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短篇集彰显东野圭吾多面手——《没有凶手的杀人夜》 |
[ 2010-10-1 11:48:00 | By: 阿非 ] |
? ? 距离我上次阅读东野圭吾的作品已有一年的时间了,上次所看的是《圣女的救济》,我当时认为是一部非常好的推理小说,当然很多人认为此部作品不如《嫌疑人X的献身》,在此不作其他评论。
? ? 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看完这部短篇集,真的异常精彩!谁说东野写短篇不如长篇的都该读这部短篇集。这部短篇集类型颇多,校园类,日常类,叙诡类。当然共同点还是本格类的推理过程。本次的大惊喜就在于东野也写过叙述性诡计,但不是为了叙诡而叙诡,而是真正地用在故事中,是为了故事服务。我突然发现东野真的是非常会讲故事,而且他写的这几个短篇几乎都非常适合拍成SP(日剧的一种,比普通一集的电视剧时间长,一般在一小时以上)。话说东野的推理小说体现在动机上,诡计方面倒不是非常出色,虽然不太赞成但这次的几个短篇的重点确实体现在了动机上,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 ? 以下是对这几部短篇的短评。
? ? 《小小的恶作剧故事》,发生在校园里坠楼事件。故事以小见大,发人深省。很典型的本格推理过程,误导我的推理过程也就是短篇集中所写的部分,真相在于“我”毕业之后从死者母亲那里看到的物件所推理出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结果。这确实是由一场小小的恶作剧造成的坠楼死亡事件,其最终原因是爱情,当一方不喜欢另一方的时候就会产生隔阂,不管另一方如何补救都无法挽回,这就是所谓的强扭的瓜不甜。
? ?《黑暗中的两人》,凶手是信二,故事中就这么几个人物登场,排除几个人物就剩下信二。为什么信二会对自己这么小的弟弟(他弟弟还是几个月大的婴儿)痛下杀手呢?动机,这又是东野非常擅长的方面,原来这根本就不是他弟弟,是他与继母乱伦(日本人咋这么喜欢这呢)后生的孩子,这么说应该是他的儿子。之后就阐述了信二杀人的过程及其心里想法。
? ? 《舞女》,这篇短篇我觉得可以称这为日常推理。故事内容很简单,孝志每周三晚会迟点到家,为什么会迟到家呢?那是因为他每周三晚去看某个女孩跳新体操,他很喜欢这个女孩,想表达爱慕之情,结果恰恰是这爱慕之情杀死了这个女孩。 东野把这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又合情合理,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己的好意可能会在无意中害死他人。
《无尽之夜》,故事从开头到结尾着墨很多在厚子身上,却原来她即是杀死自己丈夫的凶手,为什么呢?刑警也有这个疑问,如此和睦的婚姻为何会导致悲剧的发生?为何刑警如此快地怀疑上她就是凶手,原来关键是在香水上。东野在细节的描写可谓一丝不苟,这些小细节都在叙述过程中一一讲到。这起案件又是以动机占主导地位。
《白色凶器》,开篇的对话绝对是会误导众多读者,我相信众多读者会像我一样被东野给耍了。这次的凶手是一个患病的病人,杀人技俩着实高超。另一看点还是动机,为什么她要杀他们?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抽烟。看到故事的最后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很适合拍成惊悚悬疑剧。
? ? 《别了,教练》,“我”自以为做得完美无缺,还是被刑警看出了破绽。作为读者,自以为真相是刑警所推导演示的一切,翻到下一页才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我”深深陷入死者的圈套,而我却被东野下了个套,反转出真正的真相。
? ? 《没有凶手的杀人夜》,不得不好好说说这个短篇。这个短篇是我所看这部短篇集里最新颖的写作手法,这个写作手法是不同时间段的人称替换,夜里的时候,第一称“我”指代拓也,而在“现在”这个时间段用第三人称“他”指代拓也。为什么用这个写作手法,当时只觉得转换第一称和第三人称有点混乱,但最后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叙述性诡计,这在故事的后半段拓也的自白中有所体现。初看是一件过失杀人案,而后由拓也等人隐瞒埋尸,但越到后面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原来其中隐藏着一个阴谋,故事的发展急转直下,最后来了个大逆转,这应该就是叙述性诡计的作用,东野用得太妙了。 ? ? 最后,看东野写的推理小说,重点还是在动机上,其次是诡计,线索,细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