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首云(陇首云)
|
|
1 楼:
【转载文章】任何一个写犯罪小说的人都...
|
02年05月08日08点08分 |
本文被【陇首云】转载於【奇思异想】版
原文由【废墟】发表:
因为是新来这里的人,所以就很有兴趣地把以前这里的精华小说都找出来读。今天读了服部平次的藤原剑川探案之CD之谜。非常平易有序的作品。但是在还没有发生死亡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是自杀的。 这样的情况在读阿加莎的作品《死亡终局》的时候也出现过,当一切还在萌芽状态的时候,我已经知道最终杀人的凶手会是那个哥哥。 恒久以来如同罪犯都是有犯罪动机一样,写犯罪小说的人也都有一个同样的动机:写一个精彩绝伦,最后让读者大吃一惊的结局。但是早期一些的作品中是完全让读者看着书中的侦探怎么样去破案。为了让侦探显得更加完美高大一些,就索性把一些线索只让侦探能够看见,而不告诉读者。这样的小说当揭破谜底以后,并没有认同感产生,只是觉得,哦,如果我在那里也会做得到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福尔摩斯。 再往后发展,比较费厄泊赖的小说类型渐渐被读者所喜爱。在这些小说里,侦探所看见的东西也同样地被作家都一一表述给读者知道。书中描写的侦探和读者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在最后侦探还会仁慈地公布一些让人一辈子也听不懂地内幕给读者。当最后公布出答案的时候,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才是凶手啊。不错,在这里和那里都已经说出来了的啊,只是我没有想到罢了。于是还会再找一本这样的书,跟书里的侦探再比一下谁更快地找出凶手来。 于是这样类型的小说就不再是一个侦探和罪犯之间的较量,而成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较量。作者会想方设法把凶手、动机、作案隐藏在大量的文字和信息之中。而读者的任务就是从字里行间去搜索真正有用的线索,避免迷失在大量的无用的文字表述中。但往往是徒劳的。因为厚厚的一本书总会有一个打盹的时候,一两句关键的词句很容易轻易地从眼皮底下溜过去。 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精彩的短篇推理小说就比长篇的更加难以创作。因为在短短的千把字中要把凶案,推理全部融于其中,还要给出线索,又要隐藏线索。如此精心地布局,如此巧妙地构思。因此喜爱推理小说的同人都应当向创作优秀短篇推理小说的作者致敬。 在推理小说中还有一个定式,就是所有的被害者和凶手都必须要是小说前半部分中业已登场的人物。这样说好象是在说废话。但是在现实中的凶案却往往并非如此。陌生人的犯罪却往往也占很大的比例。这就使推理小说的意义更大的成为人和人之间动脑筋,比智力的游戏。毕竟因为小说就只有这么几个人物,不是A就是B,要么就是C。总不会超出范围说还有一个某某人是开始没有出现的,在最后突然被揪出来当凶手。这样的话,读者会大骂上当,一把撕书的。 在CD的案中,当死者的父亲把死者从篮球场抓回家的时候,以及对死者形象的几句描写中,已经暗示出了死者的孤立压抑的性格。再加上日本小学生历来就有自杀的风气。那么产生最后悲剧的结局也就是不言自明的了。 在《死亡终局》里的一句话也泄露了作者的整部小说的构思和意图。我希望读过这本小说的同人也一样找到了。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欢迎光临下列版块:
看《福尔摩斯》:一切以福迷为中心。(在本站“主题版区”中),品《原创推理》,评《中国侦探》:发掘历史,体验发展。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