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读《犹大之窗》 |
[ 2010-11-21 12:24:00 | By: 暗海 ] |
读这本书是很早之前的事了,读完后的酣畅淋漓至今却仍记忆犹新。再次重温这部神作,激动依旧。 吉姆·安士伟第一次去见未来的岳父胡弥。忐忑不安的小伙子接过胡弥递来的威士忌,没想到喝了一口就昏倒在地。醒来后,他发现胡弥已经倒地身亡,胸口插着一支箭,正是原来挂在墙上的一支,箭上只有安士伟的指纹……屋子的房门从里面紧锁,窗户也从里面闩好——于是在这不省人事的十五分钟,安士伟成了案件唯一的疑犯。 这部作品是卡尔三大神作之一,同时也是HM系列的扛鼎之作,可能由于炒作等种种原因,“经典”一词显得不那么值钱,不过这部作品绝对对得起这些名号。 这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古典推理,案情交代简洁明了,十五分钟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同时也将的节奏压得更加紧密。随后HM登场(这部作品HM登场时间恰到好处,不早不晚),节奏拖沓冗长是大多数古典推理小说所犯的通病,然而这部作品却十分清新明快。不需要太多气氛上的渲染,卡尔向读者诠释了,只要情节,故事依旧可以扣人心弦! 法庭推理的针锋相对使这部作品不需要太多尸体也能使读者绷紧神经,如同网球场边观众为关注比赛不惜牺牲颈椎般,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案情的一步步发展。这部作品的最大亮点便是法庭推理,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同时又很少离开法庭,更加吸引读者。在EQ的《凶镇》中也有涉及到法庭推理,不过总感觉拖沓许多,也实施涉及了太多意外和其他情节描写的缘故吧。而这部作品则要专注许多了。 法庭推理是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如果说法庭推理是双雄会(检方与控方的针尖对麦芒),那么更吸引人眼球的则是HM的独角戏了。HM继续沿袭了一贯的出场风格,不过他在这部作品中还是比较正经的.....当然我承认他是个好老头,只不过做律师的他透露出的顽童气质使他给人以动静皆宜之感。那颗装载着智慧的秃头更加光彩熠熠。HM系列的叙事较之菲尔博士系列而言是一大亮点,无论是在叙事角度亦或是人物刻画上,都有些独到之处。这部作品中也有较明显的体现,除了HM,几位配角的表现同样惊艳,这使得作品十分丰满。 在解说部分作者用上了表格推理——这在卡尔的作品中不太常见,至少在笔者度过的作品中并不多见。不过这样做条例相当清晰。HM的秃头在阳光下耀眼的摆动,将案情抽丝剥茧,娓娓道来,着实令人大呼过瘾。在这部作品中,卡尔很好的诠释了费厄泼赖(公平竞争)精神,即从表格中便可见一斑。尽管最后的诡计多少有些××的成分。但却无法掩盖作品整体上的完美,即使读者能跟着HM来到最后,也无法像HM一样将案情还原到极致,最后只得败得心服口服,然后获得发自心底的震撼和洗礼。这也许就是推理小说最初衷的唯美吧。 既然是卡尔的作品,就不能不说一下这部小说的密室构成。可能不少人对于这部作品的密室难以接受,但见仁见智,这扇由犹大炮制的遁形之窗,还是足够惊艳的。 总之这是一部在笔者看来,相当经典的作品,甚至是卡尔的最佳作品。 说完了小说,再谈谈谈出版社工作。 卡尔系列的早期作品封面沿袭了古典推理文库前几部的封面风格,黑色调凸现神秘感,比起后来的系列作品有些格格不入,这次换封应该会解决这个问题吧。 纸张很厚实,读起来手感相当舒服。 书中附加的平面图似乎与作品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当做收藏还是不错的。书后附录长河落日写的《英美法系刑事诉讼程序简介》一文,还是很好的普及了一下知识,对作品的理解也有一定帮助。 翻译......还不错吧,至少在阅读中没有打瞌睡,这其中除了卡尔的因素,很大部分要归功于翻译得十分流畅,看得出译者也相当资深。 总之,这是一部趋于完美的作品。绝对值得读者花二十多块钱,再花三四个小时去收获的一部作品,当然,只要你喜欢,在家里供着它也未尝不可,因为这是一部绝对值得珍藏的神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