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30 22:33:00
■ 日本推理小说的源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推理小说的主流是非解谜为主题的「变格探侦小说」(在日本侦探称为探侦)。「变格」的对义语是「本格」,都是日本独有的造语。「本格」的原义是「具全原来的格式」,而含有非正规成分的事象都称为「变格」。
当时,还没有「推理小说」这个文学专有名词。凡是侦探登场解谜的小说,以及非现实性内容,而具怪奇、幻想、耽美之要素的小说都称为「探侦小说」,此一专有名词翻译自英国称柯南道尔所发表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这类小说为 Detective story。
由此可知,在英国是指记述具有谜团的事件发生後,由侦探的合理推理,而解谜破案之经过为主题的小说称为侦探小说。
但是在日本,一九二三年江户川乱步发表处女作〈两毛铜币〉,尊定日本推理小说的基础後,很多人尝试这类新大众文学的创作。因为人人各具不同个性、不同思想、不同才华,其表达形式和作品内容自然有异,也就是说,新人作家的作品,各具其特色,但是符合侦探小说创作要件的并非全部。
当时,唯一刊载推理小说的杂志是《新青年》月刊,这些非正统侦探小说,只是故事新颖、内容有趣,该刊即给与发表机会。月增年盛,後来居上的情况下,成为一大洪流。
对於侦探小说的本质与定义的这个问题,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结论是,凡是具有侦探登场的推理解谜的小说称为「本格探侦小说」,而非现实性的怪奇、幻想、耽美等为主题的小说,合称为「变格探侦小说」。
这种侦探小说二分法,一直沿用到一九六○年代。
一九五七年,松本清张出版《点与线》和《眼之壁》,仁木悦子发表《猫老早知情》之後,「推理小说」才取代了「探侦小说」这专有名词。
推理小说原来有两种涵义,第一种涵义是,以写实手法撰写的侦探小说,作品本身不带「社会批评」的色彩,如仁本悦子的作品。第二种涵义是,同样以写实手法,记述社会矛盾而发生的事件之经过与收场,并重视犯案动机的小说,作品本身就是社会批评,如松本清张的作品,所以这一类又称为社会派推理小说,简称社会派。
也就是说,推理小说与社会派推理小说原来是不相同的,但是,後来两者划上了等号。本文主旨不在探讨此问题,不详述其经过与作品内容的演变。话说回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九三九年,日本政府认为侦探小说是「敌性文学」,全面封杀、禁止创作、发表、出版。大战终结後,侦探小说的文艺复兴之机运到来。终战翌年的一九四六年四月,横沟正史率先在新创刊的侦探杂志《宝石》月刊,开始连载「金田一耕助探案」系列第一篇《本阵杀人事件》,而五月又在三月间创刊的侦探杂志《LOCK》月刊,开始连载战前所塑造的名探「由利麟太郎探案」系列之《蝴蝶杀人事件》。
这两部长篇都是战前罕见的纯粹解谜为主题的本格侦探小说。尤其是前者,其和式建筑的密室杀人设计之发明与成功,成为一股力量,令三九年之後,不能不改写非侦探小说的作家重获信心,回到推理创作园地,并且还使一群年轻人加入推理创作阵营。
推理小说复兴後的主流是本格。如「战後五人男」中,除了撰写秘境冒险小说的香山滋和文学派的大坪砂男两位,岛田一男、山田风太郎以及高木彬光三位,都是从解谜推理小说出发的。
日本推理小说史上,战後期是指一九四五至五六年的十二年。战後五人男的「战後」,实际上是指大战结束後第三年的一九四七年。这年发表处女作而登上推理文坛的新人不少,最具创作成就的即是他们五位。他们与两年後的四九年登龙的川哲也、日影丈吉、土屋隆夫三位,就是战後派的代表作家。
鮎川哲也与土屋隆夫属於本格派,一生只撰写解谜推理小说,日影丈吉虽然是文学派,其长篇都是解谜推理。这三位战後第二期作家的共同特色是孤高寡作,颇受读者爱戴。
但是他们在推理文坛确立作家地位,与战後五人男相较,晚了数年,须待到一九五七年以後。原因除了作家本身的作品不多之外,一九五○年以後,混乱的战後社会渐渐回复秩序,不正常的出版社林立,也须时代考验,不适合生存的即被淘汰,减少大半,作家发表作品的机会,自然也受到影响,推理作家也不能例外。如四六至四七年间新创刊的推理杂志就有十二种,五○年以後只剩《宝石》与通俗推理杂志《妖奇》两种,由此可知当时出版界情况。
今年时值终战六十周年,八位战後派,现在只剩土屋隆夫一人继续写作生涯外,其他七位都已逝世了。土屋於去年(二○○四)二月,年满八十七岁时还出版了第十三部长篇《著魔》呢!
■ 土屋隆夫的推理文学世界
土屋隆夫於一九一七年一月二十五日生於长野县。中央大学法学部卒业後,在三轮肥皂公司上班,之後转职影片配级公司宣传部,业馀撰写剧本。战後归乡(信州立科町)最初在小剧场当经理,四七年任教芦田中学,业馀仍然继续写剧本,选择推理创作为终身职业前的土屋是演剧青年,其作品曾经获得信浓每日新闻社脚本奖。这段时期所创作的剧本有三十馀篇。
一九四九年,对土屋隆夫而言,是生涯中最大的转捩年。事因是:
江户川乱步有一篇很有名的评论,题为〈一名芭蕉的问题〉,芭蕉不是水果名,是日本传统定型短诗的俳句文学大师(一六四四~一六九四年),他是将当时庶民游戏诗(俳句)的品质提升到文学境界的俳句革命者。(同样是传统定型诗的短歌,又称和歌,是当时的贵族文学)。
这篇是江户川为第二次侦探小说艺术论论战而写的评论。第一次论战在一九三六~一九三七年间,本格派甲贺三郎与文学派木木高太郎是事主,参与论战的作家、评论家不在少数,各说各话没有结论。终战後,木木重新主张侦探小说可成为最高艺术(本文篇幅有限,不能详述两次论战的内容与经过),因此江户川乱步针对这问题提出见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推理小说观。
此文主旨为,推理小说如果出现芭蕉级大师来改革,推理小说的品质自然而然会成为艺术;不必纸上谈兵,期待这样大作家的登场,并鼓励木木去做芭蕉的工作。事後,土屋隆夫读了这篇评论,决心放弃剧本创作,撰写推理小说。
於是一九四九年,土屋把推理小说处女作〈「罪孽深重的死」之构图〉投稿四月举办的「《宝石》百万圆悬赏比赛」,十二月获得C级第一名。这次为《宝石》创刊三周年而举办的纪念徵文,可以说是日本推理小说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向读者简介如下:
《宝石》於一九四六年四月创刊後,即举办短篇推理小说徵文,当年十二月便发表七名不分等级的入选者。上述的香山滋、山田风太郎、岛田一男三位就是这次的入选者。(第二、三届没有得奖者)。这次比赛是第四届,与以往不同之处是分为A级(长篇)、B级(中篇)、C级(短篇)三种。得奖者一共有十四位(作品十五篇)。土屋之外,川哲也(长篇第一名)与日影丈吉(短篇第二名)都是这次得奖者,可见这次徵文是成功的。
在日本,不只是推理作家,大多数小说家默默地创作,始终只向读者提供其作品,不发表自我的文学观。但是,土屋隆夫却不同,是一位稀有的、乐以公开自我推理小说观的小说家。他在〈私论.推理小说是什麼?(一九七二年二月,发表於《现代推理小说大系第十卷》)〉一文的冒头说:
「想要研究一位作家的话,首先要阅读他的处女作。因为里面隐藏著想要知道他的重要关键。他,第一次站在出发地点时的姿势,与其後跑完全程时,并没有多大变化。」
这意谓处女作是该作家的原点,古今中外,虽有少数例外,很多作家以身作则证明过了,不必多言。那麼土屋隆夫的出发点〈「罪孽深重的死」之构图〉,与之後五十多年的作品关系如何呢?
汤本智子是孤儿,大战中丧失母亲和弟弟。之後寄居在伯父泉弘人家里。弘人是画家,三个月前妻子道江突然服毒自杀,没留下遗书,死前只说「我的自杀是罪孽深重的死」,由此,被认定是自杀。而八天前,弘人留下一幅题为「罪孽深重的死」之绘画而自杀。其自杀现场与「罪孽深重的死」的构图很类似。
这天早上八点半,汤本智子来访伯父的友人美术评论家相原俊雄。故事是从智子的访问写起,全篇以第三人称单视点记述,上述的故事分为六章节,奇数节由作者说明故事、偶数节由智子与相原的对谈形式进行。故事不复杂……如果再写下去,恐会揭开谜团,只可以说全篇是针对上述两起自杀事件的推理、解谜,最後作者还替读者准备了意外收场。
从故事主题而论,是一篇结构很精致的解谜推理小说。诚如作者在其处女长篇《天狗面具》里所揭橥的侦探小说论:「简单说,侦探小说是除算的文学。其实,把很多谜团除以名侦探推理後,其结果不可有任何馀数。」亦即十分著名的「」公式。
另从故事的包装而论,它不具当时之本格派的浪漫性与怪奇性。是一篇写实、朴素,具文学气息的作品。
九年後,土屋隆夫才获得出版处女长篇《天狗面具》的机会,这段时间,总共发表三十三篇解谜推理短篇,平均两年发表七篇。在日本,这样的创作量不止在推理文坛,就连在大众文学文坛而言,都算是非常寡作,但是每篇均是水准之作。
寡作之外,加上五十多年来一直居住在信州农村,过著名副其实的「晴耕雨写」的生活,与东京文坛不往来的不同流俗的孤高性格,获得多数推理小说迷的肯定,推崇为解谜推理大师。
二○○一年,土屋隆夫获得光文Scheherazade文化财团主办的第五届日本推理文学大奖,此奖是日本推理文坛唯一的功劳奖,赠与对日本推理文学有贡献的作家或评论家。由此,也可知土屋隆夫在推理文坛的地位。
这次笔者为了撰写本文,重新仔细阅读了〈「罪孽深重的死」之构图〉後,按其出版顺序,读了土屋隆夫五十多年来所创作的十三部长篇推理小说。重新发现「土屋推理文学」自处女作以来,一直由两大要素构成作品。
第一就是:事件除以推理等於没有剩馀的解决之谜团设计。
第二就是:以写实形式包装故事,使虚构的故事具现实感和文学气息。
这两大要素的成分比例,虽然每篇作品有异,但是越後期的作品,文学气息浓厚是不能否认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