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野圭吾的最后致意》:东野圭吾的自传式社会脸谱 |
一旦成为畅销作家之后,他的所有作品都会被出版商们镌刻特殊的光环,这是商品经济时代的本质。一方面读者爱屋及乌,在选择与甄别上缺乏更多的考虑;另一方面,出版商用心打造的噱头充满了诱惑,读者难以抵挡。所以不仅仅是畅销与获奖作品,即便是以往滞销的书籍,可能也会突然具有冲击各大书店销售榜单的潜力。莫言在获奖之后,其作品突然呈现出洛阳纸贵、一页难求的局面,这都是毫不夸张的市场反应。
所以我们能够理解各大出版商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会要求我们的畅销作者做一些什么事情,而其提出的条件往往都是难以拒绝的。因此阅读他们的散文、随笔、诗集、日记或者私人信件都会成为一种时尚,而那些真正想要更多了解作者的读者则有幸成为这一市场行为的唯一受益群体。当我拿到东野圭吾的这部散文集时,就是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完成阅读的,从结论上讲,我并没有太多失望。
我在更早的时候便知道独步文化出版了一部名为《大概是最后的招呼》的散文集,现在想来,新星出版社翻译的书名的确不如台湾的制作商。“最后致意”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吸引读者的噱头,而且与东野圭吾先生的本意也相去甚远。
在这部散文集里,我们可以读到有关东野圭吾的一切:他幼时的经历、乱步奖前后的轶闻、成名前的无奈与直木奖后的兴奋,当然也少不了他的兴趣喜好与自我见解。通过这部可能是他最后的散文集,我们无疑可以了解更加真实的东野圭吾,毕竟这是他亲自提笔书写的事实。只不过,无论是作品自我解说还是作家的日常似乎都无法满足我对作者本身的好奇欲,至于他对高尔夫与动漫作品的喜好在我看来却又感到无趣至极,可见东野圭吾在“究竟散文是要写些什么?”方面与读者想要了解的情况似乎并不对等,这的确不属于东野圭吾的领域范围。
记得在刚刚翻开书本的时候,我还害怕因为阅读东野圭吾作品的数量有限而无法探究这个集子的全部奥秘。结果东野圭吾似乎并没有提到太多关于作品本身的东西,我在颇感到失望之余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在这里略提几件:比如《没有凶手的杀人夜》曾经刊载于EQ杂志,而且是东野圭吾先想到标题,才构思故事的;再比如东野圭吾写作生涯最大的转折点,按照他的说法是《同级生》;还有,继《名侦探的守则》与《名侦探的诅咒》之后,还会有《名侦探的使命》将要问世;原来《嫌疑人X的献身》是在东野圭吾决定主角的性格特质后,才思索适合的诡计,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有灵感。这确实是一些有趣的发现,我想对热爱推理小说创作的朋友来说,多少也会有所启发吧。
至于生活中的东野圭吾,倒是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共鸣。如宣传所说,这些八卦式的脸谱和幽默风趣的文字让东野圭吾的形象越来越鲜明,但是同样也可能影响到读者对其的期待与评价。在后记中,东野圭吾声称不再创作散文,以便更用心的致力于推理小说的创作的确是一件让我感到欣慰的事情,类型文学作家就应该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创作更加优秀的作品上才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