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历|Calendar
读取中...
我的分类|Subject
读取中...
最新日志|Newlog
读取中...
最新评论|Comment
读取中...
最新留言|Message
读取中...
我的信息|Info
读取中...
我的连接|Links



[书评]兼论《天极岛谋杀档案》与《李氏山庄谋杀档案》 
作者:轩弦 日期:2009-4-29 16:11:00

作者:中村青司

    《天极岛谋杀档案》和《李氏山庄谋杀档案》,是致力于本土推理小说创作、活跃的写手轩弦最近创作的一个系列中的两篇作品,均为短篇小说。虽然是短篇小说,但架构上却相当细致和讲究,在某种意义上更不输给长篇,因而给人的感觉相当地气势磅礴。作为系列小说,作品中自然有着贯穿其间的、共通的东西,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出现名侦探的角色,来串连整个系列。轩弦的这个系列自然也不例外,里面创作出“泫然”这个美少年侦探。然而,这个系列作品却还有着另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当中主要诡计的贯穿运用——全是所谓的“叙述性诡计”。

    正如东野圭吾在其作品《名侦探的规条》中借角色之口阐述的那样,一般本格推理小说,可以根据谜团的种类,例如密室作品、推翻不在场证明作品等。这些诡计即使事先暴露出其类型,也不会减低读者阅读的乐趣,反而有可能因此调动读者的期待度和积极性。但与之相反的是,在众多诡计里,有部分也是不能随便事先见诸于读者,一旦泄露无疑等于泄底。这方面常见的典型有“一人分饰多角”的诡计,和所谓的“叙述性诡计”。

    所谓的叙述性诡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文章结构、文字技巧、或是字里行间刻意的叙述描写,破坏读者某些与作者约定俗成的默契,对读者进行误导或者隐瞒,从而制造读者最后的惊愕感的诡计类型。由于叙述性诡计本身的特殊性,故使用叙述性诡计的作品,该诡计的使用一般而言也是一项秘密的存在。所以,会事先公然说明了这种诡计的运用,那必然作者对他的诡计有着相当的自信,即使让读者事先知道了也不会降低其乐趣,因此就此不能不佩服轩弦过人的胆色。

    关于《天极岛谋杀档案》和《李氏山庄谋杀档案》两作,作者都开宗明义地说明是运用了叙述性诡计,并以此向读者进行了挑战。

    下面来简单分别说说两个作品。

    首先是《天极岛谋杀档案》。天极岛的故事主轴是一个孤岛上的连续杀人事件。这是一个典型的“暴风雪山庄”式的故事。首先是齐集在孤岛上的众人,然后发生各种矛盾和碰撞的事情,最后事件发生,侦探对之进行推理——相当常规的故事设定,同时对传统的推理迷很有吸引力。

    略有小遗憾的是,因为是短篇小说,碍于篇幅的限制,作者在此故事中未能很充分地利用暴风雪山庄模式的优势。“暴风雪山庄”的模式,通常能着重于对气氛的渲染、人与人之间的猜疑,能大大地增强故事的张力、丰富情节的多变性。在本作中,恰恰没能很好地做到这点,故稍有憾之。

    但有弊亦同样有利。因为是短篇的篇幅,作者便能以凌厉的笔触,开门见山、简单流畅地交代了故事的发展,然后直指事件发生之中心,这就避免了其他同类型小说难免出现的冗长和繁多的设定和铺垫。明快迅捷的节奏也是《天极岛谋杀档案》的一个鲜明特点。

    前面也提过,该系列虽为短篇作品,架构却显不凡之态。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由“正章”和“插曲”两种形式呈现,并交错排列形成独特的文章架构。这在短篇作品中是难得一见的。其中正章里描写了事件的发生经过,交代了完整的“起承转合”;插曲则是叙述表面上看来与事件无关之故事。这两者并不是完全的没有关系,具体的后面再详述。

    本作中的正章,自然就是描述了这个发生在孤岛上的连续杀人事件,同时这也是一个标准的本格推理故事。在本格推理的场合,不在场证明之谜以及密室杀人之谜分别都是常见且吸引人的谜团设置。而在本作中,作者在区区数千的篇幅里,就同时给读者安排了这两种谜团。所以,《天极岛谋杀档案》的正章,就是一个以推翻不在场证明和破解密室杀人为主的故事,也是本格解谜爱好者所钟情之物。对于其中不在场证明部分,作者更运用了一些现代的概念设计,从而体现了作品鲜明的创新时代感。密室的设计也可圈可点,虽没能有过多的惊喜,但没有一些过于复杂和造作的成分,并承袭了古典黄金时代的一些元素,也足够让人满足。

    然而,全篇的重点却并非于此。与中心诡计相比,前面那些诡计设置只能说是大餐前的前菜,作者要给读者最大的惊愕感仍留在后头——也就是说,前面一直提及的叙述性诡计才是中心诡计之所在。

    称叙述性诡计为全篇的中心诡计实在并不为过。作者为了有效地运用该诡计,才使用了这个独特的文章结构——“正章”和“插曲”交错排列叙述。其中“插曲”之故事虽然貌似与事件无关却描述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插曲的篇幅比起正章来说要短不少(这样也正好没有喧宾夺主),分成数段置于相应的正章间,构成微妙的风景线。然而,就在作者这样的描述技巧之下,压缩到最后,才在篇末能得以窥见插曲与正章的遥相呼应,得以看到被扭曲的事实部分,同时也是插曲真正的意义所在。

    当然这是叙述性诡计的一部分。制造最后读者的惊愕感,通常就是使用叙述性诡计的目的。具体到本作,最大的惊愕感,首推就是凶手的意外性。

    凶手的意外性,或者说创作出出人意表的凶手,从来就是推理小说家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推理小说经历了百多年的发展,部分读者已不满足单一的逻辑推理,进而着重意外性的情节、出人意表的凶手等等。在推理小说业已发展百多年的今天,意外性的制造已变得愈来愈困难,其中在凶手的意外性上更以为甚。但是,在本作之中,最后凶手的意外性还是能给人不少的意外和冲击,比起不在场证明的骗局、密室的谜底等,无疑更给读者带来更大的乐趣。

    当然,跟前面所说一样,要达成这个“凶手的意外性”,利用的就是叙述性诡计。事实上,这个叙述性诡计的运用,除了利用上述的文章特殊架构外,最主要的还是一个特殊的设定。该设定在其它推理小说并不常见,这算是作者一次冒险的尝试。虽然本身的构思出人意表、在最后也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但由于现实的可行性却有待商榷,使得全篇为之失色,同时也让公平性大大受损,不能不让人觉得可惜。因此在此建议一下作者,原来的构思或有别的设定可以解决,可能的话,请以后对此缺陷进行补全。这算是一个热爱本系列的读者热切的期盼吧。

    虽有微疵,但瑕不掩瑜,《天极岛谋杀档案》仍然是一篇不错的解谜推理小说,并推荐给与笔者一样钟情于最后意外性和惊愕感的读者们。

    接下来是《李氏山庄谋杀档案》。与上篇《天极岛谋杀档案》类似,故事主轴仍是一个连续杀人事件,也算是一个半“暴风雨山庄”模式的故事。稍有不同的,只是这次警力的介入比上篇要多,作用也更重要。

    由于是同一系列的作品,当然当中的灵魂人物——所塑造的侦探都是一致的,也是那位翩翩美少年泫然。而这次的故事开始,也是从泫然的角度开始铺开的。故事的流畅度也和上一篇相似,而难能可贵的是,这次笔触则较细腻了点,对事件发生前的氛围渲染要加重了点,同时增强整体的厚重感。

    文章架构方面则跟上篇完全一样,依旧分为“正章”和“插曲”。这不用说,自然也是为了服务其中心诡计——叙述性诡计,而这样安排的。而事实上,这次的叙述性诡计,跟前作比起来,来得更高明、更有趣,这个后面将有详述。

    本作中的正章,也是一个标准的本格推理故事。而这次挑战的谜团就是推翻不在场证明。可是,这次的传统诡计并不比前作来得出色,而且诡计本身存在缺陷、公平性也不足,让人稍觉可惜。

    但是,虽然这次的传统谜团并不怎么样,但由于本作是比前作更着重最后意外性(包括事实和凶手的意外),所以为此准备的叙述性诡计显得相当的澎湃和宏大,而且在数量上更数倍于前作。因此“前菜”的不足,完全可由“大餐”来为之补全。

    这次的叙述性诡计比起前作更高明的原因,在于不止在文章架构上作了特殊的设置,更舍弃了前作的缺陷,直接以写作技巧和文字的暧昧性来误导读者,而且使用的诡计不止一个,故方式有所不一,误导的层面不止一个,而是形成复数的、多层交叠的陷阱。这样多元的诡计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了当读者偶尔看出某关键点后就让诡计全盘崩溃的尴尬,仍能保留住最后真相的意外。

    然而,虽然诡计多元且方式不一,但是诡计所扭曲的原象却出奇的一样,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误导,而且是拥有需要明白真相才能发现的特殊性。这使得整体的诡计不但能更有效地骗人,格局上也显得伏笔重重,到了篇末再与前面遥相呼应起来,更突显出解谜的趣味。

    最后再略谈一些不足,虽则本作在运用叙述性诡计上比上作纯熟了不少,字里行间的暗示也有所增多。因而还算相对的“公平”,但由于某些关键点的提示还不足,公平性仍有所欠缺,是为作为解谜爱好者的笔者稍有不喜的。但总体来讲,仍向爱好叙述性诡计的读者们,郑重推荐《李氏山庄谋杀档案》这一作品。

    (以上部分语句参考路人甲先生的《我最喜爱的诡计类型─叙述性诡计》一文)

泫然系列:天极岛谋杀档案 http://hi.baidu.com/vastwong/blog/item/252b7a1effb826f31ad576f7.html
泫然系列:李氏山庄谋杀档案 http://hi.baidu.com/vastwong/blog/item/4afa4e54feecf153574e00a4.html

发表评论:
读取中...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