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日志搜索
用户登录
读取中...
用户公告
读取中...
时间记忆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回复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加入群组
读取中...
我的好友
读取中...
我的照片
死亡飞出大礼帽  奎因玩转帽子戏法—读《罗马帽子之谜》  

《希腊棺材之谜》和本作关键情节泄底】

 

 

 

 

案件的导入非常快,即使是在讲求纯粹推理的奎因众多作品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凶案发生在百老汇的罗马剧院,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虽然奎因运用推理把嫌犯锁定在剧院里,却没有带给我那种发生在交通工具上案件的独立感。

 推理风格方面和《荷兰鞋之谜》颇为相似,都是从一长串的嫌疑人名单推理出凶手,但似乎又没有《荷兰鞋之谜》严密。黄金时代的很多作品前面充斥着冗长的讯问调查来为最后推理的严密性服务,不是真正的推理迷怕是很难忍受,难怪有人会评价这样的作品是17+3的“恼人”模式。但是,1+1=2的严密性毋庸置疑,可你会觉得有意思吗?

  抓获凶手的方法则同《希腊棺材之谜》一样,这种模式总让我感觉是作者对推理的一种无奈。证据可以“协助”推理,也可以“颠覆”推理,它们在矛盾而统一的过程中,扭转乾坤,延续情节,成就侦探也击垮侦探。

最后的解答虽然是艾勒里·奎因的推理,但却出自理查德·奎因之口。这让我想到了所谓的“安乐椅神探”,虽然他们不亲自参与调查,但最后的推理秀却也是一个人的剧本,推理和侦探还是高度统一的。但在这里侦探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分裂,最能表现侦探精神的推理过程却不是出自侦探本人,或者说那种蕴含在理性中的泰然自若,从容不迫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得到了体现。这和书中不时出现的对于艾勒里·奎因的夸耀不太协调却也是一种弥补。在我看来,EQ的作品表达了一种案件至上的主旨。

 喜爱奎因,是喜欢他独一无二的演绎推理,作为国名系列的第一部,这个基调在一开始就已经奠定,虽然谈不上优秀,但也差不多是水准之作。

  • 标签:EQ 国名系列 
  • 发表评论:
    读取中...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