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谜团下的人文关怀
——既晴《魔法妄想症》书评
华斯比
真正开始接触台湾的推理小说始于《推理》杂志2008年第6期上刊登的林斯谚的日常推理短篇《圣诞夜奇迹》,而最早知道“既晴”这个名字则要追溯到06年曾在书店看到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他的《网络凶邻》《请把门锁好》和《别进地下铁》(前两本曾在09年以每本5元的价格在旧书摊淘到)的时候,那时和不少人一样,还以为他是女性作家呢。
后来《推理》杂志接连刊载了凌彻、蓝霄、既晴、宠物先生等人的作品,但大都是短篇小说,今年“推理书系”引进了台湾推理前辈既晴先生的长篇处女作《魔法妄想症》,也是我第一次读到来自宝岛台湾的长篇推理作品。第一届岛田奖的三部获奖作品之前虽已购买,但一直没有看,因为很早就打算先看一看这部曾经被称为“华文推理第一杰作”的作品。
早先在网上看到的对于《魔法妄想症》的评价明显呈现两级分化的状态,有人认为此书是“岛田流”杰作,也有人对此书嗤之以鼻、弃如蔽履。基于这种感性认识基础,我开始了小说的阅读。在这里我必须得承认,自己的推理小说阅读量十分有限,尤其在长篇推理方面。所谓“岛田流”,我个人粗浅的理解是一种具有华丽谜团和惊天诡计的解谜推理。《魔法妄想症》的谜团不可谓不华丽,这种华丽来源于小说中所杂糅的多种内容,比如对神学、魔法等起源和演变的讲述,以及对精神病人病理的探究(精神分析)等,在推理小说中安插这些内容可能有“炫学”之嫌(十年前的作品现在看来竟有点文化悬疑的味道),但也使小说更具梦幻色彩。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讲述一个作为证人的精神病患者亲历的颇具魔幻色彩的恐怖谋杀案。小说开篇作者便用精神病患者的视角并以絮絮叨叨的口吻形象地讲述了他经历谋杀案之前的不幸的人生遭遇,不习惯这种叙述风格的读者可能会被这些自言自语,甚至有些意识流的内容搞的头昏脑胀,败坏了阅读的兴趣,这也许就是本书遭到不少读者恶评的原因之一吧。所幸,我现在是一个能耐得住性子把书读完的读者,并没有半途而废。
经过了第一部分的煎熬,小说第二部分则进入正常推理小说叙事模式:案发、警察勘察现场、搜集线索、推理、发现新线索、重新推理等等。这一部分其实作者已经给出了多重解答,但仍不是真相。
进入第三部分,小说也到了高潮,开始揭开真相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以神一般敏锐的目光洞悉真相的人竟然是……最后的解答同样如谜团一般华丽,同样涉及到了一些病理学和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作者的解答是十分认真的,并没有敷衍读者了事。
其实相比于中间部分的所谓“正常”的推理叙事,我更看重本作前后两部分的叙事模式,觉得它们在推理小说叙事模式上更有深度挖掘的价值空间。
我曾在东野圭吾《放学后》的书评中表示,相比于那些为了诡计而诡计的推理,我更喜欢那些能讲一个好故事并引发读者思考的推理,哪怕它的诡计很弱很弱。
其实我更渴望看到一部用一个好故事来承载惊天诡计的推理,虽然《魔法妄想症》还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我至少看到了一丝可能(但这种可能来自特殊的叙事结构所带来的,却不是故事本身),看到了那隐藏华丽谜团下的人文关怀,一种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可悲遭遇的人文关怀。可以说,本作的主人公不是警察,也不是神奇的侦探,而是开篇便出现的精神病患者,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喃喃自语”给读者很强的代入感(甚至到了让读者抓狂的地步),仿佛我们自己就是那个患有密室症候群的“疯子”,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足不出户,也不与人交流,只靠读书和写作(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信笔乱画,其实源自荣格的绘画疗法)来排遣心中的情感。作者运用精神分析的原理在分析主人公患病的生理原因的同时深度挖掘了其背后的社会原因。从小说结尾也能够看得出,作者对这类人群是抱有同情的,这使作品又上升到了人文关怀的高度。
所以,我说,《魔法妄想症》没有让我失望,即使达不到“杰作”的高度,但它至少是一部值得关注并且有一定价值的作品,相信它在华文推理小说史上会留下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