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法医不太冷
——张志浩《我是法医:面具》书评
华斯比
接地气的法医小说
这年头,人们常念叨一个词——接地气。连春晚都开始接地气了,或邀普通百姓登上春晚的舞台一展才艺,或演一些老百姓可能爱看的节目。
接地气,就是要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不能让自己高高在上,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
文学作品同样需要如此,尤其是作为通俗小说重要一支的悬疑推理小说。
国内原创悬疑推理小说,类型庞杂,种类繁多。诚然,不少读者喜欢看那些悬而又玄的探险、盗墓类型的悬疑小说,但往往写到最后,这些类型就变得虚无缥缈了,读者会觉得书里的故事离自己很远,因为无法亲身经历,所以显得遥不可及,从而丧失了乐趣。
我相信,在读者厌倦了那些华而不实的类型之后,会更加渴望一种贴近自己生活,脚踏实地的悬疑类型。而从目前来看,有一种类型越来越受到读者的亲睐,那就是由刑侦专业人员撰写的犯罪小说(如警察小说和法医小说),其代表作家和作品分别是:雷米的《心理罪》系列和张志浩的《我是法医》系列。
犯罪小说为何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当然是上面说到的“接地气”。此类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人们都有好奇心,而那些就发生在自己的生活里,发生在自己身边熟悉或不熟悉的案例,足以吸引读者的目光。
真实感是此类小说的重要特征,这里的真实感又体现在两方面,即故事的真实性和细节的真实性。
故事看上去给读者强烈的现实感,是因为这些故事大多取材于真实发生过的案例。雷米作为刑警学院的老师,可以看到国内外大量真实的案例;而法医张志浩,则亲身经历了更多的案例。两人在此基础上构建小说文本,故事的真实性当然不言而喻。
细节决定成败。故事的真实性也是要依靠细节来体现的,这一点对以警察和法医为主人公的犯罪小说更为重要。雷米和张志浩都是刑侦方面的专业人士,写犯罪小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时这些专业知识恰恰是细节真实性的最好体现,它们既是案件勘破的重要保障,也大大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性。
国内许多悬疑推理小说给人很“假”的感觉,原因就在于不少作者本身年纪尚轻,阅历尚浅,本来就对相关的刑侦专业知识不熟悉,却非要写专业性极强的小说,结果漏洞百出,弄巧成拙,贻笑大方了。另外还有一些小说讲到的一些作案手法虽然在逻辑上行得通,但却是在真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所以给人以不真实感。
张志浩最新出版的法医小说《我是法医:面具》就是这样一部“接地气”的小说。
这个法医不太冷
张志浩,原温州法医,国内开法医博客第一人。2006年2月,他在新浪开设名为“我是法医”的博客,讲述其法医生涯中遇到的经典案例,不到5个月,博客点击率就超过100万。2007年,这些案例被结集出版,书名就叫做《我是法医》。
《我是法医》讲述的都是真实的案例,通过作者波澜不惊的叙述,读者不但学到了精准的法医专业知识,而且开始思考故事背后的人性善恶。张志浩的文字像极了他手中的解剖刀,看似不经意地划开案件的表皮,却直至人性的深处。
“我是法医”目前不单是张志浩的网络ID,也在逐渐变成一个系列,一个文学品牌。经典案例集《我是法医》只是这个系列的第一季,该系列的第二季单行本《我是法医:面具》已经于2012年1月正式出版,此书堪称张志浩的自传体小说。
2008年,张志浩曾在《故事月末》第7至9期连载过一部名为《法医故事》的小说,这部小说几经周折,几番删改,就变成了眼前的这本《面具》。
《我是法医》到了第二季变成了法医小说,是值得庆幸的。毕竟小说要比案例集的受众更多一些,况且案例集讲述的全部是真实案例,但在我国有些案例是无法公开的,所以以小说“真实加虚构”的方式来呈现则更容易一些,作者在写作时也更容易放得开。
作为自传体小说,《面具》中人物和故事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小说用冷静又不失温情的文字最真实最传奇地展现了法医工作者惊心动魄的岁月,塑造了以“我”——同事口中的“浩哥”为中心的法医群像:沉郁的浩哥、慈爱的老郑、美丽的小芮、细心的伟城,一个个人物塑造得有棱有角,栩栩如生,形象跃然纸上。
悬疑推理小说的读者最爱看的就是谋杀与死亡,而与这两者打交道最多的职业恐怕就要属法医了。我们经常在悬疑推理影视剧中看到这样一幕:一名法医刚刚解剖完一具尸体,就坐在尸体旁边开始吃饭,完全没有任何的不适应,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
“做法医最起码的心理素质是要敢于直面死亡。”正是如此,在无法真正了解法医的大众眼里,法医总给人冷若冰霜的感觉,他们看淡生死,只在有死亡发生的地方出现,所以才有人把法医比作乌鸦。
然而,这些只是不了解内情的人对法医这一职业的偏见。但《面具》则给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法医生活的契机。
“死亡终结了他们的痛苦,对我们而言,煎熬还只是开始。”这不是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而是法医必须直面的残酷宿命。
小说中,当法医们为连环杀人案无法侦破而备受折磨时,怀揣着的到底是怎样一种心境呢?
作为法医,职业思维告诉我们,这个案件还需要下一个受害人,现在我们手上的线索还实在太少;但作为常人,我简直唾弃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样想我根本是在拿一个人最珍贵的生命来做赌注。赌自己最后能成功破案。
我是应该企盼有下一个受害人,还是应该祈祷不再有命案发生呢?这个问题简直是一个恶魔,它在不断地拷问着我的灵魂。
其实,看淡生死的法医是最具悲天悯人情怀的一类人,他们最知道生命的可贵,藏在他们冰冷的面具下是一颗炽热的心。他们要始终保持冷静,用他们的智慧还案件以真相,还死者以清白。
在这里引用网友马兰花开的诗句:用血与火去淬炼/正义与公允的价值/即使如千年冰雪般的双手/也有着炙热的温度
这个法医不太冷。
剖开人性的面具
作为一部小说,《面具》不够精致。也许是因为这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像很多初涉长篇创作的作者一样,没有事先规划写好提纲,而是信马由缰地随意写下去,写到哪里算哪里。
《面具》的结构其实很简单,以一个连环杀人碎尸剥皮案为主线贯穿始终,中间穿插护士裸死案、女教师坠楼案、小区灭门案等一系列小案件,作为调剂。
从案件的复杂程度上看,这些小案子都不太难,只是需要法医细心些,就可以勘破,看不出它们和主线故事有何紧密的联系,似乎只是一些用来做点缀的平常随意的案子罢了,就连那个连环杀人案似乎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
单纯从故事的角度看,《面具》其实也很平淡,也不太考虑起承转合,结局也没有什么逆转,只是水到渠成而已。
但就是这样看似平淡和平常的小案子小故事,却能给人震撼心灵的触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通过《面具》,我们似乎可以窥测到作者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讲多么惊天难破的大案子,只是尽量真实地描摹法医的日常生活,通过生活的点滴来展现法医群体的生存状态(耐心寻查案情真相的同时,还要默默承受着来自上司和群众要求尽快破案的双重压力),以及命案背后真实袒露的人性善恶。
连环杀人案告破,让人们知道了那个杀手之前之所以可以逍遥法外,是因为他有一面华丽的面具可以作为伪装,那面具下隐藏的是他不堪回首的过往以及被人性之恶吞噬的灵魂。
而我们作为普通人,却也是戴着面具在生活,我们把内心真实的想法隐藏在面具之下,留给外界的都不是真实的假象,苦辣酸甜只有自己知道,艰难困苦也要一个人来承担。
也许我们应该试着摘下自己虚伪的面具,让别人走进自己心里的同时,也走进别人的心里。也许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少一些遗憾吧?
最后,连环杀人案都已经破了,但读者悬着的心却依然没有丝毫的放松,可以说那个时候,牵着读者鼻子走的已经不是什么案子了,而是人物的命运以及情感的归宿。
浩哥和老郑的师生情(可以看做是父子情),和小芮之间朦胧的爱情等,这些情感看似平常,但在读者看来却是最为深刻的,深刻到让他刻骨铭心。
在看完当初《法医故事》连载的多年以后,我重读了这本《面具》,看到小芮和病魔抗争,我依然会情不自禁地落泪,最后还是要忍不住问一句:“小芮后来怎么样了?”
2012年3月3日
写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