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史晓洁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 页数: 259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 -------------------------------------------------
众所周知,欧美侦探小说有两个黄金时期,第一个黄金时期是短篇小说的天下,其中以福尔摩斯系列与布朗神父系列为代表。而这两个系列也分别代表了侦探小说中的两大类别:物证推理与心证推理!而第二个黄金时期中最为出名的三大家之一的“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则是心证推理的高手!她的作品中,这本《底牌》则是她心证推理中的上品。 本书的案件十分简洁,八名客人受到主人邀请,参加一场晚宴,在这期间,八名客人分别在两个屋子里玩桥牌,而主人则在在其中一组客人旁边的沙发上休息。当牌局结束时,大家发现主人被人刺杀了。与是与主人在同一间房间的四名客人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犯罪嫌疑人。而负责破案的,则是在另一间房间里的四名侦探! 本书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漂亮的心证推理;2、曲折的案中案;3、固定的嫌疑人;4、四大侦探联手!下面,我会分别从这四个特点来对本书进行评论。 1、首先,由于本案的特点,四个人都有嫌疑杀人,都有动机,都有时机,而且杀人方法简洁,没有任何物理上的蛛丝马迹可以追寻。这注定了本案必须通过心理推理来进行侦破。而本书中波洛也一再强调“人不可能做违背自己本性的事情。”这句话时破案的关键,而最终的推理也完全围绕这一根本来进行的。指证凶手的推理十分漂亮,令人恍然大悟。 不过,由于是心证推理的作品有一个普遍的缺点,那就是缺少物证的支持。如果抛开凶手心理这一因素,其他嫌疑人也全都可能是凶手。当然这样的作品就要看作者的功力了。阿婆在本书中关于这一点做得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心证推理很精彩,也很能让人信服,但是物证完全没有,其他人的嫌疑无法排除。不过阿婆毕竟是阿婆,她自有她的办法…… 2、本书虽然不长,但却十分引人入胜,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虽然本书看似只有一件命案,但是在侦破的过程中,却证明了嫌疑人中的三个人都背负着不为人知的命案,而每个命案都可以当做一个小的推理故事来单写。故此本书完全不会让读者感到闷。 在第一点的分析中,我说过阿婆有自己的办法来弥补物证不足,没有排除其他人嫌疑的问题。那就是其他的嫌疑人都遭到了应有的报应。这也就是所谓的“善恶终有报”吧!在这点上阿婆处理的很聪明。我不是没办法排除你们吗?我让你们都身负血债,无论如何,你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3、与之阿婆之前的书不一样,这次阿婆在前言中专门告诉读者,凶手一定是这四个嫌疑人中,也就是帮大家排出了其他角色作案的可能。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作品的公平性,让读者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对嫌疑人的推理上。缺点则是由于嫌疑人就那么几个人,而对每个人的描述以及怀疑都是平等的。这让读者在看的过程中对每个人都会有怀疑,也导致了谜底揭晓时意外性不强。但是阿婆在结尾时用了两个逆转解决了这个问题! 4、在本书中,阿婆破天荒的让其作品中出现的四个侦探聚在了一起。除了波洛外,另外三人也都各自作为主角侦探出现在阿婆的书中过。他们是:侦探小说作家奥利佛太太,警察厅的贝特警司以及在尼罗河惨案中也登场过的瑞斯上校。四大侦探联手的噱头当然让读者感到血液澎湃! 当然,其实书中的另外三名侦探都是波洛的陪衬。不过有三个如此恐怖的助手,波洛也省心了不少,三个人的调查都很出色。很多资料以及案中案的推理都是由这三人搜集以及完成的。这让我一直幻想如果把这三人换成马普尔小姐的话,阿婆会如何分配角色。当然这只能作为幻想而永远不会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