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歌谣——读《主教杀人事件》
【本作与《Y的悲剧》关键情节泄露】
《格林家杀人事件》是我阅读的第一本范达因的小说,这部带有都市版“暴风雪山庄”味道的作品,却并没有华丽之感,诡计和凶手方面即使对于当时阅读量甚少的我来说也猜的八九不离十。案件中警方的介入与搜查迟缓,致使凶手的计划一再得逞,vance的推理也是不痛不痒,这些都是事实,但《格林家杀人事件》独树一帜的分列了案件的98条线索,并在小说的最后按照时间轴重新排序,与大部分作者不同的是,范达因非但没有隐藏线索,反而慷慨的把所有有用的线索写在你的眼前。这一切不仅来源于作者强大的自信,也是作者践行 “二十条”的最好表现。说到里面的推理,虽然阅读的时间已经很长,但仍记得书中有关雪地足迹,夜半谋杀等推理桥段,作为我阅读的第一部欧美长篇,它不够完美,却值得铭记。
顺着这个想法,阅读了《主教杀人事件》,同样的连环谋杀案,配置却相当华丽,比拟杀人,数学家式的嫌疑犯,寄给报社的“挑战信”。另外还隐含了不在场证明,广义密室,阅读之始的确很有感觉。全书的整体框架和《格林家杀人事件》颇为相似,“循序渐进”的案情,vance前段的“冷静理性”,后段的“大动拳脚”。可书中除了对凶手动机的心理分析外,再无建树。童谣谋杀的开山之作,浪漫华丽的故事氛围,不乏能带来精彩绝伦推理的元素,然而所有的铺垫到了最后,只换来vance对凶手无言的“裁决”。对于类似的情节,一向不是十分喜欢,侦探在凶手死后才像先知似的自说自话,总让人有轻浮与傲慢之感,不禁想起了《Y的悲剧》,同样的结局,作者却并没有放弃故事的内核。前期的推理,至少让最后侦探的行为有据可依。当然,这些只是故事架构的问题,即便侦探在裁决之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理过程,但在这之后,还是应该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说到这里,又想到了所谓的“阶段推理”,像是《死亡约会》、《阿拉伯之夜谋杀案》,还有前述的《Y的悲剧》,《格林家杀人事件》等等作品,也许有些的结局不能让人满意,但它们却没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运用逻辑,排除,圈定嫌疑人或是得出一般性结论,即使最后推翻了前面的解答,也算是没有辜负读者,而所谓的“多重解答”,也许就是这类推理的最高体现吧。