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某个午后,翻开这部作品,忽然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 海伦·麦克罗伊是我在集中突击黄金时期作品时,因《死亡之舞》的生涩而放弃的作家——《死亡之舞》的主线大概是有一条生僻的知识串起的,在那段值得怀念的每日两部黄金时期推理小说的阅读时光里,麦克罗伊便被我放弃了。后来读小栗虫太郎的《完全犯罪》发觉这种很理科系的作品也还不错,也许是太多烂作的积淀导致口味的转变吧。
阳光下的罪恶
麦克罗伊的创作始于三十年代后期,而本作则延续到黄金时期之后(1950),此时推理小说王国的构架基本形成,形式固定,因而许多作品已经陷入无新意的泥潭。而麦克罗伊却在这样一个沉闷的年***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心理侦探,这使得她的成功,变得顺理成章许多。 实际上心理侦探是一个很难驾驭的东西,心理层面的蛛丝马迹,不同于所谓的物证。通过文字转述时,心理层面的内容有时会太过直白,意外性大打折扣;如若带过则会违背公平性原则,遭到吐槽。 或许是钟情卡尔的缘故,美国人麦克罗伊的文风同样很有英伦风情,而细腻的文字,也为她在为读者设局的过程中扫清了障碍。至少在本作中,线索的公平性十足,结局也还凑合。 当然,心理推理很大程度上也是推理小说写实性提升的表现,毕竟任何犯罪都是要暴露在阳光下,而越费周章的手法,投下的阴影越明显。 …… |
|
还记得多年前R.L.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在大陆风靡时,曾提出一个“安全惊悚体验”的概念,认为读惊悚小说的读者,大多是在寻找一种类似于“过山车”式的体验——既惊心动魄,又不会对日常的生活造成危害。
如果用这样的理念来理解赫尔维茨的作品,倒也还算贴切,只不过赫尔维茨的过山车带给读者的体验除了心有余悸的惊魂夜,还有关于黎明的思索。
刀锋之先
赫尔维茨是个挺有意思的角色,他被称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惊悚小说家之一。1996年毕业后着手创作,以几乎每年一部的速度连续创作了11部惊悚悬疑畅销作
品,得奖无数。除了这些理所当然的履历外,最令人惊奇的是他堪称“奇葩”的人生体验:编过教材、写过剧本,酷爱足球、桌球、骑马,甚至潜入美国海豹特种部
队,曾在加拉巴哥群岛和鲨鱼共泳,并卧底于操纵人心的邪教组织......好一个不安分的男人。
或许这样的人生态度,时刻将自己放置于刀锋之先,才能创作出令读者不安的作品吧。
“父亲把他4岁的孩子遗弃在一个空荡荡的操场上……就已经把你的好奇心与恐惧完美融合在一起了。 …… |
|
通常来说,对于一个奇怪的念头抱有强烈的信念,我们会称之为偏执。那么在这样一个各种信息媒介高度发达的年代,仍然选择抱着厚重的书本,是否可以称得上偏执呢?
这样讲多少有点自怜的味道,但在恢宏的《死海骗局》中,恰恰是几个偏执的英雄,为我们奉献了一个壮美的传奇。
一条优雅的鱼
或许对于像我这样对于历史、宗教、古文字等诸多领域没有多少积淀的读者,当看到封面的宣传词时不免有些却步。但实际上,作者亚当·布莱克先生
是仁慈的,比起喜欢将大多资料作为主体不加修饰的呈现给读者以充实作品本身的作者,本书很巧妙地将浩如烟海的资料融会贯通,既凸显厚重,又毫无生涩之感。
在耶稣的时代,鱼是一个很重要的记号。本作中并没有关于鱼的内容,但出色地融合各种材料的能力,却体现了岛田庄司关于“创作与鱼”的论断:如
果把一部推理作品比作一条鱼,那么主线——诡计和布局是鱼骨头,而各种资料的援引包括一些无关主线的情节则是鱼肉,鱼漂亮与否,二者同样关键。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这一活动正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倾向于更轻松、更高效的方式去获取信息,阅读的时间所占据的比重越发减
少,使得传统作家的生存空间同样被挤占。 …… |
|
按照我的理解,这就是一部口味不重的冷硬小说。
其实这部作品单从推理的角度而言,“扛著「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No.1」的招牌”多少有些名不副实,但不得不承认,出色的阅读感是本作取胜的关键,毕竟我们的读者,还是更渴望一个有故事的夜晚。 …… |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