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读取中...
【书评】——奎因“悲剧系列”(泄底慎入)  

一、“悲剧系列”综述

 

    最近刚刚拜读了埃勒里·奎因——最早是以巴纳比·罗斯的名义出版——的“悲剧系列”四部曲——《X的悲剧》、《Y的悲剧》、《Z的悲剧》以及《哲瑞·雷恩最后一案》,直到现在这个系列的四部作品依然可以称得上是推理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下面简单说一下自己对这个系列作品的看法,闲言少叙,进入正题。

 

    说到《X的悲剧》,人们几乎将所有的溢美之辞都毫不吝惜的给予了这部作品,当我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也情不自禁的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中去,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可以与任何优秀作品分庭抗礼而又毫不逊色的佳作。

 

    故事讲述了三起命案,一个在密封电车内被离奇毒杀的证券商朗斯特里特,一个在渡轮上惨死的告发者,同时也是第一案电车上的售票员伍德,以及最后一个在火车上被神秘枪杀的刚刚恢复自由身的案件嫌疑人德威特,这三幕大戏融入了诸多推理的经典元素,第一幕的诡异凶器以及在密室中凶器的神秘消失,第二幕的无头尸(被碾成那样的脸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了),以及第三幕的dying massage,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离奇的案件,侦探雷恩从一个人尽皆知的常识性细节作为切入点,将掩盖在真相上的层层谜团抽丝剥茧,最终将案件的真相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不是案件的诡异,因为我看过很多比这怪诞的多的案件,但在结尾处的推理上就显得差强人意甚至荒诞无稽了,之所以《X的悲剧》能够在人们心中占据那么重要的位置,其实最吸引人的还是在它对于案情与推理完美的平衡上,案情已经说过,接下来是贯穿于三起案件中的推理,最精彩的当属法庭辩论的部分,虽然我不懂法庭辩论的规矩,但就推理本身而言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其次是最后奎因式的大段推理,这是最让我叹服的,他几乎将所有的可行性——所有读者可能想到的解答——一一拿出来并将除自己结论以外的通过合理的逻辑分析将其变成“不可行”,并能在最后揭示凶手时给我们一个相当大的惊喜,这种令人相当意外的凶手的写作手法也是奎因最为擅长的,但合理的分析以及对动机的描写又能打消这种意外,让整个案件变得顺理成章,这要比那些“剑走偏锋”而最后又拐不回来的作品强上百倍,这种规矩正统的推理也是我最喜欢的类型。

 

    带着《X的悲剧》带给我的惊喜,我很快又翻开了《Y的悲剧》,这本与《X》同一年出版,并获得与《X》同样高度评价的作品,在我看来,其实要略逊于《X……

 

    故事在一个怪诞的家庭——这与奎因的另一部作品《从前有个老女人》有些类似的背景——开始,开篇就是户主约克·哈特的死,随后就是哈特太太——埃米莉·哈特——与前夫所生之女路易莎·坎皮恩多次遭到死亡的威胁,对于这一切,这家里的其他怪子女们都表示漠然的态度,但最后确是他们的妈妈——那个强势的老哈特太太死在了自己的床上,而路易莎这个可怜虫就在案发的现场,最后老侦探雷恩通过对现场的勘察,还有路易莎这个“目击者”——这个瞎子的其他感官——的证词,以及一份老哈特先生并未公开的小说大纲,推断出了凶手。

 

    在这个故事中,有两个最精彩的推理桥段,一个就是案发时除哈特太太和路易莎以外,只有一个人进过现场的推断,另一个就是对凶手身高的推断,第一个我认为相当完美,我甚至看了两遍这个部分,太精彩了,第二个——可以说是本案的核心所在——我也看了几遍,并想了好长时间,总觉得有算错的感觉,现在时间久了,记不太清细节,当时在想了很长时间过后我也选择了妥协,不过始终有个疙瘩在我心里,不知大家看了之后有没有同样的感觉,其次要说的就是凶手的人选了,这回相比《X》,《Y》的凶手更是令人惊讶,但作者或者说侦探的逻辑分析又确实锁定了凶手只能是那个人,不过感觉上还是没有《X》那样让我信服,可能还是有那个疙瘩在的缘故吧,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动机,相较《X》的动机,《Y》的动机就显得有些差强人意,凶手的憎恨也太深了一些,他的胆量也太大了一些,在我看来这就是个天生杀人狂的好坯子,可惜最后是以死谢幕。

 

    X》和《Y》,这两部同年创造出来的作品,受到世人的注意以及随之而来的评价是最多的,当然是与“悲剧系列”的其他两部作品相比,在我看来,这两部作品还不完全是同一个路数,《X》的路数更正统一点,情节流畅自然,推理过程也是随情节发展而逐渐丰富起来的,《Y》则不尽相同,它的叙述更加围绕最后的结局,断案的过程更加注重对某处细节的发掘和分析,就风格上看,更接近同时期创作的“国名系列”,更“奎因”一些。

 

    再说点关于《X》《Y》有趣的事情,文中的侦探雷恩有个特长,就是模仿别人,他的助手老怪物奎西是个易容高手,这也就有了《X》《Y》中侦探扮成萨姆巡官和佩里的桥段,但是有个问题啊,雷恩是个聋子,声音是怎么模仿的呢,我忘了是《X》还是《Y》了,里面还说了声音“一摸一样”,这也许是个错误吧,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个把错误的存在,从另一方面也更能增加阅读的乐趣,毕竟,错误本身也是一种魅力,对吧。

 

    第二年,“悲剧”继续上演,但是《Z的悲剧》与前两作又有些许不同之处,

 

    故事一跃来到了10年后,检察官布鲁诺升为了州长,可爱的萨姆巡官也退休开起了侦探事务所,老雷恩也开始了颐养天年的生活,但是一个新角色的出现马上抹去了这种凄凉的感觉,年轻漂亮才思敏捷的佩辛斯小姐迅速成为雷恩身边的得力助手,案件也随之而来,大选在即,参议员乔尔·福斯特暴死家中,其中牵扯了很多政治因素,刚刚出狱的阿龙道成了最大的嫌疑人,后来就是参议员兄弟艾拉·福斯特的死,再次入狱又马上越狱的阿龙道又成了最大的嫌疑人,在他即将在电椅上结束人生之旅的一刹那,又是老雷恩指出了真凶,虽然从电椅上挽救了他,但悲剧的是,他还是没有逃过死亡的召唤。

 

    这次故事首先围绕着阿龙道的无辜开始展开推理,先是佩蒂——佩辛斯的昵称——的初步想法,加上老雷恩的帮助,推论逐渐清晰,但还是没能救了阿龙道,后面的行刑室大规模排除法推理秀更加精彩,当然最后的凶手也是着实吓了我一跳,动机就不要说了,奎因的不重动机我基本已经习惯,总的来说,《Z》相比《X》《Y》又有了很大不同,故事时间的跨越,人物身份的变化,侦探角色也有一人变为两人,章节的表现也不是原来的“幕——场景”,而更像是“国名系列”的章节式,罗斯身上的奎因元素越来越浓。

 

    相较《X》和《Y》,《Z》的故事有点单薄,无论是在动机还是手法还是逻辑的严谨上都差了一点,但我认为这可能也有其深远的用意在其中。

 

    终于到了《哲瑞·雷恩最后一案》,故事本身的精彩程度远远不如前面的三部,大概就是围绕着莎士比亚善本书的失窃以及书中隐藏的莎士比亚的秘密展开的几起失踪事件和最后的一桩杀人事件的故事,还有就是最后破案的不再是老雷恩,而是逐渐成熟的美女助手佩辛斯。

本案中密码的破解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密码并不是写密码的人——我们姑且这么称呼他——有意为之的,这个现象的精彩解答是由雷恩为我们奉上,确实有点意思,再有就是命案现场那凶手唯一的错误了,佩蒂的分析解开了一个最大的悲剧……..

 

    还有一点是这本书很特别的地方,希望大家在看《最后一案》之前,先将前《X》《Y》《Z》看一下,因为如果没有《X》《Y》《Z》,这《最后一案》的意义将打折百分之九十九,不是我危言耸听,事实就是这样。

 

二、悲情主角——哲瑞·雷恩先生

 

    在前面的描述中,我刻意没有介绍雷恩的具体情况,他只作为一个“侦探”的符号放在前文的相应位置,没有过多的对他进行分析,原因就是,我认为这个“悲剧系列”其实就是这位侦探的悲剧,下面围绕这位悲情的角色进行分析。

 

    为大家隆重介绍,伟大的前莎士比亚剧作的演员,因耳聋退出舞台后,自学读唇术转而热心侦探行业,一出场就已60岁高龄——后两作已经70岁——但外貌却以40岁左右——后两作仍是70岁——的形象示人,凭借过人的才能成功破获了《X》《Y》《Z》三起案件的睿智老者,哲瑞·雷恩先生。

 

    在《X》中,他闪亮登场,以其绅士的风度以及与年龄有些不符的健硕的身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卓越的头脑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漂亮的解决《X》一案也令人五体投地,他的初登场赢得了满堂喝彩,但在《Y》中,他有时出现的力不从心以及最后对凶手的处理都让人感到了雷恩先生老了,少了原先的雷厉风行,这一点到了《Z》中更是体现无疑,他贸然的做了那个“惯用手脚”的试验,虽然得到了想要的结论,却忽略了这样的合法性和可信度,最后在法庭上派不上一点用处,这三个故事里,雷恩先生的形象呈现明显的下坡趋势,到了《Z》里,他大部分时间成了一个70岁的老病人,当然这一切为的就是这最后的高潮,说实话,当我看到《最后一案》的书名时,我就想到了雷恩的死是不可避免的,除了死没有什么能阻止雷恩继续查案,但我没想到最后竟是这样一个高潮,这样一个悲剧……..

 

    正像他一直居住的哈姆雷特山庄所预示的那样,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他因为生理原因不得不过早结束自己热爱的演艺生涯,但他自学读唇术使他的睿智得以运用到查案上,可随着年龄的老去,强健的身体渐渐变得风烛残年,正如他自己引用塞涅卡的话——“年老是无可救药的疾病”,他不服老也不行,在《最后一案》中,他为了自己毕生对莎士比亚的追求,拼了老命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杀害了哈姆内特·赛德拉博士,抢救下了莎士比亚的重要手稿,在整个办案中,他大部分时候是躲在角落里,看着佩辛斯在推理分析,这个他在《Z》中一手培养起来的希望,终于在这回成功的查到了凶手(这也许就是《Z》的意义所在,为了体现佩辛斯的成长,为了老雷恩的火种传递,更为了这最后的高潮),与此同时,老雷恩也不留任何遗憾的为自己犯下的罪行付出了代价,悲剧的是,他在本案中唯一犯下的错误竟然是因为他的耳聋,没有什么比因为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泄露天机更令人悲哀的了,当然,雷恩并不是想逃过法律的惩罚,他选择自杀是在看到佩辛斯的成长之后,也算是一个安慰了,这个真正的“热情的朝圣者”,这个“沙剧的皇帝”最后走完了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就是莎士比亚的悲剧,是全人类的悲剧,是属于一五九九年的悲剧,更是属于任何时代的悲剧……

 

    从《X》到《最后一案》,雷恩出场4次,在小说的舞台上他也是来去匆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直到今日,他的影响力也死毫不逊色于同为奎因笔下的年轻侦探埃勒里·奎因,虽然雷恩是我所知道的有影响力的侦探中“寿命”最短的,但是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的人格魅力是无人能比的,他的悲剧更是令人扼腕痛惜的。

 

 

三、后记

 

在侦探世界里

他——不是天才

没有上帝的眷顾

他只是默默的思考

静静的等待

 

伟大的莎士比亚让他痴狂

却也让他背负了太多本不应该属于他的责任

直到曾经的“沙剧皇帝”变成今天的“热情朝圣”

直到背影渐行渐远

只留下一声叹息

 

我们可以说——他没有老

因为迷人的微笑记忆犹新

我们可以说——他正在老去

因为岁月无情唯有时间永恒

 

黄昏下

那张渐渐消瘦的脸

顽强的展现着一个男人的力量

很美很高贵

 

你说

要为理想奉献一生

可是华丽转身后

背影在哈姆雷特山庄消失

 

背影远去

我们不为你哭泣

只为你——无眠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哲瑞·雷恩先生

雪林 发表于 2009-11-1 22:09:00
阅读全文 | 回复(5)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奎因 雷恩 悲剧 
    Re:【书评】——奎因“悲剧系列”(泄底慎入)
    访客r74Yp1(游客)
    访客r74Yp1(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31 10:20:59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书评】——奎因“悲剧系列”(泄底慎入)
    访客wBRd72(游客)还不错吧,自己的想法都写出来了
    访客wBRd72(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7-6 9:11:32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书评】——奎因“悲剧系列”(泄底慎入)
    访客wb6Eui(游客)雷恩最后一案跟波罗的最后一案很相似。同样有一个助手。同样由侦探本人处决“犯人”。所谓的犯人都不是标准意义上的罪犯。侦探本人都随着自己的最后一案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他们当时也都病入膏肓了。
    访客wb6Eui(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4-26 1:30:56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书评】——奎因“悲剧系列”(泄底慎入)
    访客vBRd7H(游客)
    以下引用访客Osj7MA(游客)在2009-11-4 22:00:16发表的评论:
    好长啊……


    四合一嘛,这个长度还是比较正常的
    访客vBRd7H(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1-5 22:09:32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书评】——奎因“悲剧系列”(泄底慎入)
    访客Osj7MA(游客)好长啊……
    访客Osj7MA(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1-4 22:00:16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读取中...
    日历
    读取中...
    公告
    读取中...

    登陆
    读取中...
    日志
    读取中...
    回复
    读取中...
    留言
    读取中...

    信息
    读取中...
    搜索

    友情链接
     
    Tuili.Com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