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文坛网络论战风生云起,其涉及者众,双方赌下的筹码竟上百万,更将有律师扎堆进来对簿公堂,这对本是沉静的文学创作来说不可不谓一桩奇事。但细心理性的看客可以发现,两派针对的焦点乃是围绕某某天才少年的成名之作是否由他人代笔而展开,一个本属于行业“潜规则”的“捉刀手”现象因此逐渐走到普通大众的眼前来。
其实这种又称“枪手”、“影子写手”、“影子作家”、“Ghost Writer”的现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文坛就出现了,只不过是作为一部小说中的讽刺对象而面世,它就是折原一的《异人们的馆》。折原一是日本新本格派作家群中作品中译化较少的一位,但这位顶着“叙述性诡计之王”、“本格推理魔术师”等头衔的作家在专业推理迷中却有着相当的名气,只因为他是一位从不避讳自己将在小说中应用叙诡、但就是让你读罢仍能震撼,并从多方面拓宽加深叙诡各种可能性的、从一而终的叙诡作家。和另一位叙诡大师绫辻行人相比,折原一也有一位作家妻子,两人在创作过程中均深受岛田庄司“馆”类小说的影响。
和电影《影子写手》类似,这部小说也从一个影子作家岛崎润一受托为人撰写传记开始。为了纪念消失于富士山自杀树海的儿子小松原淳,母亲妙子安排岛崎润一进入公馆查看淳的“生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岛崎循着时空脉络走访事件相关众人,并与淳的妹妹小松原雪暗生情愫。情况逐渐明了,隐藏其后的恐怖事实却让岛崎异常害怕起来,在慢慢紧张的气氛下,一行人再次前往树海,惊人的真相就此爆发——难以置信的逆转扑面而来。但随着视角的再次切换,更多的逆转(抑或说是叙诡)开始展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影子作家闪亮登台。
实际上有很多读者是抱着很大的期望阅读这部小说的,而且多数人都大致猜中诡计,因而在最后略显失望。我觉得,让读者深信这是一部以叙诡支撑全局、以叙诡就能展现无数闪光点的小说,才是最大的叙诡。读者越怀疑事实不会如此简单、坚信这必定是叙诡点所在,就越掉进了折原一的彀中。对文本叙诡的多角度探索试验终究停留在虚拟的层面,跳脱到现实中来,利用出版社宣传、作家标签、媒体评价等方式跟读者做个信息不均衡的游戏,才是高明而又耍赖似的叙诡,某些读者的惆怅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这种方式可以算作折原一的一种尝试,但更重要的,应该是他不甘于长久蛰伏于一种角色,也即定型。作家总是希望自己多才多艺的,能跨领域创作并都有突破,才是作家的实力体现。《异人们的馆》在折原一笔下,就呈现出了小说结构纷繁绚烂的华丽性,这都是为高明的叙诡大框架服务的。混入独白、笔记、新闻记录、访谈、作中作、日记等,视点、人称、时空频繁切换,在读者怀疑的地方作模糊处理“故意”解释不清,折原一就好比小说结构的建筑师,采用各种建材和夸张荒诞的组合方式拼出了让人应接不暇的花样,使人置身其中而不得脱。不愧是被称为“王”的男人,这样多重多样的技术性尝试在小说结构的突破上大概已经超越了推理小说的范畴,进而影响到纯文学等其他领域,所以说推理小说是一种十分具有创新性的类型就绝对没错。
折原一的文笔朴实、直接,在某种程度上和东野圭吾类似,但大抵和其他的新本格派作家文风相近。在思想深度上,《异人们的馆》写实意味浓厚,揭露了“影子作家”、作家艰难的生存现状、文人相轻、出版业利益导向等等现象,比起纯属叙诡支撑的单薄小说要深刻不少。不过也有部分情节交代不清,结尾之处略显仓促,这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想要保持叙诡类小说的神秘、模糊、混沌,但于读者而言,却不免有白璧微瑕之憾。另外,某些人物形象的设定稍显用力不足,比如小松原雪个人性格的转变以及对异性感情的滥交等,就欠缺了一个比较丰满充足的解释,让人很难不觉得突兀难平。折原一另外一个名气较大的“倒错”系列正由新星引进出版,相信能让更多的读者体会到叙诡之王的高妙骗术。
在《异人们的馆》里,“影子作家”终究是个噱头,是个借以引申发挥的跳板,为叙诡而铺垫起来的结构才是最终的看点。所以读者诸君完全不能将此作为文章开头所述那场论战的脚本和参考书,这样就略显呆板掉书袋了——毕竟文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ps:我在本书里看到了桐原亮司和八杉恭子的影子。)
其实这种又称“枪手”、“影子写手”、“影子作家”、“Ghost Writer”的现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文坛就出现了,只不过是作为一部小说中的讽刺对象而面世,它就是折原一的《异人们的馆》。折原一是日本新本格派作家群中作品中译化较少的一位,但这位顶着“叙述性诡计之王”、“本格推理魔术师”等头衔的作家在专业推理迷中却有着相当的名气,只因为他是一位从不避讳自己将在小说中应用叙诡、但就是让你读罢仍能震撼,并从多方面拓宽加深叙诡各种可能性的、从一而终的叙诡作家。和另一位叙诡大师绫辻行人相比,折原一也有一位作家妻子,两人在创作过程中均深受岛田庄司“馆”类小说的影响。
和电影《影子写手》类似,这部小说也从一个影子作家岛崎润一受托为人撰写传记开始。为了纪念消失于富士山自杀树海的儿子小松原淳,母亲妙子安排岛崎润一进入公馆查看淳的“生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岛崎循着时空脉络走访事件相关众人,并与淳的妹妹小松原雪暗生情愫。情况逐渐明了,隐藏其后的恐怖事实却让岛崎异常害怕起来,在慢慢紧张的气氛下,一行人再次前往树海,惊人的真相就此爆发——难以置信的逆转扑面而来。但随着视角的再次切换,更多的逆转(抑或说是叙诡)开始展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影子作家闪亮登台。
实际上有很多读者是抱着很大的期望阅读这部小说的,而且多数人都大致猜中诡计,因而在最后略显失望。我觉得,让读者深信这是一部以叙诡支撑全局、以叙诡就能展现无数闪光点的小说,才是最大的叙诡。读者越怀疑事实不会如此简单、坚信这必定是叙诡点所在,就越掉进了折原一的彀中。对文本叙诡的多角度探索试验终究停留在虚拟的层面,跳脱到现实中来,利用出版社宣传、作家标签、媒体评价等方式跟读者做个信息不均衡的游戏,才是高明而又耍赖似的叙诡,某些读者的惆怅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这种方式可以算作折原一的一种尝试,但更重要的,应该是他不甘于长久蛰伏于一种角色,也即定型。作家总是希望自己多才多艺的,能跨领域创作并都有突破,才是作家的实力体现。《异人们的馆》在折原一笔下,就呈现出了小说结构纷繁绚烂的华丽性,这都是为高明的叙诡大框架服务的。混入独白、笔记、新闻记录、访谈、作中作、日记等,视点、人称、时空频繁切换,在读者怀疑的地方作模糊处理“故意”解释不清,折原一就好比小说结构的建筑师,采用各种建材和夸张荒诞的组合方式拼出了让人应接不暇的花样,使人置身其中而不得脱。不愧是被称为“王”的男人,这样多重多样的技术性尝试在小说结构的突破上大概已经超越了推理小说的范畴,进而影响到纯文学等其他领域,所以说推理小说是一种十分具有创新性的类型就绝对没错。
折原一的文笔朴实、直接,在某种程度上和东野圭吾类似,但大抵和其他的新本格派作家文风相近。在思想深度上,《异人们的馆》写实意味浓厚,揭露了“影子作家”、作家艰难的生存现状、文人相轻、出版业利益导向等等现象,比起纯属叙诡支撑的单薄小说要深刻不少。不过也有部分情节交代不清,结尾之处略显仓促,这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想要保持叙诡类小说的神秘、模糊、混沌,但于读者而言,却不免有白璧微瑕之憾。另外,某些人物形象的设定稍显用力不足,比如小松原雪个人性格的转变以及对异性感情的滥交等,就欠缺了一个比较丰满充足的解释,让人很难不觉得突兀难平。折原一另外一个名气较大的“倒错”系列正由新星引进出版,相信能让更多的读者体会到叙诡之王的高妙骗术。
在《异人们的馆》里,“影子作家”终究是个噱头,是个借以引申发挥的跳板,为叙诡而铺垫起来的结构才是最终的看点。所以读者诸君完全不能将此作为文章开头所述那场论战的脚本和参考书,这样就略显呆板掉书袋了——毕竟文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ps:我在本书里看到了桐原亮司和八杉恭子的影子。)
时间记忆
登录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回复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加入小组
读取中...
我的好友
读取中...
我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