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欧美名家   【版主】:ellry,dsky,东风无影 字体大小:
[1] [2] [3]2页/共3页(总计21个回复) 上页 下页
主 题: Re:Re:可不可以……(人气:3)
 葛城美里Seishiro打开葛城美里的博客
11 楼: Re:Re:可不可以…… 03年11月06日22点14分


显示:语法错误
是怎么回事啊?






☆★☆★☆★☆★☆★☆★☆★☆★☆★☆★☆★☆★☆★☆★☆
★                                                      ★
☆  欢迎到我的blog来玩:                                ☆
★                                                      ★
☆  http://rabbitdentist.yculblog.com                   ☆
★                                                      ★
☆  推理书评 + 电影 + 日剧 + 护肤心得 + 真人秀 !   ☆
★                                                      ★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dskydsky
12 楼: Re:Re:Re:可不可以…… 03年11月06日22点20分


我去看了一下,就是ellry转载的这篇文章,其他没有东西
不用看了
【葛城美里在大作中谈到:】

>显示:语法错误
>是怎么回事啊?






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侦探推理版访问方法:
A.登陆方式:
1.web方式
http://bbs.fudan.sh.cn
2.telnet方式
在上述web方式首页,左上角常用软件选择Fterm或cterm,下载安装完毕后,选择
连接-快速连接,地址栏内键入bbs.fudan.sh.cn
这种方式浏览文章以及发表评论较为方便.
B.登陆后,选择分类讨论区,侦探推理版位于5区(文学艺术)
C.无论关税拍砖,欢迎推门朋友捧场
D.没有id的我可以帮忙注册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葛城美里Seishiro打开葛城美里的博客
13 楼: Re:Re:可不可以…… 03年11月06日22点23分


谢谢你^_^






☆★☆★☆★☆★☆★☆★☆★☆★☆★☆★☆★☆★☆★☆★☆
★                                                      ★
☆  欢迎到我的blog来玩:                                ☆
★                                                      ★
☆  http://rabbitdentist.yculblog.com                   ☆
★                                                      ★
☆  推理书评 + 电影 + 日剧 + 护肤心得 + 真人秀 !   ☆
★                                                      ★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ellryellry打开ellry的博客
14 楼: Re:可不可以…… 03年11月07日11点00分


【葛城美里在大作中谈到:】

>我是在学校的宿舍上网,必须到网络中心去申请才能登陆大陆以外的网页,所以这个链接打不开呀。能不能想办法转载一下什么的?谢谢了。
这本书网上是没有的,谋杀专门店有些节选的。
我给的连接是那篇文章的连接,不是书的连接。






谜斗篷推理计划
推广、品评、研究、收藏侦探小说
http://www.douban.com/group/murderpen/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罗塞帝月黑风高
15 楼: Re:Re:Re:謀殺的樂趣和啟示─... 03年11月07日11点01分



呵呵。。。斑竹这篇新书推荐写得的确是与众不同啊!

语言古朴雅致,简洁自然,颇有儒生畅谈天下大势的气魄,亦有灯下漫游书境的闲情雅韵,令我等井底之蛙感叹不已!

对于詹先生的导读,我倒是对他写说书人张大春的事迹津津乐道,可惜无缘得见。

在此,我把詹宏志写的《谋杀之乐》也转贴过来,和斑竹的文章相映成趣呢。


附:
謀殺之樂 ---- 詹宏志

  關於類型小說的閱讀之樂,小說家毛姆(W. S. Maugham, 1874-1965)說得最透徹也最坦白:「當你感冒臥床,頭昏腦脹,此刻你並不想要偉大的文學作品;你寧願冰袋敷額,熱水浸腳,三、兩本偵探小說,伴你度過病榻時光。」
  是呀,即使文豪如毛姆者,也知道當我們困頓病累之際,我們並不想探尋人生真義,只想找一位言談有趣的好友,講些奇情刺激的故事來聽──在中國,這是說部俗講文學的傳統;在西方,這正是類型大眾小說的社會史。
  民國大史學家陳寅恪,晚年受政治迫害又兼哀體病目,也自稱:「廢書不觀,唯聽說小說消日」,他甚至自嘲說:「聊作無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可見通俗小說不唱高調,在最艱困的時刻,堅貞做我們的朋友,努力謀我們的歡樂,這是中外皆然的事。然而在類型小說中,起源於英、法兩語言的「偵探小說」不僅歷史悠久,更是人才與傑作輩出,雖小道而不可小覷。如果我們以愛倫坡(E. A. Poe, 1809-1849)的作品為起點,偵探小說的傳承已有一百五十年。其中的作家,如克莉斯蒂(A. Christie)、賽兒絲(D. L. Sayers)、昆恩(Ellery Queen)、范達因(S. S. Van Dine),乃至於當今名家詹姆士女士(P. D. James)和德克斯特(Colin Dexter)等,固然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就連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如福爾摩斯、布朗神父、神探白羅、馬格雷探長等,也都是深入人心,早已成為日常語彙的一部分。
  為什麼人們如此嗜讀偵探小說?為什麼人們深愛這種「幾具屍體,一個神祕的兇手與一位智解謎雲的神探」的故事?也許我們得用幾個學科才能窮盡其中的奧秘。但是,正因為百年來無數讀者的熱烈擁戴,作家們的前仆後繼,才造就了西方類型小說中一個重大而豐富的文學娛樂遺產。
1. 黃金之眼
  ﹝謀殺專門店﹞這部叢書,就是想從「偵探推理與犯罪解謎」的一百五十年小說傳統裏,精選細譯其中一○一種經典,注入華文讀書界之中。我個人的目標,一方面嚮往能將名家與傑作一體網羅,一方面又欲求其歷史傳承線索清晰,也求其範圍類型涵蓋廣闊。我的做法有幾個考慮:
1. 里程原則:在歷來推理小說的名家名作中,選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如第一個密室、第一位女偵探、第一個醫院場景等等),或就其文學創造,或論其娛樂效果,兼而收之。
2. 限量原則:每一位作者不選超過兩本著作,不管他是創作逾百的多產作家(如華萊士,Edgar Wallace),或是惜墨罕作的慧星作家(如懷特,E. L. White),所選作品都不超過兩部。
3. 廣義原則:對「推理小說」一詞做廣義的解釋,不管是史上第一個黃金時期(1890-1930)的「偵探小說時代」,或是第二個黃金時期(1940-1960)的「犯罪小說時代」,其中更有種種變體,我採取了寬鬆的定義。工作上,固然我遵從了昆恩、黑克拉福(Howard Haycraft)、西蒙斯(Julian Symons)、基亭(H. R. F. Keating)等名評論家的見解,但也有一些私人大膽的看法──有傳統也有小小的叛離。
4. 英語中心:在選書當中,幾乎以英語世界為中心。其中固然也選了法國作家、瑞典作家的作品,但比例仍然很低,也都是通過英語譯本的認識。這是受限於編選者的能力,無法遍及其他語言的傑作,唯有等待高明之士彌補缺憾。至於國內目前盛行的日本推理小說,以我的淺見,比起西語的創作之奇之富,日本作品其實不值得如許稱譽,我心目中僅有土屋隆夫的作品可入此書單中。
• 藏身之旨
  選書的前因當然是為了尋一位言談有趣的朋友,希望「讀小說」仍然可以在當今之世維持一個古典娛樂的格局。「推理小說」由於百年來一流心智的投入,它的意義早已不只如此;不管是做為「解密破案」的心智遊戲,還是做為「社會控訴」的浮世觀察,「犯罪與推理」都有很大的成就。我將在每本書前撰一導讀,介紹其中的特色與價值。除此之外,出版社又將推出「俱樂部」的讀書方式,我們還有機會以通訊、討論再續前緣。從類型小說的閱讀之樂,一進而成「祕密會社」,這個眾樂樂的讀書之境,將更有豐富多彩的遠景。
  我本來是沉默坐擁千種推理小說的「千謎之館」主人,如今改行做了大聲叫賣的﹝謀殺專門店﹞店長,淪於商肆,不免見笑於識者,但朋友知道我不隱於朝,不隱於野,藏身於通俗之學,想必不見怪。







月黑风高罗塞帝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ellryellry打开ellry的博客
16 楼: Re:Re:Re:Re:謀殺的樂趣和... 03年11月07日11点11分


实际上,《詹宏志私房謀殺》是我个人最激赏的中文推理参考书,甚至他不输于国外的。这本书不夸张的说,目前至少看了5遍。真正的案头书。希望谋杀专门店101本推理小说出齐后,能把所有的导读出单行本。



下面是我在神秘联盟上的《港台中文侦探小说参考书》一文中评论此书的话:

书 名:詹宏志私房谋杀
作 者:詹宏志
出版社:台湾:远流文化事业公司
版 本:2002,第一版,平装本

作者简介:
詹宏志(1956-) 台湾南投人。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曾任《联合报》副刊编辑、《中国时报》艺文组主任、远流出版公司总经理、波丽佳音唱片公司总经理等职,现为电脑家庭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长,城邦出版集团董事长,主办远流“101推理经典俱乐部 谋杀专门店”。编有《六十九年短篇小说选》、《七十七年短篇小说选》(尔雅),著有《两种文学心灵》(皇冠)、《阅读的反叛》、《趋势索隐》、《城市观察》(远源)、《城市人》、《创意人》(天下)等书,并任电影《悲情城市》、《戏梦人生》策画,《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监制等工作。

这本书是詹宏志为远流“谋杀专门店”每本书写的导读(似乎有一篇例外),一共选了36篇。按照詹宏志自己的说法,台湾的“导读热”一切由他开始:“做为读者,我曾受益于其它国家的编辑,他们提供了交叉式、背景式的乐趣,使我们会去读一些书。”其实对于导读我也非常赞成,它不仅能告诉读者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更帮你去解读,了解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可惜现在国内侦探小说出版者很少有请人写导读的,有些甚至连作者介绍也没有,令读者一笔糊涂账。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较之唐诺的导读我更欣赏詹宏志的导读(或者按照他自己在序言《私房谋杀》中的说法“导论”)。这些导论告诉读者“该书在推理史上的相关位置,把作品和作者的来历和成就交代清楚”,也“夹带着他个人(詹宏志)偏见与扩张解释”。因此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詹宏志版的《100 Best Crime and Mystery Books》(这是英国著名推理评论家兼作家H. R. F. Keating的一部评论集),可惜数量少了些,但质量绝对可堪比拟。这本书可能是目前中文侦探小说参考书中最得我心的了,省去了不少看原文参考书的麻烦。希望等“谋杀专门店”101本推理小说出完的时候,詹宏志能够出一本全部导读的合集,我一定要买来看的。







谜斗篷推理计划
推广、品评、研究、收藏侦探小说
http://www.douban.com/group/murderpen/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罗塞帝月黑风高
17 楼: Re:Re:Re:Re:Re:謀殺的... 03年11月07日16点09分


干脆把张大春说书也贴过来吧...嘿嘿...

附:
張大春
素有文化頑童之稱的張大春,
開始往古文裡躦,
不但對考據上了癮,還創造了規模龐大的武俠小說--『城邦暴力團』,
數十萬字、數千頁的驚人篇幅,
張大春不怕沒人想看,只要有一個認真的讀者就夠了。

張大春,曾經是主持讀書節目的前輩,也是排行榜的暢銷作家,可是現在許多讀者只能在電台的節目中,聽到這位文化頑童的聲音,而見不到他的本尊,這次在『週二不讀書』主持人蔡康永的熱情邀約,終於在睽違已久的銀光幕租現。

張大春,在台灣目前小說界中,最富創造力的作者之一。在他寫作歷程中,不斷地創造出有別過去與自己的創作範疇,雖然張大春自己不喜歡頑童的名號,也早就從大頭春變成兩個孩子的爸了,但是張大春還是一直努力開發各種文學的可能性,曾經著迷於「小說造史」的張大春,終於在『城邦暴力團』裡,將版圖擴張到當代少有大家茁然成立的武俠小說領域,以前的大頭春還在寫週記,現在的主角-張大春,則一頭栽進魔幻寫實味道的武俠世界。


【80萬字的書寫樂趣】
蔡康永(以下簡稱蔡):我問張大春的問題,常常蠢到我事後回想自己都吃驚的地步,比方說我記得我剛開始在報上寫東西的時候,有一次我看到張大春,就問他說:「寫作可不可以變得比較不寂寞?」這樣,我記得張大春就用非常詫異的眼光看著我說:「當然不可能。」那他只差沒有說出神經病三個字而已;今天我又逮到張大春,所以還是一樣要問他一些問題,那我現在已經知道寫作跟解除寂寞是絕對無關,就是這樣想,真是神經病的想法,可是在長篇創作上,我實在有一些問題想要問你,比方說:很多人最近說閱讀風氣雖然衰退,可是『哈利波特』的出現,讓寫長篇的人重燃信心,就是你不管寫再多字,讀者也都願意讀。這話可以運用在你身上嗎?你對『哈利波特』這樣的長篇小說受到歡迎,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嗎?

張大春(以下簡稱張):不敢,只有很笨很笨的人,才會相信自己會是第二個J.K.Rollins,或者是只有自己自大到無以附加的地步,通常這跟笨是有關,才會聯想自己跟哈利波特的現象有關,我想不可能;寫長篇它的一個報償或者是reward,就是你每天都要去做,而且你每天會進入到一個跟你日常單調乏味的生活無關的一個狀態裡面,如果長篇不是每天寫,就會非常非常辛苦,比如說我最近在寫『極樂東京』是一個色情小說,我沒有辦法每天陷入那種亢奮...

蔡:在「新新聞」連載的...?

張:對,一個禮拜大概一次寫,那會盡可能的寫的比較輕鬆,可是每到寫之前就要掙扎兩天,因為我知道我要寫什麼,可是我會覺得再進入那個狀態非常難,所以勢必當我將來要出版,我一定要重新再寫一遍,那表示你還要再進入一次...而且是要一個字一個字的進入。

蔡:所以像金庸那時候在香港報紙上每天連載,就是他將來要出成書的時候,他就勢必得狠狠的再把武俠小說重寫一遍?

張:不,如果他是每天寫,我想就不需要,因為我是五六天才寫一次,那個進入上會非常困難,可是如果你每天寫,很可能要動的幅度不大,比如說『城邦暴力團』,大概有將近六十萬字,可是我因為是每天寫,而且還搭著另外一部長篇『武林外史』一起寫,這兩篇幾乎都是一口氣順著寫,雖然看起來時間拖得很長到兩年多以上,但是因為是每天寫,所以日後根本不要動,目前我也在寫一個長的,這也是無心插柳...就說書嘛,那你每天要本子,我就每天寫三千字,這個量是從前的兩倍,可是每天三千字下來,幾乎到最後仍然就是一個非常飽滿的狀態,就是你根本不要去動它就完整了。

蔡:也就是說像我們聽說村上春樹這樣的長篇創作者,他每天要跑長距離的跑步,來作為一個生理上自我紀律嚴格的一個要求,在你聽起來是合理的是不是?

張:這是完全對的,因為你如果沒有那樣的體力...有些人可能是體質的問題,我一直覺得我在三十歲以後,幾乎不太從事經常性的運動,除了做家事,我能夠保持一個體力,我都很驚訝,可是也明顯的可以看出來,今年就比三年以前差的多,比如說三年以前,我可以一個禮拜熬兩個大夜,現在大概一個禮拜熬一個大夜就是極限了。

蔡:那你幹嘛不跟村上春樹一樣去跑步?

張:如果我有那麼多的時間,或比如說我的小孩已經可以跟我一起跑,或者是還沒有其他工作的話...我覺得維持一個續航率是非常重要的。

【張大春所建構的江湖】
蔡:張大春做為長篇小說作家,最靠近我們的這一部是你在書店可以找到『城邦暴力團』,那字數很驚人之外,寫法也很驚人,所謂寫法驚人,就是讀者感覺到精移不定;從翻開開始,雖然一開始被這些隱藏在台灣社會裡面的幫派跟傳統似乎熟悉的武俠語言而感覺到興奮,可是慢慢興奮下去,取而代之的會是困惑跟驚慌之情,因為張大春開始埋伏了非常多的線索,讓讀者一方面感覺吃力,可是一方面又被他的當中所透露出來的訊息給壓迫著,如果你不好好看下去呢,你就無法得到足夠的線索,那如果得到足夠的線索,就遽下判斷,可能是個笨蛋才會做出來的事情。所以我今天有幾個問題,可以當面請教『城邦暴力團』的作者張大春,比方說第一個這一套小說一開始就標明了你是在重慶南路的三民書店翻閱一本書,被一個老頭兒上來跟你搭訕開始,這是你重要的踏入複雜世界的一個..像愛麗絲吃下藥水這麼回事情嗎?書店是這麼一個充滿奇幻的恐怖空間嗎?

張:應該說是喔,或者說三民書局是一個象徵,你想想看它的名稱,是現在大家都不談的三民主義。這個三民書局是過去我...大概上大學以前最常去留連的一個書店,它的書種非常完整,尤其是文史方面的書,而且再舊的書或者是再out的這些書,你都找得到,至少在我當時是這個感覺。所以你有很多書局可以選,選天龍不是也可以?而且天龍這個名字更像武俠,或者像世界書局是個很好的書局,可是它大部分都是它的本版書,三民雜書很多,包括我剛剛講的這些江湖上的東西,甚至於奇門遁甲的書都有。

蔡:你就真的在那邊讀這些書?

張:我是經常的真的在那裡讀,因為有些書你不一定能夠擁有,有些書你也不立即的想要去把它帶回家,而且偷書的技術不好,所以那就站那兒看,慢慢看慢慢看...

蔡:然後你就因此建立了一個邏輯,是所有『城邦暴力團』裡面重要的消息通通藏在書裡面?七個怪老頭兒各寫了一本被灰塵蓋滿了不會有人去翻的書...

張:還包括高陽自己有一份殘稿,他有好多本書...其實我也想要建立一個較大的結構,因為『城邦暴力團』畢竟只是第一部,從它第二部第三部就可以看得出來,實原來的構想裡面,是一個普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江湖,透過我們對於知識的掌握去理解,這是在第一部書裡;第二部以後,就會看到整個的江湖,其實是在真實的生命裡面,而且是在生命和生命的傳遞之間,人無從選擇自己不在江湖;最後我們會看到這個江湖的敗落,是因為人的整體的人跟人之間的價值,以及人跟知識之間的聯繫斷掉了,所以江湖不存在,那必須要有這三個過程才能夠理解到我所謂的江湖觀是什麼,我自己也才弄得清楚。

蔡:你父親原來在青幫裡面這個事情,讓你從小就形成一個對江湖的概念嗎?

張:其實沒有,因為我父親可能還是打破我對武俠小說世界那種奇妙憧憬的人,因為我跟他小時候,有時我看到不管是講到洪門講到青幫,我就把我從武俠小說裡得來的知識或者是常識跟他講,他不大真正告訴我什麼,但是通常說這是胡說八道,或者說這個不需要相信吧!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講他說:「我是在幫的,以後你不要跟我談這些,你要談這些,你得搞清楚一點,真正的這些在幫的這些人,不會像你這樣去討論幫會的事。」那我就嚇一跳,我就慢慢追問,但他大部分都不說,因為他加入幫派也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動機,他是為了取悅我的祖母,因為我的祖母常常說這個青幫是怎麼回事或者說...

蔡:你爸是為了取悅他的媽媽加入幫派?

張:他做了兩件事,加入了一貫道、加入了青幫都是為了取悅我的祖母,其實這兩個東西都很神秘,而且在家不能傳父母妻子,就你不能把這些秘密講...他一回家就通通去跟我奶奶講。

蔡:所以他是去當你當你祖母的特派員,去派駐在青幫那兒?

張:可能他自己比較主動一點,我祖母大概原來也沒那個意思,我後來慢慢的從一些史料上面得知某些青幫的掌故,再印證他告訴我的某些話,我發現的確江湖不像我們在武俠電視劇、電影或者武俠小說裡面所想像的那樣,可能有一些相當接近的情感或者是價值觀,乃至有一些武術可能非常眩人,而它的確存在,但是幫會的整個械鬥性格也好,或者是經濟的活動也好,恐怕遠非把武俠小說當作一個曠野之中行過的足跡,遠非這樣子的一個想像能夠解釋的清楚。

【城邦暴力團 龐雜蕪漫】
蔡:讀『城邦暴力團』的時候,我看到它逐漸往一個...用可能不禮貌的字,就叫「龐雜蕪蔓」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對讀者的示威嗎?我不知道你希望讀者怎麼做,因為我讀你張大春寫過兩本『小說稗類』...現在不太容易買到,這個書正在斷版中,那換了出版社會再出...『小說稗類』裡面,描述一些張大春對於中國小說這件事情,它應該採用的一些方式策略,有什麼原因追索一個來龍去脈,那當中他對於中國的小說做了一個追索是:說書在這裡面所扮演的角色。大春舉了一個例子說:有一次講到武松要去殺西門慶的時候,有一個愛聽說書的人,他說我今天就要離開,要過兩天才能夠回來,那我非常想聽武松殺%西門慶這個段子,所以他就一包銀子給這個說書者說:「你負責把故事拖兩天,兩天後我回來,你再繼續講武松殺西門慶的事情。」果然他回來之後,一踏進這個酒館,說書人就開始講武松怎麼樣殺西門慶,表示他離開的這兩天,這個說書人都在扯別的,扯到現場聽的客人絲毫沒有抱怨,收視率都沒有下降,他就混過了兩天,故事也沒有因此而不精采。你所要講的就是說書人是可以隨著時空的要求而做特殊的發展,是嗎?

張:當然剛才講的這可能是最不堪的一個表現,因為他是為了錢,有些時候是為了...

蔡:這可能對台灣的連續劇甚有啟發吧?

張:台灣的連續劇基本上不需要中國的說書人來啟發,他們自己已經搞得很像樣了;應該這樣說,就是一個作者或一個創作者,他有各種停下來的理由,或者他的聽眾或者他的讀者有各種權力或者是各種機制去防止他停下來,也就是作者跟讀者之間時間表不一樣的時候,那作者該怎麼辦?另外一方面,作者很可能也不見得會對於一個單一的故事...他已經講的差不多了的時候,他就完全滿意,說不定他講到一半的時候,他已經有另外一個故事更有趣,甚至是另外一個故事更能夠表達原來的想法,所以他很可能會導入到其他的誤入歧途了,所以跑野馬,或者你剛剛提到的比較蕪蔓、比較瑣碎,通常在一個說書人來說,都是必要。怎麼樣看出高跟低、好跟壞來,就是他最後整理的一個過程,就像灑一盆珠子在地上,每一顆珠子上都有一顆芽,灑下去能夠把每一顆珠子都串起來,當然需要時間,需要自己的意志力跟讀者的耐心,但是當你都能串起來的時候,那差不多這個故事結構本身就完整了;比如說我寫完的時候,我知道我想我還有兩部才能把所有的話說完,那就要留下一些東西,所以有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又不要構成你的讀者在閱讀這四本書的障礙,所以叫它很淺浮的在那裡埋著,所以有一些必須立刻解決的必須在這四本書解決,有一些不能夠立刻解決的還得藏著,免得你的讀者看到,看到就你不對,這個結構上有問題,所以它就會越寫越長,而且越寫越長也就會使得這串珠子的手法越來越難,因為你不可能有太多新的手法,我自己覺得我是個手法很多的人,可是到了現在我才只有四十幾歲,我就已經覺得:糟糕!我不大可能變出新把戲來,這個要再想想、要再想想。

蔡:你所謂的不能變出新把戲,難道是把讀者放在一個跟你鬥智的立場嗎?

張:對!通常要想像你的讀者比你聰明,而且要想像你的讀者比你先一步知道了答案,或者要想像你的讀者比你更早完成了你接下去要寫的東西,你才要才能夠有更敏銳的觸覺去碰觸你的讀者,你要先把他想得比你高明,那樣才有可能去攻堅。

蔡:那萬一...比方說『城邦暴力團』出版這麼久以來,那個你想像中比較聰明的讀者始終未曾出現...

張:已經出現了,有一個讀者打了一個電話給我的太太,因為我太太是總編,他就說你第四冊有一個地方日期錯了,萬老爺子明明在民國五十四年已經死了,為什麼他五十五年還活著?而且還參與調停了一樁媒體跟政治方面的事,我說我不可能犯這個錯,我太太打電話給我,我就翻出原稿來一看,我寫的是五十年,也就是說出版的過程裡面,我被衍出變成五十五年,印錯了,我就拿出原稿晚上跟我太太講:「你看看這個我有證據,不可能改的,少寫了你可能改,多寫了就不可能。我說這個是你們的問題,只有等再版的時候再改。」

【對自己小心 對別人也嚴厲】
蔡:你自己做為一個長篇小說...這種小心翼翼的完成的人,你會去檢查別人的長篇小說嗎?你會這樣翻『哈利波特』嗎?

張:對於『哈利波特』,我不是有那麼大的這個熱情,可是有的時候會不小心發現一些問題,比如...我舉個例子,不要講小說了,就『紹興師爺』這個連續劇,我每一天看都會找出兩個以上的問題來,那不光是結構的問題,還有考證的問題,或者是敘事錯亂的問題...

蔡:但是你還是每天看啊?你步入老人的狀態,每天看每天罵...

張:每天看還是每天罵,還是把它伺候完了,小說也是一樣,我通常不是那麼細心地去找我的同行的錯,挑他的毛病,可是往往不小心就會看到;通常一個辦法就是盡量的趕快把他忘記,加速閱讀,因為我覺得挑出一個書裡頭的錯誤,除了對作者來講有用,對讀者而言,會干擾讀者對於這個書的信賴,那多半我就是糊裡糊塗的看,越來越容易糊裡糊塗。但是有些時候不一樣,比如說現在我重新在點四史,就是史記漢書這些,越是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就越是比較挑剔,這是非常不同的閱讀型態。

【熱愛挑錯的考據狂】
蔡:你是個考據狂啊?

張:「狂」這個字不敢當,但是對我來講,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非常細瑣的問題會帶來非常大的樂趣。

蔡:這聽起來很古怪,就是很多人應該是引以為苦的事情吧?你叫我去找一本發霉的書,然後會弄髒手指,去比對一個名字...我看過你在中國時報寫的這些專欄,你有的時候會查證某一個人本來不叫這個名字,後來被筆誤為另外一個名字...

張:我經常犯錯,我只要稍微漏掉一個查證,比如說我很相信這個材料,我就寫了,就出錯,而且還被糾正,而且我還覺得糾正的很好;有一篇文章,我記得是寫癖好的「癖」吧!有一位我們的網友或者是聽友,他傳真來揪出四個錯,而且他都對我都錯,那當然要非常感謝人家,我一連兩天在節目裡面感謝這位聽友。

蔡:所以這很羞辱嗎?就是犯這種錯,使得你對於考據這件事情有更大的熱情?

張:我不覺得羞辱,孔夫子不也聞過則喜,真的知道我犯了這樣一個錯,就是糗蛋,這個念頭過了以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更知道為什麼會犯錯?為什麼會漏掉?為什麼會不小心?其實大部分的時候,在這種狀況之下,會非常愉悅的狀況去面對它,沒有說你剛剛講的什麼受辱啊~~沒有,這樣的話你就不可能真的做一些小考證。

蔡:所以你做小考證時候的樂趣,是來自本身的自給自足,是不是?

張:是,也來自於你知道一件昨天還以為是另外一回事的事,日知其所無,比方昨天不知道這件事情,今天知道原來這個東西是這樣的,比如說:我到昨天以前不知道其實眼鏡蛇對猴子沒有真正的威脅,蟒蛇才會對猴子有威脅...

蔡:你說眼鏡蛇的毒對猴子沒有作用?

張:不是,他們倆個是互不侵犯的,眼鏡蛇再餓,也不會想要吃猴子,以前我從來不曉得,我一直以為這兩個見了面就要幹架,幸好我沒有寫眼鏡蛇對猴子;包括莫言在寫他的小說時候,也碰到這樣的情形,他寫他的爺爺到北海道打狼,後來他在日本的日文翻譯者,跟他講說北海道沒有狼,打熊還可以,那莫言就說:沒辦法,他爺爺打的就是狼,所以你就認了吧,他也不肯改。小說是可以這樣的,你可以死賴皮不改,我寧可採另外一個方式,我的策略就是想盡辦法上窮碧落下黃泉,找到所有的材料支持我的一個看法,如果這些材料不能支持我的看法,我就在那個不能支持找不到材料的地方鑽一個縫,放進我的看法。

【許讀者一個善惡大對決的結局】
蔡:『城邦暴力團』這套小說的篇幅這麼大,使得據稱沒有興趣閱讀長篇巨作的現代讀者感覺到恐懼,這門檻很高;那如果它又沒有承諾一個精采的故事跟高潮迭起的情節,乃至於善惡大對決的一個明確結局的話,那讀者要依靠什麼的力量撐到最後一頁去?當他翻到最後一頁,如果沒有給個清楚明白的交代,憤怒要如何的來發洩?張大春說只要有一個值得奉獻的讀者就夠了,他顯然對於『哈利波特』暢銷幾百萬冊這事情並不動心?

張:我對樂透彩比較有興趣,我寧可去中樂透。

蔡:把『哈利波特』或村上春樹跟你列為同樣的長篇小說的時候,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對的排序?

張:我想J.K.蘿琳跟村上春樹更會覺得不對吧!一方面是因為長篇必須要等到所有的話說完,我一直覺得『城邦暴力團』第二部『萬家燈火』還沒寫出來,現在至少能夠用的大概目前只有十萬字左右,它的前傳...如果『江湖』視為它的前傳的話,也才寫了十幾萬字,消了三萬字,大體而言,我還不能對這個做一些什麼樣的評論,對自己的作品,我只能說這發展的過程會非常漫長,這個寫作對我來講,也帶來非常大的樂趣,因為它必須使我重新去讀大概我裡面所提到的所有的書,包括你已經看到有『易經』,二十五史裡面的好多部,還有包括『天工開物』,很多抗戰的史料,包括國共內鬥的一些細節過程,我常常答應我的編者包括我很多書都寫了一半,『武林外史』寫了十八萬字沒寫完,『刺馬』寫了四十二萬字沒寫完,我的『聆聽父親』我的家族史,寫了大概八萬五千字沒寫完,目前手邊東西通通沒寫完,我的編者包括我太太編者在內會說:「你到底要不要出書?你的讀者會忘記你,或者說市場上根本已經不記得你了,你現在只是一個廣播人了...」甚至會有這樣的話,我一概說:「無所謂!」或者是「so what!」寫作這件事情就是寫的時候你不能想著你的市場,不能想著你的知名度,不能想著你過去的reputation,更不能去想說能不能得個什麼獎,或者能不能申請個什麼補貼,寫作不可以這樣,一個木匠或者是一個泥水匠,他會說我要得什麼東西必須賺足夠維持生活的錢,除此之外我相信一個寫作者最好老實安分點,心無旁鶩,應付他每天需要%應付的那些字。

【讀書是一種跑野馬的挑戰】
蔡:在『小說稗類二』裡面,張大春提到說「說書」創造了很多中國古典小說現在的面貌的創作型態,他說如果現在跑出一部漸行漸遠漸無窮的走馬,跑得太野的話,他認為現代人對小說敘述的容忍力是沒有辦法承受這樣的閒情跟野性的喔,可是我卻在『城邦暴力』裡面看到閒情跟野性,就是我想沒有一個讀者會認為張大春在寫『城邦暴力團』的時候,不是非常任性的在跑野馬,就是雖然跑的很好看,可是我們還是會擔心你到底要跑到哪裏去?那你為什麼自己明白說書這件事情其實是對讀者的一個挑戰,你寫『城邦暴力團』的時候卻擺明了這樣做?

張:不只是『城邦暴力團』,比如說我現在在電台上說書,我大概從去年十一月開始說一些段子,每天一小段每天一小段,說到今年稍微早一點的時候,大概離現在四五十天以前,我就寫開始寫一個我認為是中篇,大概幾天就完成,還寫的長一點,結果我到現在大概寫了四十七八天了,而且是越寫越長,本來的故事叫「劍額」,是一個叫鄧劍額的女標師,也就中國最後一個標師這樣一個人,結果寫寫寫,這個故事已經不能叫「劍額」了,這個故事就是『江湖』,後來我決定要用『江湖』做名字,甚至它就是『城邦暴力團』的前傳,因為我不得不把我所有對於『城邦暴力團』過去沒有交代的某些背景做一個釐清;所以就說到你剛剛講的跑野馬的狀況,有一天我的一位聽友,也是我們網站的網友,對於我寫的很不服氣,或者說他有些意見,他就提出了一些人名,告訴我說八卦拳應該某些來歷,那八卦拳某一些來歷我是知道的,當然他也沒有推翻我的看法,可是他補充了很多,我就把他補充的這些部分,再來拿變成我的材料,也就是說它形成了一個我完全意想不到的互動,假如那天他沒有聽節目,他也沒有上網來,很可能我就沒有辦法把這一個部分的補充放進去,可是這個部分是不是累贅呢?是不是多於的呢?不見得,當我在這一個故事的其他部分,找到結構性的關係的時候,多出來的這些八卦拳的人、事實,通通都可以進入到原來的故事結構裡面去。所以我們安排我們所需要的,不見得是要講一個故事,或者是只是一個情節,或者什麼人物,或者一個橋段,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結構的想法,那寫長篇我覺得最過癮的就是找到了那個結構,尤其是找到一個可以無所不容的結構,使它擊頭則尾應,擊尾則頭應,擊其腰則兩端皆應,形成一個較活絡的東西,這個當然是寫長篇最愉快的地方;甚至跑野馬還有一個部分,就是作者要去假想,有一個讀者比我還要有耐心,我永遠只假想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讀者,不管他養不養得活我,這一個讀者比我有耐性,我只要假想有這樣一個人存在,多大的場面都會繼續下去。

【說書:古今融合的奇幻想像】
蔡:如果你買了『城邦暴力團』整套的話,會附贈你一張「張大春說書」說暴力團的一張CD,大春其實也在不同的場合,有的時候技癢就下場,在野台上就表演說書兼唱戲這件事情來,照你自己描述的中國說書人傳統,說書要隨著時空特定的環境跟他的聽眾,不管是逗樂他們或者是暗諷他們的能力,所以如果今天有某個高官政要跌了一跤,在講武松跟西門慶的事情的時候,西門慶可能就可以跌一跤來呼應,然後場子裡的觀眾就會樂,那你自己在出這個CD的時候,是完全照著照本宣科嗎?

張:就翻開書就唸吧!是找出『城邦暴力團』原來裡頭分別出在不同大概第一二三四冊的四個段子。

蔡:所以你只是朗誦,你不是說書?

張:我其實只要對著紙本,真正的說書,恐怕也許七八歲就要開始當學徒,甚至更年輕,要學會口條要順、不能打螺絲,而且要從頭到尾背下來,所有你要說的準備要說的書能背下來了,你才有可能在臨時插科打渾或者是即興的發揮一些趣味,甚至改掉原來文本裡面的某一些內容或特質,所以我其實是一個半調子不到的說書人。但是這一個行,在台灣目前比較少人去從事,而廣播有個好處,不會有人看到你在唸稿子,那我佔一個便宜,我認為這是別的說書人比較難...就是我的段子是我自己寫的,所以我一定每天把那個段子寫出來,寫的時候還要唸,有的時候要用自己熟悉的語言方式唸,有的時候要用帶京腔的方式唸,有的時候還要用我的山東話去唸,比照出來哪一些方言或者是哪一些語言之中,它的用詞用字哪一個比較準,有些時候是為了準確,有些時候呢是比較有趣味,有些時候是為了上下句,最後一個是不是有平仄的關係,唸起來會不會疙疙巴巴的,所以有各種考量,那個時候就幫助我選擇字,因為它畢竟是要唸的,說書有些時候在電台上有很大的自由,比如說我今天準備的比較長,可能說不完,那麼我會中間就打斷,今天講的太長,那麼我接下來我就不講那個了,我就講美伊戰爭,所以完全在我;有的時候說的比較短,準備的比較短,不夠了,那我今天講個美伊戰爭也可以,總而言之就是你有充分的權利在電台上,去玩或者是去擺佈一個說書的氛圍。我做過一些小的測驗或試驗,居然有聽友會記得我三十天以前說的某一個人,而且他只上場不到二十秒鐘,那我會非常驚訝,所以可見那一個讀者是存在的。

【說書:透過聽覺,重建世界。】
蔡:你是我認識唯一一個小說家,顯露對說書人這個職業有憧憬的人,就是有什麼可憧憬的呢?就是,我相信中國的說書人一定很羨慕小說家講的話,能夠化為白紙黑字流傳下去、建立影響,他們的話說出成風,就隨風而逝,那個是很寂寞的感覺吧,有何引以為樂?

張:說書人的本子,包括我們現在很明顯的可以從『七俠五義』,這個大學問家俞樾替石玉昆跟他的徒弟整理的『七俠五義』,甚至『小五義』什麼的出版,那他還是留下了紙本,有一些說書人的本子留不下來,可能在當時很紅,日後就不太有流傳的價值,某一些說書人其實已經開創了中國書場上的某一種敘事風格,或者是某一種敘事的特色乃至於敘事的方式,開創了之後可能他的作品不如後來的人那麼勁爆,所以他就淘汰了;你剛剛提的是說書人的寂寞,或者是隨風而逝,我反而看到的是說書人在每天的說、持續的說的過程裡面,所營構起來的一種聽的人透過聽覺而得到一種想像力再造的傳播功能。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多少人真的每天聽我的電台說書,我敢講...我寧可自己洩自己的氣,不見得非常的多,但是每天守著去聽的人會養成一個習慣,就是透過聽覺來重建一個世界,這個跟讀書重建一個世界比較不同,我也相信我自己從小聽相聲聽說書,甚至偶爾有機會碰到那種演現場的演藝,還會聽到彈詞這種說唱的藝術,會帶來很多刺激,那種刺激包括我從小聽我父親對著留聲機跟著學唱戲,他唱我也聽,那有的時候聽久了就聽得懂那戲詞,聽得懂那戲詞就進入那個故事,進入那個故事就進入那個歷史,進入那個歷史覺得不滿意,自己還編一點自己會補充一點進去,整套的吸收,我文化成分的吸收養成都在裡面,所以聽並且重建這個現場,是非常非常珍貴的一個經驗。

【哪怕是只有一個讀者也已足夠】
蔡:我今天要問的最後一個問題是:你到底對於閱讀的人越來越不耐煩長篇小說這個事情是有感覺的?還是你不相信這件事?還是你覺得無所謂?

張:『城邦暴力團』是一個很長的東西,而且它出版的時間前後相隔三年,正是台灣的出版一直到谷底的這個最谷底的時代,它還賣了兩萬多套,這個不是一個普通的數字,而且還在不斷的賣,我最近接到再版通知,當然再版的數量很少,幾百本,就表示說它還有一定程度維持在人的記憶裡面;如果我再繼續寫,像我現在這樣的速度來寫,如果每天三千字,一年工作不要多,我只要工作三百天,差不多就是九十萬字,一年九十萬字,差不多就是一部半的『城邦暴力團』我一年可以出一部半,這個數量就會很大,這樣說的意思是說---我不太去想到底下一步會不會比這兩萬套再少一點,因為它這起來就是八萬冊,那會不會就只有原來六萬或是沒有這個擔憂,我真正會在意的是我今年的產能到底怎麼樣,我明年的產能是不是越來越低,我也不急今年到底會不會真正出成書,像我去年一本書沒有出,前年好像也一本書沒有出,舊的書不算,新的書一本沒有,我問我自己為什麼不焦慮?我自己常常問說:「你怎麼不擔心太鬆了?」你知道我有什麼答案嗎?我沒有答案,因為想到這個我就忘了,接下來就碰到別的事;我從來沒有真正給我自己這個問題一個答案過,現在想那表示什麼?可能讀者在流失,可能讀者認為你不過就是那個每天在電台上耍嘴皮的人,「啊~~~~你也寫書啊!」可能他從來沒有機會認識過你,無所謂!這個世界上那一個人在就好,那個唯一的人,一個知音;我重新在『城邦暴力團』第四冊裡面,藉由書中的人物表達了這個看法,就是一個繪畫的人,他很可能就是為一個人在畫,就像他的作品就像是寫一封信一樣,那個人是存在的,就算不存在,他也存在在作者的心中,那你就立於不敗之地,「無論他在不在,他都會在」。









月黑风高罗塞帝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我是医生爱看推理小说啦
18 楼: Re:謀殺的樂趣和啟示──《詹宏志私... 04年11月12日12点03分


这个《死前之吻》是否就是今年出的帕特森的《死亡之吻》还是艾拉.利文的《临死前的吻》?我想是后者吧《史岱爾莊謀殺案》大陆出过吗?还是换了个名






     大谷吉继(1559——1600),生于、成长、殁于日本战国时代。历任检地、兵站、军监奉行职务。天正十七年(1589年),大谷吉继受封越前敦贺五万七千石城主。
    大谷吉继身染癞病(相当于现在的白癜风),某日,丰臣秀吉召开茶会,诸将大都在座。轮到吉继饮茶时,不慎把鼻涕滴到碗中。大家知道茶事中只用一个茶碗,喝罢后传递给下一位;各人本来就在当心吉继的传染病,看到这种情形,一个个直接把那只碗推给了别人。自尊心很强的吉继,此时的尴尬痛苦可以想见。但是,碗传到了石田三成手中。把一切看在眼里的三成,竟然对着茶碗一饮而尽。为此,吉继成了三成最忠诚的朋友。
     庆长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与石田三成合战于关原。当时德川的东军占有绝对优势,诸大名为求生存,不惜背叛好友、父子兄弟各入一方骨肉相残,期间尽显人情世故,大部分大名加入东军一方。吉继认为三成的实力不能与家康抗衡。但是,最终还是感情改变了吉继的选择。或者说,就算明白三成举兵的胜算微茫,对现世已经没有什么欲望的吉继仍然为朋友、主君尽了力,所谓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九月十五日,接战。实际兵力上,东军远胜于西军。且西军半数大名与东军私通。终于,关原战场上著名的糊涂虫小早川秀秋叛变,下山攻击友军大谷吉继。小早川军的行为,使邻阵的与力胁坂安治、朽木元纲、小川佑忠、赤座直保等东军内应部队连带叛变,大谷军三面受敌,陷入重围。吉继乘舆奋战,与家臣怀着必死的决心,作绝望的抵抗。大谷军最终崩溃,吉继惨烈的最期来到了。带着无望的病躯,在上万大军的重围中,大谷刑部少辅吉继从容在车上切腹,享年四十有二。
    对于这一次莫名其妙的背叛,应当是早有预感的吉继没有留下什么评论。据说,吉继临死时说道:“人面兽心。三年之间,一定要让他遭报应!”
    秀秋在二年后病死,而胁坂等人因为是外样,受到家康的提防和冷待。如果说这是报应,大概也没有人相信吧。
     大谷吉继惨烈的死使他成为后世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其为友谊舍身、甘为玉碎的行为永留青史。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所有人所有人
19 楼: Re:Re:謀殺的樂趣和啟示──《詹... 04年11月12日12点25分


【ellry在大作中谈到:】

>《詹宏志私房謀殺》序言

>詹宏志/文

>有人犯罪出於臨時起意,有人則事先計畫周詳。然而對於我,一切不曾有過明顯的計畫,甚至連動機與線索也都是撲朔迷離。

>推想起來,可能要遠遠追溯至童年。還記得那是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我的文化啟蒙高中生大姐從城裡帶回來給我一本厚書,兩欄小字密密麻麻辭書似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我剛來到海綿一樣飢不擇食的年齡,鄉下書少,我常常必須反覆讀同一本書,等待下一本新書的來臨。這一本新書,像寶藏一樣,讓我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世界,也讓我重複咀嚼度過若干無事無聊的農村時光。我彷彿劇中人似的,對著窗台上成列的螞蟻,學著那奇怪又奇妙的語言:「我親愛的華生呀,偺們別把不容易發生的事體,當做不可能發生的事體。」

>雖然這個小孩夏日午後還流汗不止地躺在伊呀作響的竹床上,屋外傳來的是一陣一陣歌仔戲的哭調與收音機廖添丁的說書腔,但他正沈迷在另一個神秘的智力世界,想像一個世界裡人們會說「蜜斯」和「蜜斯脫」,用的錢幣名稱則是鏘鏘作響的「金鎊」和「先令」,一個會起霧的都市,一位神秘不可思議的觀察和思考的機器。

>但我在之後長大的過程當中,並沒有再看到相近或相似的書,這一條偵探的線索就斷了。直到多年以後,一位英文老師在課堂上針對學英語的本質說:「英語沒有什麼道理,文法也不是絕對的,這是別人在說的話,你唯一學好的方式是親近它、習慣它、喜歡它。」這段話驚醒了我,我決定把自己置身在一個更集中的語言環境,我尋找英文雜誌、書本,或一切印有英文的東西(養成他後來連店招、菜單都閱讀的習慣),聽英語廣播,放棄英漢字典改用英英字典。到了七十年代的大學,台北中山北路有一些翻印英美小說的西書書店,根據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把一些流行的大眾小說翻版進來,那價錢比正版西書是便宜太多了;我因此找到一個讀來不會打瞌睡,刺激香艷奇情的小說,讓我更容易學好英文。

>這樣,我毫無預備知識地邂逅了寫《沙丘魔堡》(Dune)的科幻小說作家法蘭克.赫伯(Frank Herbert)、寫《大冒險家》(The Adventurer)的奇情小說家哈洛德.羅賓斯(Harold Robbins),也因此認識了《地下人》(The Underground Man)冷硬派偵探小說傳人羅斯.麥唐諾(Ross MacDonald),以及寫《黑塔》(The Black Tower)的正統古典推理小說家詹姆士女士(P. D. James)。在這些另一個社會流行的大眾小說裡,我隱約意識到它們彷彿有更複雜的來歷,與更悠久的傳統,引發我追探究竟的興趣,我利用後來出版工作與出國的閒暇,不斷蒐集重要的作品與評論(我一直有一種咬著不放的牛脾氣,蒐集的企圖心也無可阻攔),特別是針對推理小說與科幻小說,沒想到不覺路途遙遠,時間也就一晃二十年了。

>一九九四年,我失業在家,望著一屋子數千本得來不易卻毫無用處的推理小說和科幻小說,心裡想:「何不來編一套推理小說的系列精選呢?這不是想了很久又不敢做的事嗎?」台灣當時還僅只流行日本推理小說,對真正推理小說的源流介紹還不多,也許是一件值得嘗試的工作。但為什麼說「想又不敢」,在我那個時代裡,讀書人不該為自己的興趣服務,應該為「富國強民」奉獻,像我們這樣的編輯人,應該啟迪民智、追求高尚文化品味,怎麼可以把私下不可告人的娛樂公諸於眾?所幸九十年代,台灣社會已趨多元,悲情漸退,文化內容也需要更寬敞、更輕鬆的態度來面對,好像時機也比較成熟了。

>我把這個想法向遠流出版公司的老闆王榮文先生提出,得到他的贊同,我們用幽默的口吻為這個計畫訂名為﹝謀殺專門店﹞,自封店長的我,才有機會真正去編選一百本歷史上有特色的推理小說,並用這個系列書本間接烘托一個推理小說的「正典」歷史。我並試著為這一百本書一一撰寫導論,導論的用意是想說明該書在推理小說史上的相關位置,把作品和作者的來歷和成就交待清楚。當然,店長在文章中偷偷夾帶他個人偏見與擴張解釋,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

>﹝謀殺專門店﹞的出版與銷售,借用了早年西方出版業「偵探小說俱樂部」的型式,出的書直接寄給會員,並不在書店公開發行,這樣可以使所有印刷數量與服務品質變得更可控制。幾年下來,我自己恰巧也遭逢最大的生涯變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天都扮演不同角色,反倒是﹝謀殺專門店﹞一路堅苦卓絕,守貞不變,讀者與編輯變成我生活上一個見證耐性的記錄與支柱,我自己寫的小說介紹,算算也已經超過七十本書了。

>這一次,遠流的編輯想從中挑選若干文章,做為對推理小說的一種推廣性的解釋;我看著這些幾年來伴隨我的文字,立刻想起史丹利.艾林(Stanley Ellin)著名的短篇小說《本店招牌菜》(The Specialty of the House)來。在那篇奇特詭異、讓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激賞不已的小說裡,一位小職員應公司孤僻的上司之邀來到一家隱秘而奇怪的餐廳,餐廳裡的料理美味簡直超乎人間想像,其中又有一種極少供應的高加索綿羊肉,更是令人願為之死的稀世極品,但餐廳在很多事情又透著難解的古怪。上司央求餐廳老闆讓他參觀變出這些美食的神秘廚房,卻一直未能遂其所願,終於等到有一天餐廳老闆答應了,笑盈盈地打開廚房讓他走進去……。

>寫推理小說評論最重要的一項美德,就是不能透露故事的結局,以免破壞未來你自己閱讀的樂趣。總之,小說的結局是令人臆想不到的毛骨悚然,而這篇小說也被艾勒里.昆恩認為是歷史上最好的推理短篇。

>受了小說標題的啟發,我想像這些選出來的文章也都是「本店招牌菜」(House Specialties),這當然是店長自我吹噓的一種技倆。但你從美食或餐廳表面上看到的,也不完全是事實的全部真相,你必須再往前翻閱下去,並且追問:「後來呢?後來呢?」直到最後一頁,神探出場,預備發表一場解說,故事的真正結局才會為你展開。





有简体中文的吗?繁体字不认识。。。。。。。。。。。看着太累。。。。。






——最近你老公气色不错啊。
——他呀,天天都去bbs灌水! 
——又用我的ID灌水呀,你的呢?
——都让我老爸用了! 
——我跟我女朋友说你也到校友录上灌灌,哎,人家就认准BBS了! 
——BBS啊,不错!MM又多又PP,我们一直在那儿灌水! 
——学我们这专业的,没事,天天打游戏。有了这BBS,嗨!还真对得起咱这电脑! 
——BBS呀,明天灌!
——BBS啊,天天灌!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伤痕伤痕
20 楼: Re:Re:謀殺的樂趣和啟示──《詹... 04年11月12日12点25分


【我是医生在大作中谈到:】

>这个《死前之吻》是否就是今年出的帕特森的《死亡之吻》还是艾拉.利文的《临死前的吻》?我想是后者吧《史岱爾莊謀殺案》大陆出过吗?还是换了个名
~~~~谋店的《死前之吻》是艾拉·利文的那本《A kiss before dying》
而下面那本就是婆婆的处女作呵呵,《斯泰尔庄园奇案》^_^






http://www.mysterybbs.com/
http://www.wcjcn.cn
http://wcjchina.blogcup.com/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 [2] [3]2页/共3页(总计21个回复) 上页 下页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