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原创推理 > 历史悬案   【版主】:375014083,earthmoon 字体大小:
[1] [2]1页/共2页(总计16个回复) 下页
主 题: 来个正经点的——诸葛亮是如何篡位夺权的?(人气:1164)
 美狄亚美狄亚
1 楼: 来个正经点的——诸葛亮是如何篡位夺权... 05年04月07日17点50分


一.出山伊始,不甘冷凳思变日

  诸葛亮在刘备称帝,自己开府治事之前,地位一直不是很高,那么他是如何篡夺到蜀汉的最高领导权的呢?

  我们先从他的发迹谈起,先是三番摆架子以吊刘备的胃口,或许他深谙“恋爱法则”吧,接着又抛售出那自相矛盾的隆中对,曹军来袭,刘备在闪人的途中,孔明居然还不自量力的提出攻打襄阳的刘琮。这些低劣的做秀表演实在难有可圈点之处。倒是和鲁肃渡江协商同盟一事可以称得上他的出山第一功,只是可惜这类水到渠必成的差使实在难以证明孔明的实力。赤壁之战后的收四郡,诸葛亮寸功未有,事后也只不过安排调三郡赋税而已。在这个时期孔明的地位,可想而知。

  本来么,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论资排辈传统的国度里,诸葛亮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又没有很值得夸耀的才能、业绩和背景,得不到刘备的重用本也是情理之中。不久,刘备带着新挖掘到的庞统踏上了西进之路,诸葛亮不是被刘备看好的蓝筹股,于是被刘备丢在了荆州,与这次机遇失之交臂。诸葛亮可不是甘心坐冷板凳的人,他在酝酿着…


二.小试牛刀,阴图蜀郡成败抛

  刘备平定益州后,准备北夺汉中,尽管此时上天帮忙让大红人庞统英年早挂了,但是代替庞统地位的是法正而非孔明,孔明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而且沉浮宦海这么多年的孔明的手腕也不再如最初那么幼稚了。

  在汉中之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刻,他压住援兵做筹码,和刘备讨价还价,把杨洪推荐去法正的蜀郡做太守,企图成为既成现实,迫于前线的形势,刘备只得暂时同意。诸葛亮的这一政治阴谋尽管一时得逞,但是很快又落空了,枭雄刘备岂是省油的灯?汉中战役刚完,就把杨洪调去做治中从事,太守仍然让法正做。①

  这一回合尽管最后以诸葛亮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从某个程度上而言诸葛亮又是成功的,他第一次尝试到了政治阴谋的甜头,更大的骇浪惊涛就在不久的将来…

三.骇浪惊涛,刘彭冤魂西归早

  没过多久,灿烂一时的法正也挂了,诸葛亮本以为自己能接任法正的尚书令,但是事与愿违,刘巴接任尚书令,诸葛亮仍然做他的军师将军,把我们的孔明同学气的…

  孔明同学不愧为“伟大的政治家”,他只有忍气吞声的等待。当然在等待的同时,他也不闲着,偶尔搞点小动作,先是一句话激得刘备赐死“有武艺,气力过人”的刘封,而理由仅仅是担心他日后可能难以统御,MYGOD,怎么和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借口如出一辙,多么荒谬的理由,每个人都有杀人的能力,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死呢?刘备一时冲动默认了,随即虽很后悔,但为时已晚矣。②

  又几次三番的挑拨刘备和彭羕的关系,彭羕是庞统和法正共同向刘备推荐的人物,在当时又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孔明略施小计,逮到了把柄,添油加醋到刘备那里参了他一本。彭羕感觉风向不对,赶紧认错,但是诸葛亮仍然毫不留情的把他给砍了。③

  刘封和彭羕的死不仅为诸葛亮篡位夺权扫清了一定的障碍,更是为日后诸葛亮的政治阴谋壮了胆。

(这里差点题外话:马超会不会是也参与了孔明诛杀彭羕的阴谋,以致于孔明后来杀人灭口?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是却不无可能哦~)

  诸葛亮的等待终于没有白费,在刘备称帝的时候,他拿到了丞相这一头衔,又“录尚书事”,可谓“位高权重”,但是孔明还是不满足的,在他看来,能够挑战他的隐患太多了。不久,刘备东征,让诸葛亮统筹负责后方,而诸葛亮认为机会来了…,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到来…

四.血雨腥风,成都叫板白帝城

  章武二年是刘备伐吴的那一年,也是蜀汉最大的转折点:东征失败,张冯战死、马良遇害、黄权被迫投魏。但是,更大的浩劫却在后方:在这一年挂的蜀汉官员有:时任司徒的许靖、时任尚书令的刘巴、时任骠骑将军凉州牧的马超、时任庲降都督的邓方以及元老级别的麋竺。全部都是军政要员…

  按照当时蜀汉的官制,司徒的地位仅次于丞相诸葛亮;自东汉实行中外朝制度后,尚书令实际权力挤身文臣之首;马超是当时军衔最高的将领,且在羌族中享有很大的威信;邓方镇守南疆,在南蛮未平的前题下必定握有重兵;而麋竺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又深受刘备信任。他们各个都是政军要员,本都是托孤重臣的人选,然而都在同一年挂了,这难道一点都不值得可疑?除了许靖当时已经逾越古稀,其他几位都正值壮年,然而他们在同一年挂,难道这真是巧合?

  很可能就是孔明在后方有所行动,究竟是下毒还是暗杀,都不无可能,但个人觉得此时的孔明不再是出山时的孔明了,如此低劣的手段不再像是孔明的作为了。因而最大的可能大概是借口大清洗、肃反之类的,然后…然后…。当然也不排除诸葛亮直接政变的可能。张飞死后,继任司隶校尉(就是是中央警备司令员)一职的是诸葛亮更是给政变提供了便利。由于诸葛亮很聪明的国不置史政策,使得一段段历史真相都被云雾所缭绕。

  刘备伐吴失败后一直赖在白帝城不肯回成都,应该并非防吴那么简单,其时吴蜀已关系正常化,魏吴亦酣战正欢,所以赖在白帝城与其说防吴不如说避难,刘备不愧是枭雄,他一闻到风中的血腥,便敏感的察觉到了点什么,于是只能赖在永安。④

  腥风血雨或许不仅这些,根据刘备的遗书所载,刘备刚开始的病仅是“但下痢耳”,换而言之应该仅仅是肠胃不大舒服,但是后来却“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以致最后挂了。也并不是没有可疑之处,莫非下痢便是慢性中毒的征兆?

  我们再联系的看看三个人,或许能发现更多。首先是汉嘉太守黄元,从先主传和杨洪传的记载看来,表面上似乎是他是出于假想敌而造反的,而实际上,而从他进兵成都的时机来看,却越看越像刘备投石问路的一着棋子。⑤

  还有二人便是吴班和李朝,刘备东征惨败而归,他们二人是为数不多的安全归来的将领。但是他们二人的命运却截然相反,吴班尽管一直毫无业绩,却依旧平步青云,最后官至骠骑,而李朝却无故卒于永安,年份正好也是章武二年。如此看来,章武二年底三年初的时候,永安宫中发生了什么,似乎不再是那么简单了…⑥

五.尘埃封久,昔日重臣今时囚

  刘备终于快撑不住了,此时的刘备为了使得蜀汉内部的稳定,也为了成都妻与子的安全,他亦不得不向孔明认输,所以让诸葛亮成为首席托孤大臣也是没有办法的。他能做的,只有故意说要让孔明即位,逼他作出用不篡位的承诺,而他推荐刘禅认真读的四本书,多半也是希望小阿斗能够自己保重…

  在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许靖、刘巴、马超、麋竺等意中人选先后逝去以后,他只得把还算是个人才、不久前接任刘巴的尚书令李严拉来,把中都护如此重要的官职交给他,换句话说,等于把军政大权都分给了李严,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为了平衡荆州派和益州派之间的权力,但真相更可能是为了牵制诸葛亮…⑦

  但是李严太不争气了,在军事上他或许是个人才,但是在政治上却无疑是个蹩脚的演员,先是被诸葛亮的加官晋爵所麻痹,接着又待在永安不曾来成都,于是内政权无从谈起;不久,诸葛亮故意南征,间接的夺回了军权。至此…诸葛亮已经大权在握了,李严的头衔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实际上他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⑧

  果不其然,诸葛亮先把李严骗出江州,然后把押粮这样一烫手山芋扔给李严,这类活,做的好无功,而且有极其容易出错,终于诸葛亮逮到了李严的失误,然后把自己苦心列出的条条框框一起扔给阿斗,阿斗即便是知道了怎么回事,但也只能乖乖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办…托孤重臣、诸葛亮的最后一政敌李严就这样“废平为民,徙梓潼郡。”

  补充下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李严之死,诸葛亮大概是怕自己升天以后李严会有所动作,于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怎么说也是为了国家利益啦,也无所谓什么不好意思的~(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

以上便是诸葛亮篡得蜀汉的最高领导权的全过程,不愧为我们“伟大的政治家”,说起搞政治,上下五千年自然还有比诸葛亮更强的,但是能做到如此隐蔽,以致能给人们留下极其贤明的印象,能出孔明之右者,可还真得不多。至于为何不称帝,和曹操一样,在诸葛亮看来,皇帝那个头衔已经不重要了,只可惜自己的儿子诸葛瞻比曹丕太差远了…

  除以下所引书目,其余全部来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①《三国志·蜀书·杨洪传》: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於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顷之,转为益州治中从事。

  ②《三国志·蜀书·刘封传》: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③《三国志·蜀书·彭羕传》:统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羕,遂并致之先主。先主亦以为奇,数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拔羕为治中从事。羕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於是收羕付有司。……羕竟诛死,时年三十七。
  
  ④《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

  ⑤《三国志·蜀书·杨洪传》: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巂据南中,洪曰:“元素性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敕曶、绰但於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

  ⑥《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

  《三国志·蜀书·杨戏传》:壹族弟班,字元雄,大将军何进官属吴匡之子也。以豪侠称,官位常与壹相亚。先主时,为领军。后主世,稍迁至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伟南名朝,永南兄。郡功曹,举孝廉,临邛令,入为别驾从事。随先主东征吴,章武二年卒於永安。
  
  ⑦《三国志·蜀书·李严传》:章武二年,先主徵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⑧《三国志·蜀书·李严传》: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


  ⑨《三国志·蜀书·李严传》: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
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并插梅花醉洛阳。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earthmoon地月打开earthmoon的博客
2 楼: Re:来个正经点的——诸葛亮是如何篡... 05年04月09日12点53分


这篇文章里以下事实是正确的:

1。诸葛亮出山时,并不很受刘备重视。
2。刘备从来没有让诸葛亮管过军事。刘备的参谋长,先是庞统,后是法正。
3。刘备死时的安排是诸葛亮主政,李严主军。
4。诸葛亮是权臣。

至于里面的“阴谋”论,大家就不要当真了吧。








我路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我乘着的毛驴一步一步滴滴答答  
我带着的倚天喑哑  
人们说我爱着杨过大侠  
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实我只是爱山中的烟雾  
象十六岁那年绽放的烟花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375014083……
3 楼: Re:Re:来个正经点的——诸葛亮是... 05年04月09日14点04分


【earthmoon在大作中谈到:】
>这篇文章里以下事实是正确的:
>1。诸葛亮出山时,并不很受刘备重视。
>2。刘备从来没有让诸葛亮管过军事。刘备的参谋长,先是庞统,后是法正。
补充一点,由于《三国演义》的误导,使大家一直以为诸葛亮是个很了不起的军事家,其实诸葛亮擅长治国,却对军事并不在行,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在军事方面不如法正的话,刘备在世时不用诸葛亮过问军事也是知人善用。后来诸葛亮北伐,也是由于庞统、法正早死,蜀汉无人,只得亲往,不料却遇上了一个在军事上远比自己老辣的对手司马懿,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含恨长眠五丈原。
>3。刘备死时的安排是诸葛亮主政,李严主军。
>4。诸葛亮是权臣。
再补充一点,其实当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不仅是因为仰慕他的才学——其实“隆中对”并非是诸葛亮的专利,鲁肃在早些时候会见孙权的时候就曾提出过三分天下的“塌上策”,后世也有人认为,“隆中对”是一部抄袭作品,其抄袭的对象就是“塌上策”:e——而是还看上了诸葛亮和荆州大族黄氏、蔡氏的关系,想利用诸葛亮以及他的朋友、靠山在荆州世家大族的影响为自己树威。
>至于里面的“阴谋”论,大家就不要当真了吧。
其实说到阴谋,从古到今哪个政客不玩阴谋,就连孔圣人也要靠“玩阴的”诛杀少卯立威,只是牵扯到政治斗争,无论是谁、玩弄怎样的阴谋都不足为奇。

[此贴被375014083于2005-4-9 14:14:21修改过]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gilbert金田一コナン
4 楼: Re:来个正经点的——诸葛亮是如何篡... 05年04月09日17点36分


诸葛亮的确很三国演义中很大的出入,但楼主的文章,实在无法让我信服!!!!!!






Present makes future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hitachi41罗修——坑王之王
5 楼: Re:Re:Re:来个正经点的——诸... 05年04月09日17点56分


呵呵……是啊是啊,不过我有本诸葛亮兵法,不知是不是真是他写的。






北邻有精,其名为狐;化而为女,其名为艾。艾之魅,不知其几万迷。喜而笑,其貌倾千城之国也。东坑小骡子


有关原创小说的作者专栏开通因本人机器问题,时常无法登陆后台,暂时无法受理。

罗修的群魔乱舞http://blog.sina.com.cn/u/1417662535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375014083……
6 楼: Re:Re:Re:Re:来个正经点的... 05年04月09日20点54分


【hitachi41在大作中谈到:】
>呵呵……是啊是啊,不过我有本诸葛亮兵法,不知是不是真是他写的。
这书我也有一本,应该是诸葛亮写的。诸葛亮治国治军是有一套,但在具体的战争部署安排上却略逊一筹,好比曹营五虎将之一的于禁于文则,治军练兵是一把好手,可谈到具体打仗就不行了,最后还被关羽水淹七军活捉生擒。罗修兄看诸葛亮兵法也可以发现,书里对于治军写的很详细,可谈到具体的作战就写的比较含糊,基本上是重复一些前人的经验,呵呵。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hitachi41罗修——坑王之王
7 楼: Re:Re:Re:Re:Re:来个正... 05年04月09日21点06分


说到底,诸葛亮是战略家,有宏伟的战略构想,但他本身不是战术家。
因此当战略不足的情况下,战术又够不上,就只能打败仗了。
我始终认为诸葛亮后期七出岐山是为了以进攻为防御,并不是真的要一统中原。






北邻有精,其名为狐;化而为女,其名为艾。艾之魅,不知其几万迷。喜而笑,其貌倾千城之国也。东坑小骡子


有关原创小说的作者专栏开通因本人机器问题,时常无法登陆后台,暂时无法受理。

罗修的群魔乱舞http://blog.sina.com.cn/u/1417662535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375014083……
8 楼: Re:Re:Re:Re:Re:Re:... 05年04月09日22点04分


【hitachi41在大作中谈到:】
>说到底,诸葛亮是战略家,有宏伟的战略构想,但他本身不是战术家。
>因此当战略不足的情况下,战术又够不上,就只能打败仗了。
>我始终认为诸葛亮后期七出岐山是为了以进攻为防御,并不是真的要一统中原。
同意,诸葛亮明知以蜀汉一国之力无法北伐成功,但仍执意北伐,一为以攻为守延长蜀汉国祚,二也为报刘备知遇之恩,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恐怕也是诸葛亮为世人千秋敬仰的原因吧。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hitachi41罗修——坑王之王
9 楼: Re:Re:Re:Re:Re:Re:... 05年04月09日22点19分


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果然是墨家学派的。






北邻有精,其名为狐;化而为女,其名为艾。艾之魅,不知其几万迷。喜而笑,其貌倾千城之国也。东坑小骡子


有关原创小说的作者专栏开通因本人机器问题,时常无法登陆后台,暂时无法受理。

罗修的群魔乱舞http://blog.sina.com.cn/u/1417662535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60984444三昧真火
10 楼: Re:Re:Re:Re:Re:Re:... 05年05月06日18点15分


诸葛亮搞的不是阴谋,是阳谋。






止戈

两只鸽子从你名字中间
飞上了蓝天
那些惊慌失措的面孔
在法律空白处与你相见恨晚
请原谅我们学习,成长的过错
请勾兑的针牵动关系的线
在光头和长发间无孔不入
你仍是站在法官和罪犯之间的中间人
风水的手天意的手
折开证据随意组合的手
移动条款的嘴淡化关键词的嘴
带着绳索,尺度,账号
把那些冤魂从鬼门关拉回来
鱼儿在法律的网眼中
自由地进进出出
想起您他们会心一笑
风和浪不过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余下来最好是停止干戈
因为即使是鱼死了
但网
没必要非破不可。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 [2]1页/共2页(总计16个回复) 下页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