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blogname">读取中...</span>
读取中...

All that's beautiful drifts away like the waters ——W. B. Yeats
读取中...
 
2010-2-9 23:44:00
竹本健治《匣中的失乐》读后(不泄底)  
 

竹本健治《匣中的失乐》读后(不泄底)

书名:

匣中的失乐

匣の中の失楽

作者:

【日本】竹本健治

たけもとけんじ

------------------

授受与延拓

-------------------

这是四本中我阅读的第二本,前一本是《献给虚无的供物》,竹本健治与中井英夫授受之谊,使我在信目移眦之时,略感某些要素的相似,都数推理重度爱好者倾向的作品,不过本作《匣中的失乐》,将这种重度向进一步延拓了。

----------------

退让与抽离

----------------

属于《献给虚无的供物》嗣后之作,沿袭的是爱好者为解谜而解谜,为推理而推理的推理控风格。是非对错、伦理评价、甚至是事实真相都似乎只是解谜网络蔓延途中过眼即逝的风景。当然,以上的描述未必代表贬义,只是个人对这两部作品的介绍。

两部作品中,人物们都事先先验地制定了未必以发现真相为目标、而是向经典推理戒律致敬的游戏规则,然后以此之名聚会进行推理。

《献给虚无的供物》虽然有着数次推理聚会,甚至向范达因《金丝雀杀人事件》和阿加莎·克里斯蒂《Cards on the table》致敬,很东方式地举行通宵麻将,但是总的来说《献给虚无的供物》还是以情节为驱动力的,变格诡异氛围的渲染、人物背景的挖掘、历史动机的显现,都遵循着传统讲故事的脉络。

而本作《匣中的失乐》,不管是现实还是作中作的虚构,串联起来整部小说的似乎就是一次次的聚会。当然,现实中的第一起事件,小说还是叙述了一下尸体被发现的过程,但是很快就进入了聚会推理,而之后,推理聚会更是支撑起了整部作品的骨架,线索的发现、隐藏事实的揭露、抖落得漫天飘飞的炫学内容,甚至是连续命案事件的继续发生和凶手是谁,似乎都是依附在一次次聚会所凝聚起的骨架上的。

------------------

扬弃与成全

------------------

《献给虚无的供物》中有聚会中各人阐述自己推理的多重解答,但登场人物有限,解答风格也有限,而本作中的多重解答,心理欺骗、机械布局、性格分析、叙述性诡计倾向、科幻倾向、超自然倾向、八卦伦理等各种推理和诡计风格十分博杂,当然有些风格的解答,比如科幻(或者说是伪科学)解答或装神弄鬼的超自然解答,十分牵强,明显是用来凑数的,但是,在一部作品中,没有毫无方向感的案件发生前的冗长前戏叙述,没有探案进行中的流程化的搜寻以及与当事人会谈,没有哥特式的变格诡异历史传说(当然不是指炫博部分),略去这些枝蔓,直接无理由地锁定红鲱鱼(参加聚会的众人),踏镫进行推理,虽然少了严谨(毕竟推理小说是娱乐小说),但是达到一定程度的推理控们还是能够体味其中的乐趣(当然这种作品也只能偶尔读之,毕竟这本推理小说是对以往推理阅读经验的消费而不是推理阅读经验的积累)。密室设计得有没有新意没关系,毕竟这已经不是本书的看点了。

其实本书的最终决定版解答中,使用了貌似至今仍然未得到现代科学明确定义的某个医学生理过程,使本书的兴味打了折扣。

不过如果忽略这点,本书各种推理元素无包装地散装式贩售铺陈还是能够时不时地唤起心中的共振的。最终版解答到底是什么在本作中似乎并不十分重要,其地位并不高于前面其它版本的多重解答,因此本作虚构部分的谜题没有给出最终版本也不是太令人在意了。其实,许多多重解答的推理小说的最终决定版(套用电影词汇“导演最终剪切版”,可以说是名侦探最终剪切版)都逊色于先前其它版本的解答。

-----------------

襻扣与炫博

-----------------

夹杂在多次聚会和多重解答之中,是大量的炫博内容,虽然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是为了炫学而炫学,不过本书中炫学内容实际十分广泛,与某些作品由于案件场景牵涉到某一领域而对该领域进行的博识介绍不同,本作的炫学内容设计多领域科学(有些内容从今天来看有些过时需要更新)、伪科学、民间神秘主义等,而且讲述得十分详尽,化学式、宗教符咒图式、曲线相位图一应俱全,当然,如此博杂的内容,肯定是见仁见智,有人喜欢,有人无法蹴读。

-----------------

二元与纠缠

-----------------

本书使用现实和虚构交替叙述的双线结构。这种叙述手法许多作品中都用过了。甚至相较与某些炫技的叙述手法,这种双线叙述结构十分不消耗脑细胞。但是,本书在现实与虚构相交替时,营造了一些表象,有时让人觉得本章内容是延续前章的现实内容,本章仍然是现实部分,或者相反,本章是前章虚构部分的延续,本章仍然是虚构部分;有时让人觉得现实与虚构发生了调换,原本以为的现实部分其实是虚构部分,或者是原来以为的虚构部分是现实部分。但这些都只是障眼手法,根本上本书使用了双线叙述手法,现实与虚构的表象性纠缠只是用来过载读者的脑细胞,但是这种过载和提供大量细节而使读者忽略关键线索的过载手法不同,本书使用的这种手法似乎纯粹地用来激起重度爱好者的快感。

 

总之,就像前文说的,本书阅读的乐趣是源于对以往推理阅读经验的消费而不是震撼于新的推理阅读经验。

 

------------------------------

相关介绍

竹本健治

1954年出生于兵库县,曾就读东洋大学文学部,但因故中途退学。大二时期,开始于杂志发表推理作品,深受《献给虚无的供物》作者中井英夫赏识与推荐;23岁时开始在《幻影城》连载推理长篇《匣中的失乐》,初次亮相就让推理爱好者狂热。之后发表长篇「围棋杀人事件」「象棋杀人事件」「扑克杀人事件」「狂墙狂窗」「uroborosu的假信」「uroborosu的基础讨论」「妖雾的舌头」「沈睡森林的惨剧」。及短篇集「密闭箱子」。作品独特的恐怖的氛围受到着无上的称誉。

 
By forhiding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2010-2-11 18:15:41
Re:竹本健治《匣中的失乐》读后(不泄底)
 
假面说实话,这文章,我看了一半,头都大了,这书一定要那天静下心来慢慢地从头看,不然断断续续地看一定头晕。
 
By 假面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读取中...
 
Calendar

读取中...

Login

读取中...

Bulletin
读取中...
Recent Entries
读取中...
Comments
读取中...
Messages
读取中...
Information
读取中...
Links


Designed by Tuili.com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