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读取中...
读取中...
读取中...
 
日历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评论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杀人之门》:虚无彷徨的恶意  
        东野圭吾小说中的人物总显得真实自然却又耐人寻味,这是因为他对普通人物心理的揣测谙熟于胸。尽管在我看来,他笔下的人物所经历的事情简直匪夷所思到难以相信,却心甘情愿的相信在这个由人构成的地球上的某个角落里,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换句话说,读者所产生的代入感不会因为其选择的主题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在东野圭吾大多数的小说里都得到了完美的证明,但是《杀人之门》似乎是个意外。

       意外的不是读者代入感的变化,而是故事的合理性,这与作者在创作时刻意强调其主题的目的***息相关。之所以称之为具有目的,其实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并未按照小说的主线发展而产生较为合理的心态,而是有意的跟随小说所设定的主题行动。因此不少读者可能会在阅读时感到困惑:“主人公难道真是笨得无可救药了吗?”。也许,还会产生另外一种思绪:“能够进行如此冷静分析的人,为何还会再三的深陷泥潭?现实真的存在吗?”

        当然可能存在,只是我无法想象罢了。

        阅读完《杀人之门》后,我第二次认为这是一部不够水准的小说,这与推理无关。没有希望的小说,甚至是可以塑造根本难以存在类似故事的小说是无法于人以阅读乐趣的,相反是无限的压抑和黑暗扭曲的痛苦。这部于2003年创作的小说,似乎并没有获得如《白夜行》般的成就,这是理所当然。《白夜行》与东野圭吾在2004年后创作的《幻夜》尽管也勾勒出社会现实与人性的黑暗,但主角直到最后还是抱有对爱情的憧憬和幻想,更为重要的是主角的每次行动都和自身的判断相辅而成,显得极为合理。而《杀人之门》中则充满了不可能的欺骗,因刺激所有的线条都变得没有弹性,根本无法让人想象。作者应该在做人物设定的时候就已经想到很难让读者信服,因此才不得已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让读者能够尽可能的代入其中,为主人公田岛和幸的命运所吸引。


        《杀人之门》所讲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田岛和幸幼时家境优渥,却因祖母去世而遭遇家变,父母离异后很快一贫如洗。只能自食其力的田岛和幸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充满陷阱的漩涡之中,他在彷徨与虚无的恶意中苦苦挣扎,只想坚定自己跃过杀人之门的决心,东野圭吾利用他深刻老练的笔法再次让我们体会到人物心理的无奈与矛盾。事实上,我并不大喜欢“杀人之门”这样的书名,“恶意”其实更加符合这部作品的主题,只不过《恶意》这个题目已经被使用过了。

        作品的亮点在于小说的叙事方法上,因为这是一部大跨度的作品,主人公田岛和幸的悲惨遭遇又接连不断,这为小说的连贯性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而且由于是以“恶意”为主题的刻画心理彷徨挣扎的小说,所以必不可少的要使用大段的心理描写,而第一人称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让我们得以尽情的窥探“恶意”的积累与“杀意”的决心。也正是因为出色的心理描写,才让我不至于给这部作品打出较低的分数。

        前面谈到这部作品的问题在于故事是否合理的基准上,我想但凡阅读过这部小说的朋友们都应该十分清楚。这里由于不想剧透,所以仅仅提供象征性的缘由。主人公的性格无疑是懦弱的,但是却并非愚蠢,他通过冷静的回忆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分析,并得到了想象中的答案。他似乎不擅交际,却也不乏真正能够信奈的朋友,只是这些朋友不知为何都被东野圭吾遗忘了。主人公一边暗示读者如果自己能够早点认识他们,可能自己的境遇会有所不同,一边又告诉读者,这些朋友在自己的未来生活里根本没再出现。因此在他身边的始终就只有那么一个人,想要摆脱却永远无法逃离的那个幼时骗过他的人,这太奇怪了。

        另外,田岛和幸的成长轨迹也有很大的疑问。我不愿意相信有抛弃亲子的女人与毫无节制,挥霍无度到无法自拔的男人会同时成为这个少年的父母,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这个少年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是不易相信他人,擅于伪装和保护自己的人。也就是说,田岛和幸在经历了这些事情以后,发展方向的边缘也是不良少年才对,但为何会轻易受骗而不自觉呢?这同样是一个问题,只是东野圭吾用第一人称让读者看起来合理,所以自然也不会过多的怀疑。所以这个悲剧故事被加入太多作者的意愿,而显得苍白起来。

        诚然,这已经不能算作东野圭吾的早期作品了。但是我却丝毫不能隐藏自己的失望之情,不过若是想到还有后面创作的《濒死之眼》,也就觉得能够接受了。毕竟我们不能过多的奢望作者一直维持着较高水准的创作质量和速度。
        当然我并不想误导其他的朋友,如果对东野圭吾感兴趣,读读也无妨。

宁微君 发表于 2013-8-21 12:52:00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读取中...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