩(Thomas Gaspey)。这本书以虚构为主,受到维多克传奇式经历的影响,是现存当代对弓街跑腿描述最完整的著作,可以归为廉价小说,但谈到对侦探小说的贡献上价值不是很大。
>早期侦探小说的发展与侦查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社会的进步也使得犯罪越来越猖狂,越来越职业化、技术化,如果没有一套好的侦查学体系那么警察局很难维持下去。侦探小说虽然不太使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如DNA技术等,但是无一例外的遵循早期的也是最基本的侦查学,如指纹术、测量法等,所以不妨再看看这些早期侦查学成就的发展,也许有些因为太迟了而没有在坡或者柯林斯的作品中使用过。
>在维多克的时代,侦探们主要利用情报和生活经验破案。人类学派的创始人龙勃罗梭在1864年出版了关于犯罪类型的书,虽然知名度不小但是纸上谈兵的理论没有给侦探们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
>工作在Sûreté的贝蒂荣是一个小小的书记员,整天坐在那里研究罪犯的资料卡片。现在可不像维多克的时代,卡片数以万计,他尽量想把卡片按系统的整理好以方便查找。出生在人类学世家的他想到通过对人体测量,记录下耳垂长度、头颅大小、手臂长度等11个特征,凭此可以方便的,至少可以缩小范围,在卡片中找到罪犯。但是警察局长认为这个想法非常荒谬。直到1882年末,新任局长才勉强同意让他试验。终于贝蒂荣通过分类体系查处了一名罪犯的真实身份,他的体系终于获得批准。贝蒂荣的方法还算奏效,不久就声名大震。但是显而易见,他的方法过于笨拙,精确到毫米的测量仍然会发生很多不必要的错误。于是贝蒂荣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包括引入照片。
>再谈谈指纹术。1887年英属印度的一名警务人员威廉·赫尔希给孟加拉监狱总监察长写信声称他发现人的指纹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所有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可是回信却建议他去休假。另外,一位在日本的英国医生亨利·弗格斯也注意到这点,他甚至还用指纹学说为一位无辜者洗清了罪名。后来他写了篇文章寄给《自然》杂志,发表于1880年。1891年,贝蒂荣的学生弗朗西斯·加尔通在指纹鉴别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根据纹线把指纹分为四个基本类型。不过奇怪的是贝蒂荣本人却不承认指纹鉴别。指纹术很快被各个国家的警察机构采用,并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你应该把四种基本指纹具体是什么说一下。
>一些细心的读者不禁要问,谈的怎么都是欧洲的事情呢,可第一篇现代侦探小说是美国人爱德加·爱伦·坡写的《莫格街谋杀案》啊!为什么不谈美国呢?我认为,19世纪早期的美国和当时的欧洲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略处下风,著名的平克顿侦探所到1850年才在美国芝加哥成立。坡的侦探小说应该说是超越时代的产物,产生的关键在坡本身而非美国,在下一章将会谈到这一点。







他设的圈套都是人们一眼就能看破的圈套,他们总是这样说:“也太明显了,这圈套,不可能是真的。”所以他们也落入了圈套。 
总的来说,人们还是愿意讲真话的,因为这样容易些,没有编制谎言的压力。可以撒一两次谎,或者三四次谎,但不可能总是撒谎。这样,真相就会慢慢露出来了 。
“您到过里维埃拉么,乔治?”波洛问他的仆人。  “是的,先生,两年前,那时我在爱德华.弗兰普顿勋爵家做事。”    “可是现在,您是在赫尔克里.波洛这里做事了,多么快的进步啊!”
 不管怎么说,大海里总还是能捞到一根针的;在一大群沉睡的狗中,我总能够抬脚踩上一条的;如果向天上放箭,总会有一支箭掉下来,射中一所玻璃房子的。


    推    ,_  _  _,      
    门      \o-o/         ╲     │   │   │ ┬-┐  ─┬─┬─
    四     ,(.-.),       ┌───┐  │╲ ╱│  ─┼ │ /   ╲│ │╱
    大   _/ |) (| \_     ╱  │ ╲  │ ╳ │   ╱ │ ̄|   │ │ 
         /\=-=/\        ─┼─┐  │╱ ╲│  ╱│ˋ│       ─┴─┴─
    人    ,| \=/ |,        ╱  │  │   │   │  / ╳   ˊ│ˋ│ˋ
        _/ \  |  / \_     ╯  ┘  └───┘   │ / ╯╰   ╰─┘ 
    之      \_!_/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2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